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中国女鞋之都的流金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中国女鞋之都的流金岁月(散文)


作者:孙丹木 布衣,178.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1发表时间:2021-08-28 14:23:59
摘要:文章记叙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境内的中国女鞋之都2002年至今的建设发展历程,追述了成都鞋业发展的历史渊源,歌颂了广大创业者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鞋都在希望中诞生
   成都市制鞋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当今已成为全国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业界将其与广州、温州、泉州并称为“三州一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暖蓉城大地,在古老的浆洗街皮革市场的带动下,城南近郊永丰乡一带个体私营鞋业加工作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和兴旺起来,当地农民从此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四川鞋业看成都,成都鞋业在武侯”。武侯区建区伊始,就高度重视鞋业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全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激励鞋业加快发展。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武侯制鞋企业就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上百家,成都其它地方的制鞋企业也纷纷向永丰乡及周边集中,随着资本的积累、员工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作坊式生产迅速向半机械化或流水线生产过渡,鞋业的规模和产品质量不断壮大提升。1994年,武侯区开始在永丰乡建立四川省个体私营皮革加工贸易区;1999年在这个皮革加工贸易区成功举办了首届西部鞋业博览会,海内外客商云集武侯,订单如雪片飞来,让鞋老板们看到了商品和市场的神奇魅力,脸上大为增光;同时也让早期鞋业发源地永丰乡一夜成名,成为名扬西南的皮鞋之乡;永丰的成功、展会的成功又带动了簇桥、金花、机投几个乡镇遍地开花发展鞋业,加入争抢市场蛋糕的行列。从此,武侯鞋业进入了竞争发展的快车道,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皮革、鞋材专业市场也因浆洗街的改造转移、扩张到永丰、簇桥、金花等处,先后建成了无论在硬件设施、市场规模、经营环境都远胜于沿街为市的浆洗街的几个大型专业市场,即双楠、万隆、金花、福源四大皮革皮鞋市场,形成辐射西部、链接全国、走向世界的鞋革产品集散地,为武侯鞋业的进一步壮大升级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武侯鞋业开始了新一轮发展,这时,成都市80%以上的制鞋企业都已集中在武侯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2001年,全区直接从事制鞋的企业达到500多户,与鞋业有关的企业3000余户,皮鞋注册商标近200个,从业人员近5万人,年产皮鞋上亿双,年产值达50亿元。形成了鞋机、鞋材、货运、贸易等相关行业分工协作、配套成龙的产业链。成都武侯鞋以其价廉物美,受到国外消费者青睐,已打入全球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以致意大利等国的欧洲商人也坐飞机来武侯订货来了。
   但是,武侯鞋业的快速发展一直与发展空间危机身影同行。由于成都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加之中小鞋类企业征地困难,不少企业经常因国家建设用地而搬迁,有人称:(1991~2001)十年搬了十里路,有的搬了三、四次家。折腾下来,经营得好的借搬家之机把厂房搬大了、搬漂亮了,一些经不起折腾的就倒闭了,可建了新厂的因征不了地又添了后顾之忧。这样,鞋业的整体扩张升级受到严重制约,绝大多数企业迫切希望在政府支持下,创造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迫切希望集中征地建厂,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路子。为此,武侯区抓住机遇,通过认真的调查论证,于2002年初作出了依托本地鞋业基础优势,规划建大型鞋类工业园,为武侯和成都鞋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创造稳固基地和良好环境的重要决策。
   这个决策一经出台便得到省市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2年5月,四川省委对武侯区发展鞋业的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接着,西部鞋都工业园项目经省计委批准立项,并列为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当年9月,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到武侯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市西部鞋都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武侯区组建了鞋都工业园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鞋都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将鞋都工业园作为全区经济特区大力扶持发展。
   由此,鞋都工业园建设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
  
