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恒】【流年】光亮如豆的煤油灯(散文)

精品 【江山·恒】【流年】光亮如豆的煤油灯(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41.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49发表时间:2021-07-01 17:15:41

【江山·恒】【流年】光亮如豆的煤油灯(散文) 腊月三十,小孙女过生日。她头顶小小凤冠,戴上银手环,打扮得像是个小公主儿。一众亲朋好友,先是熄了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灯,再由儿子点亮一根细细的蜡烛在奶油蛋糕上。许个愿吧,许个愿吧,众人一起欢笑道。囡囡吹蜡烛,吹蜡烛!奶奶抱着小孙女把身子向蜡烛倾斜。一岁的小孙女,萌萌的,望着跳动的火花,不知用嘴吹要用手抓。蜡烛芯忽然爆响,迸出几点火星儿。奶奶赶紧地替小孙女吹灭了蜡烛,众人围上来,欢欢喜喜地开始分生日蛋糕。一霎时,壁灯、顶灯都亮了,房间里立刻灯火通明。
   丢下这一屋子光亮,我潜意识里,将自己的盈盈眼光跌落在那根细如草棒已经熄灭的蜡烛上,它仿佛又慢慢地燃起来,发出微微的暗光,不知什么时候,它幻化成了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坚韧地摇曳着,在冬夜里闪烁、跳跃着美丽的光影,透过层层光晕,穿过岁月的屏障,将我带回儿时的灶台上。
   残灯如豆,摇摇晃晃地像是耄耋之年行走的老翁。门外,山里的风卷起阵阵松涛,拍打着门儿、窗梢。暗淡的灯光照着老祖母的半边脸,剪纸一样投射到她身后的墙上。劳作了一天,祖母洗净了锅碗瓢盆,熄灭了风箱边炉灶里的余火,用抹布抹干净了灶台。她用一片薄薄的铁片儿托着小小的煤油灯,走进卧房,将它放进灶房与卧房之间隔墙的方孔中。乡下人节俭惯了,将隔墙打个洞,卧房和灶间可以一灯两用。这个小小的煤油灯儿,其实很简单,盛油的是祖父能容一钱酒的土地老爷杯,火捻儿是祖母纺纱用的粗棉线。这盏小小的煤油灯,就顶在我枕头的上方,摇晃着的黄色火焰,像是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伴我读课本、看小人书,度过了懵懂、快乐的童年。
   乡下的煤油很低劣,灯火稍一大了,就冒黑烟,那丝丝的黑烟不仅罩光火,还辣眼睛。我凑着灯火读小人书,常常熏得眼泪鼻涕一起流。祖母就不时地帮我剪灯花儿。时间稍稍晚了,祖母就喊着要熄灯。我总是央求道:奶奶,让我再看两页。两页看过了,就又央求:奶奶,看完孙悟空打死妖精,我自己吹灯。等到第三次,祖母过来不由分说,噗地一口气吹灭了灯,拧着耳朵,将我强按到枕头上。然后吓唬我说:你不听话,赶明儿,我让人把小人书送你三姑家去。三姑家住在莱河对岸的莱阳,算是我们莱州岚上最远的亲戚。我怕祖母真的送走了我的小人书,只好乖乖地躺下睡了。
   祖母是喜欢我读小人书的。晚上,她盘了腿坐在炕头上摇纺车,总是将有灯火的一面墙让给我。她常常对人说:我家的那个皮猴子,里间外院的跑,只有读书的时候最安静,比打坐的和尚都安生。我看书的时候,祖母从不打搅我,房间里静极了,只有祖父吧嗒、吧嗒的吸烟声,和祖母嚓嚓的纺机声。我沉浸在小人书的世界里,一颗半梦半醒的灵魂在未知的世界里漫游。
   就着这盏墙洞里摇摇摆摆、不时冒黑烟的小小灯火,我读了《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梁山伯与祝英台》《温酒斩华雄》这些经典故事,也读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雷锋》《王杰》《欧阳海》《刘胡兰》……这些现代英雄,让我小小的心儿,从小小的山村起飞,穿过岚上的松林、透过岚顶的白云,跨过一道道绕山的溪水,知道了山外的世界,知晓了那些往古至今的传奇,也在最初的人生概念里,知道了好人、坏人。
   多年以后,许多童年的事情都忘了,只有那盏墙洞里的小小煤油灯不时地在记忆中跳动,她像是黑暗中祖母光亮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我。那昏黄的火苗儿,是那么温暖,那么晶莹,让我一想到山村七里岚的夜晚,就觉得那么温馨。有时,我会想,故乡就是一盏灯,不管你走多远,走到天涯海角,她也能照亮你的心,给你希望,给你信心,给你方向。
   稍大之后,我离开滨海的小镇,随了母亲到太行山下的山城求学。我读初中的时候,国家还很穷,每个月吃饭有定量,用电也有定量,每家每户都规定了度数,用完了指标,只能点蜡烛。母亲为照顾我们兄妹读书,在我们写作业时,才开了灯,凑在桌前做针线活。等我们睡下了,她就点起一盏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读书。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母亲读书一直读到深夜。虽然母亲很小就为地下党送过情报,早在十六岁就参加了革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女兵。可由于外公在解放前的社会背景比较复杂,在阶级斗争的年月里,还是令她备受煎熬。她始终不明白,像她这样早就准备着将一生献给伟大事业的单纯女兵,怎么就不被信任,一直没法入党?在动乱年代,漫漫长夜里,母亲读了好多的书,一本《共产党宣言》给她翻到稀烂。
