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品红楼之真假贾雨村(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品红楼之真假贾雨村(随笔)


作者:上官风 举人,35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35发表时间:2021-08-31 22:10:35

【流年】品红楼之真假贾雨村(随笔) 贾雨村者,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做过林黛玉的西席,即启蒙老师,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他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雨村是第一回中便出场的人物,即“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为全本小说奠定了明确的思想基调!
   这士隐正在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的走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小说中刚刚出场的贾雨村是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典型的古代读书人形象:穷困、潦倒,希望读书应试考取功名。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一日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丫鬟曾回顾他两次,自谓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眸。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头。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李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得。”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今既如此,弟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这一情节中,无论是贾雨村的吟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还是贾雨村的“酒后狂言”,“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无不表现了此时贾雨村的远大抱负和踌躇满志,是一个让人敬佩学习的角色。甚至在贾雨村收到甄士隐五十两钱财的巨额馈赠之时,并没有表现出诚惶诚恐,卑躬屈膝。一句“并不在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贾雨村作为一个清贫读书人特有的风骨和重义轻财。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楼梦》的这一章节中,贾雨村遇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甄士隐的丫鬟娇杏,谐音“侥幸”。
   这里雨村且翻弄诗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儿,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掐了花儿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如此一想,不免又回头一两次。雨村见他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
   虽然两人,贾雨村和娇杏的这段姻缘更多的是贾雨村的“自作多情”,但人在落难或者是不如意时才最容易产生这种情结。同时,也可以从侧面表明贾雨村作为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清高和孤傲。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在这一章节中,贾雨村因为贪酷之弊,被上级弹劾罢官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西席,启蒙老师。
   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说来又奇:如今长了十来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雨村罕然厉色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的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故。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
   这里固然是冷子兴口中贾宝玉的荒诞形象,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情况。但冷子兴口中的贾宝玉,是“万人都这样说”,是“人云亦云”。充其量,他只充当了一只鹦鹉的角色。但贾雨村不然,“雨村罕然厉色道”……姑且不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至少骨子里,他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没有与人“同流合污,人云亦云”。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这一回中,贾雨村因为林如海,也就是林黛玉父亲贾政的举荐,在贾府势力的影响下,贾雨村重新获得了官职,补了应天府的空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回中“葫芦案”的主角薛蟠,薛宝钗的哥哥,也正是贾府的亲戚。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
   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说的:‘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这段“葫芦僧判葫芦案”固然葫芦僧是这里的始作俑者,甚至说是主谋。但是贾雨村?正是他的意志不坚定,忘记了当官甚至读书人的初衷,才导致了“糊涂案”的发生,更是导致了最后贾雨村“因嫌傻帽小,致使锁枷扛”的悲剧结局。我窃以为:这一节可以说是贾雨村人生善恶、真假的分水岭。做官之前甚至说“葫芦案”之前,贾雨村都是真的,是真实的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清高孤傲,拥有独立人格,胸怀大志的人。但这之后,贾雨村被名利蒙蔽双眼,陷入了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泥潭,更是逐渐丧失了自己。所以,这时的贾雨村是假的。
   说完了贾雨村的人生,我忽然想起了另一个人——大汉奸汪精卫。当年汪精卫因为刺杀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丰未遂被捕入狱,之后更是以一首狱中所写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威名华夏,一时传为美谈!但他之后的所作所为,成立“伪国民政府”充当日本人的走狗,被冠以“中国第一大汉奸”的称号。死后他的墓地更是被国民政府顺应名义炸毁,甚至把他和妻子陈碧君做成了像秦桧一样的跪像。观其一生,可悲可叹。
   我大胆地猜测,也许,当年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提出的“曲线救国”,确实是他真心提出的救国策略,他认为是可以救中国的——无论他的方法对错。但是他忘了,他的思路是从人的角度,正常的思维考虑日本人的。无奈他面对的是一群鬼子,一群非人的战争贩子,鬼子的残忍和贪欲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的控制。所以最后,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与敌人同流合污,遗臭万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是贾雨村还是汪精卫,他们都是忘了自己的初心,缺少了足够的定力。所以他们的示例都给我们个人,尤其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们一个最佳的借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过往,有时候还可以再去看一下。
  

