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大观楼的追思(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大观楼的追思(散文)


作者:漠漠平林 布衣,20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4发表时间:2021-07-10 22:03:49
摘要:经检索为原创首发


   出昆明城西南数里,抵滇池。濒滇池有大观公园,古称近华浦,三面环水,柳暗花明。步入近华浦,远见巍然一黄瓦彩墙、翘檐飞角的三层亭楼,十分惹眼。亭楼面对滇池,正门上嵌有“大观楼”金字巨匾,二层楼眉有清朝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御匾一额。环楼四顾,亭阁星列,画廊云绕,树荫荷池,柳拂虹桥。登楼远目,滇池波光浩淼,太华山岳耸峙,楼外楼画舫卧波,秀亭水榭历历。
   然而,我所属意者,不在这风光,而是大观楼门两侧那蓝底金字的千古第一长联。
   中华数千年,所出楹联浩如烟海,无人能计其数。但与这幅长联相比,也许会相形见拙,黯然失色的。这长联的撰者,非帝王将相,也非名士巨擘,而出自清朝乾隆年间一介布衣孙髯之手。
   大观楼前右侧,有石像一尊,一位青衫长髯、松风鹤骨的老者,面湖而坐。他宽宽的额头,蕴蓄着智慧,炯炯的目光,洞破红尘。他手持书卷,眉宇傲然,似在欣赏“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又似在玩味“几杵疏钟,半江渔火”。这便是孙髯。
   据说孙髯出生时便有须,故名“髯”,字也“髯翁”,当得起一个“奇”字。然而天妒奇才,命运给他安排的,却是坎坷落魄的人生。幼小的孙髯,随作武官的父亲从三秦之地颠沛到偏远的滇池之滨。他自幼好学,年少已满腹诗书,拔萃于群。武士的血脉,汉文化的细胞,铸就他一副傲骨。参加童试,遭遇考前搜身,他认为是“以盗贼待士”,有辱斯文,便愤然辞考。从此誓不赴试,宁愿布衣终生。人们都知东晋陶潜不愿向上司折腰,愤然挂印归田的故事,但陶潜毕竟还作了十三年的小官。髯翁则终生不士。这宁折不弯的绝世傲骨,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曲意逢迎,谄媚附势者流绝妙的讽刺。于是我们知道,追求人身自由,人格平等,个性解放,并非始于近代,也并非源自西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早已有了先驱。这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精魂,虽然这“魂”,如今已被许多人抛到云外去了。
   髯翁虽为平民,却丢不掉“济苍生”的本愿,对于百姓疾苦,还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他目睹官吏敛财,百姓流离,便数次陈词,呼吁减租减税。为求富民之策,他身背行囊,爬山涉水,考察金沙江、盘龙江。历尽艰辛,数次遇险,归来提出“引金济滇”的大胆构想,著就了《盘龙江水利图说》。这就是草根精英的本性,这本性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代代传承,传到孙髯、传到如今。我们民族幸有这本性,民族才因此有了希望,有了未来!
   是真名士自风流。随性而为,崇尚自由的髯翁,即使清贫若水,也难弃高雅之性。他在五华山北坡广植梅树,乐居其中,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可窥其清雅的志趣、卓尔的情怀。晚年虽贫困落魄,靠设馆授徒或卜筮维持生计,时有断炊之虞,却依然坚毅豁达,傲岸不屈。垂暮之年,曾自撰挽联曰: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正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奇哉!到了魂附鹤影,也这般气定神闲,淡泊从容。这是大贤者的胸襟,是大智者的境界!
   钟情山水,忧民怀国的髯翁,以暮年之躯,秉壮烈之气,登大观楼。睹远浦湖山奔涌,思滇南千年史事,犹然壮怀激烈。于是挥如椽巨笔,成就了“千古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一出,四方惊奇,春城士民,转相传诵,滇中一时纸贵。
   这煌煌一百八十字长联,横状滇池胜景,如一轴壮丽的风光长卷;纵论千年往事,似一篇恢弘的云滇史诗。它境界高远,意气纵横,文华贯注,辞采灿然,诵之令人击节。长联展现了髯翁博大的襟怀,这襟怀中有山光水色、有人文史诗;有深邃的思想、还有清雅的品质。尤为令人刮目的是,他看透了那些“滚滚英雄”们“费尽移山心力”所建立的“伟烈丰功”,都化为了“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揭示了社会演化的必然。其超越时空的深刻感悟,洞穿世事的深邃眼光,令人叹服。
   大观楼长联是我国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也应该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夺目的明珠。正如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崔灏成就了黄鹤楼、王勃成就了滕王阁、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一样,髯翁的长联足以使大观楼名贯千秋。
   大观楼曾数毁数建,然而这长联,必将伴着人类的存续,永远传承,万世流光。正所谓“世上一切都会消亡,只有文化地久天长”。
   文化是不朽的,文化的魂灵早已融入了人类的血脉,深蕴于人类的骨髓。创造文化的人,自然与天地同寿,与光阴同辉了。
   长联不朽,髯翁也会不朽。
  

共 19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观楼在昆明城西南数里,抵滇池。正门上嵌有“大观楼”金字巨匾,二层楼眉有清朝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御匾一额。但作者最中意的是大观楼门两侧那蓝底金字的千古第一长联,这长联出自清朝乾隆年间一介布衣孙髯之手。即使清贫,也随性而为,钟情山水,忧民怀国的髯翁,以暮年之躯,秉壮烈之气,登大观楼。睹远浦湖山奔涌,思滇南千年史事,犹然壮怀激烈。于是挥如椽巨笔,成就了“千古第一长联”。长联不朽,髯翁也会不朽!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游历有感,敬仰古人,率性而为!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7-10 22:20:48
  感谢老师赐稿丹枫,祝写作更上一层楼!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漠漠平林        2021-07-11 17:20:15
  谢谢孤音社长的肯定和支持。因电脑的错误,此文中有个别句子错位了,因而读起来不顺。“这煌煌一百八十字长联。。。。。。”应该在“滇中一时纸贵”之后另提一行;"大观楼长联是我国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也应该"应放在倒数第四自然段“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夺目的明珠。”之前,不知何因使一句话各奔东西了。实在抱歉我提交时未能细审,向您检讨。我无法修正,若您方便的话,请予以修改为敬。谢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