   夜半,我起来小解,总能看到母亲在闪烁的煤油灯前捧读。在幽暗的微光里,母亲一会儿翻页,一会儿书写。有时,还会发出长长的叹气。我不知道母亲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到底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笔记,但是,我知道她是儿子一生的学习楷模。我相信母亲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一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红岩》,读过《野火春风斗古城》,也读过《大江东去》,读过《春江花月夜》。她有着战士的坚毅,有着慈母的柔情。她从小生长在古城金陵,要不是革命战争,她会是一个单纯的教会学生。眼前的煤油灯,或许会幻化出万里长江上动荡起伏的点点渔火,幻化成天上水中的春江月,让她对前程有万千憧憬。她曾经驻守海防,用青春和医术温暖过无数守边战士的心。她在书中也一定读出过她曾战斗、生活过的海洋、山岛、田野、村庄和森林。母亲,无数次地给我们兄妹讲过保尔•柯察金、讲过江姐、讲过金环和银环的故事。讲过她的四叔做地下党的传奇,讲过江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美丽。
   在那动荡而艰难的日子里,母亲白天救死扶伤,夜里就守着一盏煤油灯苦读。她不参加任何派别,不去游行,不去表忠心,没有揭发过任何人,也没参与过谁的批判会。她用苦读排泄着苦闷,在那暗淡微弱的灯火中,寻找着光明。母亲后来颇有诗意地总结那段心理路程,她说:没有经过寂寞长夜的煎熬,一个人就不会有坚定的心智。只有把理想深埋进黑暗的地窖中,才会酿造出灵魂精纯的好酒。
   长夜漫漫,泼墨六合,但总有黎明在前头。昼夜循环,交替推动宇宙之轮转动,才是天地正道。动乱结束,天地一新。在我入党七年之后,我一生写了无数申请书的老母亲,终于在外公平反后,加入了她毕生追求的党组织,那一年,她刚好退休。退休了,她也没有闲着,她在社区担任了党小组长,继续为邻居们送医看病。母亲是个安静的人,她总是默默地做事,默默地读书,默默地守着一盏灯。
   作为家中长子,或许是耳濡目染,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基因,我也喜欢在夜里读书。
   在北国守边的日子里,从哨位上归来,放下钢枪,我总是喜欢捧起一本书读。特别是冬夜,熄灯号响过,我就常常围着取暖的炉火读书,炉火亮堂堂的,将人脸、书本都罩上一层红光。排长来封火了,我觉得意犹未尽,就钻进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继续读。但是,毕竟每个月只有六元钱津贴,这样读书实在是太奢侈,我也供不起自己。现在想来,冬夜围炉读书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风雪夜里,外边大雪飘飞,北风如吼。一个人伴炉而坐,书放膝上,手捧灌满热水的行军壶,真是有说不出的享受。要是晴日,读书累了,看一眼窗外,月光如水,银辉似流,漫天的星星都朝你眨着眼睛,仿佛它们也都在陪着你夜读。
   后来,我当了班长、文书,有了一张自己的小课桌,我就不再和炉火做伴,而是点起一盏和母亲一样的墨水瓶煤油灯。
   军营的生活是枯燥的。每天清晨,星光还在头顶,就响起了起床号,接着就是全副武装的五公里越野,吃过早饭,训练、行军、站岗放哨,在旷野里摸爬滚打。等到夕阳西下,熔金般的晚霞融入群山,我们拖着长长的身影,像是宿鸟归飞,一身尘土,一身疲惫。军营里的夜是漫长的,单调的,寂寞的,我常常站在哨位上,仰望星空,看那些眨眼的星星,想象着它们或许是哨位附近草地里的萤火虫,在草地里玩得倦了,轻巧巧地升上了天空。我常常寻思,自己或者是一根被丢进旷野里的小草,寂寞地迎着四面来风。
   军营里的年轻士兵,其实就是一群穿上军装的大孩子,正值青春年华,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他们也有对浪漫的渴望,对理想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欲望。但这里没有夜生活,没有迪斯科,没有城市的霓虹灯,甚至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给家里打个电话,发个电报,也要步行十五里路,走去最近的小镇。陪伴着士兵的最美好的声音,是春天的鸟鸣,夏日的蛙唱,秋日的寒蛩,就算是在冬夜听到一声远方的狼嚎,也不觉得瘆人,倒感到生命的亲切。在那些站岗放哨的夜晚,我曾一遍遍地默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每每念及,总是莫名感动,心潮难平。不过,我知道我的寂寞是值得的,因为背后是在和平中沉睡的祖国。
