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戒酒(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戒酒(随笔) ——趣谈酒文化之九


作者:自咏诗 童生,65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7发表时间:2021-08-23 17:25:21


  
   出现上面两种醉酒后果,醉酒之人醒来后往往后悔不迭,于是发誓戒酒。对于真正好酒的人,于他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旦喝酒上瘾,要想戒掉很难,据说只比戒烟容易那么一点点。
   陶渊明有诗道:“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意思是平生不戒酒,戒酒就不高兴,以致晚上或睡不着觉,早上或起不了床,态度非常坦率。杜甫晚年因患肺病才暂时戒酒,“潦倒新停浊酒杯”,但恐怕也只是在病情相当严重时,他最后客死湘江时仍然死于牛酒(牛肉和酒)。白居易“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因老且病而戒酒。
   喝酒过量有损健康,前文已经说得很明白。而封建社会里,达官贵人、名士才子乃至纨绔子弟挟妓饮酒更是常事,古人称挟妓饮酒为“花酒,”认为更伤身体。故此,唐代吕严《敲爻歌》说:“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
   这就使得一些明智之士对这种放纵的后果而忧心忡忡了,他们呼吁要修身养性、保持节操、珍惜时光。东汉杨秉就是这一类人,他早丧夫人,遂不復娶,又不饮酒,以清白自诩。他常对别人说:“吾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中医说致病有五饮,指疲饮、怒饮、溢饮、支饮、伏饮,饮酒不得法、过量都不是好现象,都是致病的根源。宋人平话小说《酒戒》,对饮酒不好的一面说得很中肯,很富哲理,“少吃不济事,多吃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
   古人对于戒酒,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根本不想戒酒,他们认为,酒,人之情所喜也,犯不着为这为那的原因戒酒,影响情绪和享乐。北齐有个叫李元忠的官吏,性情放诞,专好饮酒。皇帝想提拔他作仆射,但又担心他嗜酒。李元忠的儿子听说后,就规劝他父亲戒酒。而李元忠却说:我认为做个仆射还不如饮酒快活,你要是爱仆射,最好你以后别饮酒。
   第二类人饮酒有节,能够控制自己,不滥饮,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成功地戒掉酒,史书中的这类事例不少。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每次饮酒都有定限,往往酒已喝够数而没喝够量,殷洁等朋友劝其再喝点儿。陶侃沉吟良久,很感伤地对他们说:我年青时曾因喝酒有过失,父母嘱我以后不得再酗酒,现在父母虽已亡故,但父命仍在,故不敢违。陶侃的父母是明白人,他们不是粗暴地干涉儿子饮酒,而是时常规劝其节饮。
   陶母甚至“剪发治酒”,为儿子招待客人用,《晋书·陶侃传》载:陶侃年青时家里很穷,一次,鄱阳范逵来家作客,家中无钱买酒,陶母就剪下自己的头发去换酒菜。由于父母的正确引导,给陶侃留下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所以他才能做到“父母虽亡,但父命仍在”。陶侃能够饮酒有节、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认识比较明确,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有明确的人生观。他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於时,死无闻於后?是自弃也。”
   北宋蔡文忠喜饮酒,酒量也很大,作济州通判时,经常喝得大醉。他的母亲年纪很大了,见此情景非常忧虑。一天,山东有个叫贾存道的人来到蔡府,盘桓几日,临走赋诗规劝蔡,“圣君恩重龙头选,慈母年高鹤发垂。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成病悔何追?”蔡瞿然而醒。此后非亲友客人来不饮酒,再也没有喝醉过。
   有些人志存高远,也有些人清心寡欲、洁身自好,都能做到不因饮酒废事。晋元帝司马睿平素好酒,大臣王导谏言要以统一大业为重。元帝便命左右进酒,喝干后将酒杯扣在桌上,以示戒酒,此后再也不喝了。
