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晨起随想(随笔)
下班的时候,天气变了起来,头顶布满了黑云,西北风呼呼地叫着,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在想下午吃不吃饭的问题,没有心思欣赏窗外的壮观——吃饭事大。上楼的时候同事讲她不吃饭了,要减肥——想想自己,这般瘦如材骨的体型,形如坨坨,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增肥。老天爷啊,叫我长几斤肉吧,不吃饭吧肚子会埋怨的,吃吧又一不小心就多吃了,左右为难,这怎么是好呢?最后决定还是吃点为好,少吃更好,虽然知道这辈子“彪悍”二字与我无缘,饭还是要吃的。看看时间,5点半了,那就下楼吃饭吧,这会儿窗外的风小了下来,下雨的迹象没有了,黑云如鸟兽散——行动吧,吃完饭再去河提遛弯去,今天就算圆满结束,心中也就可以大欢喜了。
来厨房吃了一个灶夫在电饼铛里炕馒头,就出来,没敢再吃锅里的饺子,管住嘴,自我感觉表现不错。时间离黑尚早,出门来草碧街道溜了溜,此时,太阳又露出来笑容,还是去千河河提遛弯好,就这样脚步迈向草水路了。
晚上大概七点的时候回到宿舍。前段时间,心血来潮买了林语堂先生一套书,其中有《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老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吾国与吾民》,这些书籍是先生当时在美国用英文写的畅销书,以前自己只是零星读过几篇,本想着这段时间好好读读。可是书买来了,放在床头成摆设了,今天时间尚早,就回来读读。虽然说是译文,但读起来,对先生热爱大自然酷爱人生的情怀还是深深折服。先生的乐观风趣,落拓形骸,不拘小节,思维敏锐无时无刻体现在他的行文中,用思想家和哲学家称谓先生是没有错的。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有这段话:
我以为一个人能发现他所爱好的作家,实在是他的智力进展里边一件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个人唯有借着这个方法,才能从书中获得益处。如此,他实已沉浸深切爱好那作家之中,能从这类书籍中得到滋养他灵魂的资料。
一个人倘若要想智慧起来,我感觉惟有此种方法了。同时也要“一日而三省”,终有一天会成正果的,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要对自己反思反思,这习惯有好多年了,不是纠结别人的过失,而是反思自己昨天所犯些的错误,及那些方面做的不够好,今后的日子如何改正,让自己拥有一颗正真宽容的心。这是自己现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生追求及生活方式吧,不讲亏欠,没有人欠你的,也永远不要自满,“满”了就会装不进东西了。常常保持一颗童心,一颗进取的心,终究会惹人爱的。这里,我想到林清玄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了,回想他老人家那飘逸的发型,那善良的双眸,讲话时候的一颦一笑,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非常“惹人爱的”。
记得前几年,听了秋裤大叔一首《一晃就老了》的歌曲,顿感余音绕梁,如痴如醉。感觉它唱出我们这代人的心酸及无奈,为学会这首歌,自己把歌词抄下来,摇头晃脑地成天学着唱着。妻下班回来见我还在跟着乐曲手舞足蹈的哼哼着,说什么我也不搭理,还以为我走火入魔了。这几年再没有听到如此叫人心动的歌曲了。前几天,在抖音里,听到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的心又颤动了,凄楚哀婉的天籁之音,在唱着一首动人的爱情故事——“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已,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当听到这首歌时自己竟然也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了。哦,哦,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的三观悄然发生改变了,却有一位牧羊人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坚守那份纯真,对自己心爱的姑娘依依不舍,思念感怀,不禁催人泪下。让人感喟的是,在这人世间,坚守在内心里的那份爱情并没有泯灭,还深深地掩埋在各自的泥土里,只是会在某个节点若隐若现而已。这首让自己心动的歌曲,虽然知道自己唱得并不好,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会唱这首歌。
早晨起床,半卧床头,手捧《生活的艺术》,耳听《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体味“人间有爱是清欢”的深意。可否能比陶渊明先生“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闲舒随心的安逸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