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三十功名春与秋(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三十功名春与秋(散文) ——记城市中的农民们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61发表时间:2021-09-06 10:53:30
摘要:纵观中国历史,每到太平盛世,城市必定昌盛繁华。当今时代,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城市更是要飞速发展,面积在一天天膨胀,太多的人们集中到城市里,太大的地域面积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尽管现在是科技兴盛的时代,距离和空间已不构成大问题,但很多闲下来的城市富裕人民,开始厌倦城市的嘈杂,和环境问题,开始怀念山山水水,怀念乡村的蓝天,怀念农村恬静、自由、舒适的生活,于乡村构建别墅,时而前去住上一段,是富裕老人们最大追求,田园风光总能给人带来惬意的享受。谁能又说的准,十年、三十年、百年后,不会出现城市人口的不会大规模反流?正像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一样,去“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但愿,这一天,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然,没有人为的逼迫和政治的因素。

一.
   新中国之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时城市中的人口,多是工人、学生和公职人员等,他们为非农业人口,吃粮有供应,工作发薪资,不必亲自去下田种地,各方面相对于农民来说,有很大的优越感。而大多数农民兄弟,只能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春播、秋收、夏管理,雨淋、风吹、日头晒,十分辛苦。
   即使有机会进城,也觉得拘束自卑,似乎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心理上有压力。如果遇上心术不正、狂傲自大的人,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被他们看不起,特别伤人自尊。
   自从改革开放,国家推行市场经济,农民的田地包产到户,相对有了很多自由,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中国人口众多,很多地方田地有限,使农村的劳动力大大剩余,赶上党和国家,合民心、随民意的政策,更使农民们有了很多进城的机会。因此,很多农民子弟陆续涌进城里,谋求发展,寻找不一样的人生之路,毕竟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繁华,充满着商机与机遇。
   开始,他们倒腾一些农副产品,偷偷摸摸地去还不太健全的“自由市场”上出售,风里来,雨里去,挣些辛苦钱,期望慰劳一下伴随了太久太久的穷神。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则多是出卖苦力,干些城里人不愿、也不屑于干的脏、苦、累活,虽受尽歧视甚至屈辱,有时还被坑、被骗,但挣得了经济收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所以,人们乐此不疲,越来越多的农民蜂蜂拥进城,被称为农民工,后来有些人挖门子打洞,落下户口变成了城里中人。
  
   二.
   朋友的朋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叫范大春。他们相识那年,是朋友下乡时房东的儿子,刚十多岁的小屁孩,送他几颗水果糖,就成了好朋友。这个小弟,一有空闲就跟着大哥们的屁股转,鞍前马后,唯命是从。
   这位朋友与同时下乡的室友们,为了偷吃生产队的瓜果和青玉米,没少利用大春这个小朋友,因为大春的爷爷是生产队长,拉上他,多少能得到一些庇护。其实农民们最是诚实和善良,对知青们的所作所为,大春的爷爷及社员们全知晓,之所以没有“收拾”他们,是可怜他们也是一群苦孩子,年纪轻轻就远离父母,跟随农民在田里吃苦受累,值得同情。只要他们的行为不太出格,农民朋友并不愿与他们计较,况且农村自古就有“瓜果梨枣,谁见谁咬”的朴实传统,在农民的眼里,正长身体的孩子们,偷吃些地产的果蔬,算不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再说,那时的日子十分艰苦,为了填饱肚子,有多少大人们都不得不违反点纪律,几个城里下来的小青年,怎好与他们较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乡三年,朋友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与范大春处为好朋友。后来知青返城,大春在家上学,天各一方,再没见面,可是经常通信,始终保持着友情的联系。
   改革开放后,朋友在单位升职到不大不小的领导,大春也中学毕业参加高考,结果上大学无望。呆在家中一年,大春实在不安于种地的枯燥与辛苦,一心向往城市中生活。别的没有什么门路,只好向大哥哥求助。朋友当然尽力相帮,通过关系介绍他去一个建筑工地上作小工,工作虽然又苦又累,总算月月发工资,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工人阶级。
