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诗人毛西垣 (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诗人毛西垣 (随笔)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1发表时间:2021-07-21 14:07:58

1、谁人识得毛西垣?
   毛西垣何许人也?他是晚清时期岳阳县人,曾受到曾国藩、吴敏树无限景仰的著名诗人。
   现在,你要是站在县城大街上拽住一个人问他知不知道毛西垣,恐怕拽十个人就会有十个人说不知道。
   毛西垣是新墙镇人,你要是去问新墙镇人(除开毛西垣老家人)知不知道毛西垣,恐怕也是拽十个人就会有十个人说不知道。
   毛西垣离开我们不过是160年光景,但是,他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似乎是个悖论,既然毛西垣是晚清时期著名诗人,为什么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呢?
   首先来看毛西垣的诗名到底有多大。在曾国藩时代,文坛公认毛西垣诗写得最好,毛西垣诗具有李太白诗的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新奇,浪漫主义,立意清新。
   既然这样,为什么很快就被人遗忘呢?
   首先,这与中国文坛傲人太多有关系。说到赋,我们总是推崇汉赋;说到诗,我们总是推崇唐诗;说到词,我们总是推崇宋词;说到曲,我们总是推崇元曲。清代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是什么呢,是小说。所以,毛西垣的诗写得再好,也不会被人重视的。
   其次,这与宣传有关系。毛西垣是个不重视自己诗作的人,他的作品随写随丢,吴敏树曾替他保存过天国战争之前的诗作,但是,被太平军一把大火烧掉了。后期的诗作,要不是吴敏树刻意留存,并为之锓版,我估计毛西垣为历史所湮没的日期还会提前。毛西垣亡故后,吴敏树编辑过一本《西垣诗钞》,锓版发行于世,此后,《西垣诗钞》就再没二版三版了,后辈读过毛西垣诗作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2、寻找毛西垣
   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读《岳阳县志》,我开始知道毛西垣这个名字,县志介绍说,他是新墙七里山人。
   前几年,我开始研读本县另一位晚清时期著名诗文家吴敏树文集,接触了很多关于毛西垣的信息,有了一定的沉淀后,就决心探寻一番毛西垣。
   先要弄清毛西垣是哪里人,县志说他是新墙七里山人,我知道有个方杨屋场又叫七里山的,隔我老家只有5千米距离,以前,我们用脚丈量去新墙街的路程,总要经过那里,我问方杨人,他们那里有无姓毛的人氏,回答没有。
   后来,我想到了我一个表姐好像是嫁给了一个姓毛的老师,就打电话问他们屋场从前是不是有个叫毛西垣的人,表姐回答我说,有哇,我们称他西垣爹爹的。
   得到这个回信,我心里一阵狂喜,次日就叫人开车专门送我去了表姐家。表姐的屋场名叫大毛家屋,并村前隶属松源村,现属新华村。表姐问我寻找毛西垣做甚,她说,他们屋场里人,牙儿大细都称毛西垣做西垣爹爹的。我一听也是,表姐叫起西垣爹爹来是那么亲热顺口,就像叫自己家人一样。
   我把来意告诉了表姐,就问表姐,毛西垣还有不有后人,他家有没有留下毛西垣的诗作?