   我要感谢那盏在微风中摇曳的小小煤油灯。是它陪伴我度过无数军营中寂寞的夜。军营里能读的书不多,但它依然带我冲破重重夜的屏障,在橘黄的灯火下,望向多彩有趣的生活。在闪动的灯火下,我阅读了全套的《星火燎原》,仿佛与那些不畏生死的英勇红军战士,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从茫茫草地里,听到了悠扬的笛声,那是生命的天籁。我在那幽暗的微光里,捧读《红旗飘飘》,仿佛看见了左权将军在指挥八路军勇猛冲锋,还在少年时,我就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里见过他石雕的身影。我看见了硝烟弥漫里手擎炸药包的董存瑞,看见了绝壁上的狼牙山五壮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在小小的灯火里,看到了往昔弥天的战火,前人打天下,是牺牲。后人守江山,是奉献。我不再感到军营的单调,哨位的寂寞。
   在跳跃的煤油灯下,我与相隔千年的李白、杜甫对话,听李白骑在毛驴上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听杜甫在大风夜,屋顶茅草被吹光,却憧憬“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我仿佛看到苏东坡站在赤壁,看江流滚滚,放声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浪花。峰岭相叠,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城紧闭,范仲淹耳听“四面边声连角起”感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我仿佛听到晚年僵卧荒村,心在边关的辛弃疾,隔窗吟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天睡眼开。”那些激动人心的边塞诗,读得人血脉贲张,壮怀激烈。夜读,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肩上的责任,边关由荒凉变得壮丽。
   思想解放的春风刮进北国的军营。我闪烁的煤油灯下,出现了大胡子托尔斯泰,他将我引进那宏大的战场、诡异的名利场,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在寒冷泥泞里狼狈溃退,他想告诉我什么是战争与和平背后的人生意义。千顷波浪,万里狂涛,海明威笔下老人与鲨鱼惊心动魄的鏖战,让人从血腥味中,闻到了什么是奋斗精神、永不放弃。我也和雨果对话,他在《悲惨世界》里,通过冉阿让告诉我,人生的浪漫就是战胜邪恶。我在煤油灯下,为牛虻的坚韧、不屈而感动,也从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高尚荒唐得到哲理般启示。小小的煤油灯下,我逐渐觉得世界这样广博,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人生是这样有趣。
   煤油灯下的夜读,让我丢下了少年的忧郁、失望、寂寞,给了我一双在黑暗中看向光明的眼睛。给了我青春寂寥中最多的慰藉,给了我直面人生的勇气。我在这盏昏黄的小小煤油灯下,不仅读了历史、文学、哲学、美学,也读了我所能找到的一个士兵应该掌握的战术、射击、爆破、刺杀、土工作业的全部教材,从教导队归来,我以一个士兵的身份,掌握了指挥连排防御与进攻的职能,当起了文化教员,做起了战术示范标兵。我也在小小的煤油灯下,自学完了厚厚的十七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为我这个初中生回到江南后,能很快拿到大学文凭打下了基础。当然,我能够安安静静地在煤油灯下夜读,我的首长,我的战友,给了我最多的呵护。当我第一次将钢笔字变成刊物上的铅字时,战友们就昵称我“秀才”,当我执意要转业回到江南时,政治部的领导曾多次挽留。小小的煤油灯,让我在夜读中成长,在成长中受到尊重。在军中苦中作乐,乐也无穷。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遇到困难,顶着压力时,我就会想到那盏曾给我温暖,给我勇气的煤油灯;每当我取得成绩,被领导和同伴们赞扬的时候,我也会想到那盏曾给我知识、智慧的煤油灯。它让我有寄托,不气馁,敢于顶风前进,冒雨夜行。它让我有所自抑,自我清醒,不被自高自大的黑暗淹没。
   或许,煤油灯的历史已经翻页,我小孙女的物质世界里,再不会有煤油灯存在。但是,有黑暗就会有灯火,即使灯火如豆,也有给世界以光明的珍贵能量。我相信,既然小小的自制煤油灯暗弱的微光,在昨天曾照亮我们这代人前进的路,今后,它也会继续照亮我们子孙后代的精神世界。
  

