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红色的枣园(散文)

精品 【东篱】红色的枣园(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17发表时间:2021-07-16 05:23:33

【东篱】红色的枣园(散文)
   蝉声此起彼伏,枣园夏意正浓。
   极目四望,旧窑古木,金黄叠翠,枣树生处,枝头红遍……
   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延河水、宝塔山、杨家岭、南泥湾和枣园。
   在离开延安的最后一天,我到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游览。导游是个我自找的陕北姑娘,红扑扑的脸,亮晶晶的眼,雪白白的牙,说起话来透着一股山丹丹花开的清香。她无比骄傲地说,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到延安,你如果不到枣园看看,就相当于白来了。
   枣园处于延安城西北约八公里处。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来到枣园的时候,太阳正好,像一盏光芒万丈的明灯,悬于青天之上,照耀着塬岇沟壑的陕北大地,照耀着古老的庄园,照耀着一排排窑洞,照耀着一棵棵阅尽历史沧桑的老树,把我的心也照得暖暖亮亮的。
   总以为,枣园应该以枣而名,是用来种植枣树的。导游说,不是的。
   枣园多树,除了枣树,还有许多梨树、柳树、柏树、槐树,这些树年纪都不小了,披鳞带甲的,如盖如伞,绿荫匝地。据说,枣园原是一个姓申的地主家的庄园,后属陕北军阀高双成,中央红军抵达延安后,这里被收为公有。
   在我的印象中,陕北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一道道山梁、一道道沟壑,一道道浊水,黄土塬古老而苍茫,土窑洞逼仄而寂寥。枣园就座落在黄土无限深厚的沟壑里。出人意料了,这里竟然绿草茵茵,树木葱葱,梨黄枣红,花开似锦,一派西部园林景象。在陕北,我敢说,枣园绝对是一个例外。
   枣园,既然不是以种植枣树扬名,为何又叫枣园呢?
  
   二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也有景色各异的风景名胜。有些地方利于观景,如神奇的名岳,磅礴的瀑布;有些地方好于探险,如幽深的峡谷,险峻的雪山;有些地方益于休闲,如海滨的椰林沙滩,漂浮于碧波之上岛屿。
   而枣园,适合于去寻找红色的记忆和故事。
   枣园除了有红枣,还有花草、树木、房子、窑洞、碧水。只是这些枣树都不是普通的枣树,这些房子都不是普通的房子,这些窑洞也不是普通的窑洞。这里的每一座窟洞,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土地,包括每一丝风,都长满了红彤彤的故事。
   枣园有水。
   那水的记忆充满着一种幸福感,连名字都是幸福的,叫幸福渠。枣园原本只有旱地,没有旱涝保收的水浇地。1940年4月,延安驻军和当地群众一起,在枣园川修建了一条北起裴庄,南至枣园,全长6公里的水渠,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让枣园周边五个村庄的1400多亩土地成为了水浇地。水渠建成后,沿途田地的庄稼连年丰收,使当地群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故把此渠称为幸福渠。
   渠水潺潺,碧流淙淙,水中有鱼,游深翔浅。望着那渠,那水,那鱼,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军民鱼水图。
   枣园有山。
   那山的记忆温暖而美好。山在枣园后面,黄土梁子,像凤凰欲飞,叫凤凰山。1944年9月8日下午,毛泽东在山下的沟口,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悼念“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从此,这五个字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
   张思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十八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二十二岁入党,生前是中央警备团一个班长。1944年初,为响应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他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带领战友们到安塞山中烧炭。9月5日,因炭窑突然坍塌,不幸牺牲,是年29岁。据史料记载,当毛泽东得知后,感叹道:“多好的同志呀,就这没了。战场上死人是难免的,后方劳动生产死人,太不应该了,今后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随后,他又问张思德的遗体在哪?准备怎么办。警卫队长回答:“还在窑洞里压着,打算刨出来就地埋葬。”“那可不行。”毛泽东一脸严肃,带着几分生气地说:“马上挖出来,保护好。山里有狼,若是给狼啃了,就撤你的职!”而且,他当场作了三点指示:“第一,给张思德同志身上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给他站岗;第二,搞一口好的棺材盛放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来;第三,要开追悼会。什么时间开告诉我,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毛泽东是领袖,张思德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这就是一个领袖对战士的情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在学生时代,就学习过《为人民服务》的课文,但如果不到枣园,我是不可能听到这发生在课文背后的,如此让人感动的故事的。
   在枣园领袖故居前的一块草坪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铜像群雕,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他们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五大书记。中央站着的是毛泽东,挨在左边的是周恩来、任弼时,站在左侧的是刘少奇、朱德。五个伟人,意气风发地立于苍穹之下,于大地上昂首阔步,目光深邃地投向远方的万里河山。枣园是幸运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从杨家岭迁驻此地。在此期间,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望着那一群光芒四射的铜像,我恍然大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枣园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庄园了,它是一颗异常鲜活的心脏啊!灿烂,鲜红,辉煌,是它照亮了苍茫大地,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地球的东方。
  
