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是假冒的(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我是假冒的(散文)


作者:红花草 秀才,284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10发表时间:2021-06-30 15:37:45

自己承认自己是假冒,是需要勇气的。人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爱面子爱虚荣的细胞。我是俗人中的俗人,肯定不会例外。
   我假冒的是“文人”“才女”。我的身份是农民,过去是,现在是,以后还是!出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我妈常说,我是被妈妈挑一百多斤的烧灰给压下来的。我在妈的肚子里只待了七个月。本来要五月份出世的,才三月份就迫不及待地要出来见世面了。
   “养七不养八”,七个月出生的我,在缺衣少食的山区农村,医院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像现在的早产儿进保育箱了。不过在父母精心呵护下,虽然经常三病两灾,但还是活下来了。常常不得不佩服我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只读三册书,妈妈是全文盲。爷爷奶奶不知道认不认得几个字,反正我从来就没见过我爷爷奶奶“耍文弄墨”。
   我七岁多了,还没发蒙。看着哥哥天天读书回来,很是羡慕。后来就天天闹着要读书。长期病病殃殃的我,瘦弱,个子太小。老师见了我,说我只有四五岁的样子,不收,还要我长大些了再去读!我不依,爸妈也求情。后来老师才勉强答应先当旁听生试试。学校没凳子,便从自己家里带了凳子去,坐在后面听课。
   到了学校,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生活。哪怕是半工半读,我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很是喜欢我。只是我经常头疼头晕,三两天又感冒。就是大病不患小病不断的那种。身体没问题时,学东西很快,记忆力也很好。但头一晕,连最简单的也不会了。初中高中时,不少同学还笑话我就是现代版的“林黛玉”。
   一路升到高中,个子也渐渐长高,发现比我矮的同龄女生还不少。学习越来越紧张,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父母给我找了很多的偏方,给我弄了不少这样那样的补药,但疗效甚微,还是经常头晕。特别是考试时,更厉害。1985年,第一次高考失败,不死心,因为身体差,吃力的农活干不了,就想跳出农门,找一份工作。家人也寄予我很大的希望,哥哥弟弟只读了个初中,便全力支持我读书。后来家里将耕田的牛给卖了让我复读,虽然我的成绩平时不错,可一进考场头就晕,1986年的高考,我还是名落孙山。
   高中毕业后,廉价的自尊心作祟,渐渐地与同学都失去了联系。明明知道有的同学在哪里干什么,当了什么官,也不再联系。不想自找没趣。那时候高中生特别少,一个乡每年也就那么几个。与我同读书的,即使没考上大学,有的在乡里村里也谋了个一官半职,有的通过亲友在什么单位也过得风生水起。我的亲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吃国家粮的,没有当官的。我父亲也拿着礼物求过“算盘”算来的远房吃国家粮的亲戚,让给我找点事做,可却因为我是女孩子,就不答应了。说女孩子走出农村到工厂上班就会学坏,还举出好几个例子。后来干脆就不找了。就呆农村吧,宽慰自己,农村也有自己的舞台!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的第一次婚姻是彻底失败的。为了让自己能活下来,哪怕生了两个儿子,我还是选择了上诉法庭打官司而离婚。我想如果不离婚的话,我肯定早就不在了。离了婚,孩子的爷爷立马到村里给注销了我和小儿子(刚三岁)的户口。
   女人,很多时候比男人更难。无论是谁,户口是必须要有的。把户口迁回娘家吧,可“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本来就亏欠父母太多,也对不起哥哥和弟弟,心想我不能过多的再给亲人压力。为了让儿子有个户口,只能重新嫁人。第二次嫁人的标准就是:能给我们母子上户口,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能接纳儿子就行。夫妻嘛,本来就是生活搭档,合伙过日子,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么多温柔缠绵的情情爱爱。第二次婚姻还是可以的,反正是知足常乐吧。爱人差不多是文盲,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现在还用的老人手机。但心田比较好,她的女儿比我儿子大四岁。自我嫁过去后,我们一家人非常和睦。直到现在我们夫妻关系,母女关系一直都很好。与公公婆婆关系也从没有过争吵。他们一家子都很忠厚,我带过来的是一个儿子,且还随了他的姓,他们都认为白捡了个儿子,很是喜欢。家庭条件非常的差,特别的穷。结婚后,想打工去,可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根本就行不通。所以也就齐心协力的插田种地。承包他人几十亩的田地,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全是靠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我爱人还是左手肢体残疾,比正常人干活还是差很多的。我根本就没时间看书,更没时间拿笔!孩子的家庭作业,常常都没空教,只是用嘴督促。
