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黑白光影往事(散文)
一
盼望着,盼望着,我盼望着自己家里也能有一台电视机,就像大街上穿着露着大油破棉袄的二蛋盼望着春暖花开。我渴望在我家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围着我,一边看电视,一边议论纷纷。我知道,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如同美丽的肥皂泡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农村看电视被看作一种至高无上的视听享受,其乐无穷。当时,全村有电视机的最多不超过五家。
可那天中午,上小学四年级的我迎着寒风像平常一样放学回家,刚跨进大门,就被美妙动听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吸引住了。我寻声向父母房间快步走去,原来方桌上蹲着一台崭新的电视机!我喜出望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在做梦吧?我赶紧用手摸摸屏幕,又摸摸红色的塑料壳,确认这是真的。“我们家有电视看了,太好了!”我太高兴了,就像被春风拂过一样。我围着电视又蹦又跳,父亲笑容满面,示意我坐下。
我又进一步得到确认,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十四寸的,是半球面黑白的,红色环宇牌的。我真想把小伙伴都叫到电视机前。
我家买了电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从此,每到傍晚,家里就挤满了看电视的乡邻,大家有说有笑,热闹有趣。寒冬腊月,屋外滴水成冰,屋内热情高涨,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屏幕。要是谁家的狗突然狂吠几声,就有人开玩笑,“叫你回家呢!”“一边去!”众人哈哈大笑不止。那时流行高低柜,为让更多的人看到,父亲就把电视放到高柜上。
那时能顺利地看完电视也是一种奢望。
二
首先就是电的问题。农村一般使用农业电,电压不稳定。最初按照人口交电费,如果有人偷用电炉子烧水,灯泡一下子就黯淡下去。从黄昏到晚上十点半前,电压一直都很低,打开电视,中间只出一道白光,但还有声音,因为担心损坏电视机,家里人只得关掉,街坊邻居遗憾地离去。好的情况是电视中间的一部分显示出画面,这样,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我想,这也是电视生产厂家为了适应农村用电现状而设计的吧。人们熄灯休息后,电压恢复正常,画面占据了整个屏幕,这时好看的电视节目已接近尾声。直到一片雪花在屏幕上闪烁,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各回各家。通过看电视,人们的眼界开阔了,一些道理也“悟”出来,认识也慢慢地提高了。但看到电视上有接吻的画面,人们还是觉得别扭,扭开脖子看望别处。移风易俗也被许多中老年人接受,自由恋爱越来越成为时代潮流。
半年后,父亲买了一个小型变压器,但变压作用有限。如今想想,那时看电视真不容易,和现在仿若云泥之别。
后来西边姓王的邻居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他还买了一根电线直接从大队部接过来,这样他家的电压能保证正常看电视,只是去他家看电视的人少。父亲找他商量,从他那儿接过一根线,起初行,没过几天电压又下降。可就是在这艰难的条件下,我们坚持看完了《敌营十八年》,对剧中的英雄江波,崇拜有加,而小伙伴们也渴望有一个引以为豪的英雄父亲,也都盼望着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大英雄。
两年后,村里为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电表,从根本上解决了正常用电的难题。
三
时代在发展,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肥城矿务局电视台的成立,我们村也能接收到中央电视台。因电视机自带的短天线接受信号太弱,有的频道依然画面不清。后邻居司三哥在煤矿上班,就找来了两段粗铝线,一米多长。父亲又找根长杆子,把两根铝线搭成十字形绑在杆子上,靠在烟囱边,他不断地调整方向,果然电视信号大为好转。当天线方向被定好之后,父亲就用铁丝把长杆子固定在烟囱上。如果哪一天刮大风,天线方向变了,就需重新费力地调整。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父亲早早就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母亲在灶房忙着做饭,炊烟飘荡在小院的上空,袅袅而去。
