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我的母亲(散文)

精品 【流年】我的母亲(散文)


作者:修果 白丁,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28发表时间:2021-08-10 14:26:39

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在家排行老五,天生丽质,冰雪聪明。但是生不逢时,当她该谈婚论嫁时,因为一场官司,家道中落。为此,她的婚姻大事让姥爷费尽心思,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姥姥急了说:“你想让她老在家里吗?”姥爷在万般无奈下,才把十九岁的她,远嫁给了贫穷的父亲。图的是父亲一副忠厚相,人长得跟母亲般配,在城里经营着小本生意,能养家糊口,母亲出嫁时,姥爷依依不舍地对母亲说:“五儿,我尽力了,过好过坏就看你的造化了。”
    结婚时,轰动了一村人,都说王家娶了个俊媳妇,简陋的农舍,蓬壁生辉,矮小的门前人流不断。据说忠厚老实的大娘,看见母亲,躲在厨房里一天不出来相见,晚上母亲问起怎么没见大嫂时,大娘才不得已出来,说自己长得丑,不好意思见面。母亲无形中压迫了妯娌们。同时家人们看到母亲的小姐范,也无不担忧:“别是娶了个花瓶,只能当摆设,不能干活啊!”她们不知道,母亲从小是经过姥姥精心调教过的,所有女工活,那都是一流水平。言谈举止,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没多久家人们都心服口服,对她刮目相看了。
   母亲婚后跟父亲住进城里,度过了五年比较舒心的日子,父亲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直到国家公私合营后,父亲不知道为什么把母亲和我们迁回农村,从此母亲和我们的苦日子来了。
   母亲白天要下地劳动,早晚推磨做饭做家务,最让母亲难以忍受的是奶奶对我们的歧视。
   首先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家庭的大问题,更何况母亲从小接受得是封建礼教,而奶奶家是贫雇农,正所谓礼不下庶民,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人,在对于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认识处理上,都是有矛盾的。而解决矛盾的过程是痛苦的,母亲往往是最大受害者。首先是奶奶对我们的冷漠不公,大概是从小没在一块生活的缘故吧,奶奶对我和妹妹很冷,很严厉,处处管制我们,而对大娘家的兄弟姐妹是则是和颜悦色,让她们为所欲为。一次大娘家的妹妹无缘无故地把我推倒在地,奶奶不但不管,而且拉着她的手扬长而去,大娘家姐妹可以随便吃东西,我和妹妹奶奶是不允许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吃,那时我五岁,妹妹三岁,随大人吃三顿饭,经常饿得饥肠辘辘,母亲心疼我们,又不好违背家规。诸如此类的事情比比皆是,这让母亲很受伤,但是她所受的教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不允许她去讲理,时常看见母亲坐在房间里叹息:“我怎么找了这么个不懂礼数的人家。”我亲眼看见大热天的中午,母亲扛着锄走到村外,坐在围墙下掩面痛哭。据说当父亲听到我们的处境时,曾对着城里的五婶抱头痛哭,后悔把我们送到乡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多次受到伤害超出底线时,母亲不再沉默,开始跟奶奶讲道理了。奶奶常常无言以对。母亲不说脏话骂人,也制止家里人骂人。有一次,我和母亲在推磨,一墙之隔的邻居用污言秽语骂自己的女儿,母亲气愤地说:“哪有这样咒骂自己闺女的,还是人吗?”声音不大也不小,不知邻居是否听见,再没有声音。受母亲影响,我们不会骂人。
   在长期的生活中,母亲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一家人。规范着家人的行为。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展示出极大的人格魅力。叔伯兄妹的男婚女嫁,大事小情都过来找母亲商量,拿主意。母亲虽不识字,却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都是古训名言,她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化解了大家庭里无数的纠纷。就一句“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加上自己的现身说法,不知平息了大家庭多少财产纠纷!
   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早饭,只见二大娘神色慌张闯进门,向母亲哭诉二大爷跟她吵架了。话音未落,只见二大爷怒气冲冲地一边喊叫着,一边旁若无人地向二大娘冲去。我们姊妹们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大惊失色,丢下碗筷一起扑倒在二大爷脚下,哭声求告:“二大爷,求你不要打二大娘!”母亲站起身缓缓地说:“孩子们都懂事了,给她们做个好榜样吧!”二大爷顿时低下了头,看到我们一张张惊恐的小脸,脸色顿时温和下来:“看看把孩子们吓成这样,都起来吧。”然后又抬头指着二大娘愤愤地说:“都是你引起的,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今天饶过你。”说完转身走了。如此纠纷,大家庭里时有发生,母亲总是用几句话大而化之。我们从中也耳濡目染了母亲的教诲。我们结婚时,母亲总是说:“结婚后,要好好过日子,尊老爱幼,不许离婚。”正是母亲的这些话,让我们在对待婚姻家庭问题上,一直是严肃认真,都始终如一地维护坚守着自己的家。所以父母的言语是子女前行途中的路灯。
   在这一方面,父母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她)们两人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我们兄妹正直善良,热情奔放,积极向上的性格。直到现在我们姊妹们回忆父母亲的恩爱,仍赞叹羡慕不已
   我们深深地爱着母亲,只因为母亲太忙太忙,难得坐下来亲近她。只有当她从地里拖着疲惫身躯走进家门时,我们姊妹们才像一窝蜂似的围上母亲,搂腰的,抱腿的,拽胳膊的,狠狠地撒一会娇才肯罢休。回到家的母亲,又是一番忙不停脚地做家务。
