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投诚(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投诚(散文)


作者:寂寞看风 秀才,116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36发表时间:2021-06-24 03:38:31

【摆渡】投诚(散文) 全副武装好的七个人大摇大摆穿过营房,神情如同往日巡逻一样。登上城墙的马道,他们顺着白天勘查好的电线杆滑下城墙,立刻加快步伐行进。夜深了,路上什么都看不见,他们只能摸索前面人刷刷的脚步声,谁也不敢说话。路上有三处关卡,对过口令后被顺利放行。走在前面的王文觉得自己的脚步有些凌乱,知道是太心急了,便极力控制情绪。
   离城已经很远了,忽然听见前面有拉枪栓的声音,随继有人小声喝问:“干什么的?”他们觉得应该是到达了目的地,便小声答到:“从那边跑出来的,你们是哪部分?”“我们是解放军。”几个人一阵惊喜,但仍不放心:“我们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你们真的是解放军吗?”没一会儿咕噜噜滚过来个棉帽子,捡起来一看,里面还裹着个土坷垃,果然缀着让他们向往已久的帽徽。带着逃离火坑的庆幸,连同原来的辎重,和一挺带过来的机关枪,他们走进陌生的营房。
   一进门,王文就感觉到这里和国民党军队不一样,每个人都那么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他松了口气:终于成功了。去年的时候,刚刚十五岁的他,还是家乡玉田城西洪庄村的一名儿童团长,儿时见过家乡的共产党八路军英勇杀敌的故事,向往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加入队伍。抗战结束,国民党接收了胜利果实,人们的生活仍无起色,共产党带领人民仍然坚持抗争。终于国民党统治大势已去,只能四处流窜,大家热盼着胜利的到来,加强戒备,防止敌人的破坏活动。但在五个月前的一天夜里,一群国民党兵闯进家门,将他从被窝里拖出来,和很多年轻人一起裹挟着向东逃窜。王文知道,自己被抓了壮丁。
   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名叫珠树坞的村子里,国民党兵强迫他们穿上军装,有些人迟疑着不愿意穿,就被吊起来毒打。从那些士兵骂骂咧咧的话中,王文知道抓他们的是傅作义的部队,王文仍然心存侥幸,因为这支部队在打日本的时候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被叫做“七路半”军,觉得最起码比一般的国民党要强一些。但看这些人的做派,王文却有些失望。当天晚上,他们洗劫了村子里老百姓的财产,抓住猪圈里的肥猪改善伙食,这让王文非常气愤,觉得他们与祸害地方的匪军没啥两样。尽管被迫穿上了他们的军装,王文却知道这样的部队不会长久。
   解放军强大的攻势,越来越让国民党部队感到束手无策。蒋介石命令傅作义迅速撤出华北,傅作义却担心丢了北京而彻底失去自己的老巢,他坚持继续扩军20万,为了达到目标,他不断在防区百姓中抓壮丁。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人心浮动,无论当官的还是普通士兵都在想自己的出路,他们无心战斗,戒备松弛。王文也开始寻找逃跑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期四处流窜,他们来到了遵化南部。那天王文假借到玉米地里解手,偷偷撒开了丫子。跑出一段后,遇见了好多当地的百姓,就和他们攀谈起来,得知只要向南走十几里地,越过两座山头,就是自己的家乡玉田了。机会难得。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匆忙向南逃去,眼看就要爬到山顶了,却被几个士兵拦住了去路。他被带到国民党的另一支部队,所幸的是,因为不是原来的部队,长官并不介意他是不是逃兵,只问他为什么逃跑,王文灵机一动,撒谎说自己家就在附近,想回家看看。正当“用人之时”,他没受到任何惩罚,就又被留了下来,来到北平东边的一座小城。不久后,王文发现无论是哪支国民党的队伍,其实都是一个样子。他越来越厌恶这种生活,逃走的心情更加强烈,也更为谨慎。
   解放军的攻势愈加强烈,已将国民党部队分割包围,王文他们驻守的小城也不例外。城外时而响起的枪声震得士兵们心慌意乱,大家知道败局已不可逆转,当俘虏只是迟早的事情,晚上站岗时也都心不在焉,经常发生逃跑事件。前几天,一个观察他很久的大个子问他想不想投奔解放军。最初的时候,王文只想回家种田,渐渐听说解放军的部队深得人心,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就在离城不远的地方。他还听说解放军的部队不久就要进攻天津,现在投奔过去,或许还能找到出路,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天晚上,王文、大个子和另外五个人一起站岗,他们装备好,带上尽可能多的武器,尽管知道这次被抓到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还是毅然逃了出来。
   解放军的生活不同于国民党。首先给他们做了体检,然后组织开展学习,在学习中,王文听说自己的家乡已经解放,对解放区的政策进行了深入了解,觉得这就是自己乡亲应有的生活。学习之后,部队即将开赴天津战场,所有逃过来的人都被召集到一起征求意见,愿意回家的站一边,愿意入伍的站另一边。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使王文深受鼓舞,他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支队伍,应该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建功立业,其他人和他的选择一样。1948年11月,王文正式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的一名战士。
   在攻打天津的战场上,王文感受到这支队伍的强大阵势和官兵平等、爱护百姓的精神,全力投入战斗。然后,王文又跟随部队一路行军南下,从武汉打到广州,转战汕头,磨破了脚趾,却觉得自己越来越高兴,成长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
   1952年,王文因身体原因光荣退伍,积极参加家乡建设,先后担任过村里的贫协代表、镇人大代表,在村里享有较高声誉。
   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老兵王文精神矍铄,嗓音洪亮,儿女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每当和年轻人讲起自己弃暗投明的经历,亲身感受了两党队伍的本质区别,亲眼见到活生生的战友猝然倒下,都不禁感慨万千,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他觉得是党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家乡,尽管自己没有获得别人那样多的个人荣誉,但生而知足。
  
  

共 21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并用倒叙的写作方法,讲述了王文从国民党军队投诚共产党军队的过程。通过一个士兵的视角,部析两个队伍本质上的区别,人员思想动态、体制制度、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读者通过一个士兵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两种队伍的区别。体会到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人民奋勇杀敌、拼搏奋进的精神。 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摆渡物语编辑:木语杉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1-06-24 09:39:09
  久远的故事,战争的片段,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友友好文,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6-24 19:09:50
  多谢好友留评
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6-24 19:11:09
  感谢木杉编辑倾心点评推介。
3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6-25 00:07:09
  好文!文章展开一个历史断面,讲述了一个投诚的故事。揭露和谴责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歌颂和赞美了人民解放军,由小见大,进而展现一段壮阔的历史——解放战争末期,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共产党民心所向的壮观历史图景和时代特色。木衫编按到位,向作者和编者致敬。
4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1-06-26 07:56:47
  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有画面感,就像自己的故事。
回复4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7-01 15:18:22
  多谢文友留评
5 楼        文友:刘艾玲        2021-06-26 12:24:34
  描写真实生动,画面感很强。拜读佳作!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回复5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7-01 15:18:01
  评论都这么生动,感谢
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1-12-17 21:08:51
  老师好文,点赞点赞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