   重新拿笔,还是得归功于我体弱多病的身体。因为长期劳累过度,身体终于累垮。最严重的是腰肌劳损,2011年前后,几乎瘫痪。为了生活,为了没长大的孩子,我不能倒下!又东借西凑地建了个小型养猪场。谁都知道真正养好猪是要技术的,必须让自己尽快从外行转为内行。于是就买了几本养猪的书,边养边学边拿笔做记录。
   2013年开始,辞退了别人的田地,只专门养猪。尽管又脏又累,起码不用一天到晚地在太阳底下晒了,体力消耗还是小了很多。这时女儿大专毕业刚参加工作。她从外地给我买了一台电脑寄回来,那时家里只有座机没手机。女儿不在家,就用电话遥控指挥教我学电脑,教我在网上查养猪的资料,看网上的视频。养猪并不是顺风顺水,刚有点起色,还清贷款,2019年非洲猪瘟的大浪又把我打得晕头转向,亏空也好艰难也罢,这里暂不说。
   2014年末终于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2015年儿子给我下载了全民k歌,从此开始在网上学习唱歌。我小时候就会拉二胡吹笛子等,嗓子也不差。读高中一直是文娱委员,其间也就自学了识简谱。所以唱歌学起来也挺快的。
   尝试着学写东西,首先得感谢我的闺蜜同学。在2015年春,与我一闺蜜几十年没联系的终于联系上了。她一直教语文,写歌词写诗词,写小说等,她上进心非常强,正能量足。第一次与她通电话起码说了两个小时。知道我的情况后。再三鼓励我,要我重新看书学习,拿起笔来,别把以前的所学全部荒废。她说“人,要有一份爱好,长到老学到老”她再三地说“你把自己找些回来吧”。在她的鼓励与帮助下,便开始学写简单的歌词,后来加入歌词群诗词群之类的,在里面学习。
   说实话,我一农民,混在文化人当中,开始还真不适应。即使尝试写了几句话也不敢发,偶尔只在歌词群诗词群发自己唱的歌,找一点点自信。
   真正拿笔写东西,是2016年下半年,往东方音乐文学里练笔投稿。那干劲可真是大,因为每天都有主题作业。写得好与坏,反正都坚持着写。刚开始很多的字,认得来,却写不来。内心的想法,绞尽脑汁也表达不出来。网上还是有不少好人,特别是有文化的好人还是很多的,很多并没有看不起我。有的还专门告诉我该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还专门发资料给我。再后来也就慢慢写呀读呀唱呀,虽然很吃力,但还是跟着玩。
   没多久,我们这里合乡并村后,现在是同村一退休大姐知道了我写东西,就介绍给她的老同学——常德诗词学会领导胡亦文大姐,这样我便加入了常德诗词学会。这学会群里,大都是离退休干部,很有文采,写的古诗词非常好。但我知道自己的身份,只看少说。有群作业时,就查查资料,把平仄摆面前了拼凑,尽可能地完成作业任务。
   我的网络朋友还是很多的,对我帮助很大的几乎都是外地不认识的老师。比如教我写歌词的山东的刁夫老师,还有教我写诗词的鲁城梅兰竹老师,还有免费给我的歌曲谱曲编曲的超然风范老师等等。世上还是好人多,有文化有档次的好人更多。
   还有一位老师,必须得说一下。他对我帮助很多,对我的影响也特别大。他就是湖北作家黄金山老师。
   黄金山老师,他是正义感十足文采过人的全能作家。我想全国范围内,像他这样的全能高手作家,应该不是很多。他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多年,当过特种兵。他的作品乡土味浓,同情底层人民,对百姓的生活了如指掌。他每天都会坚持写几千上万字。文章通俗易懂,不矫揉造作,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遣词造句都是那么恰到好处。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向上的动力。他的作品,有的像鲁迅,有的像老舍,有的像曹雪芹,有的像蒲松龄,等等。他的律绝、词、散曲、电视剧本、说唱剧本等都写得非常好。黄老师的作品,给我不少勇气和毅力。不得不说我现在每天坚持练笔写作,坚持看书查资料,很多时候还是受了黄老师的影响。黄老师他自己出的书,还免费给我寄了几次,我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拜读。真的很感激他,心想也只有努力学习持之以恒写下去,才不会辜负黄老师的这份厚情。
