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柔软的山水(散文)

精品 【流年】柔软的山水(散文)


作者:杨志青 童生,7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23发表时间:2021-06-10 13:56:56


   我是在王相岩最落魄的时候,认识她的,走近她,读懂她;也可以说,是我在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了王相岩,她爱恋我,陪伴我。
   1983年,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王相岩脚下的学校,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那时的王相岩,就是一个太行山中普通的一个小山沟,所不同的是,在破四旧的年代,山上只留下了一个半石碑,一个石碑上明万历年间林县一个知县,张崇雅书写的王相岩三个大字,旁边还有半个石碑,可能是一首诗,只有下半部。不过,古老的传说依在,仰天池依在,王相岩的红叶依在。
   触碰心灵最柔软的山水。
   有时想想,最柔软的山水,可能是与我的情感有关,走到这里,脑中就会浮现起过去的岁月。我的学校就在王相岩的出口,旧学校的石板房依在,只是,现在换成了王相岩景区的管理用房。学校里的一些人和事,点点滴滴,还有陪谁上过王相岩,去山里摘野果,赏红叶。心烦了,一个人就跑到天池边,用天池的瀑布来疗伤。比如今天,同行的朋友,说没有上过王相岩,问我上过吗?我淡淡一笑,记不清上过多少回了。
   触碰心灵最柔软的山水。
   可能就是这里的人,这个小山村的人。我离开小山村三十多年了,但是,我写的文章还是吸引了小村的后一代。小山村一个农家乐的小老板,一直说让我重新回去看看。还发给我一张王相岩景区的雪景图。他说,杨老师,你要多回来,你要多写山村的事,宣传王相岩。我打了一个电话给他,他安排了我们游王相岩,尽管以是深秋,游人稀少了,错过了赏王相岩红叶最佳赏期。
   站在景区的大门前的广场,我们都是爱好写作的,喜欢在寂静中,安下心来,解读一下王相岩。阳面朝东,正门楣刻有“王相岩”三字,为明万历八年(1583)时任林县知县张崇雅题碑拓字。张崇雅,明朝河北大昌县人,举人。王相岩牌坊高8米,宽18米,由当地的石英岩构筑,石板封顶,具有当地民居风格。两侧门上的“仁山”、“智水”,取自孔子《论语•雍也》,意思是安于义理、厚重不迁的人喜好在山,明白事理、周流无滞的人情系于水。
   物是人非,这里原来有一条引水渠,从上游三四里的地方,引露水河的水,浇沿村的田地。往西是一个石头大院子,我不知这个院子原来是干什么的。当时,大队在大院子的西边,给了我们外地教师一人一块菜地。老教师们种南瓜、西红柿、土豆,引水渠里的水浇菜。后来,大队在这里办了一个罐头厂,那时在罐头厂上班的都是一些女孩子,好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厂里下班了,都会跑到学校来。我那是也刚十九岁,也许在我的眼中,她们都是刚飞翔的鸟,抖着青春的羽毛。
   走进景区,沿着石阶路而上,路上增加了许多石碑,上面刻有许多名家游王相岩的诗。慢步在石阶上,一级一级而上,远望巍峨的悬壁,上面是画家张家洼。今天,天气湛蓝,白云飘荡,仿佛是顽皮的小孩子,一直在变形。而山峰也在云间游动着,羞女峰,南天一柱,孤傲群峰。远瞻西北,有一座状如男子性器的高峻山峰,峥嵘嵯峨,挺拔威猛,直耸云天。
   没有去荡魂桥,长50米,高8米,宽2米,由铁索牵系,666根松木椽子铺设桥面。人行其上,大幅度地摇摆,半云半雾,魂魄随桥体晃荡,所以叫荡魂桥。景区是一个环形线路,过了荡魂桥,就是在悬壁上修的步道,直上直下,没有常在山里走的人,走上去就心慌。
   上面就是小王相村。一个热心的大嫂招呼我们,问我们是哪里人?要不要买点山货。我笑着说,是北河地的,王相岩脚下的小山村叫北河地。我想起了贺知章的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谈话中,我了解了她们是谁,住在那片。
   这里之所以称为王相岩,有这样一个典故。王,指的是商朝第23代国王武丁;相,指的是奴隶宰相傅说。武丁是汤的第十代孙,盘庚的侄子。他的父亲是盘庚的弟弟小乙,排行老三,所以小乙压根儿就没想到要做国王,更没有想到要把王位传给儿子武丁。因此,武丁也没有受到王族的重视。小乙把儿子送到民间,有意让他了解社会。据《尚书》记载,小乙当上国王后,尽管武丁成为太子,但仍在民间巡游,并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有一天他来到王相岩,见到了当奴隶的傅说。傅说人挺聪明,不仅说话风趣,而且常议论国家大事,每每与事实相吻合,老百姓都喜欢听他的,说他神机妙算。武丁想,国家多么需要这样的人才啊。
