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凤凰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凤凰·天】 寻访烈士足迹为烈士树传(散文)

编辑推荐 【凤凰·天】 寻访烈士足迹为烈士树传(散文)


作者:仇育富 秀才,11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33发表时间:2021-08-10 23:12:01

【凤凰·天】 寻访烈士足迹为烈士树传(散文) 按照盐城市委宣传部宣传红色文化的计划要求,为那些牺牲在盐阜大地或本地儿女牺牲在外的烈士们树传,我和女儿商量去万盈镇追踪顾文达烈士的生平事迹。于是便按作协提供的联系方式与万盈镇宣传委员张建祥同志通了电话,表明了去万盈镇的采访意图,当即得到张宣委的支持,他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找出与烈士生前一起工作过或生活过的文达村现存老人回忆烈士生前的一些人和事。
   3月21日上午,按事先约定我和女儿来到了文达村,张宣委和万盈镇文化站冯永忠站长已经在他们的红色宣传基地——文达广场等我们了。张宣委介绍道:“这是我镇于2018年修建的文化广场,是我们镇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们将顾文达等烈士的生平简介在这里展示,以供后人继承先烈的遗志,弘扬烈士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为抵制外侮、为民族解放、为新中国建设光荣献身的伟大精神。”
   随后,文达村负责起草村史村志的沈泽州老先生陪同我们一起来到了文达村李继银老先生家,李继银老人今年75岁,退休前担任万盈镇国土所所长,他对顾文达的一些简单的事迹有所了解。沈老和李继银为我们初步地介绍了烈士顾文达的一些简要经历,并从当地一些有关烈士生平资料进行查询,可惜想获得的资料是少之又少,大体不外乎以往已形成的一些片断上的介绍,至于烈士是何时来到大丰,与哪些人一起来的,当时烈士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他牺牲前是否结婚,现在家中有何亲属,在海安牺牲后是如何运回大丰的,最终安葬在何处?所有这些疑问他们的回答都统一不起来。
   在沈老家中,村里的朱爱东主任又把文达村一位现年已93岁、并且与顾文达同在石港小学做过教师的原文达小学老校长石保广老人和原石港村的88岁的徐益智老支书请了过来,但因年代久远,对于75年前的一些人和事实在是印象淡薄,只记得有顾文达这个人,说他是同校的老师,顾文达当时没有住校,每天都要20多里路到学校上下班,家住通商乡镇祥东村(今南阳民心村),当时在通商境内他们都属于通隧公司(垦区开垦公司)。1944年经祥东的施怀枝老师介绍,顾文达来到祥丰公司所在的石港小学(顾文达牺牲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文达小学)任教,直到1946年到苏中支前牺牲在海安境内。由于石保广老人比顾文达小9岁,顾文达在石港任教时他还是学生,同时也帮老师教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种半学生半老师的身份。据石老回忆,当时学校最多有学生一百一二十人,学生是来自万盈、草庙、通商、小海、南阳五个乡,老人还记得当时顾文达参与组织学校文工团的一些事,据他说,顾文达与垦南区的教育科长单野提议办一个暑期培训班,建一个文工团,也就是我们后来介绍到的一支由15名教师和4名学生组成的石港小学文工团,并且搞得有声有色。
   石老回忆说:“顾文达牺牲后他的遗体是由与他们一起去支前的民工抬回来的,那时候什么交通工具也没有,最多只有一辆独轮车,他们抬着棺材经过石港小学并没有停留,因为当时天色已近黄昏,乡民们知道是顾老师牺牲了就都站在路上为他送行。”
   当我们问顾文达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何处时他们都表示不太清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想到了烈士生前居住的祥东村,也就是现在的南阳民心村。张宣委主动帮我们联系了南阳方面的一些知情人,得到令人振奋的消息:顾文达烈士的墓地找到了,并且他还有一个妹妹健在。于是约好下午再去做进一步的采访。
   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南阳镇的烈士陵园,我们从烈士墓碑上一长串的名字中找到了顾文达的名字。接下来我们便来到了顾文达的妹妹顾亚兰家,他那69岁的儿子顾雨平接待了我们。通过交流,我们才知道其中还有一些信息由于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而有所缺失。据顾亚兰介绍,她是5岁时被顾家抱养的,顾文达牺牲时她才9岁。文达有两个姐姐,但都先于文达去世,据说二姐还有后人,生过一女,至今仍在外地,也已是80岁的人了,与他们几乎没有联系。文达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后娘,再后来就抱养了顾亚兰,后娘享年78岁,父亲享年90岁,都是由养女顾亚兰为他们送的终。