   一年之后,大春学会了一些建筑技术,并熟悉了工作程序。第二年赶上公司大发展,工人们紧缺,他就从家乡带来一些伙伴,被领导委任为小工头。由于农村长大的孩子们好领导、肯吃苦、干活卖力,又忠厚诚实,很得建筑公司领导们的赏识。慢慢地他由小工头升为大工头,手下管着一批有些技术,有点经验的小师傅们,也积攒了自己在此行业中的人脉。再后来,国家体制改革,他跳出公司,“拉杆子”贷款起家,成立了自己的“春风建筑公司”。
   先是搞承包,从大公司中分一杯羹,有了资本后,也去搞开发,涉足房地产。改革开放那些年,最轰轰烈烈的就是城市大建设,高楼丛起,拓路建桥,是城市中最显著的变化,这必然昌盛了建筑行业。大春的公司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如春风化雨般越做越大,实实在在地赚的盆满锅满。
   短短十几年后,他住上洋楼,开上小车,成天西装革履地经常出入高级酒店和宾馆,吃得五大三粗,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和熟人,俨然成了能兴动风雨的人物。
   谁曾想,当年的小青年农民工,一跃成为城中小有名气的人物。事业有成,手头阔绰,就能呼风唤雨,他把农村的父母兄弟全接到城里来,利用票子加面子,找关系落下户口,一家人转身都成了城里人。家乡的亲戚邻居们,也很借了光,每次回乡,众星捧月似的,俨然是个大老板、大能人,求他办事,找事做的乡亲父老络绎不绝,挤破门槛。
   相比之下,我这位朋友的升迁很是不顺,一直在单位任副手,眼看快要退休了,才被上级委任到一个工厂里当上第一把,谁知工厂经济不景气,接到的是个烂摊子。他凡人一个,并没有三头六臂,当然回天乏力。一时间,上级不满,下面埋怨,整天弄得焦头烂额,工厂也不见起色。经济的浪潮,必定成全一些人,同时也会淘汰一些人。不久工厂破产倒闭,尽管他编制仍在,但本系统内不缺的就是领导,人满为患,基本上没有位子再重新安置他的工作,加上身体欠佳,一气之下提前办了退休。
   当了近三十多年的领导,也算有些功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闲白了少年头,现在退休了,无官一身轻,倒是清闲自在。只苦于儿子成家,孙子长大,原先单位分配给的住房,越来越显紧张。买房子吧,手头没有多少积蓄,工薪阶层的儿子,更是望房兴叹。住房成了一家人的心结。
   被逼无奈,他儿子在一次范大春来看望老大哥的家宴上,借酒遮脸,向这位暴富的叔叔提出了想借点钱买房子的请求。
   大春听后面带微笑,转头问大哥:“您手头上能凑出多少钱?”
   大哥面露难色,苦笑说:“只有十四五万,若买房子还差的不少,不过可以考虑去银行贷一些款,”
   大春略有沉思后说:“这样吧,我写个条子,让大侄带上十万元钱,去我公司办手续,领钥匙,余款挂在公司账上,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还,如真还不起,就拉倒,算在我身上。”
   “那怎么行?这么大数目,让老哥我情何以堪。”
   “见外了,老哥。当初若不是有您引路,我哪有今天?说不定至今还蜗居在山沟里种地呢。就这样定了,留点钱好好装修,待大侄乔迁时,一定请我喝顿酒。”
   “一定,一定!”
   城市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路,也能改变一个人。大春这个农村长大,本来老实巴交的小青年,本应该像父母祖宗一样,“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一个种地的好手。是时代给了他机遇,是他的肯干与小聪明改变了他的人生,从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变成事业上风生水起的企业家。在几十年的城市里打拼中,有苦也有乐,有失败也有成绩,做过好事也做过不好的事,收过礼也行过贿。
   人间正道是沧桑,后来国家逐步走向正轨,上一届的副市长因贪污受贿,被中央有关部门拿下。案件审理时,一笔不大不小的款项落到大春头上,公司被查封,执照被吊销,获判刑蹲五年的大狱,并处以罚款。
   好在正常经营的收入,国家法律不予追究,但人必须伏法,罚款必须交清。至此,他人生的辉煌到达了顶峰,五年的监狱生活出来后,社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政策不再有他熟悉的投机和机遇。时代淘汰了他,历史证明,所有不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了,终会跌跤摔跟斗。五十大几的人了,有了这不光彩的经历,少了资本和激情,再难东山再起,只能求平平安安,老老实实做个闲人,好在还有点积蓄,衣食倒无忧。
   从农村到城市,半生的拼搏,凭借干劲及小聪明,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也跌碎了梦。经济的杠杆中不偏向同情,更不可能倾向跟不上时代的人,他虽有不甘,也无可奈何。到后来他迷上杜康,恋起杯中之物,一天三酒醉享这一世的余生。
   有时他去老哥家喝喝酒,叙叙旧,看来倒过得惬意,活得潇洒轻松。当然,那笔款项也一笔勾销,用他的话说:公司黄铺,多少账目都已烂掉,很多款项根本无法追回,过去的不堪回首。那点小钱就算是咱哥俩三十多年的情意,半生的回味只在举杯痛饮中。
  
   三.
