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再登长白山(散文)
一
儿子放暑假回来,我和妻便商量着如何犒劳他。只是做几顿好吃的,还无法表达心中的意愿,干脆不如出门游玩,即赏心悦目又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可谓鱼肉与熊掌兼得。
我提议一出,立刻得到妻的赞同,并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出行方向,是她魂牵梦绕的长白山。她没有去过长白山,据她所讲,都曾经到过二道白河镇,已经远远地看到长白山了,却因为工作的原因,而与之擦肩而过。身在长白山脚下,却没有登临长白山,这个遗憾,多少有些耻辱性,无疑,她的此次旅行是雪耻之旅。
我很早以前就去过长白山,对于我而言,再去一次也无妨。我可以引导他们顺利完成旅行,在某些环节上还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不过,有些质疑的是,此时的学生假期,是著名景区的旅游旺季,错峰旅行才是明智的选择。妻却不这么认为,儿子就是个学生,假期就在那里摆着呢,既然选择去旅游,去哪里都是一样。人多是中国的特点,除非在家里待着。
我对妻的说法表示赞同。只要出门就是跟别人去挤,走到那条路上的脚步是不约而同的,能够走到一起,就是一个缘分。对于我而言,出门看人比看风景更有趣,漫漫路程上的人群,是有故事的,是一道永远都参不透的风景。
简单收拾一下,一家人便踏上旅程。我们赶到二道白河镇,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这个时辰已经不能去登山,住一宿,第二天上山才可以。不过,二道白河的美人松可是一个看点,正好利用这个下午的时间去欣赏,也算是有所得。
二道白河镇与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我很早就听说,镇里不允许开设工厂,所有的工作项目必须为长白山旅游而设置。这是一个硬性指标,也是为长白山的环保做了根本的保证。依水而建,依水而居,高楼的阴影被森林的绿荫所覆盖。
漫步街头,觉得小镇已然融入长白山森林的天脉之中。一条蓝蓝的河水清凉碧透,穿镇而过,犹如一条蓝色的绸带,飘舞在镇子的胸前。松林街道,树影婀娜,长白山的倩影多姿多彩,在这里所见到的最多的是树木带来的繁华。一棵棵的美人松,活脱脱一群蹁跹起舞的美人,具有北方民族的泼辣与曼妙,姿态典雅,落落大方,好像为即将开始的大戏,做了精彩的铺垫一样。
树木是山的精魂,是山的雕塑。独一无二的美人松,无疑提高了视觉的高度。
二
十几年前的印象就是一件破秋衣,又瘦又小,穿不上又舍不得丢掉。当我重新踏上通向山里的路,发觉出许多的新鲜事物来。道路加宽,行驶在路上的通勤车可是够大的,把大城市里的公交车都搬来,当它载着我们向山里疾驰,让人意识恍惚,好像是在向着一座大城市进发。这景区也如一只丑陋的毛毛虫,每脱去一层皮,就是在进一步成长着,最后才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来到山中的停车场,远远地就看见了长白瀑布挂在前面的山川之中,我不停地给这两位做一些爬山前的动员,那里的台阶可是够陡的,在最紧要处,得加紧步伐,快速通过,预防山崖掉下石头。尽管头顶有防护网遮护,还是不安全的。
我这么一说,妻不免紧张起来。我不禁笑了,不由地想起第一次登山时所看到的情景。在陡峭的石阶上,有一位朝鲜族老阿迈,身着朝鲜族长裙,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向山顶爬去。老阿迈的年纪可不小了,满头银发,面容苍老,却有个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她身边的人,显然都是她的儿孙,在不停地做拉拽、推送、托举的动作,仿佛在往山顶运送一件大件的易碎品。
长白山在东北地区,有着非同一般的盛名,那一泓清净之水在荡涤着灵魂,漂洗着来这里的每一颗心。这里没有宗教信仰,没有清规戒律,却让人不知不觉地收敛起一颗凡尘之心,怀着无限的真诚前来朝拜,是这片山水的空灵,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这位老者的这颗虔诚之心,在山路之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让每个路人都为之感动。以如此敬畏自然之心,登临山界,就是一种虔诚的修炼,就是一种自我超越。我在说这件事的时候,不免有些激动,这也是登临之前的一种情感酝酿,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正当我们鼓足勇气,自信满满,准备爬山的时候,去检录口时,才发觉我所做的一切,是在浪费感情呢。所有的人都在租用羽绒服,为登顶做准备。原来我们的行走路线是去最高峰,而不是去天池水面。这个改变,让我不知道该欢喜,还是该忧愁。不去爬陡峭的石阶了,自然就省了不少气力。可是不能亲临天池的水面,又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可怎么弥补呢?