   火热而艰巨的初期建设
   鞋都工业园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境内川藏路旁,以武侯大道、七里大道、外环路所围限的三角形区域内。园区中心区(A区)占地面积3000亩,B区占地2300亩,C区占地1320亩。远期总规划面积共6.75平方公里。
   鞋都工业园自2002年10月启动中心区建设,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克服了国家宏观调、清理控制土地带来的用地拆迁等一系列困难,中心区南片区建设初具规模。一期报征的782亩土地已全部完成招商工作,共引进企业20余家,第一批入园的7家企业已大部分竣工投产(2004年已生产皮鞋800万双,创产值5亿元),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部分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还有10余家企业也将陆续进场建设。其中最大的项目是由鞋都公司建设的品牌企业基地,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建成后容纳2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在此设立经营总部或站点,形成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的鞋都工业园样板区。2004年,北片区规划设计完成,40多家预订厂房的企业等待入园发展,签约企业总投资约6亿元。
   与此同时,园区B区和C区的建设也在顺利进行,而且这两个由簇桥、金花两乡镇分别建设的区域,因实行的是租地自建的模式,少了征地拆迁的许多麻烦,在加快建设进度、吸纳和留住大批中小型企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要说鞋都建设最难的事,莫过于拆迁,故有人说它是天下第一难事。建设规划再好,任务再紧,拆迁的硬骨头啃不下来,也只有干瞪眼。尽管政府的拆迁赔偿政策算是优厚,但被拆迁者谁不希望通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改变自己的命运?与拆迁工作人员讨价还价、漫天要价在所难免,拆迁人员苦口婆心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只要细心诚意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顾及被拆迁者的利益,多数人还是能达成协议如期拆迁的。
   而唯独对企业的拆迁,除了工作难度,还有赔偿金的额度,都是堵塞拆迁的瓶颈。而这些企业中有不少是前些年乡镇和村社招引来的企业,当时他们看好成都城郊的发展前景,满怀发家致富的憧憬来投资,建厂建铺时大都交了基建费用,有的眼看用多年的积累沿川藏路、武侯大道两边建成的商业楼铺初见效益,此时喊拆就拆,实在难于接受。但这有什么办法呢?工业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总有人为此让路作出牺牲。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批零散行业企业业主们曾经为当地的起步发展、原始积累是作出了贡献和牺牲的。我们理所当然应像对待后来的成功者一样,对当初的开拓者抱以尊敬和感恩。
  
   中国女鞋之都展示中心
   就这样,尽管这难那难,千难万难,在火热年代,在攻艰克难的鞋都建设者面前,都一个个踩在了脚下,随之迎来的,是在鞋都工地上成千上万的建设者的挥汗忙碌,是一排排漂亮厂房拔地而起,一幢幢现代设计中心、商贸中心大厦巍然耸立。看到鞋都面貌一天天变化,宏伟蓝图一天天绘成,满怀激情的建设者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鞋都园区的变化也牵引着周边的变化,围绕园区的簇桥、永丰(今红牌楼街道)、金花、机投等乡镇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自发形成鞋都园区的生产生活配套区。大批进不了园区的小微企业,纷纷麇集于此,大都干起了为园区配套服务的行业。什么鞋材市场、百货超市、旅店餐馆、歌厅舞厅应有尽有。特别是下班后和节假日,这里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其中多是外来园区的农民工,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不可忽略的消费者,有他们的到场,就连那些街边卖卤肉的小贩都满脸喜悦忙得不可开交。正是这些带烟火气的消费营造着这里的繁荣。这也让有着天然地域优势的本地人大获其利,提前过上小康生活。
  
   从争创“两都”到摘桂“中国女鞋之都”
   2004年,随着鞋都建设的加快和武侯鞋企的飞跃成长,鞋都工业园管委会顺势而为,响亮提出争创“两都”的目标,即在原争创中国西部鞋都基础上、再增加争创中国女鞋之都。区政府和鞋都管委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提升文化素质、创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打造品牌。包括——
   建立健全成都武侯皮革行业协会。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开展申报“真皮标志”、参检优等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会展、打造品牌等系列活动。鞋都工业园作为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每年参加该协会主办的上海国际皮革展会,参加中皮协理事扩大会等,参与和完成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安排的接待日本访问团等有关活动任务。
   鞋都管委会、鞋都公司和武侯皮革行业协会于2003年发起成立了“中国西部鞋都发展同盟”。到2004年,除本地知名企业外,已有温州红蜻蜓集团、重庆斯托蒙鞋业及四川省新川进出口公司等外地知名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机构)加入发展同盟,加盟总数已逾100家。发展同盟已举办了一系列理论交流、联谊活动和培训活动,在聚集整合鞋类企业、提升鞋业整体水平、打造鞋都品牌、吸引园区项目投资方面,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创办西部鞋都人才咨询中心、职工培训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和企业普遍欢迎。政府出资主办或资助企业参与大型展会和文化宣传活动;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号召鼓励企业申报“真皮标志”;对获得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给予重奖,最高奖励达60万元。园区管委会牵头鞋都公司、行业协会,先后组织了优秀品牌宣传评比活动,参加成都、上海、广州、温州以及美国、德国举办的国内国际大型会展等活动(10余次),起到了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成都鞋业和西部鞋都形象、宣传“成都造”品牌和“两都”区域品牌的明显效果。
   为弘扬成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鞋文化,特别是女鞋文化,武侯区还创作出版了一本题为《三义庙鞋歌》的书籍,该书通过历史故事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成都清代鞋业发展和行会创立的历史风云。
  
