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公园里的那些生灵(散文)

精品 【流年】公园里的那些生灵(散文)


作者:张昱煜 秀才,247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86发表时间:2021-08-21 15:16:44

北京的秋天,总是不同凡响。
   银杏的黄、地锦的红、青松的绿、天空的蓝,把秋日的北京城点缀得格外迷人。
   此时此地的美,别处无法比拟。让每一个来北京的客人都大为赞叹。
   两旁的银杏树呈现透明的金黄,那银杏叶,像鸭掌,像小扇子。《种子的故事》一书,作者是生态学专家乔纳森·西尔弗顿。他写到最早出现的种子植物在泥盆纪,距今约有3.6亿年,流传到现在的物种里面,银杏榜上有名,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
   准确地说,两旁的银杏树在免费为我指路。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文化创意公园,下了公交车,走几步,就看到公园的大门口。
   这个文化创意主题公园,面积很大。景区按五大洲规划分布,浓缩了五十多个国家,108个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类似于深圳和长沙的世界之窗,一眼看遍五十国,花上两三个小时,在里面优哉游哉地闲逛,很值得。
   我早几年去欧洲旅行过半个多月,异国的建筑多有浏览,所以,这次来公园,兴奋和神秘打了小折扣,有的只是到此一游和打卡的心态。好在,公园里有高大的银杏树,有金色的法国梧桐,有漂亮的太阳花。浓郁的秋色,让人领略另一种自然之美。
  
   一、悲情的马
   “美女,坐马车吗?转一圈一百元,转半圈五十元。”一扭头,一匹带着铃铛的枣红色高头大马停在我眼前,缀着金丝吊坠的马车,装扮得很上档次。赶马人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一件褐色的夹克衫,由于他把拉链拉得很下,我能看到他的脖颈上青筋爆出。
   赶马人的脸很长,眼眶内陷,好像半个世纪没有睡好觉。他的嘴巴干裂,不知是不是被风刮得渗出血丝。他一遍一遍说着这个园子如何之大,一遍一遍说着他的马车如此之好,目的想尽快达成一桩生意。
   可哪知,我一向喜欢独自行走,一向喜欢放慢步伐,追寻如风一般的自由。我瞥了一眼马车,快速走开。
   我转到伦敦桥的桥头,利用水面的倒影,拍了几张照片,此时,金色雏菊吸引我的目光,旁边是人造郁金香花团。我睁大眼睛寻找大风车,还真有。一个长有四个翅膀的大风车,白色,用一个结实的木头梯子支撑着,梯子漆成淡蓝色,很像小时候在气象站见到的气象塔。大风车下面插着一大片塑料小风车,就像大风车生的小娃娃。蓝天白云下,非常显眼。
   我心里想,不出国门,就能把远方的荷兰收入眼中,真好。
   这个非常大的园子,即便是再来十拨人,也会像豆子散在茶盘里一样,空落落的。我把这条小水沟幻影成宽宽的河,把河两岸金色的树木,看成是秋天的晚礼服,让自己这颗不羁的心,慢慢收拢来。
   此时,一个人心无旁骛地走着,何惧车遥马慢,我只想在这个园子里安静片刻。
   又有几匹马走到我眼前,其中有两匹高头大马,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一匹是白色的,戴着古铜色的铃铛,马背上驮着一副马鞍子,马鞍子下面是一块大红色的灯芯绒,四周带有金光闪闪的吊穗。这匹马的前后两只黑褐色的马蹄,又厚又长,就像时髦女孩的“恨天高”松糕鞋。马儿不停地交换站姿,摆动着屁股,好像哪种姿势都不舒服。
