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状元故里(散文)

编辑推荐 【神舟】状元故里(散文) ——梦里繁花之十四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4发表时间:2021-09-02 13:54:55

【神舟】状元故里(散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62年8月29日,我以仪陇中学高65级新生身份,豪迈地来到金城镇(县府所在地)状元牌坊前,仰望“宋状元李协恭故里”几个大字,登临长长的石阶,跨越古老的牌坊,心里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脚步格外轻松!
   这里是仪陇县金城镇金城山下,一座高大雄伟、造型美观的“状元牌坊”矗立眼前。据《仪陇县民间传统文化丛书》记载,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仪陇县旧县坝(今铜鼓乡)李协恭赴京考试,高中状元。明清时期,仪陇县重教兴学,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仪陇试院建成后,县令王者政为激励当地学子励精治学,便在院门前造了一座牌坊,并亲书坊额“宋状元李协恭故里”。牌坊通高5米,分作三道门栏;坊顶铜瓦均烧有“寿”字和云纹图案,四周飞檐翘角,弯曲向上。气势恢宏,造型美观。后因故牌坊又两易其地,先后搬到了金城公园南门和仪陇中学校门外左侧。现今的牌坊前后有联,前面为“寒窗书万卷及第登榜首,御宴酒三樽谒总领川陕”,背面为“思前贤茹鳞不知今何在,喜盛世高碑又于此处立”。解放后,试院被改建成了仪陇县中学,后来中学新校舍建成,这里便称为仪陇中学旧校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朱老总回乡时还曾在此牌坊下与仪陇中学教师和初六一级的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1962年,困难时期还没过去,国家实行大“调整”的方针,各地中学大量下马。仪陇县原有仪陇、马鞍两所高完中,这一年仅县中学招生,而且只招100名,初中老师一再警告我们:今年升高中会是“花中选花,百里挑一”。弄得我也一时胆战心惊,对上高中也没了笃定的把握,那就听天由命吧。还好,中考完毕我自觉良好,心情大好。考试刚过,我便邀约了同乡、同学程鹤鸣远足南充,说是散散心,无论考上考不上,先出门见见世面再说。当时交通不便,家境困难,人们都足不出乡,学生只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两点往复运行。我俩凌晨出发,步行了一天到达蓬安县城,已是腰痛腿软,足重千斤,于是歇足“蓬安师范”,找到在那里上学的二姐,蹭过饭又趁便住下,晚上一看我们的脚上都磨出了好大几个血泡。第二天二姐出钱给买了两张到南充的汽车票,我们借此顺利到达南充。忘我地玩了两天,然后又朝发夕至,走了整整两天,一身疲惫却心满意足地回到老家。虽然皮肉大苦,我们却也满心欢喜:南充市真的好大好繁华,嚯,人间居然有这样仙境般的所在!街道一条接着一条,各种店铺密密麻麻,到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入夜,灯光闪烁灿若繁星,映红了天空,繁华的景象深深地印入到脑海!还有那宽阔平坦的嘉陵江,水势浩淼,奔腾不息,望碧水东去,引我浮想连篇。啊呀呀,外面的世界真的好大好精彩!从此,潜意识中更加坚定了将来一定到外部世界去闯荡的想法。
   终于收到了意料之中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学校、街上都张贴有红榜,双河公社生源中,那排名第一的正是我的大名,同考初中时一样,魏得钧、程鹤鸣也一起榜上有名,于是大家再次盛赞本乡连中三元,纷纷向我们道喜祝贺。后来知道,当年复兴中学四个班毕业,有两个班升学率挂了白牌,我所在的班考上高中8人、中专3人,进入了全县先进班级的行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我真的如释重负,喜极而泣……曾记得上小学时,我和三哥在地坎边铲草积肥,我铲草皮,他挑回家填入“阳沟”沃肥,来去路途不近,我却供应不上他。三哥接过锄头嚓嚓嚓地铲着,不满地说:“手无缚鸡之力,你不适合做活路,还是读你的书去吧。好好读,不要弄成狗屎做鞭——闻(文)不得也舞(武)不得!”是的,我喜欢上学读书,三哥则更喜欢劳动,他认为“劳动自由自在”,“力气用了还有”!看来虽然同胞兄弟,却也各有天性。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里,也有他“狗屎做鞭”之说的功劳。
   现在,我跨过状元牌坊,迈步进入仪陇中学新校区,在教务处报到后,被分到高65级1班。新校区有两栋教学楼,一座叫红旗楼,一座叫琳琅楼,我们的教室在琳琅楼二楼。琳琅楼貌不惊人,一楼一底,人字顶,小青瓦,青砖墙,外墙有白色装饰,屋顶、楼梯与楼板全采用纯木结构,地板涂有红漆。这就是当年的高中部。仪陇精英从这里起步不断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风华正茂的我们,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呕心呖血精益求精充满爱心的恩师,结识了全县的精英才俊;我们挥洒着青春的热血和宝贵的年华,在这里奋力求索了整三年。
   上高中后,有一个重大政策转变:中学生停止吃国家供应粮,实行自带口粮上学。每个月学生回家一次拿粮拿菜。我也有一段背粮上学的历史,后来通过大哥与双河粮站联系,允许我按月换取15-20斤粮票供上学使用,这才免去了我一份艰苦差事。曾记得有一次回家拿粮,星期六该我做大扫除,完成任务已是下午六点多,这才匆匆上路回家。起初还有人一道同行,后来的三、四十里地仅剩下我一个人行走。只有夜色没有月光。山路不平,我高一脚低一脚的走着,四处一片寂静,只听见身后的脚步声,老怀疑有人紧跟在后边,又不敢贸然回头,只是提心吊胆。害怕坟地里、树丛中有什么鬼怪或野兽突然袭来。夜深人静,一路上心都提到了喉咙里。有的人走夜路会大喊大叫或高声唱歌,为自己壮胆,而我的绝窍刚刚相反,是尽量轻脚轻手,不发出声响,不让他人发现我的存在。学校离家九十多里地。还记得初中毕业前夕,我们全校去参加蓬安至仪陇的公路峻工的通车典礼,干巴巴等了整整一上午,最后终于有了两台扎着红花的苏式卡车,颠颠簸簸地驶过凹凸不平的石头公路。后来复兴至仪陇的车费定价二元八角,几乎就是我们一个月的伙食费,试想一般穷学生哪有去乘车的条件呢!走啊走,一直走到晚上两、三点钟,我才回到家里。我是饿着肚子上路的,一进屋,愈加感觉又累又饿,一下子就瘫在桌子边。妈妈听见开门声,说:“都过半夜了,你快睡一会吧。”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妈妈居然没有问我要不要吃点什么!”我什么也没有说,静静地上床躺下,很久很久,任泪水长流。第二天打早,吃过早饭又默默地往背篼里装进了五斤米,一小瓶炒盐,一瓶泡菜,一个小南瓜,然后背着径直上路返回学校。这件事,是我这一生中唯一怨恨母亲的一次,其实,我自己为什么不主动说出或者自己动手做点什么东西充饥呢?
   那年头,单凭走路上学这一条,就已足够艰苦。有一回天气好热,一路上,我一边走,一边默念起“赤日炎炎似火烧,农田禾苗半枯焦”的诗。走了六十里,到了东观场街头,口渴难忍,于是在一个阶沿边放下背篼靠了石坎休息。背后石阶通向一个路边食店,我怯怯地走进去,想要口凉水解渴。老板娘大约三十来岁,挺俊俏,穿着围裙很干练的样子,她明白我的来意后说:“学生娃娃,秀才啊,怎么能喝凉水呢?”于是她端出一碗开水来,我一看水面上浮着点点油星,还有葱花。我咕咚咕咚喝着,感觉好香,好香!这碗水让我感动了一辈子,我后来工作后,好多次想去找到那位好心人感恩致谢,很遗憾这个心愿一直没有达成。
   刚入高中时学校食堂正在筹建,学生只好暂时自己煮饭,我常常和高65级2班的唐本文同学搭伙。我们俩在初中就认识,他在4班,是班上的头名,不知什么缘故,他考初中高中两次都是备取生。他爱打乒乓球,技术很高超,因为佩服,我与他关系特好。每次做饭都是他操劳更多。他家住东观场镇,家境好一点,所以常常会带一些咸菜来我们共享。那年代,学生大都是吃炒盐巴下“饭”的。后来,食堂改造后,就让大家买了铝方盒打上号码,装上自己的粮食,统一蒸饭,菜仍然自备。相比初中,高中有了电灯,早晚自习条件有很大改善。早操照样是要出的,全校一起,在大操场上组成一个长蛇阵跑步。即便是高中,仍然有同学晚上流尿,而在出操时大出洋相的事。
   每每上晚自习,到处一片寂静,远远传来的川剧锣鼓声就特别清晰,这对我是个很大诱惑。我喜欢川剧,而且我知道,幺姑就在川剧团。“今晚她会登台吗?演什么角色?”有时星期天我会到川剧团或木偶剧团去看戏。幺姑的三哥即应龙叔也在县委任农业办公室主任。高中阶段我曾得到他俩的许多关心帮助,有时会在不经意的交谈中顿开茅塞……
   跨过状元府门槛,进入堂堂高中,我的求学之路登上又了一个新的台阶。
  