  
   由于开展了以上一系列工作,全区鞋业形成重人才、重技术、讲质量、创品牌的热潮。涌现出卡美多、艾民儿、派中派、古奇、武俊等20余家省、市龙头企业及一批知名品牌。其中艾民儿、卡美多获“中国真皮名鞋”称号和四川免检产品称号;卡美多、古奇分获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13家企业获“中国真皮标志”;派中派、嘉丽多获国家质检中心认定的免检产品称号;13家企业产品获优等品称号;20个品牌评为市优秀品牌;2000年进驻武侯区的“双星”是全国著名品牌和驰名商标。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成都武侯已结束了“无名鞋”的历史,“成都武侯造”鞋产品已逐步享誉国内外市场,同时也为武侯区获得“两都”荣誉称号增加了积分。
   成都市自古是西部地区繁华的商业城市和消费城市,女性消费长盛不衰。从鞋类消费品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女鞋的需求量远远超过男鞋。基于成都的历史地域因素、商业特点和国内外市场导向,成都武侯女鞋生产的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女鞋产量占全区鞋产总量的90%以上,2004年已超过8000万双。据业界的信息,成都女鞋产量已居全国第三位。正因为如此,鞋都工业园应势而为,将争创“两都”的工作集中到争创中国女鞋之都。
   成都女鞋质量、样式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卡美多、艾民儿、派中派等一批著名女鞋品牌越来越响,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产量的80%,特别在东欧、西亚等国外市场受到普遍欢迎。不少港台鞋商和享有中国鞋都盛誉的温州老板也看好成都武侯女鞋,纷纷到武侯区下定单。女鞋企业经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成都“女鞋之都”的美称已被业界普遍认同。这已形成武侯区申报“中国女鞋之都”的突出特色和优势。
   “中国女鞋之都”的申报书一经呈报,鞋都管委会和武侯鞋企业拧成一股绳,围绕授牌单位的标准要求,抓紧做好做实各项工作。直到2005年底,辛勤汗水终换来丰硕成果——经过中国轻工业协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后为中国鞋业协会)组成的荣誉称号考核验收团莅临武侯的考核验收,决定授予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荣誉称号。
   2006年初,“中国女鞋之都”授牌仪式在武侯区隆重举行,“这是一块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区域品牌名片,是区域名牌。”出席授牌仪式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高度肯定了成都鞋业产业的成绩,并鼓励道:“中国女鞋之都”的创建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成都鞋业要保护好这块牌子,不断丰富“中国女鞋之都”的内涵,使其成为名牌、名人、名企的聚集地,成为自主创新的“硅谷”和创新鞋业发展潮流的驱动器。
   “中国女鞋之都”的摘桂,标志着成都鞋业开始走向国际化、自主品牌化、贸易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女鞋之都的建设发展,对本区经济的直接贡献是吸引了数亿元的外地投资,创造了50亿元的年产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远远领先于区内的家具、食品等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间接贡献是带动了相关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武侯区鞋业集中的永丰、簇桥、金花三个街道办事处(原为乡镇)的经济因此得到大幅增长,农民人均纯收每年递增10%以上,其增量大部分来源于鞋业收入,鞋业产值已占街道总产值50%左右。

共 1047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气势恢宏的作品娓娓道来,作者梳理脉络,用细致周到而详实的事件和数据,讲述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在以前生产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雏形再到一步步建设走到今天的伟大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女鞋之都的发展离不开当时良好的时势,离不开党和政府的远见、富有英明的决策和大力的支持,更离不开成千上万的建设者的努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市场。可是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女鞋之都的经营成断崖式的下滑,庆幸的是,企业和政府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现在又开启了全新发展的时代!这篇文章真正做到了为中国女鞋之都扬名立万,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女鞋之都的前世今生,让更多的人对中国女鞋之都充满了向往和祝愿之情。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1-08-28 14:27:24
  通过作者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一路走来的历史,它无疑就是成都鞋业的一张名片,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孙丹木        2021-08-28 15:19:07
  衷心感谢叶老师独具慧眼的编审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对中国女鞋之都的创业者及创业成果的高度赞誉!您在按语中以如花妙笔提炼出本人的拙作主题,让其增辉添彩,也让按语本身成为魅力十足的精彩篇章。
2 楼        文友:卢海阳        2021-08-28 17:40:09
  阅读中,仿佛回到了鞋城。曾经乘公交车去鞋城买鞋,这家进那家出,至少买二双回家。看了此文,萌发出去鞋城看看的想法。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