   表姐说,毛西垣有后人,而且,他家里还有毛西垣写的书。我问是什么书,表姐说不知道,她没见过。
   后来,表姐叫来了毛西垣后人,他叫毛利华,50多岁年纪,长得很帅气。我们在一起吃了一餐饭,聊了很多关于毛西垣的话题,他承认,他家里保存一本吴敏树锓版的《西垣诗钞》,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现在应该是海内孤本。我问他可不可以借给我看看,我要把它录到电脑上去,然后在网站上公布出来。他没立刻回答我,在我做了千保证万保证前提下,才答应借给我。
   那天,我从大毛家屋借来两本书,一本是《毛氏族谱》,一本是《西垣诗钞》,从《毛氏族谱》上查得,毛西垣有二子,长曰学墩,次曰学斌。毛利华是学墩的子孙。
  
   3、毛西垣的诗才
   毛西垣属于天才型诗人,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他诗才卓异。《毛氏族谱》载:八岁时,塾师以洞庭秋月为题,命他赋诗,当时西垣公并未学过诗,当即答道:“洞庭何处无秋月,秋月何年不洞庭”。
   这一联诗初看平平淡淡,并无新奇之处;认真去体会,却发现它讲的是宇宙大道理,爱诗的人一定读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吧,当你读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回过头来再读毛西垣这一联诗,是不是发现它们有相通之处?洞庭湖哪处没有秋月呢,秋月哪年不朗照洞庭湖呢?秋月和洞庭湖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就像江月和人的关系一样,也是永恒的。
   吴敏树在《毛西垣墓志铭》说:西垣为诗,早得于天,而晚成愈高。自其八九岁时,父师试以诗,即成数十章不休,其词往往传人口。
   毛西垣九岁的时候,又有过两次出彩的地方。
   《毛氏族谱》载:今岳阳县黄沙街镇刘士奇村榨老屋一油榨作坊开业庆典,时年九岁的西垣公同父亲去做客,应邀写贺联曰: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闪亮,映出万里乾坤。
   西垣公由此被称为奇童。
   这副对联,用成人的眼光去看,还算是对仗工整,出彩的地方却是它的磅礴大气,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写出如此气吞山河的对联,可见他胸中一定装着浩大的宇宙。
   毛西垣九岁这年秋,在郡城参加童子试,他的诗作再一次轰动当时郡城儒林。
   毛西垣后来作诗《次韵南屏吕仙亭感旧之作》云:忆昔九龄岁在酉,郡城童试时方秋。登楼大笑吕仙醉,诗如湖水滔滔流。
   写完这首诗后,毛西垣自己解释说,仆九岁时登岳阳楼谒吕仙像,有句云:我亦能吟客,公真大醉人。时皆传诵。
   吴敏树在《毛西垣墓志铭》说:君年十四,入学为诸生,有声庠士中最久。毛西垣十四岁进入县学校读书,在士子中名声最大。
   毛西垣诗才不但少童时大放异彩,成年后有一事亦可看出他的诗才大为长进。
   1835年,毛西垣参加乙未乡试,落榜。应龚春溪学使观风作《洞庭秋望》十首,集唐人句。有《渺渺湖光绕郡流》、《又见斜阳下楚邱》、《晚动归桡出道场》、《水云深入武陵乡》、《空江浩渺景萧然》、《犹疑琴曲咏南熏》、《十年湖上结幽期》、《万古惊尘向此空》、《高云不动碧嵯峨》、《青衫荷叶制儒衣》。
   写过诗的人知道,集句诗难于自写诗,做一首集句诗都要很多的学问才成,可是,毛西垣一口气做了十首,而且,都是写洞庭湖秋景,你要不把唐朝诗人的诗全部读进肚子里烂掉,根本做不到的,想一想,这该是多大的学问啊。
   吴敏树后来解释这件事写了这么长一段话:西垣为诸生,年过三十无所知遇。道光乙未乡闱落解后,郁闷甚,适晋江龚春溪编修来视楚南学,余以后二年将有拔贡之举强,西垣应观风试,制艺试贴外,有此集律及回文赋古诗等作,龚学使大赏之,按试至郡,首加延问,试君山赋尤奇,再试皆第一,俄而龚公被议去广州,蔡春帆编修继任邑,有少年子谋以夤缘夺选,蔡以西垣貌朴而倨,将下之,惮公评,卒取,充丁酉拔贡,湖湘间始知有西垣之才者,盖其遇艰如此。
  
   4、毛西垣的足迹
   毛西垣出生于1805年,病殁于1853年,只活了49岁。
   一个人在世上只活了49年,用现在的观点看,属于短命。但是,生命的意义与寿命的长短没多大的关系,有的人寿命长,活着的意义并不大;有的人寿命短,却活得很有意义。
   我们检点一下毛西垣的足迹,就知道他生命的意义了。
   20岁前,毛西垣一直在读书,先在私塾读,后在县学校读。
