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归去兮(微小说)
归去兮,这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生动的闪着人性之光的语言。这三个字,在战火纷飞里,是最记得住考验的,也最能感动人心的。
一
一九五零年秋天,李大海非常自信地对爹娘说,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就是分分钟的事,然后跳上卡车,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来到风雨飘摇的朝鲜半岛。没想到,这一走就是70年。
如今,李大海长眠在韩国南部一个叫做巨济岛的地方,血肉早已化为泥土,只剩下枯骨,接纳那一缕客死在异国他乡孤魂的栖息。
“没有了硝烟,这个地方的风景还是非常优美的,哪里的黄土都埋人,”李大海头枕着青山、脚踏着绿水,经常有这样的感慨。但感慨归感慨,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老辈人口耳相传的那句老话:“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个胶东半岛渔民的孩子,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个遥远的渔村、村头晾晒的渔网,还有离家时爹娘婆娑的泪眼以及铁锅里咸鱼炖豆腐诱人的咸香。
“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打完仗我马上回家。”来到朝鲜半岛半年后,李大海坐在大捷刚刚结束、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壕里给爹娘写第一封信。他有理由相信,因为他和他的战友已经马不停蹄地打了五场战役,且连战连捷,牢牢地控制了战场主动权,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已是穷途末路。爹娘的回信许久才来,写的都是天下爹娘不变样的叮咛,不过让他意外的是信中夹了一张女青年的照片,让他打完仗抓紧回家相亲。李大海想起来了,爹娘曾经提说过镇上小学里的一个老师,长得挺俊的,只是战争来得太快,快得未来得及相看。李大海心里除了沉甸甸的想念和牵挂之外,又多了一份甜蜜的憧憬和期待。
二
接下来的几场战斗进行得更加顺利,几乎都是小规模的遭遇战,几乎没有什么伤亡。战友们闲暇时间多了起来,都说战争快要结束了。李大海听战友说,上次战斗抓了两个美军俘虏,据俘虏交待,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国政府也不想把主要力量陷入朝鲜战场的泥坑,正在谋求“光荣”停战。啥是“光荣”的停战?无非就是又想结束战争又不想让人知道他们打败了吧!但不管“光荣”不“光荣”,停战总是好的,本就无冤无仇,何必非要刀枪相向,他们想。李大海回家的期待更多了几分,他把每一次战斗设想为一段回家的路,似乎战场上杀敌越猛,回家的脚步越快;战斗结束得越快,回家的路越短。
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枪声了,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平静。“连部召集我们开会,指导员说,美方已经提出谈判的请求,上边也表示愿意谈判,最好通过和谈结束战争。但因为美帝反复无常,上级要求我们还要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李大海再一次给爹娘写信。写到这里,李大海想了想,继续写道:“既然开始和谈了,美帝总得有点诚意的,估计仗就基本不打了,不用担心我的安全。爹出海的时候不要走那么远,风浪太大太危险。娘不要养那么多鸡鸭了,年纪不老腰都弯了。至于相亲的事,只要人家愿意,我没有意见,回去就把这个事办了……”
乐观的李大海没有想到,美方真的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判没有那么顺利。为达到军事分界线谈判的过分要求,竟不自量力地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方面就范,悍然发动了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绞杀战”。形势再次紧张,战事再次升级。尽管如此,李大海还是坚信,敌人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他依然把每一次战斗设想为回家的路,杀敌越来越勇猛,回家的脚步越来越快,他仿佛看见了爹脸上的皱纹、娘头上的白发以及那位小学老师面对“最可爱的人”时羞涩的表情和钦敬的目光……
三
这是梦吗?李大海恍恍惚惚,他模糊记得舒展身体投掷手榴弹的时候有一个热的烫人的东西钻进了肚子里,然后他就看见了爹、娘还有小学老师。他不敢睁开眼睛,忽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Youareinjured,capturedandhavebeeninacomaforthreedays(你受伤了,被俘了,已经昏迷了三天)。”果然,这是美国人的声音。一股屈辱瞬间袭上心头,他第一次有了生不如死的感觉。作为战士,他知道被俘意味着什么。李大海流下了痛苦和绝望的泪水,他在心里默念着:“爹、娘,儿子不孝,不要等我了!”
接下来的几天,躺在美军野战医院病床上的李大海开始了与死亡的斗争。与其他人不同,李大海与死亡的斗争不是向生而是向亡。他拒绝军医的治疗,但很快就被固定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他想绝食而死,但仍被强制灌下食物。他痛恨自己的食管和胃,竟然背叛他的意志吞咽和蠕动;他咒骂他的心脏,明明早就该停止了却还是不知羞耻地跳动着。当一切的努力付之东流,李大海开始陷入漫无边际的沉寂,他死了,虽然他还活着……直到有一天,一个临时充当护工的被俘战士悄悄告诉他:“挺住啊兄弟,有战争就有战俘,我们不是投降,我们还是光荣的战士。现在正和美方进行战俘遣返谈判呢,我们很快就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李大海被激活了,他从死亡中醒来,又有了新的憧憬和期待。
又一个春天到来了,不过对于李大海和其他被俘的志愿军战士来说,春天虽好,却显得有点漫长。自从来到巨济岛上,就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在传播,传播最多的是停战谈判又陷入僵局,原因是战俘遣返问题。中方和朝方提出双方战俘应“全部遣返”,而美方则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坚持“自愿遣返”。没过多长时间,消息得到证实,因为美帝为了所谓的“自愿遣返”,正在战俘营内进行卑鄙无耻的恐怖活动。经常和李大海一起闲聊的被俘小战士被叫出去“商量事”,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一位半夜被叫去办理“遣返手续”的战友,出去后没听到他的欢呼,只听见远远传来的寂寥的枪声。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一次又怎么样?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国、回家!
骤然紧张的局势,让李大海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四
“爹,娘,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写信了,因为我随时有被杀害的危险。尽管这封信你们不一定能看到,但我还是想告诉你们,我想回家,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你们。本来我是可以好好回到你们身边孝敬你们的,但万恶的美国佬,总在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回家的脚步。他们就是流氓、就是恶霸、就是无赖,说的比唱的好听,翻脸比翻书还快,只顾走自己的路挤得别人无路可走,横行霸道、蛮横无理、任性妄为。他们威胁我、恐吓我,给我许诺和诱惑,逼我接受他们所谓的‘自愿遣返’。我想活着,可是我不能用背叛和屈辱换取生命;你们也想让我活着,但更不会让我背叛和屈辱地活着。多年以后,也许有人会看见这封信,但愿他们看见这封信的同时,外面的世界风平浪静、和谐共生。爹,娘,你们肯定等我等的望眼欲穿,我对你们又何尝不是日思夜想……”
李大海有很多的话想说,他要感谢爹娘生他养他,让他们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因为他的不归过度悲伤;他要告诉那位小学老师,很想和她见上一面,可惜不会有那样的缘分;他还要提醒他所在的部队和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足够的强大才可以战胜一切。但是,他的手里只有一张纸,这张纸是那些人让他写“自愿书”的,明天一早,他们肯定会来找他索要。李大海把这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这样的默念爹和娘都能听见,然后恋恋不舍地把它塞进墙角的细小裂缝,撮起地上的土,一点点地把裂缝填实。终于,他像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心满意足、平静安然的睡去……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首批搭载四百三十七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日,第八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接运回到祖国和人民怀抱。
河山壮美,山河无恙!李大海等待着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