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伏天里的蝉(散文)

精品 【星月】伏天里的蝉(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9发表时间:2021-08-03 11:13:36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伏天里的蝉(散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每个季节里都有其代表性的景观、物什,诗词里称之为物象,这物象倘能表达诗人、词人某种情愫,并且被公众认同了,也就是说,让读者听者也有了同感,产生了情感上或者是心理上的共鸣,那么,这个物象就成为意象,从而约定俗成为那一时节的标志物。伏天里的标志物,我以为没有比蝉更具有代表意义的了。
   蝉是学名,俗称知了,大概是根据它的叫声而命名的。古时候人们还叫它“蜩”,这在《论语》故事里就可以见到,有成语作“佝偻承蜩”。庄子《逍遥游》里也有“蜩与学鸠”的说法,让它跟鲲鹏之大做对比,有将这昆虫误认做鸟类的嫌疑。然而,在我国北方,北京还有我们河北一带,口语里也常叫它“季鸟”,怕不是既凸显了它的季节性,又照顾其生物性特点的叫法?同样,《逍遥游》里还有“蟪蛄不知春秋”的说法,这“蟪蛄”就是蝉,因生活在夏季,从未经历过春、秋,生命短暂,它自然不知春秋为何物了。不过,以此可以为证,蝉为夏虫无疑;三伏天是夏天的鼎盛时期,也是蝉完成自己的生死轮回周期的季节,它们高树上的鸣唱,也将夏天推上了峰值。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长长的假期几乎一直有蝉相伴。
   第一批蝉来到的时候,正值小麦黄熟季节。此时的蝉个头小,花生米一样,充其量也就金丝小枣那么大,叫声“唧——唧——”的也尖细,我们就叫它“麦芒儿”。
   等小麦收完,雨季来临,大批量的“知了”就来了。
   这是蝉的黄金季节,你从早到晚一直会听到它们不知疲倦的宣称“知了——”,就跟越是啥也不懂的人,越要标榜自己无所不知一样。
   我们当然不在意它叫唤了什么,也经常会像孔老夫子见到的“佝偻承蜩”的那位驼背老者一样用黏胶去粘知了,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蝉,是“金蝉脱壳”以前的那个幼虫。成虫的知了除去坚硬的假皮没多少肉质,抓到了只能喂鸡喂猫,很少可人食的,而金蝉就大不相同了,“炸金蝉”一道菜,那可是天赐的美味,味道与营养常常可跟“炸蚕蛹”相媲美。那时,我们不叫它金蝉,而是叫它“肉牛儿”,肉墩墩、慢吞吞的样子,比有些人叫它“知了猴儿”“老猴儿”要准确、形象得多了,毕竟那“猴儿”的黄色有些相像,但总归还是瘦的形象。
   夏天的傍晚,火辣辣的太阳缓缓落入西山,阴腾腾的湿气慢慢爬上树梢,习习的凉风从绿油油的玉米地里送来丝丝凉意,村边水塘里的蛙声从四面响起,小树林里的蝉声叫成一片,我们也三五成群,拎着敞口的玻璃罐头瓶子,有的手里还捏着手电筒,钻进小树林——摸“肉牛儿”。
   “大树底下没好草”,小树林的土地上几乎寸草不生,平整光滑,湿漉漉的地皮上因连阴雨而氤氲出一层绿色的地衣,薄薄的,只有一些大意罢了。那肉牛儿开始从地底下往上钻了。后来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才知道,原来这肉牛儿已经在黑暗的地下生活了四年之久,此时,它早就像在家里关久了的孩子,急切地盼望着快快打开大门,冲到外边的世界里去一样。它先在地皮上打开一个小孔,像蚂蚁窝的洞口一样小,观察外边的动静,而后慢慢扒开到黑豆大小的洞眼,等待太阳落山,夜幕降临。
   我们也等不及了,趁还能看到它的洞口,只用小手指一抠,一层薄薄的土盖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不等那“老慢牛儿”反应过味儿来,缩回洞穴,迅速捏住它的大钳子,一提溜就出来了:金黄色的,圆滚滚的,一对明亮的大眼睛,两只大钳子和头顶上还残留着潮湿的泥土渣渣。
   等太阳完全落山,黑暗笼罩了小树林,地面上的洞口便很难分辨,这时,手电筒就派上了用场。手电筒不照地面,只需向大树小树的根部去看,那些趁着暮色爬出洞穴的肉牛儿们,像要赶一场盛大的宴会一样,正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这时候你应该做的就是捡,直接将它们捡进罐头瓶子就是了:它们爬得慢,跑不掉;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那一对大钳子只会掘土掏洞,连挠你一下的本能都不具备;口器虽然具备了,也就一支吸管而已,但它密封在甲壳里,非得破壳以后才能用,而且只适用于“垂緌饮清露”,伤不到人的。
   再晚一些,月亮升起来了,那些“老慢牛”已经爬上了树干,此时的手电筒都可以省下来,你就直接望向明月的夜空,无论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树干,都会看到它们慢吞吞蠕动着的影子,你尽管去摘。只是时间上得抓紧,再晚一点,它们就金蝉脱壳,生出透明的双翅,变成了知了。
   摸肉牛儿做什么?当然是解馋了,南方称之为“打牙祭”。——缺油少肉的童年,连蚂蚱都是美味呀!
