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再缘“无源洞”(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再缘“无源洞”(散文)


作者:胡昌海 童生,8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0发表时间:2021-06-27 06:44:43
摘要:无源洞悠悠流淌的泉水,经过碧波荡漾的沉静,跌宕成无数章诗篇,在二十多米高的深潭折叠成碎片,洒落出一曲曲优雅欢快的乐章,穿越荆棘、碰撞礁石,义无反顾地奔向长江,这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表述的情怀!

我不见它,愈三十又八年矣。
   初次相识“无源洞”,是1983年在县城读书,每逢周末放假,实在没有去处,就和同学相邀一起到无源洞玩耍。步行在崎岖且不宽敞的小路上,总有一种向往的激情:因为在此之前,听说过一些关于无源洞的传说而满足激昂的好奇心。
   走在哗哗流淌着清泉的水渠上,才算真正踏入了去无源洞的路径。行于用石头铺就的沟渠,虽然是不足两尺的宽度,但却平坦。轻盈的步伐走起来没有刺激,于是嬉戏打闹,讲着听来寇准的依稀故事,不小心就有同学掉进渠内的流水中,打湿了全身。把同学从水中捞上来的时候,成了名副其实的“落汤鸡”,似乎没有一丁点的怜悯,跌成“落汤鸡”的同学至此成了以后的笑柄。欢快的笑声随同潺潺流淌的“哗哗”声在渠道两边滢滢的绿丛中回荡。
   攀岩壁、跨越垮塌了仅几寸宽的局部路段,颤抖着双腿迈步,终究来到一处洞穴。白花花的流水如天女散花,从洞内溢出再跌下聚集到洞外几十米的深潭。洞门上的“兀渊洞”三个经过描摹后的大字,“兀”字的读音拿捏不准,因为学过数学的圆周率,被我们读成兀(pai)而曰之“兀(pai)渊洞。”体验了青春时代的无源洞,回程的路上领略着自然风光不时还哼着小曲儿,放假畅游的快意显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与无源洞邂逅一晃就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再次光临无源洞竟然是2021年的初夏,位于长江巫峡口的无源洞本来是炎热的气温,驾车开着窗玻璃,沿着江边的公路奔跑,“嗖嗖”的凉爽像是炙热过滤后的清新,泌入我的心脾。来到无源洞旅游接待中心,才知晓当年荒芜得只有丛林与清渠的地域竟然建成了AAA景区。镶嵌的景区接待中心前面硕大石块上的“缘”,让我再一次有机会拥抱久违的无源洞。
   漫步在依然是块石和水泥铺就的游步道上,不同的是步道宽敞了许多,步道两边或花坛,或防护栏杆,让我惬意:只管放心欣赏这些至美的场景。
   跨越水沟的“镜月桥”还是当年的那座小桥,从小桥一路顺礓碴子攀爬,与其说是登高望远,尽观巫峡本色,还不如说是向往品质生活的更高端。
   如今的无源洞景区更是原始、古朴的升华而领先于现代文明。当踏进景区的一刹那,我的灵魂仿佛在随时光流逝飘荡着。步道边沿的黄葛树用高大的身躯遮挡着刺目的阳光,把巫峡口的炙热挡在了景区的外边,难怪行游的人们虽置于夏季而享受这难得的阴凉。
   一路前行,时空隧道把我带到唐朝:连夜的暴雨阻隔了李商隐的行程,在长江边挥笔疾书,口中念念有词的边书边吟着那首千年绝唱《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想:或许是李老前辈被这隽美的山水激发了灵感而编造了谎言,目的是想在此多逗留几日感悟这毋需雕琢自然风情。仿佛当年李商隐婉转而铿锵的吟唱,让栖息的人们和生灵至今陶醉。不然,漂游在李商隐塑像旁边水渠里的红色鲤鱼怎么一动不动任凭观赏的人们凝望而不动荡的呢?
   站在“白云亭”内,看长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是过去的景致。随三峡大坝的建设早就改变了模样,如今的“高峡平湖”,让你体验最多的是慢悠行驶的轮船,船行之处,翻起无数的浪花,构筑了江面美妙的画卷。游轮载着对大好河山好奇前来享受的全世界游客,把镜头永远定格在各自的心底。依偎白云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是从古至今依存的江山。自从寇准来到巴东,不久才有了白云亭。虽然白云亭是经过了无数的辗转而屹立于无源洞景区内,但白云亭注定是文人墨客颂扬美好自然,吟诗作赋的源泉。从排列在游步道一边的寇公碑林足以佐证。虽然还是夏天,秋的气候俨然来临。“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时无日影,终夜有猿声。路人溪云过,人穿鸟道行。不堪孤驿望,风雨动乡情。”从寇准的《巴东行吟》开始,无数的诗赋把你带入一个文绉绉文化旅游时代。或许,这就是无源洞景区的灵魂。
