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文化的良知(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文化的良知(随笔) ——观央视《大敦煌》有感


作者:峰子华 布衣,45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3发表时间:2021-07-21 15:33:56
摘要:敦煌,一个中华文化艺术瑰宝所在地,也是一个令人向往之地!!!

很多年前央视一套在黄金时间隆重推出了大型历史古装剧《大敦煌》,以宏大的历史诗篇叙述着中华文化史上的又一艺术瑰宝,看后让人很是震撼,现在想想也是余味未尽。看《大敦煌》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为剧中的人物、事件而牵挂、而愤怒、而痛恨。暂且避开所谓的真实与虚构、剧情的好与坏等表面的评价,从剧中本身的事件及人物来看,让人感受到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良知,文化与良知在剧中的体现很是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其实对于敦煌,国人并不陌生,记得在小学、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在提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的时候总会提到敦煌,那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缩影。也许正是如此,它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处“痛”,在清朝末年好多外国探险家不远万里,慕名前来,在用微薄的钱财,换回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经书、壁画、佛像,至今还躺在伦敦博物馆、巴黎博物馆、东京博物馆等。讲到其中的缘由老师总是一声叹息。长大懂事后,从余秋雨先生的两篇精美散文《道士塔》、《莫高窟》中体会到了老师的那种叹息,那种愤与恨,也明白了敦煌为什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处“伤疤”,更体会到了所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深层含义!
   央视的《大敦煌》剧情分三个部分,时间分别为北宋、清末和民国,记述着一群有良知的文化人为了敦煌的艺术瑰宝,围绕着藏宝、抢宝、护宝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斗争,其中的详情笔者不再细说,但剧中有几个主要的人物需要提出,那就是北宋的翰林画师方天佑,清末的秀才秦文玉以及民国时的画家梁墨琰。这三个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具有良知且有些天真的文化人;都相信并依赖过所谓的朝廷与政府;结局都是为了保护文化而献出了生命!
   综观整部剧情,文化与良知是我感触最深的。敦煌是通过其特殊的文化价值而闻名,而又正是文化将敦煌推向了战场与灾难。文化在此时的性质看似矛盾,但其本身却是一贯的。文化在武力与战火面前显得很脆弱,保护也成为了一种当务之急,庆幸的是一批有良知的文化人及时挺身而出,去拯救,去维护,为此不惜牺牲生命!
   北宋时的藏宝用现在史学家的观点来看应该算是爱国行为,防止西夏王李元昊的抢夺,而西夏王朝也是中华史诗里一部颇有亮点的民族文化。方天佑为了保护敦煌的经书,不惜牺牲了爱情与生命,用一躯弱不禁风的文人的身躯去保护这一民族宝藏,悲壮中充满敬佩。和方天佑相似的是清末的秀才秦文玉,在敦煌宝藏重见天日时,他就意识到了其存在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良知告诉他要去保护,防止落入洋人之手,为此而不顾身家性命,甚至主动请缨去看护这些文化遗产,直至最后的牺牲,虽然最终凭他一人之力还是无法阻挡外国探险家的车队,但他的精神还是深深的打动了我。民国时的画家梁墨琰应该算是离现在思维比较接近的一个人,他热爱艺术,本想是去敦煌临摹,但当他看到敦煌的文化现状,内心的良知顿时醒悟,他要去保护,并为此而付出生命。我还记得他在临死之前对日本人说的那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活着,你就别想进去。”是的,他做到了,当他看到星星点点的火光向他围拢时,他应该算是欣慰的,因为那些火光也就意味着中国人的良知,也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文化的前赴后继就在这些星光中体现。看到此时我已经是热泪盈眶,为了敦煌,更为了这些善良的文化人!正是有了他们,敦煌才得以保存至今!
   但看《大敦煌》心中也充满了悲与恨,为善良的文化人而悲,也为他们的天真与当时的朝廷、政府而恨。方天佑的身份是翰林画师,秦文玉的身份是工部主事,他们身份的特殊注定他们的天真与悲哀所在,那就是“朝廷中人”。当他们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寄寓厚望的“朝廷”。但众所周知,历史上有多少个朝廷是真正重视文化的,文化不过是朝廷笼络人心与行政的手段,文化与朝廷的政治相比,就显得很无奈也很微弱,有几个朝廷会为了一处文化遗产而拍案而起。朝廷里有的只是政治,明争暗斗,争权夺势,明哲保身,见风使舵,谁还有闲情管那几处文化,所谓的文化只不过是那些朝廷大员升迁的捷径,或是他们自我塑造的一种门面。大家知道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行政官员的一种途径,那些官吏应该是读过圣贤书之人,读是读了,但读过了,做官了,也就忘了所谓的圣贤之道了。特别是清朝末年就更明显了,腐败不说,但也不能完全没有了骨气与良知,别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明摆着就是来抢夺你家的宝贝,你不但无动于衷,还主动献媚,这就有些过分了。像秦文玉最后不正是被自己相信的朝廷所枪杀嘛!相比之下,我觉得那些冠冕堂皇的官吏还不如“绿林胡杨”,他们还知道以护宝为己任,为此而去斗争,那些官吏就显得太渺小、太缺少良知了!
   在此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在文章《道士塔》的几句话:“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蹋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留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是的,看了《大敦煌》真的让人很恨,恨政府为何如此无能,恨民众为何如此麻木,甚至恨自己晚出生几百年!文化在此时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与无力。想到此我又想到剧中的两个人,一个是王道士,历史证明他是敦煌的罪人,他把守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却不知道珍惜,为了那一点点钱财,奉送了太多太多的文化瑰宝,可以说他玷污了敦煌的文化艺术,但就是这么一个没有良知之人,却看管着敦煌,那是敦煌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还有一人就是日本画家千叶三郎(张克杰),他的身份很复杂,是画家,更是武士,本是接受了军部的指示来夺宝,但通过与梁墨琰的相处以及对敦煌的发现,内心的良知战胜了邪念,由夺宝转而护宝,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可以说他的转变说明了敦煌的文化艺术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了世界。文化与良知在这一线之间的转变,就可能将文明发扬光大!
   《大敦煌》早已播放完毕,但文化与良知的思考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文化与良知本身并不冲突,按理说应该是相互促进,文化催生良知,良知保护、推动着文化的良性发展。但事实上却时常出现隔离,文化与良知一旦隔离,它的后果不比原子弹的威力弱,只是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敦煌只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的一个缩影,大到整个民族,试想如果一个民族都失去了文化良知,那将是怎样一种场景,这个民族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吗?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为何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文字传承是一方面,更主要是庆幸文化与良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真空”。即便有外族入侵也没能摧残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良知。而别的几大文明,就是外族入侵通过对文化良知的摧残,继而消亡,因为通过文化良知对另一民族进行控制是最残忍也是最彻底的。
   作为整个社会的个体的人们来说,文化良知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流行学习,就让我想起老师从小就叫我们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学会做事。是的,做人就要有良知,没有良知那不能称其为完整之人,光有文化,没有良知,那可能变成高智商犯罪,光有良知而没有文化,那也只能是愚昧。现在中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我想其中也应该包含着文化与经济的和谐。现在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古代常说的“以成败论英雄”,现在变成了“以经济论成败”。一旦某个城市经济发展了,媒体及上级就会全盘肯定,包括文化,出现“一边倒”的倾向。我现在所在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已经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市之首,这些年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卓有成效,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性格慢慢挖掘出来,比如顾炎武精神,昆曲发源等等,我一直开玩笑的说找到了一种文化良知。在我心里还是很佩服上大学的那座城市,虽然居百强县市三、四名,经济也算发达,但很早就在探索城市文化的建设,将文化和经济相融合,那里的文化氛围与学术气氛让人很是舒服,感觉处处充满了一种人文情怀,使得城市更具魅力。文化上的事情说大很大,说小也小,但一定要客观,过分了就会出现“真空”或者“黑洞”,一旦形成,那是致命的,历史证明了,文化的延续是真正的延续,文化的发展是真正的发展,没有了文化做指导,任何发展也只是空谈。文化与良知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相反会越加重要!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历史沉淀,有过太多的灿烂与屈辱,但那已是过去,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只用一点钱财就想换取中华文化瑰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我们祖国强大了,政府更是有为的政府,祖国的强大成就了文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留给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去保护那些文化遗产,怎样去向国人解释与传播文化,通过文化怎样去唤醒国人内心的良知!
  
