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赶庙会(散文)

精品 【暗香】赶庙会(散文)


作者:冷眉 秀才,100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6发表时间:2021-08-03 21:51:52


   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是“大阳泉”村的传统庙会。在这个一年里最濡热暑湿的时节,平时沉寂的城中古村,一下子沸腾了。这个传承沿袭至今,连村子里年纪最长的老者也说不清,究竟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
   “赶庙会”通常会唱戏。梆子一敲,胡琴一拉,咿咿呀呀的山西梆整个村子都能听得见。我从小居住的教工楼和这个村子仅一桥之隔,凑热闹是免不了的。老人们会提前吃好饭,提着马扎,三个一伙,两个一塔,早早坐在戏台前,手摇蒲扇,褶皱里全是笑意。穿越了千年的公子佳人桥段,就在演员一颦一笑和一板一眼的唱念坐打中粉墨登场了。《打金枝》和《算粮》是山西梆子里的传统剧目,几乎逢庙必唱。
   记得小时候,有个很有名气的老艺术家“王爱爱”来村里演出,唱的就是《打金枝》,一时轰动了十里八乡,黑压压的人头挤满了会场。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除了看电影是不二选之外,去庙会看大戏,便成了方圆几里的人们最值得期盼的重要事情。
   那几天,“赶庙会”便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唯一话题。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姓“陈”,她的母亲就喜欢唱戏。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唱的有模有样。村子里有一帮晋剧迷,闲暇之余,经常聚在一起撩开嗓子唱一出戏。她母亲唱青衣,眼睛黑黑的,脸庞也是黑黑的;但一扮上相,套上行头,穿上戏装,往台上一站,立马光彩照人,好似仙女下凡。抬手投足、唱念做打,一场戏下来,并不比专业的差。由此,“黑佳人”的绰号就在村民间传开了。
  
   二
   孩子们是看不懂戏的,咿咿呀呀慢慢悠悠的唱腔,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催眠曲;没看几分钟,就从最初的新鲜、好奇,转入瞌睡状态。大人一巴掌拍醒,往孩子手里塞几个硬币,几毛钱,嗔骂一句:知道也不是来看戏的。去吧,想吃啥,自己买去。孩子揉揉惺忪的睡眼,目的达到了,一溜烟跑出人群。
   会场周围,街道两边,那一个个木头柱子撑着帐子,汽灯如豆的小摊位,才是孩子的最爱。三分钱的普通冰棍,五分钱就可以买根香甜的奶油冰棍;如果谁兜里揣着纸币,那就能从刘婆婆手里买一杯炒的香香的花生。卖油条老豆腐的,甩着膀子绕拉面的,这些摊主总是忙碌着手中的活,不用卖力吆喝,食客往往络绎不绝。我喜欢手艺人高高举着的插在玉米杆上那些色彩缤纷的小玩意,有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有蹬着风火轮的三太子哪吒,有白娘子和许仙。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些手艺人,走到哪捏到哪儿,一块着色的面团,几经捏把,眨眼就变成让人叹服的艺术品。
   这些比过年还热闹的场景,一年只有一次,怎能不让人兴奋!
   后来我发现,赶庙会还有一个众人皆知的功效,也是自古以来青年男女心照不宣的秘密。尽管是黑的看不清人的夜晚,姑娘们也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们在会场,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青春的倩影,无疑是小伙子们追逐的目光。台上唢呐响起,一对佳偶历经磨难配成双;夜幕下,两只相爱的手已牵在一起。
   戏文里的桥段,在现实上演的不计其数。我老娘家隔壁杨婶的二闺女巧仙,就是通过赶庙会看戏,被邻村的小子牛大力看上,并托媒说亲,最终促进了一段好姻缘。
  
   三
   如果哪个村赶庙会,热情好客的主人会提前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前来看红火。到那天,主人家早已拾掇出一桌美味佳肴。庭院敞开,单等宾客盈门。
   还没到村口,不用问路,跟着人流就涌进庙市。街道两边,树荫底下,人家屋前,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直到戏台周围。卖什么的都有,小到锅碗瓢盆、秋裤背心、针头线脑,大到日用家电、保健食疗。这几年,随着城市卫生改造,以前随处可见的街边摊,已不见了踪影;而庙市的短暂形成,无疑给居家过日子的主妇们提供了方便。走着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眼花缭乱。孩子举着的棉花糖,女人手里的日用品,而男人必须要拎两瓶好酒,一个西瓜。中午,他要和这家的男主人一醉方休。
   乡村庙会,不仅弘扬了本土传统民间文化,促进了经济繁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庙会”的真正意义,原本是向神灵,祭祀祈福的宗教行为。经过演变,就成为世俗的节日。作为本地乡村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不仅体现了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还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这样的世俗节日,盛大隆重,久远绵长,透着喜气,透着乡土气息。相信一定会越走越远,一直传承下去。
   我期盼着明年,下一个庙会日的来临。
  
   (原创首发8.3)

共 17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述家乡赶庙会民俗的散文。传统的庙会,是北方乡村的民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形成的民间节日,盛大、热闹、喜气洋洋。赶庙会,最重要的是要唱戏、看戏,当庙会上的山西梆子响起来的时候,男女老少都被它吸引。老艺术家的演出,总是轰动了十里八乡非专业的“黑佳人”,也是光彩照人,好似仙女下凡。咿咿呀呀慢慢悠悠的唱腔,对小孩子来说,好似催眠曲,他们更喜欢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乡村的青年男女们,除了看戏,注意力更多是看人,庙会牵连了一对对姻缘。庙会还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机会,自然,赶庙会也是人们采购家用的时候。文章娓娓道来,文笔流畅,自然清新,把家乡这个传统节日,描述得精彩纷呈,这样好的民俗,不仅是每一年的期盼与等待,确实必须坚持和发扬光大。感谢投稿暗香,祝创作愉快,佳作连连!好文推荐欣赏!【编辑:风中求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80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1-08-03 22:36:16
  赶庙会,是北方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流传,品读兰心老师好文,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佳作推荐欣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回复1 楼        文友:冷眉        2021-08-03 22:52:40
  谢谢小意留墨。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赶庙唱戏的风俗?
2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1-08-03 22:49:45
  拜读老师美文,一同感受庙会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回复2 楼        文友:冷眉        2021-08-03 22:59:29
  热热闹闹的庙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融入了世俗的喜庆,让人留恋。
3 楼        文友:禅茶        2021-08-04 09:11:15
  读姐姐佳作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戏台前拿着琉璃个笨,喝着汽水的欢快童年
回复3 楼        文友:冷眉        2021-08-04 09:29:36
  是啊,这就是我们儿时生活中的一段记忆,永远抹不去。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