羽绒服的租金不菲,一件要收五十元呢。儿子先晃一晃健壮的身躯,表示自己可以承受。我也无所谓,妻便随和了我们。此时是盛夏时节,就是再冷还能冷哪里去?东北人都有抗寒基因,就这么上去,看看能把我们咋地!
去山顶是行走另一条路线。一辆辆小尖头的汽车,小巧可爱极了,像一只只会奔跑的大皮鞋。一辆车可以乘坐四人,我钻进去坐下,两条腿还没有伸直,汽车便发动了。起步灵活,快速轻巧,在陡峭的山路上,左绕右踅,十足的灵便。一路的景物还没有看清,便在瞬间甩到身后去了。与我们同行的是一位长者,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停地用相机抓拍的车窗外的景色,被司机善意地提醒,有安全带也不一定保险,还是抓紧抓牢为好。
这辆小车是为这条山路量身定做的,跑这样的山路,还真合适呢。我和司机聊两句,是最直接的问题,为什么去天池水面的路,不通了?司机回答让我觉得意外。那条路被一个韩国人承包了,游客便都来到我们这里。那条路还是很危险的,有山石滚落,也就取缔了那条路。原来如此啊!
司机还附加了一条话题。他的这个工作很不好,这条路直通三千米的高峰上,一瞬间上去,又一瞬间下来,速度太快了,对血压是个考验。是的,感觉是在做电梯一样,速度太快了。正说话间,车停了,我们到地方了。
三
这里是最高峰白云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天池的全貌。据说天池周边有十六座山峰,此时的峰看不出雄伟,参差不齐,如同犬牙交错。
下车来,怎么就觉得心里有些失落感呢?在那边的山路上爬行,虽然有些累,却可以体味到山的质感,山的神韵。这么一下子便上升到最高峰,爬山的快乐消失了,体味不到了,这是我没来之前就想要的吗?不敢苟同。
一下车便感到了寒冷,所说的不错。这点寒冷是可以克服的,要靠一点意志品质。我见儿子身上只有一件T恤衫,便把自己的外衣脱下。山顶人群超量,人挤人是很危险的。这些人都无一例外地穿着租来的红色羽绒服,红彤彤一片,好像金达莱绽放在山崖之上。我这个只穿着半截袖衬衣的男人,可谓少之又少,属于开不出花的另类,混迹于花丛之中,自己都觉得有些灰溜溜。
环顾一下离我不远的山峰凹陷处,却有晶亮的白冰在闪烁着光芒,原来那里有冷风机,都是那里制造出来的寒冷啊!怪不得呢!我伫立在人群里,很快就有人问我,你就是这么上来的?我点点头。那人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向我竖起大拇哥。还有一位,身上已经穿了不少,腋下夹着那件红色羽绒服。已经穿那么多了,还租了件羽绒衣,这是对山顶的寒冷估计不足呢,还是被租衣的人洗脑了?
他一边走,一边不无羡慕地对我说,我算是亏了,这脑子是进水了,租这玩意租的!
我这样还会有人羡慕?有些想不到。我捋捋裸露的胳膊,算是在驱赶寒意,这点儿小寒冷,对于我而言,无非是落在身上的小苍蝇,一轰就轰走了,还真的不是事儿。有这么壮美的风景在身边,能让人忘掉那点寒冷的,这倒是真的。我觉得此时,自己已经融入了山水之中。
站在山峰之上,看天池如一块巨大的蓝绸,色彩深邃。那是它本来应有的颜色,还是天空的映照呢?记得那次登临,在水面上看去,近处之水只是清澈,看不出什么色彩。天池深处的幽蓝深度是无法测量的,靠眼睛地感受,去揣度,便是无限的深度。人的思想有多深,它便有多深。
综合两次登临,高处与近处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天池在我的脑海里被完美地合二为一,结构完整,形象高耸,立体感更加强烈。往上看,天池边的十六座山峰如同尖锐的矛尖,插向天空。往下看,池水平静,山峰平静,十六座峰更像十六座神明,形态各异,平心静气,神韵悠闲。天地悠悠,旷古达今,我却于这漫漫的时空之中,见识到一个无限超然的长白山。
山在那儿,不会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态,才会让每一次的登临,才有不同的认识。长白山在我的眼里是千变万化的,有它稳坐在心中,也让心神安定。
儿子问我天池怪兽的事情,我微微一笑。有与没有,对于天池而言,是让这里充满更多神秘感。有现实的天池在,还有虚拟的怪兽在,两者的关系密切,便组合成天池的美丽壮观。
我这么说,他似乎听明白了。在山下,他临走时,特意跑去天池怪兽的雕像前合影,并露出灿烂的笑容。
2021年6月4日首发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