共 506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作者的笔下,描绘了四幅灯花闪烁的场景。一幅是为可爱的小孙女过生日,全家人欢聚一起,奶奶抱着宝宝吹蜡烛许愿,场面喜庆欢快。由此,引发出作者对煤油灯下岁月的回忆。于是,读者又见到了另一幅场景:灯光如豆,慈祥的祖母灯下纺线,孩童时代的“我”安静地捧读小人书。这盏灯,让漫游书的世界的“我”稚嫩的心从小小山村起飞,了解了更广阔的外面世界。在太行山下的山城,很早就参加革命的母亲秉灯夜读,熬过了不被信任备受煎熬的岁月,锤炼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灵魂。第四幅画面,是北国守边的“我”煤油灯下夜读,与壮士交流,和文豪对话,与科学哲学……为伍,让古今中外的名著驱走军营的单调与哨位的寂寞,为自己打开更为广博的世界,让人生变得更为有趣多彩。作者生动记录了人生旅程与煤油灯有关的历史,在深情的回忆中展现了读书生活于人生的意义。不仅如此,更赋予了煤油灯更深远的意义,它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向,让作者不管面临什么困境,都精神有寄托,行动有力量,从不气馁,敢于顶风前进,冒雨夜行。作者借物寓意,祖母的慈爱,母亲的坚韧,“我”的奋进,都借助一盏盏灯光如豆的煤油灯去加以展现,而这一份份美好精神的传承,最后落脚于萌萌可爱的孙女为代表的子孙身上。在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的今天,老一辈美好情怀与伟大精神的传承,更为重要。文短义丰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70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21-07-01 17:17:26
  二哥好厉害,孙女过个生日,也能引出你如此优美的篇章。二哥到底是读书多,太有灵气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1 22:12:52
  风逝编辑:谢谢!按语写得非常好。煤油灯,想必你小时候也用过的。那时胶东乡下,在没有电灯之前,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油灯。晚间,先是放在灶台上,然后就是放进隔墙的墙洞里照亮。如今,这个玩意儿早就不见了。正轨的煤油灯是放在三马大车的前轼上的。长型,有玻璃灯罩,非常亮堂。回到江南,我就再没有过煤油灯。唉,人老了就念旧,写出来也就是个念想吧。
2 楼        文友:风逝        2021-07-01 17:23:12
  学识渊博的二哥,从小就爱读书,这是有家传的哈。二哥身上,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又自我锤炼,成就了今天儒雅多才刚强睿智的你。按语浅陋,二哥见谅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1 22:17:35
  风,人自怕寂寞。其实当年在煤油灯下读书,跟现在整天划拉手机的意思也差不多。但不过,我现在的大部分知识储备还就真是在煤油灯下完成的。当年,没有什么娱乐,读书就是最好的娱乐。现在生活好了,电视、电脑、手机都有了,反而不爱读书了。现代化丰富了人的生活,也提升了人的欲望,单纯读书的心思也就被更多的欲望给冲淡了。
3 楼        文友:玉心        2021-07-01 19:45:24
  拜读大作!文思贵巧,由一岁小孙女的生日蜡烛作为切入点,追溯到童年时自己在煤油灯下读小人书的情景,追溯到母亲在煤油灯下夜读的情形,追溯到军营生活中自己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境况……可以说,煤油灯伴随着作者,走过人生中的重要阶段:童年与青年。一灯如豆,对懵懂少年而言,却是光亮如炬。作者每一步成长,无不与煤油灯息息相关。煤油灯,功莫大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1 22:27:05
  玉心谢谢美评。我从小喜欢读书,是因为乡镇里没有什么娱乐。在军营中读书,更多的是因为寂寞。物质世界的贫乏,只有向精神世界去寻求,给自己一个希望,一个梦想。我到今天依然认为,读书是最好的治理心理欲望膨胀的特效药。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现在想来,还是那么温暖。可惜,我八零后的儿子不曾见到,现在孙女更不会见到了,科学进步了,历史前进了,但精神的传承,那些精神力量的象征不应该被轻易丢弃,这就是我写此文的本意。
4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7-02 23:25:59
  读二哥的文,总有痛快淋漓之感。
   油灯如豆,照亮了二哥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也结牢了二哥和书一生解不开的缘。读书,是另一盏灯。美文欣赏。
闲云落雪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3 10:32:54
  谢谢落雪美评,我要写的正是此意。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1-07-03 18:19:55