   我虽然每天或多或少地写一写文字。不过终究还是叫做不会写,“工多业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无止境,写作真不是短时间就能写好的。我本来文化就不高,还丢笔整整三十年,五十岁了才渐渐拿笔从头学写,什么唐诗宋词元曲,知之甚微,绝律的平仄也还分不清,诗词的韵律也弄不明白。看他人的作品,朗诵他人的作品,有不少的字都不认识,得查字典。有时候遇到什么典故,还必须得问百度。长这么大,也没买过什么书看,只是近几年才在网上买了几本自认为对我有帮助的书。这样那样的名著几乎都没看过,有的只是通过电视知道一点点故事情节,知识层面差得离谱。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当网上不少人夸我是“才女”时,我真的是自惭形秽,对不起这个称呼。我算哪门子“才女”,不会写,不会读,不会唱,半拉子都算不上,玩都不会玩。只是利用一些闲散时间来练练大脑,给自己找一份乐趣。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出人头地。写也好,读也好,唱也好,都只是玩,用另一种玩法陶冶自己的情操。让阿尔茨海默病迟些到来,就很知足了。
   不过,我会继续努力,坚持练笔。争取从假冒的“才女”向真正的“才女”靠拢,来个弄假成真了也说不定。用自己的笔写百姓的家长里短、劳苦奔波;写百姓的酸甜苦辣、冬暖夏凉。写出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模样,慰平生,慰亲人,慰挚友!
   2021.06.30

共 38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如拉家常,娓娓道来,我手写我口,读起来却如咀嚼田间收获的花生,如饮一杯原汁原味的白干,如听一曲朴素的乡间民歌。真的,虽然遥隔千里,我却好像听你在深情地陈述你曲折的生活道路。从这篇文章,我看到了一个女孩子的艰难。高考由于身体原因,连连失利,跳出农村已经希望,便回家创业,见出你性格的务实和实在。虽然你略写了一部分,但也猜出,那是一段不幸的婚姻,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公婆注销你和孩子的户口,实在有些霸道和无情,毕竟孙女还有自己的血统。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新的婚姻开始,给了你一个淳朴老实的丈夫。你们开始承包土地,艰苦创业,但因劳累导致腰肌劳损,不得不改为养猪。这样稍微轻松一些。然而事有不顺,一场猪瘟导致养猪折本。在同学朋友的引导下,你终于捡起放下三十多年的笔,走上业余创作之路。啊,你也真是个传奇人物。你的奋斗,足够写一部长篇小说了! 写作上,这篇文章内容真实,文笔朴实,风格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丝毫的做做。从这里也看出,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来自生活。佳作,推荐阅读,并要求加精。(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6-30 15:42:03
  文章用清水芙蓉式的笔墨叙写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无一字是假。读起来却如咀嚼田间收获的花生,如饮一杯原汁原味的白干,如听一曲朴素的乡间民歌。从这里也看出,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来自生活。佳作,推荐阅读,并要求加精。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6-30 15:54:26
  真情之作,胜过矫揉造作!生活也是一把雕刀,刻画出人的精神和意志。乡村的人民都是读苦难大书长大的!文笔好,学习了。精彩不断!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30 21:09:00
  谢谢老师,祝福老师!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30 16:15:09
  谢谢编辑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老师辛苦了!感恩,我会加油!
4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06-30 18:01:07
  拜读了红花草女士这篇敢于直面人生,敢于以解剖刀式手法写出大段真实人生经历。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巴金先生说,说实话才能写出好文。作者很谦虚,谦虚是海,海纳百川,其势可期!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30 21:08:32
  谢谢老师点赞鼓励,祝福老师!
5 楼        文友:叶雨        2021-06-30 21:19:13
  能写文就是才女,因为生活中会写文的太少了,你就是精品。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6-30 21:28:19
  谢谢老师鼓励!感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