   21岁开始,来到吴敏树老家吴伏一教蒙馆,当一名塾师。
   32岁那年(1836),赴京参加会试,落第。此后,在燕京游历6年。
   1837年秋,开始游历冀东,到过蓟门、遵化。
   1838年,游历开平。
   1839年,游历廊坊三河县。
   1840年,中顺天京举官,贵阳教谕,大挑二等,步城县正堂。游历永平、通州。
   1841年,去丰润郑家教蒙馆还债。
   1842年10月,从京城回到新墙老家。
   从1836年进京参加会试,到1842年秋回到老家,毛西垣第一次游历北京花了整6年时间。6年时间里,他花光了此前12年在吴伏一教蒙馆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只得在最后一年跑去丰润郑家教蒙馆还债,才得以回家。
   这一次游历,他有三个收获,第一是认识了一些有文才的朋友,包括曾国藩;第二是增长了阅历,写了许多关于北方苍凉的诗,后结集为《毛西垣右北平诗草》;第三,在36岁那年,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了个举人。
   1843年,毛西垣又来到吴伏一教蒙馆。
   1845年,毛西垣放弃教职,第二次入京参加会试。贵州遵义人唐树义(子方)任陕西按察使,厚币聘用毛西垣入陕作儿子唐炯的家庭教师。吴敏树在《毛西垣墓志铭》中说到这件事:而贵阳唐子方布政,以诗知君,厚币招之,君遂游秦中,历蜀至黔。
   这可是走了大半个中国啊,毛西垣由京入秦、由秦入蜀路线图:北京→河北高碑店市涿州→高碑店市白沟→徐水县安肃→唐县大茂山希夷洞→邯郸市磁县→洛阳→洛阳西新安县函谷关→三门峡市渑池县→河南洛宁崤山→陕县的硖石驿→灵宝县→陕西渭南市华州→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骊山→西安登万寿阁→西安长安区韦曲→华清宫→甘肃庆阳→陕西宝鸡凤县→陕西留坝县南画眉关→汉中勉县定军山→汉中宁强县滴水铺→汉中宁强县青羊铺→宁羌道中→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剑阁蜀道→德阳罗江区白马镇落凤坡→重庆涪陵横石滩→湖北嘉鱼江,再由洞庭湖入武陵,进入贵州。
   1845年秋,毛西垣带着唐炯从京城出发,经过河北河南,进入陕西甘肃,然后下四川重庆,进入湖北湖南,1847年秋,进入贵州省,花费了两年时间。
   毛西垣为什么要去贵州?唐子方在湖北做官,毛西垣为什么要带着唐子方的儿子去贵州?他的目的就是去研究贵州苗人生活习性的。
   在贵州,毛西垣游历了水口寺、黔东的黄平、黔南,然后来到贵阳。他在贵州一呆就是三年时间,直到1850年夏天,才回到湖南老家。
   游历贵州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入到贵州苗人各部落调研他们的生活习性,写出了《黔苗竹枝词一百首》。
   毛西垣回到老家后,又来到吴伏一教蒙馆。
   1852年,毛西垣第三次来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无果,于五月出走山东即墨教蒙馆,
   1853年,天国战争火焰正烈,湖南湖北和南京已经陷入太平军之手。
   这时,湖南溆浦人舒伯鲁去世,毛西垣尚在即墨,吴敏树写信告诉他不幸消息,毛西垣作《挽舒郎中伯鲁(焘)四首》以纪念。
   此后,毛西垣患重病,郁郁寡欢回到新墙大毛家屋,九月十四日病逝于家中。
   吴敏树在《毛西垣墓志铭》中是这样说的:会南方兵乱,郁郁忧家,强再就试乃归。而君已病,抵家,遂卧床数月以卒。
   这就是毛西垣的足迹,从这个简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塾师,在湖南,他是吴伏一的塾师;在北京,他是丰润郑家塾师;在即墨,他也是塾师;即使由唐子方专聘,他还是个家庭塾师。从他的游历足迹来看,第一次去京城,一起花去六年时间游历冀东一带;第二次去京城,一起花费五年时间游历九省,在中国走了大半个圈,而且在贵州一呆就是三年;第三次去京城,一起花费了二年时间,游历了山东。
   毛西垣是21岁那年到吴伏一教蒙馆的,也就是说,他是这一年开始参加社会活动的,到49岁去世为止,一起有28年时间。在这28年里,13年在外游历,15年在吴伏一教馆。
   毛西垣的游历放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毛西垣时代,没有飞机火车,没有汽车公路,他是如何做到的?第二个问题,毛西垣家是个穷家,他的经费是如何解决的,他的家人是如何生活的?