  我离家上大学之前,家中一直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下奶奶纺线,妈妈纳鞋底,我读书做作业。那场景时常在眼前浮现。只是我没有二哥的记忆力强,所有的细节都是模模糊糊的,无法下笔成文。如豆的煤油灯,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黑暗的夜晚,不仅带给我们光明,还带给我们知识,照亮了人生的前途。二哥描写的四个场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组成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如版画,如浮雕,镌刻出一个时代的剪影。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这句话在二哥身上得到有力的印证。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5 19:46:01
  春光,我们是同龄人,我们都有乡间生活的经历,煤油灯是那个时代,乡间夜晚唯一的光明所在。或许山村的也太黑暗了,我记住的儿时情景都是光明的,比如灶膛,比如香火,比如煤油灯,还有常常与小伙伴们去扑捉的萤火虫。感谢你的美评,我对我们有那么多的共鸣,感动亲切。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7-03 19:18:2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7 楼        文友:清鸟        2021-07-04 15:37:08
  煤油灯勾起我无数的回忆,很早的记忆里,灯窝窝里,一盏灯两边用,不曾浪费一寸光明,我在这边写作业,母亲在那边拉风箱,这些场景一旦想起,越来越清晰了。二哥笔下的煤油灯是丰富温暖的,一灯如豆,却照亮了二哥的未来,煤油灯下读过的书,奶奶煤油灯下的慈爱,母亲在煤油灯下的勤奋无是对二哥潜移默化地渗透,对于二哥日后的成功功不可没。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5 19:40:20
  青鸟,你的留评写得真好。虽然进入江南好些年了,我已经熟悉了城市的生活,但是乡间的煤油灯,我一直没有忘记。它和我生长的老屋一样,也是我生命的根呢。
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07-05 04:48:23
  为小孙女过生日,由烛光联想到老家祖母的煤油灯,再想到母亲煤油灯下读书的情景,最后联想到自己在军营灯下读书的情景,一帧帧让人熟悉的画面,涌现在了眼前,又都反应出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将人带入书中的世界,带入知识的海洋,也照亮一个少年的心。欣赏学习了,谢谢二哥分享。
五十玫瑰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5 19:37:48
  感谢老姐留评。多年来,我的心中一直有盏灯,它给我希望给我光明。忽然我意识到它正是那盏简陋的煤油灯,那盏在老祖母墙洞里的煤油灯,在母亲书桌上的煤油灯,在我军营窗前的煤油灯。灯光照亮文字,知识给我光明。
9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1-07-05 17:34:32
  读完二哥的煤油灯,就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煤油灯,那个一墙之隔的灯窝,那些煤油灯下写作业和煤油灯下看小人书的场景,那些呛人的煤烟……在二哥的笔下,光亮如豆的煤油灯,虽光弱,却印证出了祖母、母亲及“我”三代人与煤油灯的渊源,还有煤油灯所折射出的三代人的思想,读后有共鸣,有思量,还有对旧时光的怀念。
   期待二哥下一篇精彩!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5 19:26:19
  谢谢听雪美评。我就想,我的煤油灯,一定能引起农家孩子的共鸣。因为我们那个时代,夜间的一丝希望的光亮,都是从煤油灯中射出的。
10 楼        文友:吴彦非        2021-07-05 20:31:38
  黄光,白光,冷的,暖的,吊灯,射灯,吸顶灯,霓虹灯……这不是绕口令,是现代生活日常必需。而对于过去年代,连想都不敢想。继而会说,现在的生活多美好,来之不易要珍惜啊……打住,我发觉露拙了。回到本篇作品,作者的立意本不是如此。看来作者也很警惕,避免成为应景颂扬之作。
   母亲到退休才入党,固然是家庭成分原因,更在于母亲的坚持。“昼夜循环,交替推动宇宙之轮转动,才是天地正道。”作者睿智豁达,用带一点反讽和批判的笔触,道出世界直相。
   对于作者来说,能遇到心领神会的读者,是何其幸福。而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看阅该量就知道了。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但必须有光,光带来明亮。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7-05 21:46:41
  吴老师,你是个不一样的读者。你的留评机智而幽默。我只想告诉你,作为一个码字的人,能遇上一个心仪的同类,该是多么幸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