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摆渡】和你一起奔小康(朗诵诗)

编辑推荐 【摆渡】和你一起奔小康(朗诵诗)


作者:春风无痕 白丁,10.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32发表时间:2021-07-18 12:48:50


   (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合):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放在心头的民生大事。
   (男):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敢死拼命、砸锅卖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期实现整县脱贫。
   (合):这是县委、县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全县6600多名帮扶干部的铮铮誓言。
   (女):脱贫攻坚像一股清流,流进了马莲河。清流潺潺,滋润了大地,浇灌了禾苗,流进了周老爹干渴的喉头。
   (女):脱贫攻坚像一抹春风,吹到了董志塬。春风习习,吹绿了田野,跳动在枝头,溜进了王大妈冰凉的袖口。
   (男):脱贫攻坚是集结号,全县动员,万众一心,我们要把这贫困赶得无影无踪。
   (男):脱贫攻坚是歼灭战,全面出击,步步为营,我们要把这穷根拔得干干净净。
   (女):脱贫攻坚是及时雨,一点一滴,久久为功,用今天量的累积换取明天质的飞跃。
   (女):脱贫攻坚是连心桥,鱼水交融,心手相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
   (男):这贫困,根儿扎哪儿了?天知地知,山知水知,还有谁会知?
   (女):这根儿,扎在人心里!你疼我疼,心疼肺疼,可有人来拔?
   (女):大家别急,这贫困真有人知,村里知道,镇里知道,县里知道,市上、省上、中央都知道。我们党从来都不曾忘记咱老百姓。
   (合):我们党从来都不曾忘记咱老百姓。
   (女):大家莫慌,这根儿真有人拔,党委在拔,政府在拔,医院在拔,学校在拔,社会各界都在拔。我们党始终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
   (合):我们党始终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
   (男):县委书记和县长,深入一线摸情况。
   (女):第一书记驻村上,挨家挨户去走访。
   (男):建档立卡设台账,一户一策开良方。
   (女):惠民政策大宣讲,扶志扶智换思想。
   (男):农技人员忙推广,产业培育孕希望。
   (女):奖补项目补短板,基础设施大变样。
   (合):脱贫攻坚见成效,帮扶故事真不少。
   (女):你们看,那是东区的高万军,他因婚返贫,天价彩礼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女):你们看,那是西区的豆银霞,两个孩子上大学,高昂的学费让她家捉襟见肘。
   (男):还有南区的赵牛娃,父母双双瘫痪,无人照顾,逼得他只能在周边打零工。
   (男):也有县城的刘满仓,两次遭遇车祸,使他原本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女齐):这些特殊户、这些返贫人,
   (男齐):天天渴望新生活,时时想打翻身仗。
   (女):来了,他们来了!他们扛着一面旗来。
   (合):那是圆梦小康的大旗。
   (女):他们捧着一颗心来。
   (合):那是拳拳的爱民之心。
   (女):来了,他们来了!他们拿着一本经来。
   (合):那是精准脱贫的真经。
   (女):他们怀着一腔情来。
   (合):那是浓浓的利民之情。
   (女):宁县的沟沟洼洼涌进了扶贫大军。
   (男):宁县的村村社社走来了帮扶干部。
   (男):全县60个重点贫困村,村村都有长驻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整村脱贫有了新希望。
   (男):全县近30000户贫困户,户户都有知根知底的帮扶干部,幸福生活有了新期盼。
   (女):县委书记、乡镇书记、第一书记坐上老乡的炕头,拍一拍肩膀,拉几句家常,拉近了党群关系。
   (女):县长、局长、乡镇长走进群众的屋里,揭一揭锅盖,道一声问候,缩短了干群距离。
   (男):扶贫队员到了家,叫一声大姐,算算咱家今年的收入,如今我们是一家。
   (男):帮扶干部入了户,喊一声老哥,谈谈咱家今年的打算,如今我们是亲人。
   (女):到处看得见扶贫者忙碌的身影。
   (男):到处听得见工作队急切的声音。
   (男齐):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
   (女):一个人也不能少,这就是精,来一个人与人的大对接。
   (女齐):我们一起摘穷帽。
   (男):一寸地也不能落,这就是准,来一个单位与乡村的大配对。
   (男齐):我们一起奔小康。
   (女):村部、广场、幸福院建成投用了,
   (男):“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
   (女):“三变”改革让农民实现了华丽变身,
   (男):讲习所给大家带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女):高万军开起了面粉加工厂。
   (女):豆银霞办起了香包合作社。
   (男):赵牛娃田间地头当经纪。
   (男):刘满仓电商平台销农资。
   (女):张大爷出了卫生院,脸上泛起红光,嘴角挂满笑容,新农合让咱看病不作难。
   (女):孙大娘进了幸福院,吃着可口饭菜,穿着鲜亮衣裳,城居保让咱养老不犯愁。
   (男):海升苹果红又圆,东区苗林连成片,窑洞肉羊肥又壮,北川瓜菜赚大钱。
   (男):搬迁户住上新房子,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安到灶台边,用电稳定又安全。
   (男):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们从蓬勃发展的宁州大地上摄取。
   (男):这一桢桢美丽的图景,我们从生机昂然的扶贫洪流中锁定。
   (男):一个伟大的决策必将带来伟大的变迁。
   (男齐):脱贫攻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大地溢彩,让历史生辉。
   (女):一个美好的梦想必将迎来美好的时代。
   (女齐):脱贫攻坚福泽百姓,惠及子孙,让天地欢呼,让鬼神垂泪。
   (男):在党的领导下,宁县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顽强拼搏着。
   (男):在党的领导下,宁县人民凭着一股滴水石穿、锲而不舍的韧劲,锐意进取着。
   (女齐):脱贫攻坚,你我戮力同心,
   (男齐):圆梦中国,你我携手并肩。
   (合):让我们以泰山的坚定、黄河的澎湃,向着幸福美好的未来昂首奋进……
  
   (百度搜索为原创首发)

共 23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党的领导下,宁县人民在脱贫摘帽的路上,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传递人间大爱,振奋人心,让人感动。诗人以朗诵诗的形式,用蘸着饱满感情的笔,刻画了一幅扶贫路上史书般的画卷。整首诗,有宏观的统领,又有微观的描写,两者转化自然,结构巧妙,融为一体;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整首诗,紧扣新时代的主旋律,歌颂了一群为“人民”谋幸福的公仆,激励无数的人向着美好幸福的为了奋勇前进,是一首不错的朗诵诗。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南国的红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1-07-18 12:50:09
  读后热血澎湃,感动。欣赏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春风无痕        2021-07-18 14:49:25
  感谢老师鼓励!
2 楼        文友:刘艾玲        2021-07-18 13:45:56
  语言优美,给读者展现激情澎湃的画面,好诗欣赏!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回复2 楼        文友:春风无痕        2021-07-18 14:49:50
  感谢老师肯定和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