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乾 陵 赋(赋)
乾县西北,云烟苍茫,巍巍梁山,三峰高昂。山环水绕,无限风光。高宗李治;则天女皇;二帝合葬,举世无双。
山有灵魂,地演人像。则天化身,山顶卧躺,头枕北峰,凝望长安;双峰土阙,仿如乳房,脚蹬渭河,引人联想。
述圣记碑1,千年不晃。碑顶庑殿,翘角向上;力士威武,个个雄壮;五节碑身,象征五行2。碑座獬豸,石榴纹仿;碑座似月,碑首如阳;则天亲撰,功德传唱。文字浩荡;八千篇章,中宗楷书3,字迹闪亮,高宗李治,治国有方;病魔缠身,勤于朝堂;发展经济,养蚕植桑;善积粮仓,国富民强;体恤民情,文教齐芳;科举制度,荐举贤良;大赦天下,护国安邦;修《永徽律》4,法典明朗,“永徽之治”5,国力增强。文治武功,千年流芳;盛世版图,誉满大唐。
墓道东侧,石碑呈方;九尊龙纹,象征帝王。无字一碑,仰天遥望;功高盖世,千古绝唱;当年山西,走出媚娘,做过才人,穿过尼裳6;昭仪皇后,双喜吉祥。高宗去世,宫殿治丧;武后则天,不再哀伤;摆脱男权,自立周皇7。执政年间,蕃邦日猖;出兵抵御,护卫边防;收复安西8,契丹自降9。丝路贸易,发展经商;和谐中亚,友谊闪光。破格用人,不拘门堂;首创殿试,武举传唱;重视农业,奖励农桑;上承贞观,传承兴旺;下启开元,繁荣盛昌。昔日始皇,则天效仿,无字一碑,皇帝新装;功过是非,后人评讲。
朱雀门外10,东西方向,华表一对,高竖两旁。翼马两匹,长有翅膀;鸵鸟浮雕,简洁奔放。高大雄浑,五对石仗;十对石雕,翁仲超丈11;皇宫仪仗,气势雄壮。无头石人,六十一像;东29尊,西32尊;蕃臣王宾12,朝陵方向。相传当年,高宗宫亡,少数民族,蕃臣亲往;外国使臣,友好邻邦,祈祷治丧,诚仰大唐。为壮声威,塑我大唐,则天令匠,实录造像;足登靴鞋,腰束宽裳;双手前拱,礼节明朗。明时地震,山摇地晃,石人断头,个别落膀。威猛石狮,镇守两旁;蹲踞欲奔,傲视远方;百余石件,气势雄壮。
巍巍中华,泱泱大唐,乾陵周围,十七陪葬,太子公主,王室将相13,华夏大地,代代传讲。六十年代,考古跟上。先后发掘,五座陪葬;永泰公主14、章怀懿德15;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墓洞砖砌,坐北南向,墓道两侧,壁画入廊;珠宝玉器,金银随葬;彩绘陶器,品种多样;堆满宝藏;4300件,画一百多幅。《宫女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仪仗阙楼图》…涉及建筑,唐风服装;体育马球,人文风景,尽展大唐。
乾陵地宫,物宝丰藏;随葬珍宝,布满寝房;500多吨,价值超常。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等,随同高宗陪葬。世上贼人,虎视日猖;馋涎欲滴,盗挖疯狂;乾陵玄阙,石门秘藏,燕尾凹槽,处处设防,铁锡灌浆,填缝嵌挡;帝陵墓道,固若金汤。唐末黄巢16,派军前往,四十万人,挖错方向,留下道沟,40米长;后梁节度,温韬妄想17,组织军队,开赴陵上,风暴雨狂,同样无望;民国军阀,连仲又闯18,一师兵力,演习为幌,盗掘乾陵,大炮疯狂、炸药泛放,空忙一场。乾陵秘葬,盗贼妄想。
1958年冬,乾陵方向,农民修路,炸药轰响;无意发现,墓石条框。消息传出,震动四方,总理批示19,字字闪光;长话短说,意味深长;文物保护,制定规章;高宗女皇,从此静躺。
五千多年,中国帝皇,五十四朝,墓被盗光。唯皇帝陵,秦始皇陵,乾陵二皇合葬,安然无恙。
呜呼!盛唐乾陵,皇室之寝陵!堪称“地下世界第九奇迹”当之无愧,五洲游客诗文齐赞,乾陵天下名扬!
注:
1、述圣记碑:武则天为高宗李治树的歌功颂德碑。
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3、中宗:高宗之子李显,喜欢书法。
4、永徽律: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5、“永徽之治”: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
6、尼裳:李世民去世,武则天随着众妃嫔去感业寺出家当尼姑。
7、自立周皇: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当皇帝改国号为周。
8、安西:武则天派兵收复安西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9、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半农半牧生活。
10、朱雀门:曾指皇城的正南门。
11、翁仲:是指古代大力士。
12、王宾: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是在唐王朝任职的各少数民族人像。那时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同唐朝建立了外交关系,一些小国家首领或使者纷纷来到长安朝拜。
13、王室将相:指王室人员和当朝将领宰相。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唐礼部尚书王及善、唐检校左卫大将军刘审礼、司空、并州大都督豆卢钦望、唐太尉刘仁轨、、唐渤海郡王、左武卫大将军高侃。武周时宰相杨再思。唐中书令薛元超、唐武将燕国公李谨行墓,60年代后考古发掘。
14、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60年代后考古发掘。
15、章怀懿德:指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60年代后考古发掘。
16、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将领
17、温韬:后梁耀州节度使,趁战乱之际,其率领手下偷盗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唯乾陵未成功。
18、连仲:孙连仲,民国年间军阀。
19、总理批示:周恩来总理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