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浅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随笔)

精品 【菊韵】浅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随笔)


作者:刘明国 童生,864.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0发表时间:2021-08-30 13:00:25

我们知道,文学有社会功能与市场效益两大属性。喜欢文学创作的人,一般是不大关心自己写出的东西是怎样在这两大功能中去定位的。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思想的驱动下,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来看,也觉得这话很对。如果先定下什么目标,为达到什么目的而去写作的话,反倒是不能写出什么好的作品来的,只向着什么目标目的写作,去接什么大部头,想成个什么家,捞到多少好处,很可能都是橡木求鱼,望梅止渴。不但实现不了你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会产生反响一方的社会效应,还可能使作者滑到御用文人或应景文人的歧路上去。
   这是因为:
   1.作者没有认识到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不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搞文学创作不是搞科学攻关实验!必须是目标明确要达到什么领域阶段而去一步步努力。文学创作是作者占有了一定生活的以个人为主体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2.作者没有摆正与作品的关系。俗话所说的作品如儿的亲切认识没有被内心认可接受,把急功近利从笔下弄出的东西变成了继儿干儿或私生子,而不是名正言顺的血脉嫡亲。
   3.作者倾入作品的思想情感是勉强的,不真实的,要不是离开了生活土壤,就是不知为谁而写。写出的东西是无病呻吟,社会当然不认可。市场是有色眼镜,不青睐没鲜活生命的东西。贾府的焦大绝不会去爱病恹恹的林妹妹的。
   4.作者先问收获,耕耘惜度。会束缚手脚和自由投入发挥,写出的东西会在原地打转转或囿于先有鸡子还是先有蛋的烦恼纠缠中。
   我的文学创作中,鉴于这种理解认识,我尽量避开和杜绝这种文学创作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创作路径。我们不是天才,不是大师。我们是凡夫俗子。我们只能守住一方心情,一点儿爱好,并乐在其中。心头若无闲杂事,便是人间好时节,能在自由创作中享受到一份好心情,便知足矣!我打从高中时代接触文学并萌发创作的冲动就有了这种初级认识,后来耕耘到写出比较像样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发表到刊物报纸上,能厚积薄发出一本本文学集子,拿到一些奖项,这种心情仍然没有改变。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困在为一本书而奋斗的功利主义目的中写作,我的文学创作是不会取得目前的成绩的(已创作发表约二百余万字的小说诗歌散文及论文作品),加入了中国石化作协与世界华人作协,年初又应邀参加了一带一路的“暨盛世中国”百业先进人物赴泰文化交流活动。)如果我年轻时爱好文学是为了发财,我想,我应该早罢笔改作商人了。因为我没有身边俗人们认为的已因弄文赚得盆满钵满,有时甚至还要倒挂。是一想到所收获到的社会效益,所收获到的一份好心情,是我坚持文学创作的主流文化。我便不悔。我便感谢兴趣和爱好这原始驱动力的伟大。所以我也认同单纯用金钱是不能衡量文艺作品的高下的。所谓从大刊上每每看到作家们销书的排行榜时,总会产生些反感,未必排在第一和末尾的就一定代表了作品的高下。且不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这首尾之序无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首先是评论家名家的鼓与噪;二是读者的接触面和口味的咸淡度;三是社会的发现度。这原因之三,历史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有的是,大户千金也深藏。
   所以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认为光强调文艺作品的市场效益创收分优劣定高下,是不对的。我国每年生产那么多电视剧,出了那么多的名人传记,其中有多少是粗制滥造,有多少是迎合了脑残粉丝们的低级趣味的,对明星们的过度追捧的,又有多少是真的为人大众以喜闻乐见的充满了时代社会正能量的纯文学作品呢?官方统计公布的数字是惊人的。很像时下呵斥的转基因产品。就以如此,因为一些人抛弃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功能要求——真善美。用假丑恶侵蚀和干扰了文学创作的底线。所以得来的利润便太铜臭了,太不道德了。不是按劳和社会公平就取得等价交换,应为我们所不齿。它也根本不配拿来作为衡量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
   在中国古代,如创造了四大名著的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创作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三言二拍》以及留下了《诗经》《史记》的大家们等等,他们动笔写作或大功告成之日,又拿到过朝廷几许银子,得到多少润笔之资。像写作《红楼梦》的曹雪芹,写到第八十回时便因贫病交加而死去,后四十回由高锷续写,还有太史公司马迁宁受腐型也要把史记完成。完全是作家的一种伟大责任与对社会历史的担当。如果没有前人先贤的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创作态度坚韧精神伟大劳动,能给我们今天后世留下这么多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吗?能使我们后人看到读到那些看不厌的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的连续剧吗?是这种创作思想创作了不朽的经典!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牵出我们上面提到的另一话题: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对搞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不但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块天然的磁石。有了这两点,便会产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傻劲。像许多成功的大师们那样。
   我自己的创作劳动当然不值一道,只是也经历过,实践过。我年轻时爱好文学坚持到老不罢手;在工作繁忙时坚持,在生计压肩时坚持在受到家人不理解或被人讥笑也坚持;遭遇一次次退稿打击也坚持;失去了唯一一次进北师大作家班学习的机会更坚持。坚持自学弥补,坚持函授弥补,坚持多参加各类文学活动弥补。靠的就是兴趣和爱好产生的傻劲。
   一个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尤文学青年们有了对文学的爱好与兴趣后:一可产生原始的创作动力潜心专行,会十挫而九不悔,会不畏攀登反复实践,永不言弃,直至成功;二是会以极大的热情,最多的时间,最能找到和利用的外因,最可能提交和进入的办法,去靠向成功的目标,不论大小;三是不计名利得失,进取不倦,也不变成功利的目标。只把这些当做能产生好作品的摇篮对待。让兴趣与爱好永远扮演一个全职的好老师,好保姆!
   这些年,我基本上以这种认识和态度坚持我的文学创作。为进入到第二世界的创作主动去与第一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结缘,找生活,找思想,找感情,了解三教九流的生活,了解社会发生的大事情,去感知时代跳动的脉搏,社会变革的呐喊……总之,作为作者也好作家也罢,对人生社会的了解对人的思想灵魂的关注要多做有心人、观察员、研究员,为尽量获取能进入到第二世界的创作准备积累素材,取得最大的身心自由。我坚持着这种创作初心,争取不断作出实绩来。
   换言之,一个搞文学或从事文艺的人,要按照毛主席当年在鲁艺的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对文艺创作的新的指示精神,先练好作者的基本内功,同时加强学习不断开拓视野,在往后的创作活动中,扎扎实实接触人民群众体验生活,学语言,长感情,扎扎实实挤时间沉身子不贪大求洋,做一篇争取成熟收获一篇。无论我们爱好的是哪一行,偏于哪一行,都要自觉走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正路上去,以爱好和兴趣拧紧我们作家的骨架,以责任与担当充实好我们作家的灵魂,以新的时代的呼唤要求进行我们的文学创作。
   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对于个人来说,只要我们能做到路子对,方向明,办法多,功夫深,不懈努力之后,自然就会有春风化雨,沐浴奇葩的时刻;自然就会有水到渠成,鲜花照眼的一天。

