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伊宁(散文)

精品 【家园】伊宁(散文)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10发表时间:2021-09-02 20:26:37

当地人说,伊宁有三大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西大桥没有桥。
   (一)花城
   花城无花,这显然是对伊宁的调侃。因为伊宁就是座花城,一座真正的花城。且不说春天到来时,满天满地的杏花、桃花和海棠,就算夏天梓树开花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淡雅、纯净、柔软得不得了。古人将家乡称为桑梓之地,然而,走过一些地方之后,发现真正桑树、梓树众多的城市,就只有伊宁了。
   其实不止是伊宁市,当你乘坐飞机从乌鲁木齐或者阿克苏,又或者从库尔勒方向飞来,只要靠近伊犁自治州的范围,立刻就会眼前一亮。视野之内,一块碧绿的翡翠展现在眼前。在这儿,除了农田的范围,全都被绿树鲜花覆盖住了。
   一些旅游攻略上说,伊宁最好的季节是公历5、6月份。那时候,喀拉峻草原或者那拉提草原上鲜花开放,嫩绿的草原和洁白的雪山,以及草原和雪山之间的黑松林,像天外仙人又一次布置起自己的行宫,让这个地方变得那么美丽、那么飘逸,又那么纯净脱俗。即使年年有千千万万的游人,也只能在他的脚下瞻仰、膜拜,不能污损他一丝一毫。
   可我想说,如果您要是真的只是在那个时节来伊宁,那就错过太多了。因为伊宁的风景,不仅是在这些盛名在外的旅游景点,还在那些寻常的地方,以及每时每刻的变化中。
   公历四月,乌孙山下,琼博拉乡。
   在位于半山腰的琼博拉森林公园,还被大雪覆盖没有开放,白石峰只是远方世界的一个影子。老李说,白石峰下有条公路,一年之中,只在有限时间里开放,却是整个中国最美的公路之一。这条将伊宁与昭苏连接起来的公路,两边奇峰怪石、草原鲜花,融合在一起。而只要你肯攀登,常年不化的冰雪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更重要的是,来到这儿能感受天地的壮阔,人类的渺小。比起无垠的天地,个人那点忧愁、烦恼又算什么?于是,就算心情最郁闷的人,来到这儿吼上两嗓子,也会精神振奋起来……
   现在这一刻,虽然不能爬到山顶,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兴致。对于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媳妇大人的意见是,只要不要门票,就没啥看头,不然的话,怎么不收门票?而我的观点是,越原汁原味、越天然质朴越好。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互相保留自己。
   而这里,虽然不是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但蛰伏了一个漫长的冬季之后,这儿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又一个四季轮回之后,大山就像一个羞怯的未出阁姑娘,等待我们发现她的美丽。
   当中巴车行驶到山脚下,我是说真正的山脚下,平缓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再往前走,就是山峰余脉的山脚下。这时候,山石变得陡峭、崎岖。其实,这儿也不过是比刚经过的琼博拉乡居民的房顶高半个头而已。但对比鲜花开放的哈萨克人的聚居地,这儿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随处可以见到雪,山坡向阳一面的冰雪已然薄成一张纸,而在沟壑里,积雪还有半米多厚。
   我们所有人都下了车,同行的有十几位同事,很多人都穿着短袖T恤,我也穿这件T恤。奇妙的是,站在这莹白乌孙山下的雪地里,却感觉不到寒冷,因为琼博拉的春天,已经真正到来了。
   对这个世界好奇的,不止是我们,还有顶冰花。在山坡上,一朵黄色的小花顶破冰雪,俏生生地探出头来,然后,它周围的冰雪就散了;接着,另一朵顶冰花开放,又顶开一片冰雪;当成片的顶冰花顶破冰雪,这儿的冰雪世界就开始溃不成军。这时候,野百合顺势站立起身姿,连石缝间浅色的、厚实的、耐寒的多肉也站直了身子。
   如今在我们眼前,繁星一样的顶冰花、野百合随处可见,它们英勇地与冰雪做着斗争。而周围的川原阔大到一望无际。随便一个小山包,都足够你走上一两个小时。比起大都市的挨挨挤挤、密密麻麻,这儿是另一个世界,自由、浪漫、奔放的世界。
   远处是白石峰上皑皑白雪,脚下是嫩绿的大地,而似乎无处不在的水汽,则将这片天地连接起来。无论是山谷还是坡地,丛林还是草丛,这一刻现在都湿漉漉的,然后成了涵养溪流的源泉。这是整个乌孙山对漫长冬季的反弹,沉寂半年之后,连山石都要伸个懒腰。
   去见证雪山与长河连接的地方,是我从第一次见到伊犁河的时候就产生的想法。在伊宁市区,四面都可以看到天山,而或急或缓的伊犁河,就是从遥远的天山迤逦而来。那时候我就在想,不知道哺育这条全中国唯一向西流淌的河流,在天山山脉里面,是怎样孕育而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才变成这条中亚有名的河流?而现在,我终于来到天山的深处,可以细致观察这个过程了。
   我顺着阳坡上草芽间几不可见的野径,手脚并用,来到了离我最近的山谷的河边。这儿的山,并不像山西或者其他地方,是光秃秃的童山。无数年风霜雪雨的侵蚀,早就把乌孙山的山石皲裂出无数道伤痕。这一刻,乌孙山上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即使是山坡的阳面也是这样。人走在上面,地面会微微下陷。大山与雨雪千万年的缠斗,侵蚀着山石,改变着它的形态,也才给了这里的花花草草繁衍的机会。
   山谷并不很深,手脚并用之下,我很快就来到了谷底。严冬的大雪,将河边柽柳的枝干压得低了再低,一直低到尘埃,几乎要插入泥土当中。这让它们反而成了春溪与春雪的桥梁。最下面的春雪已经融化,上一层的春雪尽最大力气抱着柽柳树干,然后不甘心地一层层融化,一点点变薄,一点点汇入到春溪中来。得有多少片雪花同时融化,才有身遭这温润潮湿?得有多少片雪花融化,才有眼前这潺潺溪流?