共 3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实人生不单单是快意的,潇洒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艰辛和无奈。何况是生活在五六十年代那个困难时期呢?那一阶段的人的生活都充满坎坷,艰辛的学子就更是苦不堪言了,能有书读这就是天大的万幸。在喜欢读书的学子心目中,千难万险都能克服。在背粮上学的艰险中,在自备饭菜的笨拙中,在饥饿的长途跋涉中,都渗入了学子们的点点血泪和汗水。作者回忆那一段艰难的经历已具备了精神的超脱,但话语深处依然显露着一种苦涩,让人读来泪目。如果没有读书的远大理想,强大动力,绝不会完成如此艰难的人生磨砺。还好,终于苦尽甘来,走出人生低谷,迎来一片坦途。作者语言表达功力深厚,朴实中透真情,细微处见生动。文章内容感人,感情细腻生动,读来深受启发。感谢作者支持神舟平台!问好作者!推荐大家共赏。【神舟编辑:美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1-09-02 13:59:44
  感谢老师投稿神舟,老师的创作如行云流水,文稿翩翩而来,佩服老师的神速功力,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热茶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天涯伊人        2021-09-07 10:29:54
  谢谢美蓉老师。
天涯逸人----泛自由人,时有梦想,缀梦成文,不赚喝采,聊以自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