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女能顶半边天(随笔)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098.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4发表时间:2021-07-17 16:51:20
摘要:本文资料由毛连洞村杨时俊,杨时行提供,特表示感谢!


   在豫剧《花木兰》里,有一段慷慨激昂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一直被人们传唱,特别是最后一句“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更是为人们奉为经典。花木兰是传说中的女英雄,人们对她替父从军,报效家国的壮举津津乐道,岂不知,在淇滨区大河涧乡毛连洞村,曾经也涌现出几个巾帼女英雄,她们的英雄事迹丝毫不亚于古代的花木兰。
   1945年8月,当人们还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喜悦中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就背信弃义发动了国内战争,很快战火就烧到了豫西。毛连洞的村民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组建了民兵,配合解放军参与作战。他们先后参与了多次作战,比较出名的有牟山战斗,石尚山战斗等,不仅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本地的守敌,还配合解放军将鹿楼之敌四面包围,取得了作战胜利。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作战,国民党再次占据了汤阴县城,解放军第五十团决定第二次攻打汤阴县城,毛连洞村民也参与了这次攻城战。青壮年组成的民兵英勇作战,村民组成的自卫队去战场上抬担架,救助伤员,毛连洞村只剩下了孩子们组成的儿童团和妇女们组成的妇救会。
   攻打汤阴县城的战斗异常激烈,整整二十多天还没有攻打下来,驻扎在县城内的敌军很顽固,而且还有外地的国民党援军陆续赶来,解放军和民兵经常腹背受敌,可就在这关键时期,前线的后勤保障出现了问题,粮食供应不上了,上级号召毛连洞村民往前线送公粮,这时村里的青壮男人们都在汤阴,妇救会主任董桂花就动员全村的妇女们去送公粮。
   那个时候,女人们都兴裹脚,男人们在前线打仗,家里地里的活事都需要女人们做,可送公粮需要走长路,对这些小脚妇女们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女人们没有退缩,她们安置好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就出发了。送公粮需要自备装粮食的袋子,可那个贫穷的年代,人们连衣服都穿不上,去哪儿找布袋啊,这也难不倒女人们,郑佩英(杨时俊母亲)想出一个好办法,那时人们无论男女都穿着自家做的宽裆裤,又称抿裆裤,她把裤腰和两个裤脚用绳子牢牢扎紧,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布袋。妇救会的女人们第二天不到五更就出发,她们从毛连洞村抄近路走到鹤壁集,经水冶,桐冶到了河北武安,到了粮库顾不上休息,装好粮食就往回赶,往返一百六七十里地,天黑之后才把粮食送到鹿楼,当送公粮的女人们返回家里已经是后半夜了。有了强有力的后勤供应,解放军战士们越战越勇,几天后就把汤阴县城攻下来了。
   除了送公粮,妇救会还积极做好其他后勤工作。汤阴解放后,解放军部队南下继续作战,为了有力地支援前线,县政府号召妇女们为战士们做军鞋。尽管当时人们生活都很困难,物资匮乏,但一听说为子弟兵做军鞋,积极性很高,妇女们找出家中的旧衣服、旧布,一层布抹一层面糊做成袼褙,晒干后用剪刀裁成鞋底模子,再用麻搓出的绳子纳成有各种图案的鞋底,然后再安上鞋面绱好就成了一双结实耐穿的百纳底鞋。妇女们白天要种地忙家务,所以做军鞋只能放在夜里,她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搓麻绳,纳鞋底,绱鞋……一双双大小不一的布鞋很快就完工了。
   每隔几天,妇救会主任董桂花就跟另外一个妇女抬着一个用荆条编的大篮子在村中央的老皂荚树下大声吆喝:“收军鞋啦!收军鞋啦!”很快,全村妇女就拿着自己做好的布鞋络绎不绝地来到了皂荚树下,妇女们说着笑着,不时比较一下看谁的手活快,做工好,做的鞋多……很快各式面料的布鞋就堆满了大篮子,看着这么多军鞋,妇女们很欣慰,虽然她们不能去前线杀敌,但这也是为解放全中国做贡献啊!
   妇救会主任董桂花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解放战争期间不仅组织村里的妇女做军鞋,送公粮,还救治伤员,积极协助组织派来的工作员开展村委组建,并安排工作员在自己家里吃住;解放后,董桂花仍然担任村妇联主席,组织村里的青年妇女为军烈属挑水,种地,锄地,打场,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积极宣传新婚姻法,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四处奔走,她受到全村人的尊敬和赞扬。1953年“三八妇女节”董桂花被评为平原省模范妇联主席,并到当时的省会新乡市出席了平原省先进妇女模范表彰大会,受到省委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直到1964年,七十多岁高龄的董桂花依然担任着村里的领导职务,被当时的鹤壁市委副书记李卓识誉为“山区穆桂英”。
   除了董桂花,毛连洞村还有一位值得人们敬重的女性,她的名字叫做郑秀英。解放战争开始后,为了扩充兵力,解放军在村里招收新兵,当时毛连洞村有两个“自动兵”,就是自愿参军的青年,其中一个就是姚合只。姚合只当时刚刚跟郑秀英结婚,他的继父杨文田就为他报了名,姚合只二话没说,就跟部队走了,家里除了新婚妻子郑秀英,还有杨文田夫妇和一男两女两个孩子。姚合只这一走就是八年,这八年间,他从未回家一次,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刚过门不久的新媳妇郑秀英身上,郑秀英无怨无悔地支撑起了这个家,她不仅赡养公婆,抚养一个小叔子和两个小姑子,还操持着家里地里的活。直到1953年,姚合只才退伍返回了家乡,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伤残。郑秀英没有嫌弃伤残的丈夫,她跟姚合只相敬如宾,平平淡淡度过了后半生。
   正是因为女人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作战部队才有了强有力的后援支持,解放战争才得以取得重大的胜利。战争年代,她们送公粮,救伤员,做军鞋,积极支前;和平年代,她们耕作纺织,忙里忙外,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在我们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们的作用不可低估,女性们的付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谁说女子不如男,女人能顶半边天!
  
  
  

共 2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从有了豫剧《花木兰》,这出戏里的一句戏词常被人们拿来引用,那就是“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化成这篇文章的题目为谁说女子不如男。当然,作者也只是借这出戏引出这句戏词,重点并不在这出戏,而是三年内战期间发生的攻打汤阴县城的那场战斗中毛连洞村民支持抗战的情形,当然,这里,作者重点更是写出了女人们在后勤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更是让毛连洞女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代代传颂的重要事件。作者在这里就重点事件中的重点人物的表现写出了这一优难忘的历史,写出了毛连洞妇女的奉献精神和支持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1-07-17 20:19:05
  这是融入当地历史当地文化的表现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