   等到罐头瓶装满的时候,已是午夜时分,回到家里,央母亲用清水洗净了,然后再用盐水把肉牛儿泡起来,等第二天一早醒来,一盘子炸金蝉就摆上了餐桌:金灿灿的,外焦里嫩,满院生香。
   倘若有心,吃完炸金蝉还可以再去一遭小树林,做什么?捡金蝉壳。蝉壳就是蝉蜕,中医叫“蝉衣”,有疏风散热、透疹止痒、利咽开音、退醫明目、解痉消肿的功效。我们不是中医,也做不了中药,从树梢上、草尖上捡回来,用母亲纳鞋底子的线绳串成串串,挂在南墙根风干,然后卖到供销社的废品收购站去。在我的记忆里,蝉衣的价钱是最贵的,一斤能卖到两块多钱呢,只是这蝉衣太薄了,太轻了,凑上一斤,大概得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还有一种蝉叫“伏天儿”,它只在伏天里生长,比普通的蝉出生要晚些,入伏以后才鸣叫,叫声跟普通的蝉拉着单调的长音“知了——”不同,而是“伏天儿,伏天儿”有节奏地鸣唱,个子也比普通蝉小些,但比“麦芒儿”要大,色彩有的还是碧绿色的,很好看。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这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确,一到夏天,统治人们的耳鼓的,就是这蝉鸣,池塘的蛙声也是有的,那不是还得到郊外去、村外去吗,而蝉鸣却是随处可听,只要有人,有树。
   伏天的蝉鸣也确实让人心思烦乱,因为那叫声单调——简直可以说是噪音,词语“蝉噪”就很准确——而且不厌其烦,也从不管受众的心情如何,只管自己“知了——知了——”一直叫。然而,在古诗词里,它们的形象却是难得的清流,因为它们身居高处,因为它们渴饮清露,因为它们旁若无人,那是绝对的一派清高气象!
   唐代有著名的“咏蝉三绝”,分别指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虽然他们各有所托,但蝉的清高,倒是一以贯之的。先不说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患难真情,也不说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满腹牢骚,虞世南短短的二十个字,早已经把蝉的清高阐述的淋漓尽致了。“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你是不是已经对蝉肃然而生敬意了呢?
   其实,诗词意象里常见的却是“秋蝉”“寒蝉”,寒蝉凄切,噤若寒蝉,大多都是“衰弱的残声”,那已经是秋的意象了,在此不赘述。但我以为,这里的秋并非实际的气象意义上的,而应指某些象征意,因为天气转凉以后依然还在三伏天,“立秋以后还有一伏”,只不过末伏而已。而那蝉依然是伏天里的蝉。
   朱自清也是一代清流,他“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传为佳话,就在那一年的三伏天,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漫步清华园未名湖荷塘的他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见,伏天里的蝉是最热闹的,没有了蝉,还叫伏天吗?
   窗外,蝉声正酣。
  

共 2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把《伏天里的蝉》写得淋漓尽致,脍炙人口,我读了大受获益。感叹作者对古诗文的熟悉,古诗文里常常写到有关蝉的诗词,作者写来信手拈来。把伏天里的蝉有凭有据地写出来,它们的生活习性,何时能逮到哪个阶段的蝉,以及它的药用价值都写得很清楚。生长在农村,不受大人约束,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逮知了,或生火烤,或者油炸都是十分美味的。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即使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也被大人居在家里,很少接近大自然。作文里也写不出有关蝉精彩的片段。只要有树,人就能听见蝉鸣,蝉鸣最盛时必是伏天。【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80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1-08-03 11:17:08
  品读锄叟的美文,北方此时正是逮知了的旺季。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3 16:47:06
  是的,伏天是蝉的黄金时节,耳朵里一直都是蝉鸣。
2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1-08-03 11:19:22
  可我不爱吃知了,我对虫子????惧怕,尤其是它爬的动作不敢看。
回复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3 16:48:17
  知了不好吃,知了猴才好吃,小时候的美味。女孩子都秀气。呵呵
3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3 16:45:46
  辛苦了,江南柳烟!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4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4 22:23:49
  多谢社长编辑!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5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1-08-05 10:27:34
  文章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与一体,读来令人兴趣盎然,是一种吃大餐的享受。喜欢,分享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5 12:15:16
  多谢小鹿纯子抬爱!
6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21-08-05 12:30:45
  朋友圈里拜读了。这知了逮得好。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6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08-05 20:41:18
  多谢关照!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