   第一次攀爬的千仞绝壁,如今已经建成了各种走廊。那时候只知道无源洞泉水供巴东县城饮水,却不知它的前世今生。这次的无源洞之行终于知晓,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无源洞自一九五八年四月五日动工兴建,于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建成通水,渠道全长二千七百米,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组织者是当时的郝振元县长,一个普通的名字用一种责任而成了观赏景区人们的缅怀。
   曾经荆棘的翠竹阻挡我们前行的步伐,而今苍翠的竹子陪伴着近两米宽的“翠竹廊”,让一路漫步的游人在感悟风情的同时,被盎然的“绿”感染,抛开一切尘世专注于毫无杂念的禅心。“凌云廊”、“悟源廊”各有讲究,敬佩景区建造者的匠心,竟能让所有游离者心旷神怡。
   越往里走,“哗哗”的流水声合着不知名的鸟叫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旋律,忘却了一路的劳顿。因为时值黄昏,洞顶的“兀渊洞”是没有看见,打造的通往洞源的走廊门头篆刻的兀渊洞比以前更具艺术。倒是立在旁边的导游牌介绍得明明白白,一块“兀洞仙泉”这样写着:“据《巴东县志》载:无源洞,古谓兀渊。洞中有峡,峡中有隧,隧中又有洞,参差错落,宛若迷宫。洞深难穷其源,终年涌出泉水,清澈甘醇,飞泻深渊,甚为壮丽。无源洞是上亿年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整个岩洞由水云宫、潜龙宫、涌泉宫三部分组成。平均气温17度,洞顶最高约100米,常年水雾弥漫,洞奇泉幽,宛若仙境,被誉为‘灵山圣境,兀洞仙泉’。”
   弯腰捧一手从洞内溢出的清泉,带着清凉甘醇的洞水,像吸纳大山的乳汁,有一种幸福通透全身。无源洞泉水聚结着大川的精华,把最美的精致无偿奉献给人类。
   悠悠流淌的泉水,经过碧波荡漾的沉静,跌宕成无数章诗篇,在二十多米高的深潭折叠成碎片,洒落出一曲曲优雅欢快的乐章,穿越荆棘、碰撞礁石,义无反顾地奔向长江,这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表述的情怀!
   从“兀渊”的洞口出来,回到进入景区的大红“缘”字跟前,想起相隔三十八年的两次邂逅,虽然那时能将“兀”念成“pai”,即便幼稚但却喜欢。因为“pai”是一个无法除尽的圆周率,就像无源洞景区的风情和永远不枯不竭的泉水那样,永无止境……
  

共 2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地方,两次游览时间竟然相隔了三十八年。这三十八年间,此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了一处三A级的景区。作者用轻快的脚步丈量着这里,一路介绍着这里的景色,回忆着当年的情况,间或还把历史传说穿插其间,在不长的篇幅中带给读者相当多的信息,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进行了一次出游。作品流畅,叙述清晰,体现了作者一观的风格。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6-27 06:45:07
  拜读了,为你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6-27 06:45:32
  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走天涯。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6-27 06:45:51
  恭祝夏安笔健!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