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主张者不必完美(随笔)

编辑推荐 【八一】主张者不必完美(随笔) ——读《宋史》有感


作者:涟海翔进 布衣,36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3发表时间:2021-07-20 12:35:04

【八一】主张者不必完美(随笔) 在读《宋史》时,常常会因在前人的举动里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而心悸。譬如在读到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卷的一则故事时:
   朱熹上奏说韩侂胄奸佞。侂胄生气,就让优人戴着高冠、身着宽袖的衣服,扮成儒生到宁宗面前演戏。朱熹便被不明不白地罢去了。
   侂胄是奸是忠,后世不同的史学家各有其论,我自不用妄议。但单说这件事中,宁宗体现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很值得我反思。若是朱熹的奏书陈列了韩的恶行,那宁宗应该公正地查证。朱熹所言要是非虚,那该被罢去的应该是韩;朱熹要是无端诽谤,那也应该是求实后以诬陷罪处罚他。可实际上,宁宗没有求证任何事,甚至韩也没有为自己辩白一句。或许韩在一场戏剧里,用娱乐的方式消解掉儒者严肃的形象后,儒者所言自然就在宁宗心里没有了分量。朱熹的奏章究竟是否说得在理?宁宗也不会关心了。
   作为一个学生,我又何尝不会这样?当听到一个人主张一件事时,我并不总愿意第一时间费心思去了解他主张的事,毕竟了解事要多方调查、对比,不可谓不麻烦。而打听人则容易得多,若听得主张者有一个两个缺点,那么便可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他主张的事必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谬误”。到最后,主张者主张了些什么?我就没兴趣理会了。
   喜爱追究主张者是否完美,最后倒把主张的事情给忘却的习惯,其实在宁宗前后的多名君主的身上都能窥见。
   高宗时期,李光曾与秦桧争论。秦桧遭到李光的辱骂,不发一言反驳,等李光说完,秦桧便缓缓开口:“李光无人臣礼。”于是高宗便对李光发怒。李光与秦桧争论了什么?我们又无法从史书得知了。若是李光论点有理,即使一时言辞激烈失了理解,其言也不会因此便错了;若是论据无理,应该就事指出其不当,又何必把注意力从议论的事情转移到主张者是否的礼貌问题上去呢?《宋史》说秦桧“凡陷忠良,率用此术”,可见这所谓“阴险如崖阱,深阻竟叵测”的巨憝,最惯用的权谋也并非不可想象的复杂,只是牢牢抓住了人“喜欢追究主张者是否完美”这一弱点罢了。
   侂胄、秦桧这般狡黠之徒,会在主张者提出主张后,消解主张者正面形象以保全自己。而他们的“老前辈”童贯,则是更为可怕,抢先把主张者污名,让主张者无力主张。
   徽宗时期,有人弹劾童贯。徽宗便让方劭调查童贯,可谁知劭的一举一动都为童贯侦察。在收集证据揭发童贯罪行前,童贯先一步诬告了他。这位钦定的调查员,反被徽宗处死。童贯可是有罪?又究竟犯了那些罪?徽宗却也没再派一个自己完完全全信得过的“方劭”去调查了。其实徽宗即使做不到“用人不疑”,也不该因为调查员获罪,而把被调查者是否有罪罔顾了,这两件事毕竟是相互独立的。
   以上的史实,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帮闲法发隐》一文指出:“帮闲”们最喜欢用伎俩“使告警者在大家的眼里也化为丑角,使他的警告在大家的耳边都化为笑话。”侂胄、秦桧、童贯无非如此,他们不驳斥反对自己的人,也不就事情本身谈论事情,他们用巧妙的手段,把大家注意力从主张的事,挪动到主张的人上去。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很讲道理,论事时集中精神听事,用心险恶的人应该就不好在动心思到主张者身上去了?我还会受蒙蔽吗?毕竟诚如马克思所指出,客观的事物不会因主观意念改变。对的事还该是对的,错的还该是是错的,怎么会因提出事情的人是否完美而改变呢?
   “追究主张者完美”这一习惯,不仅可能让别人蒙蔽自己,若是进一步钻入了“非完美者不听”的牛角尖,更可能让自己变得刚愎自用。
   宋理宗晚年,侍御史丁大全欺上瞒下、作威作福,右丞相董槐对理宗说:“丁大全邪佞不可接近。”理宗也不细问其中委曲,直接责问董槐说:“大全未曾说过你的不是,你不该怀疑他。”在这件事中,丁大全没有把理宗注意力转移到董槐身上。反而是理宗自己给提出有益主张的人,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道德要求:别人不说你,你便不可先说别人。于是乎,这位主张者便被打上了“气量小”的烙印,“气量小”的人的主张自然是可以心安理得不听的了。