   武丁即位后,时常感到一种压力。盘庚迁都安阳,开始的时候,国家出现了兴旺的局面,然五六十年过去了,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起来,边境战事不断,国家陷入重重困难之中。而那些掌握实权的王公大臣们都试图左右他,一上朝就七口八舌地为他出馊主意。武丁想启用奴隶傅说辅佐自己,可是又由于等级森严,不好办。武丁只好只听不说,如此三年,三年不语。他的妻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看出了他的心思,鼓励他启用傅说,就像开国的成汤启用伊尹那样。
   这天,武丁上朝,群臣一个个念奏章,武丁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群臣既不敢吵,又不敢走。两个时辰过去了,武丁大叫一声醒来,哈哈大笑,对群臣说道:“吾帝成汤给我托了一个梦,要派一位贤臣来辅佐我,做我朝宰相。”接着让画师在羊皮上画他梦中人的画像。画像一完成,武丁命兵丁分四路前去寻找画上人。兵丁们在王相岩找到了傅说。傅说来到朝中,武丁就拜他为相,留下了“奴隶拜相”的千古佳话。傅说辅佐武丁,励精图治,君臣和谐,使商王朝繁荣强盛,史称“武丁中兴”。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贤人,就把他们躬耕过的地方叫做王相岩,把他们俩种的树叫王相树,旁边的这条河谷叫王相沟,把住过的地方叫王相村。乾旋坤转,沧海桑田,变化了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历史。
   说着王相岩的由来,就走上了猴道。记得以前,走上这一段山路,心就慌。好在修了景区后,修了台阶,有的地方取直,有的地方多拐了弯,坡路变缓。有一次,我曾在这一段山路上,碰到过一个老人,背着一袋土豆,如走平地。眼前的山路上,总是叠加了过去的人事物。远望飞来石,太行的山峰多奇秀,沿山路而上,路边的红叶鲜艳,停下脚步,赏起久违的红叶来。那时,山楂值钱,一斤一块二,一到收获季节,山里人都要来守秋。那时年轻,还和邻居一起来这里守过秋。
   在岩之坪的出口处里侧的这一排石碑,共十三通,是王相岩历史的见证。这一块块石碑是石写的历史,由此使我们与古人一起探讨自然、历史和人生,因为这一篇篇的“石头记”正是古人心灵轨迹和生命历程的结晶。这块蛟龙碑,碑文为《创修王相岩碑记》,立于嘉靖43年(1564年),高3.06米,宽0.81米,碑文由在山西数个地方任过提刑按察司副使的张学颜所撰,由在山东数个地方任过提刑按察司佥事的申佐书丹,林县知县张崇雅立石。
   从王相岩往北走,经过卧云回壁,俯首悬崖栈道,可到老道墓塔洞,又名仙人洞。仙人洞东西长32米,南北进深25米,洞后呈弧形。洞内建有三个道士墓,皆坐北朝南。东侧两墓为青石构筑,其中位于东南的一座高1.5米,南北长2.5米,东西宽2.15米,顶呈穹窿状,长方形,嵌一墓碑,碑文左书“明万历二十五年”,中书“明故得秀长徒李守林一位之灵”。西边这个大墓用青砖砌筑,呈塔形,基座为金刚宝座式,南北长3.4米,东西宽3.2米,上承圆鼓形塔身,南面置一小龛,塔身高5米。塔前立的碑,高1.44米,宽0.5米,上刻“五世明故师父赵得秀一位霞灵,明万历十七年正月十九日立,不孝徒李守林立石。”
   仙人洞内有一钟乳石,形状如龟。相传,古时这里住一灵龟,傅说曾卜卦问灵龟,知晓天下事。傅说归天后,灵龟化作巨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边的一块巨石上刻着“仰止”两个大字,另一块刻着“仰天石”选自《诗经》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天气已是深秋了,旁边的小卖店只有一个男子在守店,守店的男子全心在看手机,可能是看电视剧吧。走在木地板上,仰望飞瀑的泉水,我想起了,张崇雅写的诗,峻岭崇石万中,仰天池玉玲珑。屏峰壁立冲霄汉,一片秋光满谷红。
   我再走近瀑布,在深秋中,有一股寒气袭来。我在山乡时,常一个人独自来此,一坐就是小半天。特别是热天,雨季瀑布水大,是最佳纳凉地。空中细雨西南来,飒然天与游人沐。
   明万历年间被林县工部郞中郝敬之,列为“林虑八景”之一“宝泉晴雨”。“宝泉”一词最早源于明朝河南布政史张学颜的《创修王相岩记》。