   2021年07月修改于抱朴居

共 35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谈了观看大型历史古装剧《大敦煌》后的感受。笔者首先叙述了从小学和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讲课中,对中国敦煌的印象,那时,感到那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缩影。但也是心中的痛,因为大量珍贵文物被一些国外的探险家用微博的钱财掠走,有很多至今还躺在国外的博物馆里,老师的叹息声还响在耳边。长大后又从余秋雨先生的著作中体会到了老师的那声叹息的含义。笔者讲述了《大敦煌》中几个主要人物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有良知的且有些天真的文化人,都相信并依赖过所谓的朝廷与政府;结局都是为了保护文化而献出了生命!文章讲述了这三个文人的在保护敦煌宝藏中和侵略者作斗争,最后为此付出生命的壮烈义举,为他们的善良而悲,为他们的天真而恨,恨政府为何如此无能,恨民众为何如此麻木,甚至恨自己晚出生几百年!笔者还讲述了剧中的另外两个人,一个是王道士,一人是日本画家千叶三郎(张克杰),前者见利忘义,把大量的文化瑰宝贱卖了;后者虽是掠夺者,但最后良知发现,战胜了邪念,由夺宝转而护宝,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大敦煌》虽已播放完毕,但文化与良知的思考却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里,让其深思,对文化良知有了深层次的解读……文章通过观看《大敦煌》后的感受,叙述出文化人应有的良知,精辟深刻,情理交汇,见识度很高,很有哲理,读之心明眼亮,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7-21 15:34:49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夏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7-21 15:36:12
  保护文化遗产,唤醒国人良知!很有正能量的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1-07-21 15:36:4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峰子华        2021-07-21 16:03:27
  感谢刘社,问候刘社,炎炎夏日,保重身体,祝好!!!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1-07-21 17:27:42
  文化与良知永远不过时。拜读作者精彩随笔。
回复4 楼        文友:峰子华        2021-07-22 08:36:05
  问候老师,祝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