   三
   迎着芬芳的风,踏着伟人们的足迹,我来到了领袖故居区。
   毛泽东故居位于枣园东北部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左右为邻。一共五孔,面向西南,前面有院,有围墙,院中植有几株梨树,简朴清幽。我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参观了一番。从右到左,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和工作人员住室。走将进去,里面的摆设极为简洁,除了木桌、木椅、木板床、木柜子和老照片,再无他物。谁能想到呢,就是在这里,伟人竟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宏篇巨著;就是在这里,他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还是在这里,他亲自起草了《为人民服务》……
   在周恩来故居里,陈列着一件破旧大衣和一架旧纺车。导游说,那大衣是周恩来在延安时期穿的。在转战陕北期间,既当大衣穿,又当雨衣用,还当被子盖,被誉为“三用”大衣。看到那台旧纺车,我的内心一阵激动。这架纺车是王震送给周恩来的,为了推进大生产运动,周恩来虽然手臂受过伤,工作日里万机,但仍然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他用这架纺车,认真学习纺线技术。1943年,在枣园举行的一次军民纺线比赛中,他和任弼时同志双双被评为了“纺织能手”。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彩霞满天。
   正欲与枣园告别,蓦然听到了一阵既熟悉又陌生的歌声。走向前去,但见在一树荫下,两个民间艺人在唱陕北道情。男的头扎白羊肚毛巾,腰系红带子,女的一袭红衣,打扮颇似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和王二妮。男的在伴奏,乐器有四胡、笛子、小喷呐、渔鼓、铰铰等。他们在弹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我说,能不能给我来一段《三十里铺》。男的说,当然可以。于是,他鼓起腮帮子,吹响了小喷呐,前奏一起,女的便唱道:“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见(那)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唱毕,我给他们一百块元。那男的摇手道,不要。我问为何?答《三十里铺》虽是一首情歌,却亦是一首红歌,在枣园听红歌是不须钱的。
   我不由感慨,枣园,是镶嵌在硝烟岁月里的一个红色的梦,似火,连名字都红得似火,闪耀着红色的火光。
   它的肤发和外表是红的。红树,红枣,遍地流丹,满目盈赤,灿烂热烈。高亢的信天游是火辣辣的,山丹丹红艳艳了多少年,人世间最苍白的脸,在它面前,也会绯红。最黯沉的心灵,也会热血沸腾。最颓废的生命,也会鲜活起来。
   它的灵魂和肌体是红的。它是一个红得通筋彻骨的赤子,春雷铸魂,苦难塑魄,烈火涅磐。它吸进来的每一口厚土之气,足以令飞雪化春水;它呼出去的每一口赤色之息,足以令阴云化彩霞。
   它的足迹和故事全是红的。岁月如歌,五大书记的身影已经走远,但他们的英魂永远长存。张思德也走远了,非常欣慰,如今又有成千上万个张思德纷沓而至。
   枣园,不以产枣成名。但因为一群人在这里艰苦卓绝地生活过,战斗过,它就像一个熟透的枣子一样变红了。难怪,这里叫枣园——红色之园。
   一地一园,留下太多的红色印记,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每当想起当年我游览的枣园,那个陕北腔的姑娘,那几个陕北汉子的信天游,又回响耳畔,红色的一幕,生动的故事,也都铺张于眼前。红色的记忆,代代相传,我做的是一个“二传手”。
  
