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归】风之俗——建筑(散文)

精品 【回归】风之俗——建筑(散文)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24发表时间:2021-06-12 06:47:02

【回归】风之俗——建筑(散文)
   建筑是什么?建筑是在人生活的地方,自发修整构建出的一种人工生活环境。后来建筑的内涵和外延都拓宽了,建筑成了人类展示自己才能的一种宏大标志,体现了部落群体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集团行为。建筑在此时就大大超出了居住的概念,成了特殊地域范围内意识形态物化的强力表达,以及民族文化概念上审美倾向的形象,具有国家意志的内涵。
  
   一
   人类最早的建筑一定是洞穴,后来的建筑逐步成了人间家园的梦想。至今在黄土高原存在的窑洞就是洞穴的升级版,这是中国北方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居住方式,俗称为家。
   家的概念应该很久远,从甲骨文“家”字形的初定就可以会意。甲骨文字形显示的“家”,上面是一个尖屋顶式的盖子,现在的楷书字形是“宀”,表示与房屋室家有关。“宀”下面是“豕”,“豕”即猪,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代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差,人们多在屋子里驯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由此还派生出了其它字,如:“至”到了屋子里就是“室”。房子里着“火”了,就是“灾”。房子里有妻子儿女,就是“安”。“玉”藏在屋中就是“宝”。“丁”像一张桌子,房子里放着桌子,表示生活安“宁”。牛的家是牛圈,养牛羊的栏圈就是“牢”。“示”表示祭台,祭祀祖先的房屋,就是“宗”庙……
   就从“宫”这个字回归到建筑这个话题吧。“吕”就像围墙内的房屋,加上屋宇的顶,就是帝王的“宫”殿。人类的建筑在宽泛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两种,一种是神鬼住的,一种是人住的。这是人类思想进化成长过程中的两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建筑的规模和样式,其内在的表达意义也极为不同。可以说建筑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示,是人间理想生存状态实际意义上的形象诠释,同时也是用不断完善的建筑美学思想和幸福理念,来装点心中的神殿或是生活居室。
  
   二
   很难想象帝王们是否在内心真正将自己当作神之子或天之子。他们以天子自居,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保持圣上的尊严,让庶民百姓敬仰。因此,装神弄鬼是必需的,这样可以表示自己是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然后再用想象的神居之处来建造自己巍峨宏大的宫殿,利用建筑的外在形象固化自己的神秘地位。
   与此配套的教化是设计地狱,让“鬼”居住的场所充斥着骇人的恐怖景象。用神鬼学说描画了不同等级的居住样子,这样神就归了神位,鬼也潜入了鬼穴,人在神鬼之间徘徊,何去何从,就在于能否达到当时国家价值体系的认可,或者让你上天堂,或者让你下地狱,最终目的还是利用建筑的表象寓意来强化皇家制定的人间秩序。
   皇家建筑的内修外相成了国家意志的展示,神圣不可冒犯,敬畏不可僭越。普通的人们就在被安排的土地上,按照自身政治和经济的等级寻求合适的安身之所,然后遥想一下自己未来的居所——或是上天堂,或是下地狱。然后竭尽全力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在站直和躺平的空间轮替中,土生土长,自生自灭。
   普通庶民百姓的建筑住房是以最简单的适用要求为底线,比如巢穴、地窨、半地穴、窑洞……地面建筑是人类最后的创造,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庶民百姓一旦有点闲钱了,就有了上达之心,也想建个宫殿似的大房子,想过一下神仙日子。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再多一些甚至可以做到磨推鬼。但有钱就想操帝王心,这是万万不行的,有点钱就想借机冒充神之子张牙舞爪这还了得,有钱也救不了卿卿的狗命,在建筑等级标准这件光显的事情上,弄大了就是有谋反之心,定会遭到满门抄斩。为防止此类事情滋生蔓延,必须在这方面严加管控,以绝后患,以儆效尤。
   在中国,帝王们制定了许多建筑等级条例,如斗拱的层数,挑檐的高度,吻祇的形制,砖瓦制造的等级标准……还有大门的样式及颜色,官家可以使用大红色宽阔的大门——寓意能开启住室的吉祥之气;百姓只能是使用黑色的小门出入窄小的空间——以此让百姓懂得,只有安心劳作当个模范顺民才是唯一出路。无论士农官商学及三教九流,如不明事理妄自扩大自己想象的生存空间,过分改造自己居住的房屋,就是图谋不轨,必定会招来家法伺候,轻者拆除没收,重者赔上自己的脑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词句出现,就证明了——凡大红门必定有酒肉奢靡,是官家所在;这路边的冻死鬼估计家里连个黑门都没有,是用高粱秆扎成门状物来挡御风寒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北方农村一些人家的大门就是如此。当年我插队的农村是富裕地方,但许多农民还是住在窑洞里生活,一年分配的口粮不够半年吃。不富裕的地方全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现在有人居然怀念那时的日子,只能说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或者是脑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这般引领舆论的鼓吹者不仅自己享受着荣华富贵,还在国外买了豪宅。
  