   惊天动地东方潮,激情奋进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党引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城市与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生传奇。
   人生功名春与秋,凡事有因就有果,前面种什么样的因,后面就收什么样的果,这是人间真理,我们小小的地球人类,不可能逃脱历史规律的范畴,必然活在因果的循环往复中。
   当年,我住砖瓦平房时,邻居的邻居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对年轻小夫妻,租住在邻居院中简易的小房子里。据说他们是因为逃婚,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男人拼命地干可以找到的任何活计,而女人挺着个大肚子还去私人饭店,洗盘子刷碗,为的是攒些钱,好迎接将要出生的宝宝。可是,尽管十分努力,生活依然艰辛,手头依然拮据,以至女人生孩子时,私下找的接生婆感觉胎儿不顺怕出危险,推脱撤离,让他们去正规医院。因钱不够,急的男人直掉眼泪,是房东大娘心善看不过,借他一百元钱,才算住进医院。当天夜里女人平安地生下个胖儿子,男人高兴地给房东大娘五体投地磕了响头,认作干妈。
   整整十年,这对夫妻没般过家,一直租住在邻居家,房东大娘的老伴走得早,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也喜欢眼前有个干儿子。大娘家的大事小情,他们也像儿女一样尽心尽力,就连小儿子,也俨然成了大娘的亲孙子,很多时候,两口子忙时,儿子就托付大娘全权照管。
   开始,他们俩口子拾荒收废品,后来承包了一个废品站,日子越过越好。十年后花大钱在市中心买了学区房,准备方便孩子读书。只是租住的老屋,就是不退,时常去那里住上一两晚,好似闺女回娘家。
   房东大娘看他们有了家,又有废品站,住房已不成问题,几次要收回租房,可他们两口子坚决不同意,每次说起,他们就增加房租,哪怕闲置,也不愿意退租。一座破房成了他们感情的纽带,名义上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实则处成了亲密的一家人。
   后来国家大力改造城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出台了棚改动迁政策,城区大片平房被拆迁,准备建楼。大娘家的房子也在棚改之列,被动员迁出,等待建起新楼房后再回迁。儿女们在外地,大娘也不愿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准备就近租房暂住,但干儿子不同意,硬是叫来搬家公司,先把老太太家的坛坛罐罐暂时存放在他的废品站,然后接老太太到他新买的楼房里,名义上说是帮忙照顾上小学的干孙子。其实孩子上学的问题,两口子基本不太麻烦老太太。这些年他们的关系,不是亲情已胜似亲情,他们早已把房东大娘,当做自己城里的最亲近人。
   “这次倒好,我成了你们家的住房户,等政府补贴的临时租房金下来,我全部给你们。”老大娘心里高兴,但也不愿沾这一对苦命孩子的光。
   两年后,大娘喜迁新居,她硬要给的一笔房租费,干儿子不收,老太太不乐意。最后变成冰箱、厨具等,被两夫妻送上楼,作为礼品贺老人的乔迁之喜。
   又十年后,儿子考中南方某名牌大学,两夫妻为了送儿子入学,也为了回报老人的恩情,亲自驾车提前出发,带老人去旅游观光,全家进行了一个月的闲游之旅。从北京一直到桂林,从大海边游到古都西安,看遍山山水水,游览了很多名胜及名山大川。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老太太乐得梦里都能笑醒,见人唠嗑,一个劲儿说:“亲生儿女没借多少力,反倒沾了干儿子的光,老了老来游遍全国,这辈子活的值。”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样的故事,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不知有多少,算不上新鲜,但能反映出民族的优良传统及农村人诚实善良的共性。
  
   四.
   社会的发展,打破了千古所形成城市与农村的格局。城市就是一个大舞台,世代为农民的人们总想登上这个大舞台,来表现自己的人生,演绎生旦净末丑。人是时间的过客,时光催人变老,铁打的城市,流水的人,城市这个舞台永远也不会寂寞。
   三十年功名春与秋,范大春从“奴隶”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平民,人生起起落落,在社会的大潮中沉浮,好在并没有被湮灭。一对年轻的夫妻为了逃婚,从乡村古道走上城市的柏油马路,从祖祖辈辈的庄稼人变成城里人,从房无一间的拾荒者,到住进高楼大厦的小资本家,从大字识不多的“盲流”分子,到培养出博士生儿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父母,夫妻俩有苦也有甜,有不幸也有幸运。他们都是从农民变成的城里人,不管如何,城里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几代代后,农民的身份也许已无人谈起。
   今天城市的优势,导致了不少农村成为空巢,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也许一夜之间人去家空,进城的梦,召唤着这几代农村的年轻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上代伟人穷一生精力欲缩小的“三大差别”,无形中被改革的春风吹近了距离。城市大街上,每天熙熙攘攘的人流,谁能说的清,其中有多少曾经是农民或农民的子弟?