   另一匹是枣红色的,戴着一个银白色的铃铛,在夕阳的照射下,银色的铃铛上折射着弱弱的光。
   几块不规整的石头上,坐着两个男子,其中一个大约六十岁,黑而瘦,抽着烟,漫无目标地注视着前方。他的双眼,如两股干涸的池塘,浑浊而茫然。另一位不到四十,也偏瘦,他目不转睛地翻动着手机,不时被抖音里的视频惹得呵呵大笑。
   年长的男子说:“那抖音的视频有啥好笑的,都是人家演给你看的,又不是真的,咱老百姓就是吃馍喝汤的本事,那些人演一出是一出,也不怕累,也不怕出丑。”
   哇,这是我久违的乡音,我断定,他们是我的河南老乡。
   果不其然,他们是河南驻马店的。老乡见老乡,没话找话也要聊上一场。
   从大哥口中得知,他今年六十八岁,新冠疫情好转时,才来到这里的,目前还不太适应城市的生活,想着回家,又想着挣钱,心里很矛盾。
   他说,在这里牵马,累是不算太累,就是有点无聊,和在家里犁地、拉麦耧真不一样。以前在老家,牵着马,干着农活,好开心。在这里,光觉得日子过得慢,掰着指头算着日子,心里急,心急也没有办法。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故乡安置不了肉身,异乡容不下灵魂。一个词,叫漂泊,另一个词,叫乡愁。
   他牵着这些马,那个枣红马,好贵,三十七万,那个大白马,三十六万,那些矮种马也要七八万元。周末和节假日忙一些,其他时间基本上是很清闲的,公园里坐马车和骑马的活,都是一个本地老板承包的,他们受雇在此,也算打工人。晚上,他们和马睡在隔壁,夜间有人专门喂马,他们只负责白天这一段时间。
   我至今不明白,老板花钱买这么贵的马,用意如何?即使是买三、五万一匹的马,也可以做好生意。也许,这才是人家心中货真价实的“宝马”吧。
   我知道,纯血马眼大,鼻孔大,肌肉呈长条状隆起,四肢长而有力,彪悍威风。骑马不像开车,点一下油门就行。有时遇见犟马,你让它走,它非要低头沉思,急得拍马屁股也没用。
   又有人围到马群附近,那个一心看抖音的小伙子,嗖地一下子站起来,走在马的身边,嘱咐小朋友离马远一点。这群人只是利用马当道具照相,没有骑马的意思。小伙子说,马儿最听他的话,疫情期间,他四个多月没有离开园子,天天和马说话。
   我一下子来了采访兴趣,用家乡话和他聊天。得知他去年大年三十买好了火车票,等着回家,却不料北京因新冠疫情封城了。外面的人不能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整个园子,被动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他就是其中一个。
   “那阵子,天天吃了饭就睡,睡好了就吃,头都快睡扁了,人都快疯了,家人挂念也没有用。还好,园子里有水有电,每个星期有人负责送米送面送菜,还要送马饲料,我一个人喂着这些马,快急疯了,心里烦也没有,跟这些闲着的大马说话,它们天天马蹄子痒痒的,理也不理我,那些日子,是我讨好它们,不是它们讨好我。那时候,不知道疫情啥时候能控制住,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现在想想,都不敢想,那段日子,真是难。这个公园,4月28号才打开门,4月30号全面解封。那些天,跟坐牢差不多。这不,一解封,就接着忙生意,家都没顾上回。人家老板亏大了,咱也得有点眼色,对不对。如果刚一开园就急着回家,不管不顾老板的生意,那样做人,好差劲,以后谁还敢跟你共事呐,你说是不是?”
