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铲墒(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铲墒(散文)


作者:永丰人 童生,74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5发表时间:2021-08-03 06:09:35

【东篱】铲墒(散文)
   一
   农谚说:种麦一套沟,从种管到收。
   开好麦田墒沟是麦子增产的关键。一般田块每隔三四米开挖一条墒,既利于灌,又能保证水排得快,对减少病虫害和抗倒伏具有重要作用。
   播种时,仁明天天在村里大喇叭里喊:麦田三沟主要是抗旱防湿降渍,必需做到一块麦田,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周脱空,确保排水降湿。近期气候较好,对已收田地要尽快整地,抢墒适期播种,已播田地要坚持一种就管,提高秋播质量。
   其实,此时的仁明心里还装着北滩子自家的责任田呢!麦种已播下两天了,气温正常略偏高,可能有两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虽然对小麦播种较为有利,但已播种的田块,需要加紧开挖三沟。
   他播完《农情简报》后,立刻扛起倚在村部门口的大锹,直奔北滩子。
   北滩子,兰香早已拉好秧绳,沉着脸一步一步地向后裁墒口。她见到仁明到田头,女人的本能一下全显露出来:一个破技术员,一年一千元工资也没有,也忙得像猴跳。如果当上村主任,那家还顾得上么?她唠唠叨叨地来到仁明跟前。
   仁明只好低着头,顺着她裁好的墒口,开挖起来。
   乡谚说:棒不打闭口娃。兰香见仁明不言语,也顺势下坡,不啰嗦,抓紧干活。她走到田畦上,用钉耙将仁明挖出的墒泥垡破碎。
   农谚说: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因为麦田的杂草,虽然也要夺取一些养分和水分,但是一般不至于造成严重损失。但是小麦最怕的是坷垃,就是大泥垡。主要是一部分种子被大泥垡压在下面,不能正常出苗,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天空的太阳无力地眨着调皮的眼睛,阴阴地给乡村笼罩一片忧愁,隐约中有雨来的感觉。
   仁明为了赶着挖墒的进度,将挖出的整垡抛至墒沟两侧的田畦上,全然不顾墒沟里落下的断垡和碎垡。
   断垡,就是仁明端起土垡时,断裂在墒沟底部的那一小截土块;碎垡,就是在挖墒的过程中,墒沟两侧自然滚进墒沟的碎土。
   兰香见状,丢下钉耙,拿起新打的墒锹,一脚站在墒沟里,另一只脚踏在麦畦子上。锹口向断垡和碎垡铲去,然后用力端起,奋力向畦上扬去。这些被铲出的碎垡正好覆盖在露种上。
   偏偏这时候,雨点快速打到兰香的脸上。这雨点就像“令旗”,指挥着仁明夫妇加快干活。
   在仁明新挖的墒沟里,断垡和碎垡遍布墒沟的底层。断垡不铲除,墒沟底便不平坦,会像道道潜伏着的土坎,阻碍沟水流动;碎垡不清理,会使墒沟变浅、变窄,达不到理想的排水效果。
  
   二
   雨虽小,但汇起来也很猛。兰香衣服随急被淋湿,她手忙脚乱地破垡、铲墒。她遇上一块断垡,一个弓步,猛地向前一铲。恰巧在这个节骨眼上,兰香的裤子有动静了。“噗”裤缝裂开了。闹了个大红脸,像个新媳妇似的。
   仁明也知道到七大八,赶紧丢下手中大锹,朝兰香跑来,脱下上衣,让她赶紧回家。兰香望着还有三五米长的麦田,推辞着,要求仁明快快挖完回家。
   兰香的掌心布满了十个血水泡,亮晶晶地,凝视着这双手,原本想笑的仁明再也笑不出声来。
   断垡和碎垡有了雨水的微泡后,也变得好铲了许多。渐渐地,雨水顺着新开墒沟流向外沟,仁明和兰香更加起劲。
   农谚还说:田间清三沟,从种喊到收。
   三月,大地开始返青。此时的麦田睁开了惺忪的眼,瞟一眼地里铲墒农人,使着劲儿伸展了个懒腰,打了一个滚儿,苏醒的麦田突然嫩绿起来,精神起来。这时候。墒沟里聚积的泥土经过了一冬冰冻,被开春的阳光一吹,特别地酥松。再加上去年挖墒时铲得平整,此刻铲起来轻松许多。那些铲上来和碎土,正好壅在瘦弱的麦苗根部。
   村里大喇叭里,又传出仁明的声音:要瞄准导致小麦减产的“湿害”这一因素,巧借天时,利用晴天或降雨间歇,彻底清理“三沟”,使田土干爽通透性增强,利根系深扎多发,吸收肥水顺当。
   铲墒的农活很累人,但也有意思,尤其是尤其干活的夫妻,似乎干起这样的重活,就容易出点事。农人的日子里,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磕磕碰碰的小事,夜晚,坐在炕头上,有时候就拿这样的农事来说笑,仁明说,说三国,将水浒,兰香会骂他半宿,一说夫妻俩遇到的事儿,兰香的眼儿就顺了。
  

共 16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沟墒行既利于灌,又利于排,对减少病虫和抗倒伏具有重要作用。仁明播完《农情简报》,扛着大锹直奔北滩子的责任田。作者抓住妻子兰香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仁明对待“公事”是个极其负责之人。乡谚说:棒不打闭口娃。兰香见仁明不言语,也顺势下坡,不再啰嗦,抓紧干活。在开沟墒行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捕捉“动情点”,让一幅生动的“农耕图” 跃然纸上,使整个“农耕”过程中,仿佛跳动着“你挑水来我浇园”的美妙音符。文章虽短小,但内容精干,主题突出,文中多处引用谚语,对丰富其思想内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带给读者一种质朴、真诚、自然的乡土气息,读罢,仿佛徜徉在乡间小道上,清风徐来,有泥土的芳香。好文,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8-03 06:21:23
  文章内容富于农业知识性,语言质朴且不失幽默风趣,令人读罢回味无穷!感谢投稿东篱,遥握问好,谨祝精彩纷呈!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8-03 06:57:29
  永丰人老师的美文,寓教于乐,即能学到种庄稼的知识,又能分享农民种田的辛苦和乐趣!非常喜欢。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8-03 07:46:19
  劳动之中的乐趣,还是很多的,非常美的一篇文,于劳动之中发现美,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4 楼        文友:白玄        2021-08-03 09:39:24
  种植知识渊博,劳动经验丰富,乡土气息浓厚,作者肯定是一位有文化的种田高手,经历就是财富,文章才有独特的感受,与众不同。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5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8-03 18:57:03
  永丰人老师田园风情系列的文章,很别致,很清新。那一个个发生在田间劳作的故事,在喧嚣的都市读来,很清心、静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