   理宗不知道,丁大全在结交董槐失败后,“乃日夜刻求其短”,可一个廉洁爱民的人毕竟寻不到破绽,于是小人自然显得“大度”了起来。正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存在既勇于披露罪恶,又谦和到不主动告别人状的“完人”,一班大臣也就对丁大全敢怒不敢言,南宋朝纲也在被阻塞的言路中日渐破坏。
   我读后也不断告诫自己,不能落入理宗这样的思维陷阱里去。若是一名科学家好心告诉我,每天早上要吃早饭、出门记得戴口罩,但我却懒得判断这两件事是否正确,于是上网搜他写过的论文,终于在他无数篇论文中找到一个标得不妥的标点,随后便心安理得把他的忠告抛之脑后。我若这样做,岂不是荒唐?
   我也更要告诫自己,需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自己带入这样的陷阱里。想起中学时,有少数少不经事的同窗对客观公允的中学历史教材缺乏兴致,反倒花费钱去购买所谓“XXX谈古论今”“XX野史”“XX秘史”一类书籍。这些书籍为了标榜所谓“公正”,总不准许好人总是面面都好的。他们指责一生廉洁的诸葛亮竟然种了些竹子留给子孙;他们指责爱国爱民的岳飞在《满江红》里写了“饮血”的句子,足见其残暴。有些书籍,专注于在历史人物身上“发掘”几处人们想不到的“缺点”,暗示人们伟大者依旧不完美,故他们的主张自可不必全信。消解掉正面人物在历史上的庄严感,久而久之,我们学生心里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就不看得那么在乎了,或许有些书的作者这么期待着,而我们必须时刻警觉。
   当然,我也该明白,读史书不能妄得结论套入生活。即使有了有一定道理的结论,也必须时刻记住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真理是相对的,它总有着适用的范围。我告诉自己,“不要苛求主张者完美”,是希望在听到有益但大家存疑的主张时,以理性的态度公正地了解主张本身,而不要把注意力全拉扯到说主张的人身上去。我同时刻不能让自己得出错误的结论:既然主张人怎么样无所谓,那境外反动势力也不该全否定,恶毒且无凭据的谣诼也该听信一部分。这样错误汲取史书知识,不能明智,只会把自己从无知的一端,拉到愚蠢的一端。

共 24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主张不必完美,是作者内心对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的看法。在读《宋史》时,常常会因在前人的举动里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而心悸。譬如在读到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卷的一则故事时:朱熹上奏说韩侂胄奸佞。侂胄生气,就让历史阶段优人戴着高冠、身着宽袖的衣服,扮成儒生到宁宗面前演戏。朱熹便被不明不白地罢去了。作者的随笔开头讲的是一个史记的真实故事,讲明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能完美地出现在世人面前。要允许他人有过错,再一个不能听一面之词去否定另外一个人的全面。作者在看了许多的史书后,明白读史书不能妄得结论套入生活。但希望在听到有益但大家存疑的主张时,要以理性的态度公正地了解主张本身,而不是要把注意力全拉扯到说主张的人身上去。在结尾,作者强调自己不会把别人错误汲取史书知识,不明智的搬运到生活中去。随笔,言简意赅,给人以一种启迪。感谢赐稿八一,问好夏安。【编辑:红袖揽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21-07-20 13:50:49
  生活里处处是不完美。
红袖揽叶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7-22 18:38:22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使主张着说的再完美,也难免让居心不良的人找出破绽。清者自清,大浪淘沙,历史会给出公正答案。文章见解独到,条理清晰,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夏日愉快!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