共 32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作者的视域中,红楼贾雨村与大汉奸汪精卫因忘记初心而殊途同归,丢失自我,最终落下悲催后果。前半部分,文本以红楼1-4回情节入手,爬梳雨村这一“提纲挈领式”的人物。雨村者,做过黛玉西席,得甄士隐馈赠(五十两白银),遇“红颜知己”丫鬟娇杏,初有古代读书人的思想、抱负和重义轻财;在葫芦僧的支招下,应天府官,判了“葫芦案”,一而再,“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后半部分,文本简笔勾勒汪精卫前后不一的行为选择,前期以刺杀摄政王载丰未遂入狱,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而威名华夏,后期参加“伪国民政府”,提出“曲线救国”,充当日本人的走狗,遗臭万年。作者以一虚一实的人物相提并论,前后作比,纵向延展,先扬后抑,卒章显志,亮出正面观点。奉劝执掌公共权力的人。一个人,任何时候,不忘初心,努力向上,迎向光明。一篇很贴近真实、个感鲜明的雅品,流年推荐。【编辑:芦汀宿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8-31 22:14:14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小风还想说一句,过往,有时候还可以再去看一下。
   读者,也请反观自我,纠方正向,保持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1 20:52:0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自己就好,我也是一时的感慨。
   小风谢谢雁子姐的精彩编按,喜欢。小风献茶
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8-31 22:20:40
  第四回。雨村葫芦僧的支招下,判了“葫芦案”。贾雨村人生善恶、真假的分水岭,前后判若两人,真而假,丧失了自己。
   这段有思考,写得棒。赞同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2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1 20:53:52
  谢谢雁子姐谬赞。雁子姐算是小风,《红楼梦》的知音了,哈哈。
3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1-09-01 20:24:22
  贾雨村这个人物,我不太喜欢的。这个人很自私,先说人家好心给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去上京城赶考,他没等到天亮,第二天就偷偷走了。他是怕人家把那五十两银子要回去,还怕人家要有所回报,这人极度小心眼。这样的人,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干不出什么好事来。哈哈,这是我读红楼的看法。
永远红梅
回复3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1 20:49:11
  哈哈,红梅姐这种态度很好。每一个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就是应该有自己的喜恶,不能强求,更无所谓对错。
   小风问好红梅姐,献茶。
4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9-02 11:53:42
  将贾雨村和汪精卫放在一起对比,非常新鲜。不过,他们的前后不一倒真是如出一辙。最后引出本文的主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好。小风和雁子一对红楼迷,由雁子来写按语,最恰当不过。
闲云落雪
回复4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3 20:40:29
  哈,是,雁子姐最恰当不过,是她的“荣幸”也是她的责任!(偷笑)
   谢谢落雪姐莅临,小风献茶。
5 楼        文友:风逝        2021-09-02 12:33:09
  小风读《红楼梦》真的很用心,不仅对比出人物前后的变化,更与现代人对比,在两次的比较中,归结自己的论述中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借此劝诫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很有现实意义。有思想的小风,为你点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5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3 20:44:48
  老姐对小风是真的好!不但每次悉心纠察挑错,更是每次都留下鼓励精彩的评论。老姐的好,小风铭记在心。
   小风给老姐敬茶,谢谢,辛苦了。
6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9-02 14:56:06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作者选取贾雨村落笔,并将他与汪精卫两相对照,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落脚点在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收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6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9-03 20:47:52
  谢谢子青姐谬赞,小风也只是一时的感慨而已——《红楼梦》真的是一本好书,哈哈
   献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