   三
   建筑是历史存在的证据。人类的建筑包括给神鬼们建造的宫殿、教堂和庙宇,还有让人居住的房屋……其余的就是娱神娱人的社会环境建筑了。当然人间必须要有神格化的天堂建筑、鬼格化的地狱建筑、人格化的民间建筑,这是人类进化中建筑思想的遗存——建筑的意义和指向可以物化,也可以虚化,如有形的关押犯人的监狱和无形的囚禁思想的牢笼。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著名的政治杂志曾首次刊登小说《李顺大造屋》,就是让人们通过通俗文学知道,改革开放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著名作家高晓声以李顺大为象征,让普通农民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试图建造三间属于自己房子的经历,以及建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遭遇的不同坎坷。文章记录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历程,描述了社会底层人物随波逐流的无奈和真实的社会现实。高晓声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他用自己的思考回应了时代的质询。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至今还是普通中国人的梦想。这种房子的概念很宽泛,很复杂,或许是承载幸福的诺亚方舟,或许是毫无生命的建筑盒子。我曾经去过一个高大宏伟的写字楼,里面的设备、装潢、布局都很现代,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然而,楼道里一些公司乱堆的垃圾,以及不隔音的墙壁、下沉的地基、剥落的外墙涂料,让我对这个貌似庞大的建筑有了看法。这是一座多么诡异的“建筑”呢。
   建筑可以是一种大规模复制的标准模式,可以是一种缺乏性格、象征性很强的建筑轮廓,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社会形态,外表是美轮美奂的整体剪影,内里是千篇一律的空间布局。每个人都像是一个零件,被装配在一架硕大的机器上,机器的轰鸣声掩盖了个体的声音,而个体的知觉也在宏大的声响中得到自慰,真心体会到自身也是伟大的一部分。
   建筑的发展或许应该和社会总体需求保持一致,同时也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价值总量,并且要与意识形态的道德底线和顶层思维的合理规划有关联。它体现的应该是社会总体的需求和意志,展示的是国家的政治结构和价值取向,暴露的是民众的刚性需求与社会架构之间的博弈。建筑学也是人学。
  
   四
   建筑是人类最后的栖身处。无论外部的世界如何复杂变化,只要有个家,就有修养身心,整装待发的立足点。建筑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理念,也传达了其生存哲学的思想情趣和格调。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砖结构为主,这是两种人生观,必定会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历史观。现代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同时新材料、新概念、新时尚、新结构……层出不穷,重新塑造了一种建筑精神,让建筑的现代世俗气味更浓厚、更霸气、更接近人性。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木结构文化的精华。现保存最早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是应县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这是世界级的著名木结构建筑,它和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始建于距今约一千年的辽代,高达六十五点八四米,相当于一幢二十多层的现代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它的留存应该是一个奇迹,因为木结构的建筑太容易毁于兵荒马乱和自然灾害了。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人思维特点最好的注解了。首先木材取材容易,加工简便,自重较轻,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所以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和塔类建筑。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生存理念,就是用快捷的手段迅速获取生活资源,能管一时算一时,管一天算一天,管一年算一年,管一辈子的事真没好好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一种崇高的口号,借此大声喊喊拔高自己的道德标杆而已,遇到具体事物还是急功近利的原则最好、最实用、最简单。比如中国特色吃饭的筷子,用两根树枝夹取烫热的食物,就比用手来抓安全,所以就一直千古不变沿用到现在,还成了一种文化,符合了大美至简的禅意,在慵懒中体现了所谓儒家、道家、佛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今天的智者居然还能从筷子的形制上看到古人“天圆地方”的睿智,不知以后还会从筷子身上发现什么奇巧淫技。
   木结构建筑易于装潢,有条件的还可以雕梁画栋,让实用的居住环境富丽堂皇起来。平民百姓的家一般就是实用主义,能挡风挡雨御寒隔热,能进阳光通空气就好了。皇宫和宗教场所的木结构建筑,还是越繁复、越奢靡、越不实用越好,这里体现的等级观念,是政治文化中的一种建筑思想和艺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生存居住理念,在木结构建筑的“家”概念上不仅从来没有,甚至想也不敢想——那是一种异端邪说。
  
