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绅士刘远顺(随笔)
刘远顺曾经是一名博学而很有声望的绅士。
刘远顺是潭湾镇毛棚冲村人,又名刘鹄臣。据刘远顺的女儿刘自珍(1927年出生,云箭集团退休工人,现住孝坪爱国村320号)介绍,刘远顺的父亲刘荣庆,曾经家贫,但十分勤劳,中年时,加上有长子刘远召的能干,略有资产,于是培养刘远顺读书。刘远顺12岁时小学毕业,被长兄刘远召送入常德求学,学有所成,后来在常德就业,担任国民党政府部门较高的行政职务。
刘远顺虽在外为官,娶妻生子都在毛棚冲生活,家人从不跟随,因而了解他的情况很少。
但辰溪老一代从事航运业的人都知道,刘远顺在常德声望高,经常为在常德的辰溪人排忧解难。
约在1929年,村中有4人到山上砍柴,遭国民党3名持枪散兵绑架,村民因人多进行反抗,杀死国民党兵2人,另1人逃脱。村民闯下大祸,回村大喊:“我们在山上砍柴,遭粮子关羊,杀了2名粮子,他们肯定要来报复,大家上山躲命啊!”
全村人闻讯,扶老携幼,上山逃命。但躲在山上毕竟不能过日子,大家苦思无策,只得托人把信传给常德刘远顺。
刘远顺闻言家乡有难,急忙带一队人马乘船从常德出发,回到家里。经他与辰溪驻军联系,驻辰溪宪兵派驻一个班驻毛棚冲,保障村民安全。刘远顺亲自到山上劝村民回家安居,并杀猪一头,为全村人压惊,同时几晚上为村民放无声电影。
宪兵班在毛棚冲驻村几个月,后来毛棚冲村民未受匪兵滋扰。
马路坪和毛棚冲的村民如今提到刘远顺,钦敬不已。
年过九旬的刘自珍一提到他的父亲,仍然痛哭。她认为她的父亲刘远顺是一名早期共产党人。理由是,约在1930年秋,刘自珍3岁时,他父亲回家,有一天晚上到柳树湾水府庙秘密开会,与会者3人,其中1人是辰溪的,另1人是麻阳的。这次秘密会议被国民党宪兵发现,他们包围了水府庙,无路可逃时,他们跑到屋顶,拆开椽皮瓦背,乘天黑从屋顶上一路跑到柳树湾,从柳树湾游过河,逃脱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刘远顺回家后,带了简单行装,经浦市逃回常德。
但是,第二天早上天未亮,国民党宪兵30多人包围了刘远顺的家,搜查无果,也没有财物,就把家里仅有的1头猪拖走了。国民党没有抓到证据,刘远顺从此后很少回家。
刘远顺对家人的要求是勤劳实干,多读书,不能买地置田产。
1938年,刘远顺接到国民党通知,到耒阳集训,他乘小火轮赴耒阳途中,落水而逝。国民党常德当局将刘远顺的书籍和部分衣物托辰溪县国民党党部送到家中,但称找不到遗体,因家中贫困,加之战乱时期,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找到遗体。
可疑的是,刘远顺水性很好,身体也好,落水不可能淹死;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从事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被特务发现而暗害了。因为作为一名政府高级官员因公殉职,不可能不给一个交待而不了了之。
据汪家桥村原主任刘际瑞介绍,文革时,曾有1名河北籍老干部共产党员身份遭怀疑,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刘远顺,河北当地党组织派人到马路坪一带调查刘远顺,最先走到汪家桥。经查证,由毛棚冲村证明确有刘远顺其人,但很早就去世了。
时过境迁,很多事情无从考证,但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仍然是值得怀念的。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