   仰望瀑布,仿佛是走进了文史的海中。就说张崇雅吧,一个古代知县,游历王相岩之后,提笔留诗。他的墨宝,竟为他传名,林县有无数个县令,而人们还记得张崇雅,也许就和王相岩有关。林县还有个知县叫谢思聪,作为兴水先驱,谢思聪在林县乃至全国享有盛名。林县俗语称“今有红旗渠,古有谢公渠”,“谢公渠”说的就是谢思聪当年任林县知县时修的一条9公里长的水渠。
   谢思聪担任知县后,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下大力筹措资金组织民众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因为此渠出自太行、林虑两山交汇处的山谷之中,故取名为“共山渠”。此渠西引洪谷山水,东到辛安村止,全长18华里,由沿渠的椒园、小付街、小屯、圪道、杨家庄、拐头山、木篹、辛安、马军池、北山、豆家庄等11村公修共管,通水后,有效解决了沿渠49村的人畜用水问题。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一座祠堂。
   山水传名,山水有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勃的《腾王阁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王相岩的山水风光,古人多有溢美之词。妍秀如峨眉,雄伟胜岱宗。蓬壶阆苑之境,峨眉三峡之胜。河南日报记者王怀让,曾登王相岩留诗一首,飞瀑鲜艳花鸣,声色俱丽王相岩,称王为相不足论,我登此山我神仙。
   老君殿建于明嘉靖年间,为道士赵得秀所建。原建筑以石筑墙,灰瓦盖顶,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为爬山廊式砖木结构。大家都知道道教的根是老子。老君殿建在玉皇阁的上方,为尊上之意。
   前边就是书斋楼。书斋楼倚壁凌空,建于高123米的悬崖上。书斋楼是藏经书的地方,也是赵得秀读经参道的地方。原建筑为三层小楼,民间传说为梳妆楼。1990年修复时,在崖壁上发现“书斋楼”三个字,才确认不是梳妆楼。修复后的书斋楼为二层硬山重檐爬山廊式。一层楼东西两口相对,二层楼东山墙留有眺望口,可望而不可通,是观赏王相岩全景的绝好之处。
   现在我们来到了岩之坪。这是王相岩唯一的一块面积较大的“小平原”。这里建有玉皇阁一座、五气朝元洞一处,此外还有丹药碾、碑廊、筒梯等遗址,皆为赵得秀所建和所用之物。赵得秀自少离家,云游至此,遂卜居于此。他采石于山,取谷于田,不募捐,不雇工匠,自力更生,从嘉靖已丑年始开工,于嘉靖甲子年完工,经三十余年劳作,王相岩之景才齐备,王相岩之名才远播。山之灵气留住了赵得秀,而赵得秀立志坚定,才有此成就。
   我们先来看玉皇阁。玉皇阁是赵得秀开发王相岩的主要工程。清顺治年间曾重修,民国十五年又复修,屡毁屡建。现在的玉皇阁于1990年重建。为砖石结构,明代建筑风格。阁座为大理石须弥座,阁门嵌设门楼,门楼座雕刻八宝图案,内顶呈穹窿状。
   日过中天,只有止步,没有再上太行天路,沿着原路而下。
   快走到景区大门,我坐在一处池塘边,看到一处竹林茂盛,此处有一标志,上写夏馥洞。这也是我以前不曾留意过的,走近,看到,夏馥,字子治,东汉名士,东汉恒灵年间,国运衰颓,发生名士与宦官的冲突,夏馥因正直而被评为党魁,为避祸。夏馥剪掉胡须长发,隐入林滤山中,隐姓埋名,为冶铁人当家拥,居住于此。
   陶渊明,采菊东麓下,悠然见南山。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阳明的心学,他的龙场驿。我比不上人家,王相岩可以说是咱的柔软的山水,有了这一座山,面壁、沉思、禅修。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才是闯过苦难的办法。
   我是不懂风水学的,多年行走在太行山中,像王相岩这样的地脉,还有许多,旁边两峰,中间是一条山沟,还有一条溪水,从高峰而下,悬壁绝壁,中间是一条飞天而的瀑布,我一直在想,一则是传说,二则是有个隐士,三则是文人墨宝。王相岩是典型的是神砂结构围谷地貌,山峰三面围合,开口向东,迎来紫气,形成护砂严谨的风水宝地。大家向东看,对面崖上伸出的那块红色的岩石犹如孔雀头部,而其后的山崖犹如绿色的彩屏;大家向北看,由西向东逶迤而来的山岭犹如一条青龙;向南看,山顶上的造型地貌像一只白虎,虎视眈眈,俯瞰山下;在套谷里面还有一个金龟望日峰,龟蛇也叫玄武,我们到上面就会看到。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灵兽地貌造型维妙维肖。
