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寄语清泉文学社(散文)
◎我们是山里的清泉
我们是山里的清泉,清纯活泼,脱胎于山林中岩边湿泥的混沌与地下水的黑暗,积蓄了自身足够的力量才冲破了地壳,告别故乡,汩汩而出,踏上征程,流向远方……
清泉一旦涌出地面,就赋予了光荣的历史使命。只有向深处向远处不断地流动,才有可能流向江河,奔向大海,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不想流动,畏葸不前,就有被太阳蒸发的危险,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人生如山里的清泉,要冲破重重阻碍,合力冲击,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前面的路布满乱石,充满坎坷,到处是陡峭的坡,遍地是崎岖的道。这里虽然也通向大海,但永远没有平坦的路途。丁冬的山泉流来了,它们唱着歌、冲撞着、喘息着,队伍越来越壮大,步子越来越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它们……高山可以使清泉走弯路,但阻挡不了它们奔向大海的坚强决心!它们奔流到一块儿,陌路相逢,就推搡着向前,携拉着奋进,向共同的目标——大海挺进!已经说不清楚谁容纳谁,谁载负谁,谁帮助谁,谁也离不开谁。它们懂得:它们脚下原本没有路,只有学会合作,合力冲击,才能叫山石闪避,沙土让道。它们原本很弱小的,只有挽起手才会有黄河的咆哮、尼亚加拉瀑布的伟大和壮观!山泉的纯净,决不是它不含沙土、碎石、残枝、败叶,而是它的通达、理性、无私和容忍。
我们是山里的清泉,学会忍痛割爱的告别,向着理想远走高飞。不告别黑夜,便没有黎明;不告别昨日,便没有今天。成功是对失败的告别,现实是对历史的告别。告别彷徨,是新路的发现;告别苦恼,是心灵的解脱。小鸟告别母巢、学子告别母校,你告别故乡亲人——这告别,意味着成熟;飞机告别地面、飞船告别地球,小鸡告别蛋壳——这告别,意味着发展。告别中有反思,告别中有觉醒,告别中有奋起,告别中有新生。如果我们不告别大山,就看不到山外精彩的世界!
我们是山里的清泉,必须不断地流动,才会有活力。清泉在流动,水是清澈的;江河在流动,才有澎湃的波涛;大海在流动,才能孕育生命;血液在流动,生命才能成长;空气在流动,大自然才有动植物。没有流动就没有人生。流动是奔赴,流动是追求,流动是延续,流动是更新。流动是挣脱,是对保守与惰性的挑战;流动是冲击,是向新的高度进发。清泉如果不流动,它也许永远在沟壑里悲歌,人们就看不到它清澈的面目;江河如果不流动,它也许永远在湖泊的怀抱里徜徉,人们就无法看到它奔腾、冲击的个性;大海如果不流动,人们就无法看到海鸥飞舞,船只来往,鱼儿飞跃的情景了。
每个人都是一股涓涓细流,奋斗的路犹如这千回百转的山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向目标不停地奔流,迟早有一天会靠近大海流进大海的。即使你被樵夫润喉了,或流进田野帮助庄稼长大,到不了大海,你也应该心满意足,因为物有所值了。尽管未来还未知,只要你认认真真干好每天的事,开开心心过好每天的生活,你就无怨无悔,对得起自己了!今天的你一定不是昨天的你,明天的你更胜过今天的你,因为你越来越有力量了。既然我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要忠于自己的选择,坚信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只要努力过,奋斗过,无论结局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
我们是山里的清泉,永远纯洁清澈,靓丽活泼,乐观奋进!永远有梦想有追求有收获!永远坚守自己的品性,令大家刮目相看!文学写作之路犹如清泉奔海,是一条充满荆棘而光荣之路!我们清泉文学社的社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每个社员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团结分工合作,打造本地一流文学社团。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合作,合作需要明确分工。有一个小故事:一次,天鹅、梭鱼和大虾,它们一起承担运送一车行李的任务。它们三个一起套上大车,拼命地拉。它们用尽了力气,但是大车还是留在原地。丝毫不动。对它们来说,行李根本不重,可是天鹅一个劲儿要飞上云霄,大虾使劲往后退,梭鱼一心要向水里钻,它们当中究竟谁对谁错,这不用我们来评说,不过这辆车直到现在还留在原地。你从中悟出什么了吗?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很重要。积极参加社团的各种活动,平时多看书,多思考,多实践,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吧!这将是你人生的一笔丰厚的财富,也能为提高社团知名度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
