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游五大连池(散文)

精品 【时光】游五大连池(散文)


作者:宫德志 童生,98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4发表时间:2021-08-19 18:18:49

【时光】游五大连池(散文) 妹妹德仁和德利都重任在肩——看小孩,难得有时间出去旅游,这次终于得以成行,首选目的地是五大连池。问我去不去,我因眼睛不好本不想出门,一听去五大连池还是动了心,因为我儿时就听过这个地名,心里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我童年时家在农村,奶奶太奶二位老人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太奶不识字但能说古道今出谜语,对天地自然也有着淳朴的认知。现在都知道下冰雹是强对流天气,并且都是局部的一过性的。我刚记事时一次下冰雹,老人说:“秃尾巴老李来了,快把菜刀扔出去!”把菜刀扔到外边,一会儿就不下了。菜刀能吓跑秃尾巴老李,年幼的我觉得很神奇,从此再下冰雹不等老人说话,就赶忙找来菜刀将房门推开个缝,怯生生地扔出去。好奇的我好刨根问底,太奶就给我讲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并说秃尾巴老李住在五大连池。这是我对五大连池最初的记忆,觉得那里应是很神秘的地方。长大后知道五大连池在黑龙江,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现在兴起旅游热,五大连池成了风景区,但一直没机会前往。
   因没买到沈阳至五大连池的火车下铺,我们决定倒短坐车,还可以多走几个地方。17日(2021年6月)到哈尔滨,游了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品尝了老厨家锅包肉,第二天又去了松花江边和太阳岛。
   19日下午买票去北安,为什么没直接到五大连池?因为老妹德利有个同学就住在五大连池市,他给的建议是:“坐早车就直接到五大连池,如坐晚车就到北安。”我们虽有些不理解,但还是照办了,到北安住宿后一问店家才知:五大连池火车站原名沾河站,那里原来是沾河林业局;五大连池市原来是德都县,两地相距有40多公里,都是借五大连池风景区后改的名,实际离风景区都有三四十公里的距离。五大连池火车站还很偏僻,晚上住宿打车都很困难。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火车站和北安市,三地呈三角形,从北安直接去五大连池风景区其实更方便。这么复杂这么绕,我们哪里知道啊!看来多亏有熟人才避免了走弯路。当初德利把我们的行程告诉同学,我还挺反对,因为我们是出来玩,不应该给别人添麻烦。
   妹妹这个同学叫张国忠,是住在农村时的小学同学,我称其为小老乡。其实他一点都不小,已经六十多了,并且是退役的解放军团长。他非常的热情好客,听说我们来旅游非要开车来接我们,并且要带我们游五大连池。
   20日早7时国忠准时来接我们。见面他摘下口罩,好熟悉的一张脸,一下子就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让我想到了他父亲。一晃五十多年了,现在我们都成了老人,在北大荒相遇,真是感慨万千。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初次相见,但没有一点距离感。吃完早点准备出发时才知道,他不会开车,是求他亲家开车专门领我们旅游。这令我们心里非常的过意不去,但只能客随主便听从安排了。
   嫩江平原一马平川,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汽车近一小时的奔跑,前面出现几个或平顶或有凹陷的独立小山包。国忠指着说,景区快到了,那就是火山口,一共有14个,分布在白河两岸,一边7个,五大连池就是火山熔岩将白河阻断形成的堰塞湖。
   进入景区,我们最先去的是药泉山,它是五大连池14个火山锥中最矮的一个,海拔只有三百五十多米,高出地面也就六七十米。山上植被茂盛,山下泉眼众多,其中最出名的是二龙眼泉。国忠让我们带上水杯去接泉水,说这个泉水矿化最好,还能治眼病,可以用它洗洗眼睛。