共 28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浅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真正的大作家才能发出这个掷地有声的话语。那些为收获而装着耕耘的人即使著作成山也不敢发出这个惊人的妙语,因为她的目标太短浅,只是急功近利,图点收获而已!悲夫!我赞成作者的观点,也在努力实践着耕耘,尽管没得文凭,没得水平,也自知写不出像《红楼梦》那样的巨著,但是还是坚持发扬“耕耘”的精神,只要天天耕耘,收获不须问,只有历史和老天公断。当年写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还有聊斋和儒林外史)的人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苦苦耕耘,为后人栽下大树,为后人造出大富大福!这样的耕耘者可敬!作家自己也是勤奋耕耘的人,收获也是多多,屡屡获得大奖!向大作家学习,发扬愚公精神,耕耘不止,挖山不止,让那些图收获的去享受悲哀吧!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路子对,方向明,办法多,功夫深,不懈努力之后,自然就会有春风化雨,沐浴奇葩的时刻;自然就会有水到渠成,鲜花照眼的一天。祝福作家,耕耘不止,收获多多!【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90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30 13:01:02
  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路子对,方向明,办法多,功夫深,不懈努力之后,自然就会有春风化雨,沐浴奇葩的时刻;自然就会有水到渠成,鲜花照眼的一天。祝福作家,耕耘不止,收获多多!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08-30 21:16:34
  多谢黄老看重此文並精编高评。向黄老学习致故!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