路有很多种,但总的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实在的路,如马路、公路、铁路、山路、水路、大路、小路、航路等;二是虚拟的路,如成长之路、奋斗之路、成功之路、改革之路、电路、心路、思路、人生之路等。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现实生活中,有时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原因是人太多,路都被人脚、车子占据了,无法前进了。人既然来到人间一趟,就不得不走路,你不想走也得走,没路走也得找路走,真的没有别人走过的路,自己也要开辟一条荆棘之路尝试着走出来。
人们从在自己哭声中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在人生这条路上,然后一直爬着,走着,跑着,或喜或忧,或怒或悲,有风有雨,有汗有泪,一直在旅途中。这是一种状态,一种生命存在的状态。直至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才算走到路的尽头。
人们都喜欢走平坦的路,父母为我们铺好的平坦之路却只有一小段,可很多的路是坎坷的,弯弯曲曲,凹凹凸凸,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宽宽窄窄,粗粗滑滑,甚至有的地方是杂草丛生,荆棘缠绕的,根本就没有路。这都要靠我们自己走,因为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世。我们要珍惜父母和其他伴你走一程的人,因为到了下一站,他们可能就会与我们分离。无论怎样我们都要保持平和淡然的心境,这时才会发现路边的风景很美,引导我们继续前行。真的走到无路可走时,我们要准备突围,哪怕流点血,但决不能流泪,蚂蚁都抱成一团冲出火海,何况是万物灵长的人呢?!只要多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我们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拨开云雾见天明!
人生如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我们每个人则是自己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一生中,我们会不停地向前跋涉。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与坎坷,充满了危险与挑战,但他两旁的风景,也只有你自己能够欣赏得到,别人可以帮助你去欣赏,但无法替代你去欣赏。如姻缘一样,别人可以帮助你牵红线,但无法帮你生子女。
人生像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一生中,我们不停地辛勤劳作。也许要经历风吹日晒,肌体劳累,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迎接你的是丰收的喜悦。虽然收获的多少与天年是否风调雨顺有关,但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人类自己。勤奋不一定有收获,但有收获必须勤奋。
人生是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一生中,我们不停地如饥似渴地读着人生的书本。也许会有“寒窗之苦”,但书中深刻的哲理,一字千金的教诲,你又怎能说它不是无价之宝呢?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书在变,人的思想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在读人生这本书时,要与时俱进,学会思考。
在人生之路上,要等得合作,懂得欣赏。真诚的合作,可以丰富彼此的心智,挑战极限;可以壮大势力,昂首阔步地前行;可以相惜相依,风雨同舟;可以多一双有力的手力挽狂澜;可以多一个宽大的肩膀,结实可靠……懂得合作的人,是智者;力争合作的人,是能人;放弃合作的人,是傻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任与祝福。学会欣赏,它会让你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你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学会欣赏,也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灿烂。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人行旅途其路漫漫,一粒沙和一只蚌相爱了,沙对蚌说:“爱我将是痛苦的。”蚌回答:“我会把你放到我的灵魂里。”如果深陷于利害得失的我们也能幻化成一只容忍的蚌,那么即使生活中遇到再多的风雨,滑过我们脸颊的汗珠、泪滴也会如珍珠般美丽。
朋友们,人生之路不好走,但又不得不走,只要我们用笑脸来面对一切,坚持不懈地往既定方向前行,靠自己的汗水、智慧,走好坚实的每一步,迎接我们的将是鲜花绽放,瓜果飘香,风光旖旎的艳阳天!
(初稿写于2012年8月8日,修改于2021年6月14日)
注:初稿曾辑录在个人博客新浪“皓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