   二龙眼泉在山下路旁,两股泉水哗哗地涌出,形成一片水湾河流。人们都踩着水中铺垫的方石块到出水口接水。我接满一杯喝了一口,哇!非常的清凉爽口,接着又接连喝几口,并洗了洗眼睛,顿时觉得清凉爽滑很多。我的眼睛经常干涩不舒服,医院已确诊为干眼症。我这绝不是精神作用,泉水中有什么微量元素我不清楚,但温度也就零上四五度,这种清净凉爽绝对让眼睛舒服明亮。我喝足了洗完了,又接满满一杯带到车上,德仁、德利和国忠也都把水杯接满矿泉水。在车上国忠说,这个泉也叫洗眼泉,你觉得有效果,有时间可以来这多住些日子,天天来洗。这里有好几处泉水都能治病,这个泉水能治眼病,南洗泉能治皮肤病,北饮泉能治胃病,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疗养。
   二龙眼泉这里很简陋,除一道石砌岸墙,两个刻石龙头出水口外,水池河流都是自然原貌。这么好的泉水,这么大的水流,就这么日夜白白的流走真的可惜了。
   我们去的下一个景点是老黑山。老黑山是五大连池14座火山遗址中最高、也是最年轻的一座,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在清朝康熙年间(1719年-1721年),距今才300年,是我国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遗址。
   景区入口离老黑山还有段距离,远远望去绿意盎然,我们买票坐景区小客车前往。从车窗向外看,路两旁虽有树木等绿色植被,但细看,地面起伏褶皱,黑色石头遍地,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被熔岩洗劫过。到景区下车顺栈道前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寸草不长的黑色,石浪汹涌,狰狞嶙峋,浩瀚无际,全是像炼钢炉渣一样黑色的石头。这就是著名的石海,是火山岩浆喷涌漫流冷凝后形成的,至今看了也令人震撼。石海,名副其实,远望黑浪翻滚,近看则怪石参差,千姿百态,除了熔岩凝成的石头没有别物。地质学家管这叫翻花熔岩,就是火山喷发时,前边外壳已冷凝的熔岩,被后边熔流继续推行翻滚,扩散堆积形成的地貌。整个五大连池景区到处都能见到熔岩,只是石海这里比较厚,比较新,还没有被植物覆盖罢了。面对这举世罕见的奇观,我们拿起手机拍照。我本来肤色就黑,加之这几天野外风吹日晒,又穿着一身深色衣服,妹妹给我拍照时打趣地说:“大哥,我怎么没找着你呀?”
   我说:“这里景色太美,我已融入美景中了。”
   继续前行准备登山,国忠考虑到我们的体力,提议从坡度较缓的北坡上山。老黑山挺拔陡峭,整个山体都是火山熔岩和渣石堆积而成,但山石缝隙间到处都有桦柞杨等树木生长。真得赞美绿色生命的顽强,火山毁灭了生命,生命最终还是战领了火山。登山石阶时陡时缓,我们奋力攀登,不得不登一段歇一会,虽累,但猎奇之心鼓舞着我们。国忠来过老黑山多次,为了陪我们仍然劳累,既是导游又是讲解员,令我们感动。
   老黑山海拔515.9米,相对高差约165米,有石阶无扶栏,虽算不上太高,但我们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路攀登已经腰酸腿软汗流浃背。终于到达了山顶。一个漏斗形,上口直径约350米,深约140米的大坑出现在我们眼前。坑的边坡都是或黑或暗褐色,被火烧过的炉渣一样的碎石,呈自然滑落陡峭斜面,森森然让人震撼,令人胆寒。游人们拍照都不敢太近,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怕引起坍塌陷落。坑里干燥,没有一滴水,也很难有植物生长,因为都是碎石,或有孔隙的浮石,不存水是老黑山火山口独有的特点,人们可以从上到下一目了然。
   我们登临处应该是东侧,这里较低较平缓,是岩浆流出的一处豁口,游人们都在此休息。火山口边缘有便道,可以绕行一周。德仁登山累了,坐在台阶上休息,国忠领我和德利登上山顶。这里是火山口南侧边沿,也是山的最高点,渣石遍布,少植被无遮挡。俯瞰四周,五个连池、十三个火山锥尽在眼下,天高地阔山河如画。这么美丽的地方,曾经被炽热岩浆洗劫过,可以想象300年前火山的喷发,上空是,岩浆似烈焰冲天喷涌,黑尘滚滚遮天蔽日,飞石落火如雨雹;地面则,洪(红)流汹涌热浪翻滚,林着地燃河水沸腾,石涛火海生命无。河流阻断五池连,涌地堆成老黑山。我们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火山口并不规则,西北还有处豁口,北面树木茂盛,岩石和南面也不一样,估计老黑山不是一次喷发形成的。
