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杂草(散文)
一
乡谚说:千年的草根,万年的鱼籽。
北滩子,刚出苗的麦田里,麦苗稀稀疏疏的,但没几天,地很快就绿了。
仁慈的麦种是他亲自筛选的,播种前,他还特地用畚箕簸了一番,播种后,挖墒、窨水,该做的农活都干完了,就等齐苗。
水、肥终于唤醒了麦种的清梦,也推醒了看麦娘的身体,它们和麦子一起使劲,破土而出,一起探出尖尖的绿色脑袋,在阳光下,一起赢得农人的欢心。
作为队长的仁慈,在忙自己责任田的同时,还得兼顾队里的事。比如仁红的抽水机窨水时趴工了,例如老戚丢下队里小圩口的营生到外队犁地,例如前荡大面积麦种出苗迟等等这些事,都得他来协调处理。一晃三五天,没到北滩子看出苗,其他人都是走马观花地看到他家麦里已是一望青了。
他也自以为是,对自己挑选的麦种很放心。
其实,此时麦田里的看麦娘像个“吸肥草”,拼命地吮吸着农人施的基肥。待农人们缓过神来时,它们已与麦苗们簇拥在一起。要是零星地分布在田里,要是手中有把锹或镰刀,一定会把它斩草除根。
村里的农技员这些天都在村里宣传栏上出化除简报,以前他趴在墙上书写时,路过的仁慈总是笑着说:科学种田,不抵经验值钱。而今天,仁慈面对满田的看麦娘,也有些六神无主起来。原本农技员的字就不工整,但仁慈看起来,蛮舒服的。
看麦娘、大巢菜可使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防效达到90%以上。
农技员刚从板凳上下来,抖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一转身,发现笑呵呵的仁慈,也知晓个大概。他赶紧把昨天乡里开会精神向仁慈进行传达:小麦除草要注意天气温度和湿度,用药时,平均气温应高于6℃,而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左右最好,如果土壤比较干旱时,应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积水,则会影响小麦除草剂的药效发挥。适用于在软质型和半硬质型冬小麦品种中使用。该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短,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同时,他还安慰仁慈道:现在正是小麦的幼苗期,是清除麦田杂草最佳防治时期,并且杂草草龄比较小,抗药性也较小,比较容易除掉,用药量也不大。
听到这里,仁慈吊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此刻的心里是立刻背上喷雾器,对北滩子的责任田猛喷一遍才解气。
二
相对于看麦娘,大巢菜混杂在麦田里同样是致命的错,它虽容易识别,也很狡猾。它能在喷雾器的缝隙里生长。
它能长40公分左右,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托叶半箭头状,两面均被稀疏的黄色短柔毛,长着深紫色或玫红色的蝴蝶形花。上学或是放学时的孩子们走路没正形,加之乡村娱乐也少,姑娘们早就瞄好了漏网的大巢菜,每天上学或放学时总会偷偷地瞧几眼。有时刚开花还没到结果时,就被下田的农人拔掉,着实让她们懊恼一番。
好在,大自然不会愧对小孩子们。麦拔节齐穗时,隐约中,有一株与众不同的大巢菜在随风飘动,喜得放学的姑娘们,轻手轻脚地拨开麦子,走到跟前,连根将它拔起,摘下未熟的青荚,剥开它,取出籽,然后截断壳,留在嘴里半寸长,那是一段有着青涩的甜味。
那年,学校举办初三毕业联欢会,要求每个年级都要出一个节目。来娣吹着麦哨和有宝一起表演《逛新城》,那声音仿佛是从她们的心里飘出来的,声音优美,轻松,愉快,那些声音仿佛在麦芒上跳动。她们一边跳,一边唱,麦哨伴奏,声音洪亮,气氛活跃。也因为这场演出,她俩后来走到一起了。
看麦娘还是神奇之草。
田刚分好,一些老的田埂需要进行调整。特别是上下框的老埂,更是扎实,要防止水往下框里渗漏,草根就是老埂的钢筋结构。而草根下更是百虫生长的地方。
仁慈面对这条老田埂,自己把心中的苦吞咽下去。那天他用锹朝老田埂裁挖下去,两边裁挖好后,将锹朝老田埂底部一戳,猛地一翘,一块老田埂底朝上了,接着,他弯腰将这块老田埂搬到泥框里,再挖下一块老田埂。
方方整整的老田埂被仁慈移走了一半,在搬运过程中,因为草根密集的程度,老田埂松散状况也明显不一样。
蜈蚣本来喜欢生活在比较阴暗的地方,且朝阳的方向,很怕光。老田埂被搬来搬去后,很快松散开来,蜷缩在老田埂里的蜈蚣受到惊吓后,四处乱窜。
仁慈一心只想把老田埂移走,那里顾得上脚下的蜈蚣。深秋的阳光,很快就到头顶了。老田埂也被仁慈搬走了差不多时,仁慈才感觉到裤子里奇痒无比。绾起裤子一看,原来是两条蜈蚣紧附在腿上,一见阳光张牙舞爪地乱窜。仁慈的腿上瞬间留下几道紫红痕,他沾满泥土的手指迅速在上面抓挠起来。
碰巧,村里赤脚医生也下田见状,立刻让他到双营河,用清水洗衣,自己到田随手掐来几株看麦娘,放在手掌里一搓,清绿色的汁渗出,用汁水往仁慈腿上一抹,然后将草茎往紫红处一敷,仁慈的腿立刻清凉许多。
仁慈被蜈蚣咬伤被看麦娘治好了,其中道理谁也说不清,只知道村里的赤脚医生家里有本被抚摸得残缺不全的《本草纲目》线装书。
农人的日子里,离不开和杂草打交道,杂草不都是可恶的,播下种子,人们大部分时间就和杂草处上了,谁也说不清杂草的“杂”是个好词还是个可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