   三国时期的邴原很能喝酒,但是在外出求学的八、九年间滴酒不沾。临别时,师友们以其不喝酒而准备了一些菜饭为他送行,他说:“我本来能喝酒,因怕荒疏学业,所以戒掉了。今天就要远别了,既然大家为我饯行,可以喝一些。”于是大家团团围坐,饮酒终日,邴原也没醉。
   宋人邵雍乐天知命,居洛阳时,虽然四壁萧条、不遮风雨,衣食仅可自足,仍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每到吃饭时仅喝酒三、四杯,微有醉意即止。
   第三类是那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辈。有一人姓万名事,嗜酒无度,一次,其父告诫他说:今后限你每次饮酒只能三杯,多饮就是不孝。万事连连答应,表示一定遵从父亲嘱咐。第二天,他特意让匠人制作了一个巨大的酒杯,可以盛二升酒,酒杯上刻八个字:“父命节酒,止饮三杯”。此后无论去哪儿赴宴,随身都带着它。后来人们知道了,就取笑万事,呼他为“三杯和万事”。
   我记得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餐具市场上特号大餐盘忽然成了抢手货,某市陶瓷厂在短短几个月中,订货量从4万件扶摇而上达到7万件,某宾馆一次订货就要12寸特大餐盘1万件。原来不久前中央下发了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大汤盆、特号大餐盘就是在中央三令五申大刹吃喝风、提倡“四菜一汤”之后走俏市场的。原来的几样菜品可以摆放在一张餐盘上,当做一道菜端上桌,呵呵,这可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那些购置了那么多大餐盘的经理们,你们想没想过,这种对策难道没有“三杯和万事”之嫌吗?特别是那些用公款吃喝的公仆们,难道不是今天的万事吗?
   细思起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提倡戒酒,并不是要求人们不饮酒,主要是提倡不滥饮、不酗酒,提倡饮酒之人要有节制,修身养性、陶冶情怀。明代的李翊在《戒庵老人漫笔》书中记载一篇“酗酒戒”的文章,文中说:古人放酒,是为了寄托某种志向,陶渊明为避世,毕茂为避乱,荆轲为藏名,灌夫为愤世,淳于生为玩世不恭,刘伶为傲世。而时人则滥学古人,饮必醉,伤生灭德。文章最后说,李翊与朋友相约:觞过五行,酒至一升,面作赤色,唇齿间觉洒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则覆觞(扣过酒杯)止酒,不听者非良友也。
   善哉斯言!这里提出的饮酒尺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共 22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劝酒说,自然是劝君适量饮酒,勿酗酒。醉酒之后,人总会后悔。作者用中医学来证明喝酒过量损健康,并用史载对戒酒进行了阐述,鞭挞了有些腐败的饮酒。作者认为,提倡戒酒,要的是不滥饮、不酗酒,对于饮酒,要有节制,作者借用了古时人饮酒所出现的弊端。作者感慨,能把握住饮酒尺度,对人对事对自己,都是有益的。小文读来很有情趣,值得一阅。推荐共赏。【编辑:悍雨啸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1-08-23 17:25:56
  编读佳作,问好作者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2 楼        文友:自咏诗        2021-08-24 22:11:55
  感谢悍雨啸风老师的精彩编按!送您两则小笑话,愿您开心每一天!
   人们对那些酒后无德、借酒撒疯的人,往往报以善意的讽刺,这较之空洞地说一些大道理更有教育意义。历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醉酒的笑话,含蓄、辛辣,读来余味无穷、发人深思,往往令人忍俊不禁。下面摘录二则,以飨读者。
   《笑得好二集》载:有人买一猴,将衣帽与之穿戴,教习跪拜,颇似人形。一日设酒宴客,令其行礼,甚可爱。众客以酒赏之,猴饮大醉,脱去衣帽,满地打滚。众客笑曰:“这猢狲不吃酒时还象个人形,吃下酒去就不象个人了!”
   《广笑府》载:一鼠居油房,一鼠居酒房,彼此互食所有。酒鼠既食油,乃邀油鼠入酒房,口衔油鼠之尾,垂饮于酒瓮之中。油鼠饮酒乐,谢曰:“好酒,好酒!”酒鼠开口应曰:“不敢,不敢!”一言未尽,油鼠坠于酒中,翻滚不起。酒鼠叹曰:“你少饮些也罢,如何就在瓮里撒酒疯!”
   以上两个嘲弄酒鬼的笑话好玩、好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