   可见,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理想,他是做不成这些事的。
   可见,毛西垣寿命虽短,生命的意义却大。
  
   5、毛西垣的诗作
   我把毛西垣夸到天上去,读者朋友也不会相信的,下面,我们就来读读他的诗作。
   杂感八首(客丰润作)
   早飞多迍邅,幼慧例倾折。春韶畏风雨,而况犯霜雪。翡翠耀其羽,下有纲罗设。鹦鹉工语言,祸机即日舌。往惭习风华,近戒慕奇杰。至宝乃因穷,大用在迂拙。柔弱生之徒,吾闻老聃说。
   孤立众所诮,纷营众所夸。清香媚幽独,惜此春兰花。曰余寡酬应,寂寞居天涯。一二高秋人,往来叩烟霞。贞士耻躁进,美玉防微瑕。性情苟不易,念虑何由差。
   幽斋生秋心,枯坐得奇想。忽然双羽翰,送在云霄上。仙者黄石公,手持白玉杖。导我游九州岛岛岛,山川画疏朗。唾雨苏群氓,举刀破尘纲。丹成叫天门,天门开轶荡。时事渺莫期,艰苦竟难状。蹉跎五百年,长啸众山响。
   (曾评:幻想本骚结意,苍然而往,未易杂取)
   阗阗平津宅,寂寞翟公门。卑处乃叹息,盛时安足论。朝为春阳花,暮作秋蓬根。秋蓬有余恋,春阳无旧恩。黄鹄举千里,青云閟重阍。赠君双玦环,环缺至理存。
   吾生脱边幅,读书抱孤静。披猖从众誉,中心未云肯。美人弹素琴,清响隔疏岭。大雅困喧呶,端居亮修省。寄身青海隅,凝睇白云境。丛薄晞晨光,平城踏层影。吟诗付苍冥,且用慰萍梗。

共 1039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看了作者的这篇随笔,小编我颇多感慨:首先,潇湘之地人才济济,有幸在浩如烟海的文人世界还存有一颗晚清诗坛奇才毛西垣,这也算是文化之幸。其次,从作者详实地记述来看,毛西垣坎坷苦难,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奇瑰的诗作,正是来源于他的苦难和才情,再配以遍及四海的游历,从而成就了诗人的才名。最后让小编我动容的是吴敏树和毛西垣的友情。可以说,没有吴敏树的极力宣扬推崇,名微位低的毛西垣真的早就淹没于历史的深处,无声无息。吴与毛的这种文人惺惺相惜的情谊真是令人感佩,让许多所谓的虚假情谊黯然失色。所幸,文化的魅力最终穿透历史的厚幕,发出清新而耀眼的光茫。通过作者的整理再传,让我们学习欣赏到了诗人毛西垣的佳作,感人至深。由此小编我也深信,有作者这样的老师,文化的薪火会越来越好的传承、发扬。感谢老师对晓荷社团的大力支持,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1-07-21 14:09:34
  欢迎老师来到晓荷社团,期待您再接再励,续写更多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