   2021年7月16日首发江山文学网

共 34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岚亮老师的一篇别具特色的红色游记散文。这几年红色旅游蔚然成风,为庆祝党的百年大庆,全民学党史,不忘党的历史,开展红色旅游,亲历党领导人民打江山的足迹。枣园,革命圣地延安极具代表性的地方。这是作者在延安红色旅游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在作者在当地漂亮女导游的引导和解说下,亲身游历了这带有红色记忆的地方,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用妙笔生花的笔触,把这次枣园之行,来了一次真情实感再现,再现了现在的发展中的枣园,在显现了枣园的红色历史。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作者说,枣园多树,除了枣树,还有许多梨树、柳树、柏树、槐树,这些树年纪都不小了,披鳞带甲的,如盖如伞,绿荫匝地。据说,枣园原是一个姓申的地主家的庄园,后属陕北军阀高双成,中央红军抵达延安后,这里被收为公有。枣园虽然不是以种植枣树扬名,但为何又叫枣园呢?因为枣园里蕴藏着红色的记忆,这里的每一座窟洞,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土地,包括每一丝风,都长满了红彤彤的故事。枣园有水。那水的记忆充满着一种幸福感,连名字都是幸福的,叫幸福渠,因为这是延安时期军民共建的。枣园有山。那山的记忆温暖而美好,叫凤凰山。毛泽东在这里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悼念“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张思德的故事是感人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就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最著名的评价。在枣园领袖故居前的一块草坪上,巍然矗立着延安时期的五大书记铜像群雕,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他们带领延安军民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枣园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庄园了,它是一颗异常鲜活的心脏啊!灿烂,鲜红,辉煌,是它照亮了苍茫大地,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地球的东方。领袖故居位于枣园东北部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左右为邻。领袖在这里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宏篇巨著;在周恩来故居里,陈列着一件破旧大衣和一架旧纺车,被誉为“三用”大衣。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彩霞满天。在即将与枣园告别,蓦然听到了一阵既熟悉又陌生的歌声。那是耳熟能详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红色歌曲。最后作者无比感慨的说,枣园,是镶嵌在黑暗硝烟岁月里的一个红色的梦,它的肤发和外表是红的,它的灵魂和肌体是红的,它的足迹和故事全是红的,枣园,不以产枣成名。但因为一群人在这里艰苦卓绝地生活过,战斗过,它就像一个熟透的枣子一样变红了。难怪,这里叫枣园——红色之园。这篇游记散文,文笔凝练,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枣园,为什么是红色之园,在文字里得到最完美体现。读后,给人感动,给人向往,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用革命前辈的热血染红的土地。倾情推荐,精彩共享。【东篱采菊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72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16 05:29:58
  枣园,红色革命命圣地延安,领袖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为什么说,枣园是红色之园,请欣赏作者岚亮老师为你的深情解读。会让你感受到,那里的山水,那里的记忆和故事都充满了红色。感谢投稿东篱,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7-16 06:09:18
  枣圆, 它的灵魂和机体是红的,它的足迹和故事全是红的。它像一个熟透了的枣子 。枣园有山 枣园有水 。有张思德, 有五大书记 。枣园有一盏明灯,照亮了全中国。山丹丹的人,山丹丹的歌。亮哥驾驭文字纵横驰骋 ,意境悠远 。太棒了!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7-16 06:32:07
  说实在的,我没有到延安,延安在我的心中只是革命圣地的符号,我向往,我崇拜,从井冈到延安,这是一条革命的路线,我早有计划,有生之年,有机会,一定拜谒。好了,读岚亮老师的《枣园》,我有了攻略,准备直扑枣园而去,因为那里有水,水在幸福渠,那里有山,每一处都有山峰的故事,足以让我高山仰止。那里有听红歌不要钱的便宜,还有一个红彤彤的陕北姑娘,想听她跟我唠嗑,听不懂不要紧,感受那种氛围,就像我当初学英语,一句也不道德,但我和别人说,我学过英语的,我也和别人说,我到过枣园,仰首红枣,端详了那姑娘,也会那个知道不知道……这篇散文艺术地介绍描写了枣园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伟人的精神面貌,语言精美,是少见的佳作,我太喜欢了,期待岚亮老师有更多这样的作品,一片红土,一章赞歌,难忘!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7-16 06:38:13
  开篇不俗,章法井然,布局周密,表达精彩。甚是喜欢此篇!语言风格上颇见造诣,骈散结合,既有铿锵之音,更有温婉之味,一篇之中,可以这样调理得令人爱不释手,的确是高手,哥认真再读五遍。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7-16 09:04:25
  优美的自然风景,感人的红色故事,不俗的地方风情一一跃然纸上,给人震撼,给人濡染!厉害了,我的哥,此文直教人爱不释手,不忍掩卷!再读无数遍也不厌倦!遥握问好老哥,谨祝夏褀!说来惭愧,我作为苏区人,却还没写一篇像样的“红色”文。感谢老哥,为我们带来精典之作!
6 楼        文友:岚亮        2021-07-16 11:12:39
  深深感谢习社亲自为拙作编文,按语异常强大,辛苦了,敬酒!
7 楼        文友:岚亮        2021-07-16 11:16:16
  感谢鸿雁南飞老师一直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不胜汗颜,也十分感动。只是小文不咋的,向你学习致敬,遥握了!
8 楼        文友:岚亮        2021-07-16 11:26:07
  怀才兄长的活儿暖人心。说实话,我到延安,去枣园已是十几年的事了,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枣园的故事却历久弥新,难以忘怀。延安是很值得去拜谒的革命圣地。记得当初让我最为震撼的,是延安的绿化和当地火红的日子,想不到,现在她竟然是陕西最富裕的地方之一。在东篱乃至在江山,我之所以还在坚持写文,与大哥的鼓励是有关系的。如果有丁点的进步,也是大哥指导有方啊!遥祝夏祺!
9 楼        文友:岚亮        2021-07-16 11:27:40
  再次感谢大哥的鼓励,惭愧,今后定当倍加努力!
10 楼        文友:岚亮        2021-07-16 11:31:40
  谢谢湘莉老妹子阅读小文,十分高兴。我知道暑假你很忙,辛苦并幸福着吧。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抽空也到外面走走,也许会另有收获哦。问候老妹了!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