   五
   河姆渡文化层考古挖掘震惊了中外,不仅发现了七千年以前的干栏式建筑遗存,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人文活动气息,这是在中国长江以南发现的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遗址刷新了人们对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形式的认知,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
   这种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相当聪明,和现代人的智商接近。长江流域夏季非常湿热,原始居民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就有通风防潮的作用,至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就没有干栏式建筑复杂,这充分说明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过去人们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的民族文化从摇篮里长大,然后走向四面八方,其它比较落后地区的文化,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河姆渡考古推翻了这种看法,再加上三星堆考古研究,现在或许应该这样认为:历史上黄河流域对于人类的文明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它地区的生存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发展着,甚至很超前。
   至于黄河文化的源头更难讲清楚,因为传说中的黄帝、炎帝、蚩尤是从哪里来的至今还是一个谜。从人类考古的多样性、相似性、传播性来看,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以供人猜想的,那就是人类迁徙中遗留的建筑痕迹——它给人类文明生活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
   干栏式房屋是远古时代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还可以防地震,防水灾。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比较偏远的地区。其他民族的干栏建筑形式也有,但是受到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多,这证明了人类在居住行为上,采取的建筑形式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择善而为。
  
   六
   建筑和其它人类的许多事物一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最早的实用主义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国家炫耀,展示社会等级的差别也反映在建筑的方方面面。《礼记·礼运》在记载房屋建筑时就说过:“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这里说的“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房屋。《墨子·辞过》也说过:“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这说明中国的建筑是从巢穴式房屋发展为横穴式窑洞,然后又有了竖穴式地窨院及半地穴居室,最后才创造了地面建筑。建筑的这种演变是人类物质生活提高后的精神需求,或者说是精神生活发展了其物质享受的形式。
   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半坡遗址,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半地穴房屋具有冬暖夏凉作用,与现在的窑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大溪文化以及澜沧江上游的卡若文化都曾使用半地穴式房屋,在燕山以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居民都是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要居住形式。半地穴式房屋还具有用材方便,构造简易的特点,从而为中国北方居民长期使用。

共 69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说到建筑,常人想到的无外乎一檩一柱、一砖一瓦,唯有南山社长,能以世界万物都是有巢氏为起点,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撷英采华,梳理出有关建筑的历史渊源、政治思想、哲学理论,美学意义等系列认知。这样,让静止不动的建筑,呈现出精神文化的价值和内涵。这篇文章,从建筑行为、建筑构成、建筑意义、建筑目标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使得物化的建筑形式和虚拟的建筑思想有机融合起来,让建筑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寓意和想象的空间。此作大而美,美而深,深而精。读罢全篇,我们自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建筑,它代表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人的欲望和情感。建筑与人组成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所有或古老、或现代、或简陋、或富丽的建筑外壳下,都藏匿着一个个人类的故事,都折射出一段段历史的痕迹。社会发展、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诸多隐形的基因和密码,才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建筑形态。建筑,已成为文明进步的具体展示,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这篇文章,是对建筑文化、建筑思想的侧面解析,其中涵盖了与建筑相关的艺术、学术和理论。若读,请慢读,若读,请深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在阅读中享受文学的美感,并获取一些建筑思想的精髓。在此倾力推介给诸位文友一起品赏。【编辑:一窗清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061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1-06-12 06:50:17
  这篇文章,大而美,美而深,深而精。读它的过程,是享受文学美感并汲取知识、思想精髓的过程,谢谢南山。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6-12 07:20:30
  感谢清寒社长精美的编案。你的编辑阐述让读者更加明白了此文的内涵,把智力超群的人类对于建筑的认识,从洞穴意识上升到家国意识,成为文明进步的具体展示,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理念更加明晰,使建筑这个概念愈加充满了想象的空间。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闲妹        2021-06-15 19:33:17
  社长的美人总是让人眼睛一亮,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金句不断,浮夸的人感觉不到作品的内含,人们只注重眼前看到的,却不在意更深层次的东西。好文让人受教!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6-16 03:53:47
  谢谢闲妹社长的美评!我心中确实有一个美人儿,就在我的文章中,她不仅花枝招展,还婀娜多姿,时常让人凝神伫足,留连忘返。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5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1-06-16 17:52:52
  建筑学确实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不说建筑学本身,就作者的文字而言,也让人感到建筑学的精深博大。南山老师的美文给我们传授的是知识,是美学,是他对历史的反思,是对人类与建筑的一次深度思考。钦佩之至
6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6-17 07:26:25
  谢谢心静!你的这一段美评让我感到很舒服,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没有白费功。其实我想说,中国有许多让我敬佩的学者,我这辈子是赶不上他们了,随便写一点东西,点燃一只蜡烛,就是希望大家都去努力寻找知识的探照灯,照亮中国!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