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论教师(随笔)

编辑推荐 【八一】论教师(随笔)


作者:杨永江 布衣,384.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0发表时间:2021-09-08 13:06:36

【八一】论教师(随笔)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无私奉献的春蚕。在我国,教师是备受人们尊敬与厚爱的。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把他们比喻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园丁,春蚕或蜡烛。是什么让人们对我们教师如此的尊敬与厚爱呢?我认为,是教师良好的师德,良好的师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独特魅力所致。
   然而,当今社会,个别教师早已被利益所腐蚀。他们的教学,早已变成了形式教学和功利教学。他们早已失去了教师应有的价值。他们的教师德性,在追求中功利与权利的过程中,早已脱离了“园丁”。
   形象,早已脱离了“蜡烛”精神。他们的价值追求,他们的精神追求,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在这里,我和大家说说教师的“德性”。什么是教师“德性”?我认为,教师的“德性”,就是道德与伦理相结合的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做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得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意思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益处。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信”“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他把德性比作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因此,教师要有道德,是这个社会对教师这个特定群体最起码的要求。
   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存在于教师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我们的教师,在掌握教学所需的职业规范后,通过“外德于人”的学习,和“内德于己”的体悟后,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品性,在教育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获得德性的提升,才能成长为受人爱戴的好教师。
   而教师好的“德性”构建,我认为,应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心。善心是构建教师德性的基础,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影响着教师个人的行为。教师应对“真、善、美”要有追求,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追求,便是教师好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应从“善”的角度去看待周边的事物,应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教师通过“外德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德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去善待学生。就会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对自己教育的提升,而不厌其烦的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好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光辉。失去了德性的光辉,也就无从体现教师的个人道德。失去了道德,教师的德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爱心。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老师对学生做出价值评判后,在心里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道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的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神圣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对学生的“爱”,会促使教师不断的进行道德提升,不断地进行德性的改变,从而不断的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爱心的驱使下,教师不需要任何的压力,就会自觉地,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的自觉性、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使教师的德性就会在其驱动下,不断的得以提升。
   三、责任心。教师的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必须要走学习的道路。通过学习,教师会将自己的德性,转化到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础上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立起来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他(她)与学生之间就建立起了某种契约关系,他(她)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础上,在爱心的驱动下,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把每个学生教育成才,应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应该是每个教师心里的愿望。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形成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在爱心的推动下,在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的道德、教师的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但愿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位善良正直的,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
   (2021年9月7日 于江西峡江)
  

共 20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点题,“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无私奉献的春蚕。”教书育人,是其独特魅力和责任所在。作者针对当前存在的个别形式教学和功利教学的现象,指出其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社会价值,应当就此引起反思。继而提出了“外德于人”“内德于己”塑造教师形象的基本思想,并就构建好老师的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之“德性”进行了简单阐述。文章言简意赅,很有针对性和社会意义。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墨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1-09-08 13:13:29
  文章言简意赅,很有针对性和社会意义。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09-08 13:46:38
  一棒子打倒一大片!教师,职业而已。我也是一枚小小的教师,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9-08 14:35:33
  赞同绿池朱华老师的观点!不能用个案来代表整体,要看主流,我们身处农村,寄宿制学校,老师们从早到晚都很忙,不能有丝毫马虎,要不就是事儿。早上披星戴月而来,晚上还要跟晚自习,回家时,已经很晚了,远点的还要住校。
淡淡的云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