   我们下山走的是南坡,虽然都是一样的石阶路,但陡峭多了,虽不像上山那样累,但望着眼晕,下行腿也软。
   中午吃完饭国忠带我们去火山博物馆,因为来的有点早还没开门,便转往钟灵禅寺。国忠亲家直接将车开上山,把我们送到寺庙门口。
   钟灵禅寺很有气派,建筑也很新,门前石碑有介绍。这是个几次重建,历经沧桑的寺院,现有规模是九十年代复建的。我们进去,顺长廊转了一圈,这里都是彩绘的佛教故事,虽不懂佛教,但看了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钟灵禅寺位置特别好,可谓风水宝地钟灵神秀。它坐落在市区旁边的药泉山半山腰,其实就是火山口。背靠两座绿色小山峰,山不高,但挺拔有型,峰顶绿色中隐约可见白色观音石像。面对着平原市区,视野开阔一览无余,五连池、火山锥尽收眼底。
   回到博物馆已经开门,来参观的人还不少。博物馆建筑很有特点,里面设施也很现代化,主要是关于火山知识的科普。因为上午登山太累,我在一二楼转一圈便没有再往上去,和德仁坐在休息区等德利。馆内的空调很凉爽,我突然想到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来时路上我曾问过国忠,他说,五大连池原来有黑龙(即秃尾巴老李)庙,后来毁了。秃尾巴老李是山东民间故事,在东北流传很广,应该和东北人大多数是山东移民有关。一个山东民间故事,竟和几千里外黑龙江、五大连池及自然现象相关联,真得佩服先人们知识面旳广博和想象力的丰富。我这个年龄应该是童年听过神话故事的最后一代人,因为解放后文化空前的普及,科学进步非常的快,上天入海登月探火,神话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我小时候,老人说月亮里有一棵大树,底下还有个兔子在捣药。我会睁大眼睛,仔细在月亮里搜索、想象,哪个是大树,哪个是兔子。现在再对小孩说这话,小孩会指着你鼻子说:“你骗人!”社会进步了,孩子们更聪明了,所以没有人再传讲那些老故事。钟灵寺重修是因为有信众,黑龙庙毁了就毁了,谁还会信下冰雹是秃尾巴老李带来的冰碴子呢?好在黑龙江的名字还在,五大连池成了风景区,依然家喻户晓。
   出博物馆我们去北饮泉,它和南洗泉相距不远,我们没想泡澡,就没去南洗泉。从停车场过公路地下道,迎面就是一座大牌楼,上面书有“世界名泉”四个大字。进门是笔直宽阔的景观大道,在益身亭前左转就到了北饮泉。露天场地设有一排排水龙头,还有一个老式辘轳,随便哪个水龙头都可以接到泉水。我接一杯喝了一口,冰凉爽口,但有涩腥味道,不如二龙眼泉水那么甘冽。这个泉水有个特点,刚接到杯里水温很低,水质清澈碧透,如放一段时间,随着水温增高,水就会变混变黄,所以才有五大连池泉水带不走之说。来这里接水的人很多,有游客,也有当地人或在此疗养的人,杯、瓶、桶俱全。常接水的塑料桶显得很陈旧,这里的水嘴子水池子也锈迹斑斑,其实不是不干净。这个泉水能治胃病,变混,都应是水里含有氧化铁、氧化铝等元素的原因。五大连池泉眼众多,矿物质含量各异,火山喷发给这里带来了丰富的矿泉资源。
   从接水处顺栈道前行,眼前为之一亮,原来这里不光有泉水,还是一片漂亮的风景区,有亭台、有河流、有瀑布、有湿地、有湖泊。湿地里可以观花草、看怪石,因为这里都是火山熔岩台地,参差黑石裸露,缝隙里芦苇花草生长,低洼处河水流淌,这就是五大连池独有的风景。湖泊叫药泉湖,碧波荡漾,站在岸边廊台,可以眺望火山,也可以泛舟游玩。北饮泉,喝水能治病,游玩精神爽。
   北饮泉面积很大,景色也很美,但我们没有过多逗留,又赶往下一个景点。去的是五大连池第三池,也叫白龙湖,是五池当中最大的,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站在湖边一眼望去,广袤的原野,清澈的湖水,对面老黑山、火烧山幽幽的侧影,和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一幅,缥缈清丽的画卷。我站在老黑山顶峰曾俯望过这里,现在突然体会到,江山如画、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湖边修有木制廊桥,在此可以买票上船游湖。此时天空飘来一块云,洒落下稀疏的雨滴,游人们都躲进廊桥避雨。远山朦胧,湖面上泛起一阵涟漪,这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啊!白龙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多彩和美丽。
