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文学的功用(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文学的功用(随笔)


作者:正在缓冲 布衣,382.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53发表时间:2021-06-29 07:12:05
摘要:写作的心得体会和经历的酸甜苦辣

【看点】文学的功用(随笔) 在《鲁苏烽火》之前,我曾写过短小的散文或说是随笔。因为篇幅短小没有什么影响。在我熟悉的圈子或是加过我微信的朋友大多都看过。有不屑的有鄙夷的,更多的是称赞的羡慕的。友人问我,你是什么学历毕业的?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文学的功用是什么?听到这样的提问,竟让我一时不好回答。好在友人宽容,让我好好想想,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告诉他和想知道我的朋友们。我很惶惑,更有些不安。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算是对朋友们的一个交代。
   我是初中毕业的。我的写作之路是从写情书开始的。像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入学的年龄大多较晚。初二考高中时我十八岁。想来现在还有些脸红。初中两年,我的数理化从来没有及格过。特别是英语,仅仅学会了最基本的ABCD。当然,我的语文也不是很好,只是和这些科目比起来我还有些兴趣。从下学期开始吧,老师就开始督促我们抓紧学习,说是最好的学生能考上中专(那可是铁饭碗)和高中。老师的话对于我们只当耳旁风。和许多同学一样,那时的我们情窦初开,但要好的几个同学是从不相互隐瞒的。张暗恋李,王暗恋尹。我也把自己暗恋的人说了出来。同学们都没起哄,而是七嘴八舌地为我出谋划策。最后我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写一封情书递给她。几次书写几经修改几经犹豫,我悄悄地把我的心思塞进了她的书包。没想到,她竟然把我写给她的情书交给了老师。我羞愤至极,再不愿到学校去。老师找到了我的家里。我躲着不见,他就和我的父亲谈了很多,并一直到很晚才走。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读过几年私塾,封建而不愚昧。在那积贫积弱的年代,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将我们兄妹七人养育成人的。除了两个姐姐,我们兄弟五人都上过学。大哥还是老三届里最后一届高中生。老师走后,父亲就把我写的情书拿了出来。记得当时的父亲并没有生很大的气,也没有打骂我,只是心平气和地教导我说,你正上学呢,谈什么对象?明天还是去学校吧。老师希望你能领到初中毕业证呢。我摇了摇头,鼓起勇气对父亲说出了我的学习成绩,七门课程只有语文及格,我能领到毕业证?父亲无奈地摇头叹息。看到我手中的情书父亲有些兴奋起来:老师夸你的文采好呢,说你要是把心思用在写文章上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写情书等同于写文章?当时的我哪敢在父亲面前多言?父亲却是絮絮叨叨地举出许多例证。其中就有父亲同塾念书的朋友,因为文采好,被调入县广播站。我被父亲说得有些心动,谁不知道读书的好处呢。可我无论如何不能再回学校的。无法面对同学们不说,光是那学习成绩就足以让我怯步。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笑了:庄,原来你是初中也没毕业啊!
   回家后,我就开始跟着父亲干农活。那时大集体还没解散。因为父亲是生产队长,所以总是安排我干轻松的活。乡亲们都很友好,也很关照我。觉得我不上学有些可惜。不过条条大路通北京。上学虽然是最好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带我们干农活的小组长不止一次这样说。他还举出了许多的例子:邢燕子郭凤莲陈永贵等等。毫无疑问,参加集体劳动的那段日子是我最深的记忆。因为在那里我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学会了忍让和合作。尽管乡亲们大多不识字,可他们诙谐的谈吐,亲密的关系,让我觉得做一个农民也是很幸福的人生。
   再一次提笔写作,是在春节前村里组织排练社戏。我们村里有拉琴的有吹号的有敲锣打鼓的还有上台表演的,但就是缺乏精彩的剧本。因为我是“文化人”,社戏的编导找到我,让我写个故事让他们演。我听着当时就懵了。我能编故事?编导也是我的邻居,号称小能人。他导演的柳琴戏王婆卖瓜获得县春节社戏文娱节目二等奖。据说还因此受到了文化局长的接见,奖励他一台收录机。哇,这在当时该是多大的荣耀啊。可是总不能年年演王婆卖瓜啊。于是我提起笔。父亲知道后,给我提供了好几个素材。小组长也来了,他也要给我出谋划策。因为我能写出好的剧本,全村的人都会跟着受益。荣誉就是荣耀。那时的生活虽然没有现在的富足,但对于精神生活。人们都是充满饱涨的激情和执着。写写画画撕了再写。经过三番五次地修改,经过众乡亲的热烈讨论,我的第一篇作品诞生了,且还在当年的社戏节目评比中荣膺三等奖。虽然奖品只是英雄牌依金钢笔一支和软皮笔记本两本,但着实让我兴奋起来,并从此有了创作的热情。白天干活,晚上我就点着煤油灯写作。阴天下雨不能出工干活的日子,我就在家里冥思苦想潜心写作。那时我能接触的只有萌芽和故事会两本杂志,并试着给他们投稿。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记不清多少次。尽管是屡投屡退,但我从没有过退却的打算。也许是我的执着让父亲看到了希望,有一天他带回一张报纸对我说,你写稿子还是投给我们本地的报纸吧,成功率或许可能高些。我点点头。我知道父亲对我的期望。但报纸与杂志刊载的文章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找到给报纸写稿的感觉,我就经常去大队办公室看报纸。那是一九八五年的春末,我突然看到了《中国农民报》改版的《农民日报》上刊登的农民新闻函授学校的招生启事。这对于在黑暗中茫然四顾彳亍难行的我来说,无异于看到了指路的明灯。我把报纸拿给父亲看。父亲当然明白我的心事,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报名不久,我就收到了大捆教材。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并开始给报纸投稿。一九八八年九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了一笔二十元的稿费。稿费通知单上简短的写着来稿已刊登八月六日副刊。我拿着通知单给父亲看,父亲高举着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才高兴地说,怎么样,老师早就说过你行的。好好写,继续写,会写出名堂的!
   谁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不在乎那点稿费,我要找到自己变成铅字的文章。于是我去了大队去了公社去了能看到报纸的几个单位。但遗憾的是我写的文章从此我再没见过。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八月六日成了我忘不掉的日子,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脚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时代在变,但我的初心没变。我一如既往地写作投稿。因为水平有限,我从没有写过大分量的文章,更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因为生活,我从事过许多行业。但我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笔。蓦然回首,感慨万千。难道我只能写出短小的豆腐干?我不甘心,于是就试着写出了长篇抗战题材的《鲁苏烽火》。我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但能签约上架,已经是我最大的欣慰。人的一生很短,但能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一定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文学,丰富了我的人生。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5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这两句名言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个人生来就是名家就是行家里手?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才会积累起学识,从而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进而成为专家的。作者虽然只是初中肄业,却在父亲和村里乡亲们的鼓励下拿起了手中的笔,从创作社戏入手,进而成为一个很有名气的作家。这就叫“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6-29 07:34:08
  文学的功用是让我们每个人变得与众不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