
【宁静】“六•一节”随想(随笔)
当今社会,不论是媒体也罢,还是那些文人墨客也罢,传播正能量,弘扬正气,这没错,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应尽的一份义务。
但是,面对社会上一些明显的阴暗面、丑陋处,如果视而不见,或者说把假丑恶掩藏起来,反过来写一些真善美,我以为这是违背一个文艺工作者和文人墨客良心的一件事。这也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想在这个领域站得住脚,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应该敢于讲真话,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应具备的起码的素质。
今天是“六•一”节,所有的媒体、网络平台、微信群,都在发庆祝“六•一”儿童节快乐的文章、诗篇、视频。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就我所在的这个小城,我不知道有几所学校的儿童,这个节日是快乐的。至少,我知道有几所学校的儿童们一定不是很快乐的。
一个“六•一”,每个班在差不多前一个月就选好了节目,挑选出了班上的精英,进行天天排练。我们先不说这一个月的排练,孩子们有多累,有多少次因完不成作业需深夜睡觉,单就这重复了近百遍的节目,“六•一”这一天他们表演能有多少快乐?倒是那些未被选中的同学,省得天天因排练而耽误做作业了。
为了这么一个“六•一”,家长们不辞辛苦的陪伴一个月,到了这一天,还得为了孩子们的表演买服装,大几十、百十元的一件衣服,只为穿这么一上午。早上还得早早的起床,到指定的化妆店里,花五元、十元的给孩子打扮一番。这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劳累和折磨。
一个上午,也就将近三个小时。大大小小的领导光鲜的上台,轮流一番激昂的讲话。有谁想过,下边还有无数的孩子们在太阳底下暴晒着呢?这究竟是孩子们的节日,还是这些领导们的节日?
再看那颁奖,下边那么多太阳暴晒下领不到奖的孩子们,脸上居然没有一丝的艳羡,为什么呢?“三好学生”奖,那几乎是领导子弟和本校教师子弟的,你羡有什么用?“竞考名次奖”,那好些据说是靠请客、送礼、花钱买的,你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再看那“优秀少先队员奖”“文明之星”奖,哪一个不是关系户?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真正凭自己实力获奖的又有几人?
还有那才艺展示,一个月里已经展示过近百遍了,谁还稀罕?不过是为了摄像和表演给那些领导看看罢了。
下午,又是一下午的放假。
我不知道孩子们的快乐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这样的“六•一”还有何意义?“六•一”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应该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才对,应该多设一些园艺性节目,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都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才是好的。
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们,就应该把这些真实的东西报道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才对。在报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多提一些适合节日开展的好的建议,不是一味的去鼓吹节日快乐。快乐不快乐,那要去问孩子们。
愿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敢于讲真话,还社会一个真实。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