   刚才,我还以为这个小青年吊儿郎当,经他这么一说,再看一眼他黑瘦的脸,对他肃然起敬。
   他用手顺了顺马鬃,招呼着游人骑马游园,那神态,有祈求游客掏钱的味道,只要有人关注着他身边的马,他的眼睛马上放着光,黑瘦的脸庞,有一股激扬的劲头。
   “老乡,你要不要骑一圈,给你个优惠价,骑一圈算半圈的钱。”他笑着问我。一想到这些马已经静养发呆了一百多天,真想让它们多休息一会。
   我看到过一个残酷的画面,一匹公园里的马,累死了,它倒在地上,再也不能雄赳赳气昂昂了,它的身边,是100多个空空的矿泉水瓶子,这些瓶子里的水,参与救助它。此刻,已经毫无回天之术,这匹马永远地离去了,随同它离去的,还有无端的呵斥、刻薄的嬉笑。
   它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只会忍受,只会受累。这一天,它因为老了,累得走不动了,再也不能站起来。仿佛,只有在它倒下的那一刻,世上源源不断的爱,才肯青睐它。
  
   二、寂寞的孔雀
   一颗巨大的银杏树不偏不倚罩在上面,那些叶子统一侧着头,像一把缀满流苏的无敌大黄伞。
   金黄色的银杏叶,就像秋天的诗句,也像秋天的美梦。
   我很难想象,没有银杏树点缀的北京之秋,是怎么一副模样。
   其他城市也有银杏树,可有些是新栽的,身子骨还不硬朗。北京的银杏树就不一样了,它们早已经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有了气定神闲的感觉。在北京,最出名的银杏树是潭柘寺的唐代“帝王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树下,有一条厚木板的凳子。我因为是自由行,一个人随意走走停停,坐在长凳子上休闲,听听银杏叶落下的声音,听听林子里鸟鸣的声音。
   一转身,看到三只大孔雀,旁边有小广告牌,原来,这些孔雀是供人拍照用的。我正纳闷怎么没有看到经营的商家,片刻功夫,从人造小山洞后面走来一个女子,还端着一个小型的电饭煲。她把电饭煲放在旁边的石凳子上,麻利地舀上一碗红薯稀饭,用筷子巴拉巴拉,几分钟喝完了。然后,她又以最快的速度,再舀满一碗红薯稀饭,端起碗,跨过一条柏油路,旁若无人地朝着正前方一路小跑。我的目光也跟着她的身影一起走动。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到这碗稀饭的终极“落脚点”,她一路小跑又回来了。
   我在心里给她临时取了一个名字:孔雀妹。
   她小跑走到我身边时,我看到她满头大汗,黑色的刘海贴到前额上,瞬间成了“条形码”。她的脸黑里透红,是那种健康而耐看的容颜。这女子在农村,面容顶呱呱。
   我在她对面的石凳子上坐下来,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翻看着刚才拍摄的照片,也想看着她做生意。可能由于疫情的原因,也可能不是周末,公园里游人并不多。她和三只孔雀对视了片刻,就百无聊赖地玩起了手机。
   “宝贝,来和孔雀合个影吧!”“宝贝,好乖呀!”我猛地抬起头,只见一对打扮时尚的夫妻带着宝贝儿子来到“现场”。那小朋友有四五岁,他一下子就凑到右边的大孔雀旁边,用手拽了拽漂亮的孔雀毛。呵呵呵地笑着。孔雀妹妹不急也不怒,而是和气地“纵容”小宝贝,希望他能与孔雀合影,希望她的摊位能有收入。
   那孩子看着孔雀的目光,一点点变得格外“深情”。我心里暗自高兴,当我以为这一宗生意十拿九稳时,不料,孩子妈妈一句话:“宝贝,走,咱们到那边看河马去,走,就在那儿呢!”孩子马上离开孔雀,到了旁边的“河马部落”。
   我有点心急了,眼看着的生意就这样泡汤了,就好像我是当事人。
   有人说,赚钱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花钱如“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古以来,生意难做,赚钱不易。
   可能经常有这样的碰壁,孔雀妹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反而是我的脸上有点不高兴,我本来想向她微笑一下,以示鼓励,可笑容莫名其妙地被搁置在秋风中。
   我问她老家哪里?其实,听她和我聊天,我已经猜出她是我的河南老乡,我还想问她具体是哪里人。她说是南阳的,来北京好几年了,在这个公园里,我们一下子成了老乡,我立马改用家乡话与她交流。我问她在这里急不急,她说,在这虽说不如在老家自由,可她干这行,比在北京的餐馆和超市打工自由多了,也简单多了,晚上,把两个孔雀放在背篓里,那个大一点的孔雀放不下,就抱在手上,把它们带到租住房即可,早上再带过来,租住房离公园有二里地,也方便。我问她给孔雀取名字没有,她笑着说:“咱农村人,又不是自己真嘞养宠物,哪有那闲心呐!把它们喂饱就好了。大姐,你信不信,我自家儿子生下来,一断奶,交给我婆婆带,我就出来打工了,我抱我家儿子,还没有抱孔雀多,你说说,是儿子金贵还是孔雀金贵。”她的一句话,把我逗乐了。我竖起大拇指,笑着说:“这些可是高级宠物呢,一般人可养不起,你说,是不是。”一句话,也把她逗笑了。
   问起她以后的打算,她笑着说,以后想在北京多打几年工,家里生了俩儿,要读书,要买房,要结婚,哪一项都得花不少钱。
   得知她在这里有三千多元的收入,我也替她高兴。问她怎么想到在这里打工,她嘴巴一呶说,这里的河马、骆驼、牦牛等,都是一个老板,老板是河南人。她还颇有自豪地说,不光这些是河南人,那边开超市的、搞园林的都是河南人。
   有时,真有点佩服河南老乡的,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得有声有色。
   忽然看到银杏树下来了一群小红帽,老师在前面带队,学生一二一在后面跟着,可能是学校组织的秋游吧!