   纵观中国历史,每到太平盛世,城市必定繁华昌盛。当今时代,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城市更是飞速发展,面积一天天扩张。城市在一天天膨胀,较大城市,特大城市,超级城市,太多的人们集中到城中,圈进钢筋混凝土的空间里。太大的地域面积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人们无奈,国家无奈,政府年年砸下巨款,花大力气、尽最大努力的完善,依然难以跟上城市的发展。
   现在是科技兴盛的时代,距离和空间已不构成大问题,但很多闲下来的城市富裕人群,开始厌倦了城市的嘈杂和环境,开始怀念起山山水水和田野,怀念乡村的蓝天,怀念农村恬静,乡下自由、舒适的生活,变成了不少城里人的追求。于是,去乡村购建别墅,过候鸟般的生活,是富裕一族的梦。他们身心疲惫时,前去住一段,放松心情,享受人生。也是赋闲老人们最大的养老愿望,田园风光总能给他们带来惬意的健康和精神享受。
   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归乡野,人类就是这样神奇的动物,永不有不满足的追求。谁又能说的准,十年、三十年、百年后,会不会再出现城市人口的大反流,正像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一样,去“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但愿,这一天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然,没有人为的逼迫和政治的因素。

共 56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中国可以说创造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国家复兴奇迹,在这几十年中,大到国家经济建设,国家GDP的飞速上升,一个个国际大都市的巍然矗立,小到老百姓饭桌上的一餐一食,一鞋一帽,这些都和三十多年前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十多年中,中国从一贫如洗,满身伤痕的东方大国,变成了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破破烂烂的中国城市变成了如今南北大城市林立,东西小城市簇拥,城与城之间,有高铁连接,市与市之间有高速相接。这三十多年中,多少农村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一个个走进了大城市,以自己的聪明和吃苦精神跻身到了城市并将自己变成了城市的一份子,也有多少原本城市中的人浮浮沉沉,在开个开放的大浪潮中或乘风破浪,或跌宕起伏,正如本文中那位范大春一样,从人生的低潮走向高潮,再走进低潮,再如本文中 为了逃婚而跑进城里的年轻夫妇,几经跌宕,最终走向祥和平静的城市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些特定时代打下的烙印,这两位主人公的身上也一样,他们的低沉,他们的高潮,以及他们的顺境,逆境,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有着一个时代的印迹,但不论顺逆,不论穷富,他们身上一直没有变的,是吃苦,耐劳,爱心,以及心怀感恩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城市化的大潮下,造就了很多农村变成了空城,变成了留守老人的村子,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许再过几年,或者几十年,会再次出现返回农村,享受田园生活的浪潮,当然,那时候“但愿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然,没有人为的逼迫和政治的因素。”本文借用两个特定时代下的人物作为缩影,侧面讲述了许许多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人生道路,以及国家的发展脚步,以小见大,其中有温暖,有激情,有低落,有感动,文末一句,似乎还有笔者的一种美好的希冀。佳作,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9-06 11:29:35
  三十功名春与秋啊,别说六七十年代的人了,就我的经历,也是天翻地覆的感觉,想想三十年前,那时候真的是一个字——朴实,太朴实了,哈哈,问候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9-06 18:33:07
  人生几多三十年,我们赶上好时代,城市化的今天,农村人涌进城市,有苦有乐,也有成就和效益。但农村必须有农民,但愿多年以后,大浪淘出理想的布局,但愿没有人为的干扰和政治因素。谢谢精彩编按,顺祝康乐。
2 楼        文友:紫枫梦蝶        2021-09-06 12:55:35
  欣赏天马老师佳作,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9-06 18:38:59
  谢谢赏读,佳作不敢称,文中的人生似有些代表性,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变化中有故事,可歌可泣中也有反思。祝友笔健文丰。
3 楼        文友:张学龙        2021-09-06 12:58:58
  改革开放,改天换地。生命的遇见真好,懂得感恩回报真好!有时,一个贵人会助你飞跃。时代变迁,人心纯朴真得好可贵。祝贺老师又得佳文。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9-06 18:44:17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庆幸我们赶上好时代。一句古话“后人得好报,一生平安”,这是人间真理。谢谢赏读,祝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