   回到广场,再回首。背对着露水河,右边是曾生活过的学校,我曾居住过的房间依在,有一次,看到门紧锁,透过窗户往里看,这时,从里院出来一个人,大声喝斥,我忙解说。仿佛有了作贼的感觉,那个睡了三年的那个青年那去了?愈来愈感觉,王相岩景区越来越漂亮了,内容越来越丰富,只可惜,内心中的激情越来越少。要不是陪朋友上,我是想不起重登王相岩,自然的王相岩早已在心中了,而人文的王相岩又不需要登。
   不过,无数次的笔下,王相岩的山水溶进了笔下。下面是我看了本地作协主席一篇文章,写的评语。
   对于我来说,从小生活在小城,人生大部分时间,又生活在小城。曾对朋友们说,一个走不出故乡的人。还好,有华北屋脊,表里山河太行山陪着,也是人生一件幸事。
   对于太行山的王相岩景区,我是很了解的,甚至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那山、那路、那碑、那洞,最让我去得多的是那飞天而下的瀑布,曾在那瀑布下的石磈边,看碑上的两个大字,仰止。有时就想,如果唐主席来到此地,又会展开怎样的想象。
   我上师范时代起,爱上文学以来,对于小城中的文学名人,是仰视的。特别是对于唐主席,他笔下的草木人景,甚至河流,云雪都笔下妙笔。比如读太行雪光,才知道太行山中有一个雪光寺的古寺,而雪光寺在那,感觉雪光寺是那么遥远的,神秘的。后来,一个网友林中漫步告诉我,雪光寺在石板沟。我是在看了《太行雪光》这篇文章,才走进雪光寺的,也是在雪光寺中,读到文中那两句楹文。山门无锁待云封,寺中无灯凭雪照。是啊,我仰视唐主席,一个是作为教育局长的他。一个是作为作家的他。作为局长,因为我是他的兵,而作为作者,我是他的粉丝。今天,作为粉丝的我,是林州千万中最情深的一个,在林州,唐主席的粉丝很多,有人形容,渠岸上卖凉粉的都读他的书。
   他的太行情结是深沉的,一草一木,一溪一雪,他是太行的孩子,他深情地拥抱太行。对于我来说,读他的作品是享受,是灵魂的升华,是和他的灵魂对话,是仰视他的品格,是把书当教科书来读
   他有沈从文湘西的神韵,有贾平凹山水的散脱,他笔下的太行是立体的,是精神的,像行云流水。当然,对于他作品的深度,我是门外汉,今天推荐朋友们,读安阳作家刘娜娜的疫中读书,更能读懂唐主席的文章及精神。这是我为本地作协主席写的一段评论,可见王相岩已溶入到我的灵魂中。
   行走过的太行山许多地方,也曾拿起笔来,书写观感。今天,深秋去过的王相岩,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到夏天来了,还不曾落笔,感觉像是欠了王相岩一笔债,虽然,王相岩这位债主不会找我索要,但是,内心中的负罪感日盛。
  
  

共 60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王相岩是太行山一个普通的小山沟,却有着悠远的历史。“王相岩”三个字,是明朝万历年间,林县知县张崇雅所写。文革期间,由于破四旧,山上除了这三个字,还有半截石碑,还有古老的传说,显得很荒凉。作者从师范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王相岩山脚下的学校里教书,从那时起,他经常到山上乘凉,独坐,熟知山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并与大山相互依恋,互相陪伴。有了王相岩这座山,在他孤寂落魄的时候,可以面对着沉思禅修,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所以,王相岩在作者心目中,是一座柔软的山,一直对它魂牵梦绕。多年过去了,等作者再登上王相岩时,山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而在作者心里,永远都是那个自然的王相岩。文章知识性,描写细腻,语句优美,寓意深刻。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061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06-10 14:01:09
  散文意蕴浓郁,让人赏心悦目,又增加了知识,感谢作者的分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6-10 22:34:2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王恒辉        2021-06-23 12:17:43
  拜读大作,太行山,是我曾经的梦想。
向老师们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