   对于我们的教育,父母亲观点一致:无论家庭多困难,都要让子女上学接受教育。这对于我们一个贫困户来说,谈何容易!加上我们姊妹们一个紧挨一个,都只相差两三岁,父亲工资微薄,生产队经常因为我们家欠款,不分粮食给我们,许多人都劝母亲:一些女孩子,读什么书?让她们在家里帮你干活,日子会好过些。面对种种压力,母亲的决心毫不动摇,即使在饥荒最困难的年代,仍然坚定不移让我们上学,母亲的这种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理念,是来自于自己的经历,母亲没文化,在城里上过识字班,接触了许多文化人,深感自己没文化的缺陷,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坐在床前,前面怀抱着妹妹,后面背着我,母亲一边左右摇晃着身子,一边给我们念歌谣:小妮子,快快长,长大了,去学堂,上大学,去留洋。可见母亲对我们的期望值有多高。
   “你们只要能考上学,就一直供你们念下去,但是考不上,就不能怪我们了。”为了这个承诺,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超出了极限。白天去队里干农活,晚上在磨道碾道里转。我和哥哥每个礼拜都要回家带一个礼拜的煎饼,母亲坐在炉火旁,烟熏火燎,一坐就是半天。忘不了,酷暑天,母亲头顶湿毛巾大汗淋漓在炉火旁摊煎饼的情景;忘不了,五更天,母亲躬身推磨的身影;忘不了,母亲背着小山一样的玉米秸,艰难地蹒跚在田间小路上,怒吼的秋风把她一次次掀翻在地,她又一次次艰难地站立起来的身影。母亲用她坚强的信念和柔弱的肩膀为我们支撑起一个学习的空间。
   我和哥哥妹妹们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我们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房间里贴满了奖状,小院里朗朗的读书声,歌声,笑声,给疲惫的母亲一份安慰。每当寒暑假,母亲接待着一个个随访的老师,倾听着老师对我们的点评点赞,我们的成长进步,是母亲最大的安慰。母亲对子女教育的坚持和付出,曾经在我们学校老师们传为佳话。直到几十年后,在我们同学联谊会上,一个老师见面就问候我母亲,并赞叹我母亲是一位有远见卓识、无私奉献、伟大的母亲。是啊!没有母亲的坚持和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母亲身体健康,像是铁打的,从来不生病,但是一病倒下了,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们家的天塌了,霎那间我们一下都老了。我的心像是被挖去一半,伤口时时滴着血。那几年我不敢回家,没有了母亲的家,空荡荡的。院子里的石磨,水井,厨房,在在处处,无一不是母亲的化身,每一处都有母亲的音容笑貌,每一处都会激起我无尽的思念。那些年里,不敢写母亲,一写就是泪;不敢想母亲,一想心就痛。恨自己年轻,忙于家庭事业,把母亲边缘化了,没有多关心母亲的身体,甚至为了进修,把两岁的儿子推给母亲照看了一年之久,这件事是我心中永远的悔恨。
   母亲生不逢时,遭遇了家庭的大起大落,嫁给了贫穷,父亲刚刚挣得一份家业,又被公私合营了。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她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处变不惊,顺天由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履行了一个贤妻良母的职责,为我们构筑起一个温馨的家,一个有良好家风,充满生机的家,母亲没进过学堂,却把我们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是她最大的成功。
   难忘那些年,我天涯归来,踏上故乡的小路,远远望见母亲的身影,瞬间,泪水濡湿了双眼,母亲的爱温暖心间。没有了母亲的日子,我踏上故乡的小路,依然向村口张望,希望母亲的身影复现,泪水又一次濡湿了双眼。母亲的爱温暖心间,即使天人两隔,心有所依,便是团圆。
   母亲啊!母亲——您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共 34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满怀深情回忆着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浸润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母亲出身大户人家。家道中落,不得不嫁给贫寒的父亲。当父亲经营的家业公私合营之后,母亲带着孩子回到农村,在这里,她用自己良好的教养与婆婆、叔伯兄妹和睦相处,化解了大家庭里无数纠纷,赢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不仅如此,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十分重视。她和父亲首先自己做出好的表率,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而且即使再艰难,也坚持供孩子读书,培养他们成才。作者深情地记录着母亲大汗淋漓摊煎饼给孩子做一个周干粮的情形,把一个具有着中华民族优良品格的母亲形象给具体化了,那真实生动的场景,令人感动。当慈爱的母亲去世,再次回乡的作者,渴望母亲的身影复现,而天人两隔的现实,令作者泪湿双眼。文章用素朴的语言,歌咏着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表达了没有多关心母亲的愧疚与悔恨。真情感人的文字,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81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21-08-10 14:29:35
  问好作者,感谢您将文字安放我们的流年,祝写作愉快!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修果        2021-08-11 17:17:34
  谢谢精彩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8-18 05:53:5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