刚吃完晚饭,还没来得及擦嘴的街坊邻居拎着小凳子来到我家,与父母热情打声招呼之后,满心欢喜地坐在电视机前。他们忙碌了一整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会儿。蒲扇轻摇,赶走热躁,驱走飞蚊,望着电视,神情专注,有时开怀大笑,有时捶膝扼腕叹息,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院子里的月季花,吐露芬芳,香气弥漫了整个小院。
节目精彩,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电视和大家说再见了,大人忙叫醒怀里的孩子。这个说,明天还盘算着去给玉米施化肥呢。那个说,明天还要给玉米浇水呢……在每个人心中,幸福就如电视上的住高楼、骑摩托、下大饭店,让人向往。
有了电视,连小伙伴都主动和我套近乎,我很自豪,似乎有种优越感,因为他们要去我家看电视。看电视时,心灵相通的他们还不断征求我的意见。因为相对来说,我看得多,有主见。
一些精致细腻的节目,总会把人带入特定的环境而不能自拔。很多人迷上了《射雕英雄传》,尤其是狡黠机智的黄蓉深受人们喜爱。爱屋及乌,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也自然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记得上高二时,有一回我发现同桌一整天不高兴,就问他原因,他说,“今天是翁美玲去世的纪念日!”我一听,愣住了,竟还真有这么痴迷的崇拜者。看了《血疑》,也看到了日本的发达,汽车、西装、高楼,简直眼花缭乱。而大岛茂是一位成功、有责任的父亲,而幸子和光夫的爱情故事也深深感动着我们,懵懂的爱情像种在土地中的种子,被雨水浇灌,生根发芽。看到幸子离开了世界,我悲痛不已,久久不能释怀。听到《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优美旋律,像被磁铁吸住的铁钉,无法逃脱,心中升腾起一种崇高的情愫,感动着,回味无穷。
多少如水的日子,在指尖无可阻挡地划过。快乐的日子总是太短。这台黑白电视,陪伴我们好多年,给家人和乡邻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幸福。遗憾的是,几年后电视机坏了,经过维修,也不见效果。最后,父亲忍痛割爱把电视卖给了收破烂的。
四
家里没了电视,我只好去别人家看电视。还好,有电视的人家多了,选择也多了。这时,《射雕英雄传》又重播,电视机前还是人头攒动,不知谁突然发个言,众人情绪被打乱,就会有人快速回复一句:“就你能!看电视,别乱说话!”后来,村保管家就有一台电视,而且还贴了膜,成了彩色电视,让人大开眼界。
我常去父亲的一个好友家里看电视。下大雪了,也挡不住电视的诱惑,雪后天光大亮。于是,约上好友,抄着手,踩着雪,“咯吱”声伴随一路,那心劲比踏雪寻梅还高。但心里一直担心雪后人家关门早,而不能继续看到精彩的续集。走近了一看,大门关着,但还没有拴上,就高兴地来到堂屋,一看,人满满的。我赶紧和主人二叔打个招呼,就找个地方坐下。看完电视,又踏雪回家,寒风把铅云刮净,星星眨着眼,闪着冻僵脚丫的寒气。走到家门口,对着大门旁的大杨树,学着电视上的动作,来一拳,“咚”,手臂真疼!
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父亲和他的好友、我的二大爷合伙开电焊点以后,家里的收入逐渐增多。我上高中后,父亲和二大爷商议,每家买台彩电。我听到消息后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就像当初看到自家第一台黑白电视一样的兴奋。但母亲坚持说,最要紧的是供孩子们上学。彩电最终没买成,我失落了好几个礼拜。
家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我结婚时媳妇的陪嫁品,看了十几年,已被淘汰,但没舍得卖,因为它是一件特殊的纪念品。
由第一台黑白电视,到现在的五花八门的电视,挑得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见证了伟大时代的巨大发展。生活在当下,还有什么遗憾呢?而围绕那台黑白电视机的点点滴滴,深深浅浅,永远淡雅地生长在自己的世界里,被永久地收藏。又到仲夏,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窗外,雨一直滴着,仿佛在低诉着过往,让我将回忆厚厚堆叠,我好像听见了时间的回音,看到了满院的人坐着小板凳,神情专注地看着电视,欢笑声回荡在小院上空……
(作者注:原创首发)


好文章,恭喜老师摘精,向老师学习,祝夏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