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那一抹浓绿(散文)
夏季是个燃烧的季节,太阳炙烤着大地,透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空气中弥漫着热浪,酷热难耐,我和几个好友决定驱车前往一个老翁山的地方消消暑。
山路十八弯,蜿蜒曲折,去时需持一颗参禅悟道的心,那里的风就会为你清洗尘埃,纵然你是凡胎俗骨,灵魂亦可接受洗礼。
老翁山又称为圣翁山,位于大箕镇坂头村东,距市区东二十公里。朋友告诉我,这里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这漫山的绿,令老翁陶醉其中,酒醉千万年不醒,因此而得名。
这山就像吃醉酒的老翁,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满眼里都是绿,清浅的绿,厚重的绿,青山绿荫,风景独秀,老翁在此酒醉千年不曾醒。
老翁山地处群山中,山山相连峰峰错落,似岛屿一般的小山峰,一座座地悬浮在远处的云雾中,山巅上,草木旺盛,植被茂密,犹如一幅水墨画。
登上山顶,俯身往山下看,幽幽深谷,泛着黄色的层层梯田,建有长长的铁路漫延着伸向远方,清清的水渠,流向旁边的村庄。朋友用手指猜着东边是南河西村,和去往哪个城市的铁路,我们的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声悠扬。向上仰望,是一抹浓绿,向左望去,也是的一抹浓绿,我们的周围都是浓绿,这石头山象是穿了件翠绿的外衣,那翠色仿佛碧玉,耀人的眼。这里空气清新,沁人心脾。置身于这山水之间,感受着那份静谧,瞬间忘却了工作的劳累的生活的困扰。
圣翁寺,圣翁寺矗立在山峰之巅,气派巍峨,红墙碧瓦,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十分古朴典雅。山前柏树成林,山后白松挂壁,环境优美。其建筑错落有致,它是融道、佛两教与一体的寺庙,这里有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也有从国外传来的佛教文化。圣翁寺庙里共有大小殿宇12座,主要殿宇有大雄宝殿、三清殿、龙王殿、药王殿、三皇庙、奶奶庙等,还有钟楼、鼓楼等附设建筑,供奉有圣公圣母、娲皇、三皇、神农、轩辕、老君、夫子、释迦牟尼、观音等塑像。
我们一边游览一边按照佛教文化礼拜了佛主菩萨,还和看寺庙的老人进行了亲切地交谈,老人和霭可亲的请我们到家里喝水解渴。
圣翁寺旁有个通往圣翁亭的吊桥,朋友们想体验一下,通过吊桥坐入亭内一壶美酒,芬芳四溢,举杯放歌纵酒的豪情。体验一下,浅斟满饮,在醉意中感悟人生之苍茫,畅诉红尘之爱恨。可惜不遂人意,正在修建之中。
步行在山林小路,两畔的苍松古柏,一草一木因为浸染了圣翁的香火,也做着禅意的沉思。钟鼓声声唤醒着还在迷失的心灵,梵音浇铸着原本浮躁的思想,此时的圣翁寺已为你开启了觉悟之门。
老翁山并不是很险峻,极目望去,虽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确,此山闻名遐迩,香客络绎不绝,香火袅袅如炊烟,“有求必应”之招旗贴满在各个大殿里。山不高,每年老翁山庙会,附近村民和远方的信男善女们云集于此,为表心诚,大多数香客们黎明时分就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为的是赶上敬第一柱香。
朋友们说,本地村民为了把“老翁山”这个旅游名牌打出去,他们往往自发组织人力物力无偿支援老翁山的建设,吃苦在前,甘于奉献,这种自发的建设家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不知不觉,黄昏微妙的暗紫色渐渐从天边漫开,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老翁山,回味老翁山的风景奇特,尤其是登高俯视,山下风景历历在目,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奔流不息的河流,排列有序的山村,还有那一抹浓绿带给我们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