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中元节致亲人(随笔)
岁月的脚步踏着时光的隧道风驰电挚,清风冷月笑看人世间春山荣衰枯萎,萧萧秋水九转回肠,喜怒哀愁,甜酸苦辣,成败得失层叠往返。又到了今年的中元节,在父母姐姐离开我而去数年中,回忆是唯一永恒的寄托。父母温暖的怀抱曾给我今生的温暖,母亲教我第一次呀呀学语是对我今生愚蒙的启迪,父亲的一个眼神,一个举手投足都是我今生榜样的倚重。童年的回忆是那么美好,那么甜蜜无尽无休……
1, 我的父亲,正直,开明,又有远见卓识。因为他年轻时做下了病,一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母亲理所应当的成了家庭的主力,姐姐5年级就在离家5里地的大桦林子读书,母亲的身体也是在姐姐上5年级和在孙吴县城上初中那几年,开始糟糕的。母亲的病还要经常需要去县城才能治,住不起院,就在朋友家寄住,这个朋友其实就是本村的媳妇,丈夫去世后又嫁到了城里人家的。人当然的好只付以协助从不求回报,那时能用金钱回报就去医院住了。为报答人家的帮助只能不断带些土特产以表心意。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中断了姐姐的学业。姐姐学杂费靠的就是母亲卖鸡蛋,猪,土特产一毛一毛的换来的。那种情况不供姐姐上学也是合情合理的,况且整个村里和姐姐同龄的好多,没有第二个上学的。
我比姐姐小6岁,因为小时有点贪玩,有一次跟伙伴们记得玩推大绳,玩的正起劲也没觉得已近黄昏,突然屁股后面来了一脚,吓我一大跳,父亲也不做声。背着手就走了,他前面走,我在他身后怀里揣个小兔子紧跟着。还有一次在饭座上我说了句谁谁的不是的话,父亲把筷子啪往桌子上一摔。从此这样类似的事我不会在做了,父亲是在教我怎样做人。玩要适度,要懂事,知道关心家里,照顾父母。父亲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亲稳重,深沉,特别有气质,特别是俩个大眼睛炯炯有神,对我们姐妹要求严格,好多大人和孩子都害怕他,他的威严不是靠嘴,而且正义的行为,我敬重他的品格,他要求我们不是非要怎么出人投地,而是走正道做好人。我长大后父亲不但从没打骂过,说话还总是特别亲切温和,更没有过命令式或批评指责,对我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绩他都是那么关心和在意。其实他的身体一直就是特别的不好,那个年代也确实医疗技术也太差,但是孩子的前途在他心里比任何事都重要,我们姐俩从事的教育事业都是在家庭处于最困难阶段在他的固执下做到实现的。
因为当时的家里没人照顾我,虚7岁就送进了学校,初中毕业那年,乡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高中,我就不想上,父亲坚持让我继续读书,我还是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中断继续上学。回到村里务农,有过俩次招工父亲都不情愿,直到有了上师范的机会,父亲才心满意足。
初中毕业那年和苏联关系备战紧张,父亲在身体时时都需要母亲照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让我和我母亲去吉林叔叔家,当时奶奶爷爷也在叔叔家住了半年。他的身体不好,没有了母亲照顾他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想的是保护我们而不是自己。父亲辛苦了一辈子,在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就走了,虽然住进医院就已经知道了结果,但当父亲回光返照时说了句"我真的要走了”,还是把我们的心都撕碎了。当把父亲放在棺木里时我哭的鼻血淌了他一身。父亲走后好常一段时间我总是做梦梦到他,而且是活灵活现的跟我们说话,跟活着时一样,母亲特别害怕,多方咨询想办法解脱此精神桎梏。
2, 我的母亲是中国传统美德集一身的优秀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母亲为人诚实,善良,性格开朗,宽容,大度,勤劳,孝顺,她孝敬闻名家族内外,她的悉心照料父亲的身体爱心无以伦比,每天调着样的给父亲做吃的。冬天我就从来没冻着过,吃代食那几年我也从来没饿着过,她疼爱孩子,溺爱有加。她不但把家料理的有条不紊,还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她的讲究真的好多好多,每年的每个节日,都有那么多讲究。我现在常常觉得有很多有趣味的生活回忆都是来自母亲的那些讲究,我说母亲的讲究到我这快给丢没了,我继承下来没有几个了。坚持了家人过生日,但还没有母亲做的那么认真,母亲不但要做长寿面,还要把煮熟的鸡蛋用红纸涂上颜色,在用鸡蛋在你身上滚一遍,最后从背后头上往下滚让鸡蛋掉到地上。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以身作则教育了我们,我们姐妹先后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国家干部,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3, 我的姐姐是既父母后给我人生帮助最多的,特别是父母不在后,姐姐家就是我的娘家,在乡中学从来没得过病的我突然病倒了,姐姐得知后找车坐到辰清,又让辰清邮局的姐夫同事用摩托送到我那,姐姐到我住的寝室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姐姐当即联系了他的同学,把我一周后就调到了县城。我和母亲都住在姐姐家,姐姐关心我女儿比我之多不少,女儿小时候把大姨叫妈妈。在中学教学她又觉得我辛苦,非要给我调换工作,我内心实在不情愿,她就一次次来学校找我,记得最后一次是我正在忙着写团委主办的板报,忙着呢不是。头也没回的说了句,那你就办办成就去,办不成更好。姐姐啥时走的一点意识都没有。她是出了名的人缘好,没想到她一句话,就成了。姐姐和姐夫上学时都是尖子生,俩个孩子都随了她们,儿子考上的记者,现任县电视台编辑室主任。女儿毕业不到一年就参加团委书记竞选考了个第三,当即提拔副乡长副科级,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现任卫生局党群书记,副局长。她的大孙子也不负重望,今年高考被黑大教育系录取。姐姐虽然走的太早太可惜,但姐夫衷心的守护着她们的爱情,守护着儿孙。她也可含笑九泉了。
岁月无情,人生无奈,子欲孝而亲不在。 今天中元节,有这样的机会,要跟父母和姐姐说的话太多太多,最后归结一句话祝福父母和姐姐在天堂幸福安康。永远的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