   我把摄像机的镜头贴到溪流、柽柳与积雪之间,看雪花收紧,凝结在一起成为薄冰样的冰片,然后又探过柽柳枝干,沉落到水中,一点一滴被溪流带走。
   占地57万平方公里的天山山脉,将偌大新疆分割成南北两部分的天山山脉,里面会有多少个乌孙山?而在这些乌孙山当中,又有多少片雪花,正一点点变成溪流,才汇聚成大江大河?
   了不起的大自然,又一次向我们展示它雄浑的力量。
   我是在2019年年中第一次到伊宁,出于职业习惯,先问当地的环境情况。在我的印象里,伊宁既然位于大西北,肯定是干旱少雨,可同事却告诉我,这儿并不缺水,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伊宁市里的路边的积雪能到半米厚!国内其他地方的雨季,一般在夏季的七八月份,而在伊宁,反倒是春汛更容易发生。
   城市里的雪都这么大,可以想见,从公历九月份就开始“白头”的天山山脉,群山之上会凝聚多少雪花。积攒到来年的春天,又会有多么厚重。
   我们经常能“看到”天山下雪。进入秋天之后,“百里见秋毫”的场景经常能够看到。于是,当你遥望天山,就能看到群山里面云气升腾,然后山川变色的情景。有经验的当地人就告诉我:“看,那儿又下雪了!”
   其实不止是秋冬季,就算是春季,甚至时令到了公历的四五月份,天山之上也是雪花不断。2020年6月份,从朋友圈可以看到,察县周围山脉的大雪一夜间到了两米以上。在朋友的镜头里面,可以清楚看到牛马和羊群,淡定的从雪堆里钻出来。
   这时候的雪,大概跟眼下乌孙山脚下的春雪一样,徒具声势,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所以这些牛羊把雪中穿行,当成了游戏。
   在新疆生活了十年的同事说,不止是北疆,其实南疆降雨量,或者是雪山上的融雪量都不少。楼兰、龟兹,这些曾经存在于史书中的名字,之所以能在南疆出现,就因为它们接受了足够雨水和雪水的浇灌。
   如今,很多名字都走进历史深处,就像曾经的西域三十六国,无数的绿洲,也都消失了。然而,每年冬天积攒,春天融化的雪水还在。同事告诉我,在南疆中心地带的图木舒克,那些庞大的电厂设备基础施工的时候,甚至需要像绿柳江南一样实施降水作业。不然,喷涌的地下水就会淹没掉基础,根本无法施工。只不过当地地表蒸发量太大,地下水的水质也堪忧。
   如果我们把地表的植被恢复起来,帮助大自然进行修复,甚至,可以如同某些专家所说,打通喜马拉雅,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引到南疆,那么,一个全新格局的中国是可以期待的。至少,每年生产的农作物就可以多养活几亿人,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又会出现一个可喜的变化。
   这些计划看上去有些“高远”,可是想想四十年前,那时候我生活的小山村,照明用的是洋油灯,走路基本靠两条腿。而现在,家乡已经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公交、地铁、城铁在这里交汇,闪烁的霓虹像天上的星星,就知道中国人实现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在水边徘徊,大山是寂寞的,也是热闹的。斑鸠、山雀、麻雀,还有鹞鹰等鸟儿,加上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在宏伟的大山里面,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正是这些生灵,让大山变得生动起来。
   身边的伊宁,四季的风景。
   几年前,我问一位同事:“印度的新德里市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同事告诉我:“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城市绿化做得好,路边的很多建筑物,被绿树浓阴所遮挡,如果不是走到跟前,很难知道那是座饭店,还是座宾馆,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建筑。”
   而在国内,我走过的不少城市,需要人必须走近才能知道庐山真面目的地方,只有伊宁,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区的伊宁。
   寓居的地方,在解放西路一个不起眼的小旅店,出旅店之后,向西走500米,便到了我的幽国。
   其实那儿不是什么私密的地方,仅仅是路边的一段林荫小道。
   这条林荫小路左边是解放西路,右面是家工厂,不过200米长。左侧的水渠,将公路与小路分开,水渠两侧,是迎春、蔷薇、榆叶梅,还有些植物、灌木,在开花或者结果之后才会引人注意。而在林荫小道的左侧,是海棠、桃花,满满匝匝排在那里。
   伊宁的春天,只比济南的春天晚半个月。于是整个春天,只要不加班的日子,我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逡巡。花蕊含苞,花朵初放,繁花满枝,这条小路的风景每天都在变化,看着就让人欣喜。
   而秋天、冬天的乐趣在于海棠。桃子早早就结果,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反正个头很小,皱皱巴扭,一点儿也不好吃,并且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都掉光了。不过当地人喜欢它,有位大姐告诉我,这种桃子去掉果肉之后,桃核可以用来填枕头,能治好几种疾病。
   比起桃子的“昙花一现”,海棠就不一样了。秋天有秋天的味道,而经过冰雪之后,又是另一番滋味。有些海棠果甚至会保留到第二年春天,那时候水分全都没有了,色泽也变成暗灰,倘若不是我这样长情的人,谁会念念不忘,一再品尝?