   小雨过后我们踏上归途。今日之游安排紧凑,品圣泉、看石海、登火山、游禅寺、观馆展、览龙湖,一天时间主要景点走遍。专车接送,解放军团级干部亲自做导游,全程陪同,我们何德何能享此待遇?就因为是老乡!是老乡的热情周到的安排,才使我们五大连池之游异常的顺利。
   我们决定明天去齐齐哈尔,国忠亲家亲自打电话,打听班车情况,并把我们送到五大连池市汽车站附近住下。为了表示感谢,我张罗晚上和两位喝点,国忠亲家因家中有事婉拒。我们清楚,也非常的抱歉,今天是父亲节,两位家人孩子应该正在翘首等待。
   国忠留下继续陪我们。老妹说:“大哥陪我这老同学喝点,你们俩都好舞文弄墨的,应该能谈得来。”这个年代谁还在乎吃喝?故乡才是我们共鸣所在。聊起往事,尘封的记忆开启,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下乡时,国忠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虽无交集,但他父亲和他爷爷我印象非常深。他爷爷张向春,曾给过我实实在在的关心帮助,我至今都心存感激。他父亲自学的木匠,在屯中也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国忠这么有成就应该和家庭影响有关。在那城乡户口差别坚如磐石的年代,一个农村孩子,当兵、提干,一步步干到团长,真需要一定的能力和付出。也得感谢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纯正,解放军更是全国人民的榜样,没有金钱人情的玷污,这也是令我们感慨的一个话题。国忠在黑河当兵,也在黑河安家,日久他乡即故乡,但对家乡人的情谊依然那么浓烈。

共 52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五大连池因其独有的韵味和经历,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光顾游览。作者借用宋代诗人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词形容小雨即歇的五大连池非常贴切,使那种空濛、亦雨亦晴变幻莫测的山里特点一览无余。文章不但写了几代人的友谊,写了美丽的景点特色,更契入了一些传说与古老的故事,是此文最大的亮点,使读者读起来并不乏味。一篇饱含着亲情、友情和心情的游记,推荐欣赏。【编辑:红袖留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82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21-08-19 18:26:51
  读了一篇游记,听了无数的故事,这样的好事,希望还会在宫先生的笔下遇到。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2 楼        文友:宫德志        2021-08-20 09:22:06
  谢谢编辑老师的的精心修改和点评。
公民
3 楼        文友:宫德志        2021-08-20 10:54:20
  我文中提到妹妹同学,又写为小老乡,看了让人糊涂。本来草稿中后面还有一段,因为和主题不符就删掉了。提起这事是我们家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1968年知青下乡时,我和弟弟一个初二一个初一,原想随集体走。父亲当时在一个公社当个小头头,他的遭遇可想而知,很灰颓。就说:“你们俩随集体走,东一个西一个家里也不放心,下乡政策不是有一条可以投亲靠友吗,你们两回农村老家,把你奶奶户口也起去给你俩做饭,一旦运动结束,我也回农村种地去,这干部不当了。”就这样我们三人来到我舅舅家住的那个屯,住在我舅舅家的北炕。舅舅家三代同堂十一口人,家里还养了母猪肥猪,鸡鸭鹅狗一群。奶奶做饭要用温猪食的大锅,劳累不得休息不说,还每天担心儿子的安危。第二年春天就得了脑溢血,秋天就去世来了。不得已全家搬回农村,住了三年又搬走了,这样妹妹也就有了这个同学,我也称其为老乡。
公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