   问起当年顾文达牺牲后被抬回家的情形时顾亚兰很多事都已记不清了,毕竟那时她还是个只有9岁的孩子,我们问文达牺牲的原因,顾亚兰肯定地回答说是因头顶有一个洞,有杯口大小。从这一线索我们由此得出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文达在参与苏中七战七捷完成任务回程的途中,因遇敌机轰炸和扫射,他为救慌乱奔跑的民工,顾不得个人的安危,跃出掩体,用自己的身体去为慌乱奔跑的民工们挡子弹,不幸头顶被敌机上的高射机枪射中,这是导致他牺牲的致命伤,身上其他部位并无伤口,就是这一棵罪恶的子弹夺去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顾亚兰带我们一行来到了顾文达安息的地方,这是一块当地先人的安息地,我们找到了烈士的墓地,这是一块约长三米、宽两米的墓,呈长方形,高出地面十多公分,上面的水泥板是一块块约有60公分的正方形水泥板,其中有几块已破碎,显得很陈旧。再一看墓碑,是由一块极简易的水泥板竖在地上,高不过两尺上下,上面简单地刻了6个人的名字,从高到低、从右往左排列,分别是顾文达的爷爷奶奶、父母亲,顾文达名字的旁边还多出一个“杨氏”的名字,我们便问顾亚兰:顾文达是不是结过婚?她告诉我们,根据启海人的风俗,在顾文达牺牲后一年多的时间中家人为他找了一位因病早逝的杨姓姑娘与他结为阴亲,其程序都与活人一般操办,算是以这样的方式给顾文达的在天之灵一些安慰。
   相比此处其他几十户墓地而言,烈士顾文达的墓及墓碑显得特别不入眼,让人看了难免心痛,对于目前的境况我们能够想象得出,其他所有的墓的主人都有后人料理,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后人为他们上坟,而顾文达没有成过家,没有后人,所以也就无人为他的墓进行料理了。看着烈士破落的墓地和极不起眼的墓碑,我们难忍夺眶的泪水。
   在与张宣委商量之后他当即与南阳镇政府进行了电话沟通,对方表示全力支持。得到这样的回答我们不由得有所欣慰。在顾亚兰家进一步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我们一同合影,让历史记录下这一幕。
   万盈寻访烈士足迹的过程让我和女儿心中都很有收获,张宣委也表示欣慰,原来能介绍顾文达烈士的资料都少得可怜,充其量也不过三四百字,有关烈士的生平、家庭甚至牺牲之后的归宿都没有资料显示,对后人有很多东西交待不清。通过这次寻访,充实了许多一直以来没有交代过的一些内容,也让人们对顾文达烈士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觉得能为烈士出这么一点点的力而感觉意义非凡。
   更让人觉得欣慰的是,清明过后万盈镇政府发来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顾文达烈士的墓地照片,上书“顾文达烈士之墓”,落款:大丰区万盈镇文达村二0二一年清明节敬立。后面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这个简介是万盈镇政府委托我所写。墓前留了一小块空地,浇上了水泥,方便今后群众来此祭扫。看到烈士的墓地终于修缮一新,不禁感到由衷地高兴,我想,长眠在地下75年顾文达烈士也会为此感到满意吧。
   事后我特地问过张宣委:顾文达烈士的墓地、墓碑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中修缮一新?得到的回答是:考虑到清明临近,回乡祭祖的人很多,为告慰英烈,提升红色影响力,由万盈镇政府出资,烈士命名村文达村出面,在清明前完成烈士墓修葺,方便群众瞻仰祭奠。
   原来如此。我们不免为万盈镇政府这种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态度而点赞,更为张宣委的工作责任心所感动。
   为烈士树碑,为烈士立传。在万盈这一方红色的土地上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85位之多,这是一块典型的红色土地,他们为民族解放洒尽热血、为他人安危献出生命,理当为后人永记。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许多烈士的生平事迹都不太健全,再过几年就再也找不到与他们同年代的人了,因此,这些资料都需要做一些抢救性的收集、挖掘,以供后人世世代代学习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永存,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共 31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为烈士树碑,为烈士立传的随笔散文,作者应盐城市委宣传部宣传红色文化的计划邀请,为那些牺牲在盐阜大地或本地儿女牺牲在外的烈士们树传,作者和他的女儿于是不辞劳苦千里追踪万盈镇顾文达烈士的生平事迹,为了找到顾文达烈士的埋葬之处,作者走亲访友寻找着顾文达的墓地,当时政府也积极参与,并出资修葺顾文达的坟墓,并收集了顾文达生前的资料,这一切都是为宏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方式和以供后人世世代代学习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永存,以告慰烈士的英灵。为作者点赞!【编辑:浅影淡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有风来兮        2021-08-11 08:45:35
  仇老师笔耕不辍,常常给读着带来惊喜。一个人不恋官场,不谙酒局,却用笔表现生活,表现世态万象,确实了不起。这篇小文写自己寻访先烈的事情,工作之细,态度之严谨,文笔之流畅,令人敬佩。此举可以告慰英烈,弘扬英烈的爱国、爱家园的精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