   笔者如此毫无保留地夸赞海棠,我想肯定会引起杏树的愤愤不平。
   海棠花难道就胜于杏花吗?海棠果有甜杏好吃吗?关键是,如果让当地人做裁判的话,它们是更喜欢海棠树还是杏树?
   在伊宁,当然是杏树要获胜了,所以伊宁市的城区,杏树更多,而我也更爱树上黄澄澄的甜杏。
   在杏子成熟的季节,许多同事都把业余时间花费在寻找“梅孜吴尔克”的路上。“梅孜吴尔克”是哈萨克语,也就是是大家熟知的树上干杏,或者吊死干。
   许多疆外人吃到的,都是真空包装的杏干。那些成熟于树上的鲜杏,受夏季炎热气候的蒸腾,被干燥季风的吹拂,慢慢在树上自然风干而不脱落。当地人将它们摘下来包装好之后,送往全国各地。杏肉纯美甘甜,杏核更是极薄,轻嗑即食,味美无穷。
   其实,当杏子干瘪之后,味道真得差了太多。这种杏最好吃的时候,当然是在饱满成熟的时候。杏肉轻轻松松就能掰成两半,你可以看到糖浆一样的汁液充盈在里面,放在嘴里,真的可以甜掉牙齿。不过,正因为糖分太高,所以不容易储存,不容易运输,于是,能运到疆外的,就主要是干杏了。
   在住处对面,在那处废弃的院落里,就有一棵这样的杏树。下班之后,夕阳还在西山徘徊,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便爬到了树上,手里拿着不大不小的塑料袋。
   当地人是不屑于做这些的,路边杏树上的杏子被摘光,是近几年,随着外来人越来越多才发生的事情。每当我感叹好杏太少,吃得不能尽兴的时候,在伊宁生活了四十年的老魏撺掇我,那你去巩留县啊!在那里,成片的杏子挂在枝头,随便去采摘。只是工作太紧张,能有半天时间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所以从没有机会去见识那儿的盛况。
   比“梅孜吴尔克”还要甜,甜到都无法运输的浆果,是白桑葚,这种白桑葚吃到嘴里入口就化。因为有白桑葚,所以对“梅孜吴尔克”无法大快朵颐并不遗憾。在伊宁市辖区范围内,白桑葚分布得远比梅孜吴尔克要广,而且抬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我问过许多走南闯北的人,可他们都没有吃过白桑葚。甚至许多来过新疆的人都没有听说过,我猜他们肯定没有像我一样,真正深入到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所以才错过了这么好的东西。
   白桑葚树就长在田间地头,和紫桑葚并排而立。看那些桑树的规模,树龄至少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而从5月份开始,白桑葚开始陆续成熟,一直到7、8月份,还可以吃到。

共 1251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丰富的内容,再现了伊利这座西部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美丽风景。作者以伊宁的三大怪文主线,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西大桥没有桥,诉说自己在伊利生活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抒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文中还从伊利的发展变化,感悟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90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09-02 20:29:37
  优美厚重的散文,生动的叙述,丰富的内容,再现了伊利这座西部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美丽风景。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1-09-03 08:18:58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年轻有为可以走万里路,而我老了,只能在家读万卷书,这书里也有你写的文章。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你的文章中我也学习了不少东西。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秋觅        2021-09-04 17:23:13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4 楼        文友:刘开阳        2021-09-05 10:53:04
  伊宁给了我很好的印象,是座美丽的城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