   当老师宣布自由活动时,我看到无数的“宝贝”迅速跑到孔雀旁边,简直要把孔雀围个水泄不通。我心里暗自为老乡高兴,这将是一桩团队大生意。
   三只孔雀一下子不适应这么大的阵势,略微显得有点惊悚。孔雀妹站在孔雀身边,好像在为这三个会赚钱“宠物”壮胆。在她的安抚下,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场面没有失控。
   我看她全然没有刚才喊着“宝贝,宝贝”的意思,心里又替她着急了,这一桩大生意可得把持住,可是,孩子们像鸟儿一样,片刻功夫,又哗啦啦地飞走了。
   我说,刚才来了那么多“宝贝”,你咋没有抓住机会呢?她淡淡地说,这些孩子是班级组织的活动,老师带着出来的,学生口袋里的钱都是有数的,不可能还有余钱来拍照,如果真有“小土豪”想摆阔,老师会批评的,咱做生意,哪些钱能赚,哪些钱不能赚,心里有谱。也不能为了几个钱难为孩子,谁家没有孩子呐,将心比心。

共 74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为了赚钱,有人不惜重金把一些生灵买来,以供游人娱乐。孔雀,马匹,骆驼都成了人们玩耍的工具,使一些游人,特别是孩子们,不用到远方,就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诸如骆驼这样的大动物。按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可生意却不太好,特别是疫情期间,生意萧条惨淡,闲暇下来的生灵很无聊。生灵离开了本土,会水土不服,可失去自由的畜生,是无法言说,无法主宰自己的,只有任人宰割。从乡下雇来的管理人也是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可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守着这份工作。公园里的生灵们,各怀心思,为生存,却又都无可奈何。文章通过公园一脚,反映出一部分生灵的生活状态。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82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08-21 15:19:48
  具有深度的文章,让人思考!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08-21 15:20:38
  问好作者,祝福秋安!
五十玫瑰
3 楼        文友:张昱煜        2021-08-22 23:28:17
  谢谢编辑老师的用心点评,秋安
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1-08-24 16:08:13
  取材真好,语言真好,富有画面感,文入心,让人心疼,让人无奈。
   一种现象因世俗而改变,展现在人们面前。
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8-25 16:22:42
  第一次在流年读到作者的文字,格外惊喜!作者是写作高手,果然不一般。细细读来,如汩汩而出的泉源,可以沭手静心。作者的文画面感很强,读过就如随作者游览了一遍,身临其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8-27 16:56: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7 楼        文友:风逝        2021-08-27 17:27:13
  读作者的文,不仅感受到了作者良善的心灵,也感受到了一种对所有生灵的悲悯情怀——对在异乡漂泊艰难求生存的人,对公园里作为人类赚钱工具的各种动物。而艰难求生的人们身上的良善,作者也一一呈现,更让人感动。用善良去阅读善良,展现善良,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