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琵琶流过秋夜的忧伤(散文)

  【丁香】琵琶流过秋夜的忧伤(散文)


作者:孙梦秋 布衣,1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5发表时间:2021-09-12 11:29:43
摘要:琵琶独奏大概是最能浸透人心的乐声了吧,尤其在秋夜,无论是月黑风高,还是明月朗照;或者秋雨绵绵,亦或虫声唧唧。

【丁香】琵琶流过秋夜的忧伤(散文) 琵琶独奏大概是最能浸透人心的乐声了吧,尤其在秋夜,无论是月黑风高,还是明月朗照;或者秋雨绵绵,亦或虫声唧唧。秋夜里,一曲清越跌宕的琵琶,总能勾起人无端的秋心。
   对面楼上的灯火次第湮灭了,小区沉浸在桂花香浓的梦境里。窗外的草坪上,蟋蟀唧唧瞿瞿(1),不知疲倦,似在重复着《促织》的故事。此时,一曲琵琶清越婉转,在黑暗中响起,夜风一样恣肆汪洋,漫天流淌,沉闷的秋夜愈发变得清寂而深旷。
   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中,思绪漫漶无际,悲凉的心情晦明幻化,如水墨氤氲,如落英缤纷。野马尘埃,秋风飘絮。忽然就想起浔阳江头的江州司马,在秋天的夜里闻琵琶而湿青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的慨叹。今夜,不知何处飘来的琵琶声,幽咽含怨,似有所诉,人心也在它的幽咽泉流中愈来愈湿,愈来愈沉,沉痛得几乎发不出一声叹息……
   琵琶是中国高雅文化的元素,它圆润丰满的身姿,婉转清越的歌喉,都与清高脱俗的仕女们在精神气质上水乳相融,氤氲出一团团摄魂夺魄的诗歌的愁云。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成其为诗“歌”,是因为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歌的特点,它是用来吟唱以“言志”或“抒情”的。这样优美的诗歌配以琵琶的清越,产生的艺术共鸣足以穿透岁月的障壁,人心的藩篱。无论剑客的剑还是文士的酒,世间的不平和胸中的块垒,都可以在琵琶的曲调中融化为一声叹息,两行清泪。浔阳江头的江州司马是这样,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是这样,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外也是这样。
   像今夜,当琵琶声起,四围沉静如深山古涧,连秋虫的唧唧也成为乐曲的一部分,装点在长夜漠漠的背景上,如三两点雨打在心头。无端地就想起了风中古莲,长空雁叫,沉渊的月亮;想起御沟里的流水淙淙,红叶题诗;想起了白发宫女,和月下砧声;想起了王昭君……王昭君会不会弹琵琶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后世流传的她的画像,却是怀抱琵琶,腮含幽怨的。这也难怪,杜甫不是有一首《咏怀古迹》的诗歌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后世的画匠们或许据此而认为昭君是钟情于琵琶的。而作为巫山神女的化身,我想昭君也应该是钟情于琵琶的。虽幽怨而不媚,虽激越而不傲。强而不霸,韧而不绝,乐而不淫,清而不浊。琵琶的性格不正是昭君的性格吗?
   后世的人们面对青冢或者琵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和误读。当汉元帝明白自己被那个贪财的宫廷画师愚弄之后,他是何等的恼羞成怒啊!画师的被杀当然改变不了明妃出塞的命运,而民族团结的宏大政治命题,显然也不是昭君这样一个纤弱女子所愿意承担或者是应该承担的。这个秭归的女子,三峡的孩子,和任何一个清洁的女子一样,她所要的,无非就是一段美好的情感历程,一首《关雎》或者《琴瑟》而已。
   秭归是屈原的家乡,不过据说也是王昭君的家乡,现在或许已经成为三峡旅游的一个景点。我不知道许多来此旅游的人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态而来的。但我可以肯定,许多来看昭君故里的女人们,肯定不愿意重复王昭君的命运。不要说花一点钱贿赂一下贪财的宫廷画师,就可以实现自己富贵温柔的人生之梦,即使花钱打点左右而让自己摆脱出塞的命运,她们也会不遗余力。毕竟愿意坐在宝马里哭而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人,似乎已然成为商业时代的主流。而大把大把地把金钱丢进美容院的脂粉里,却不愿用哪怕一分钱去关注一下草原退化和吃不饱饭的农家孩子的女人们,同样也是商业时代的一道风景。这样的女人们在昭君故里,也许仅仅看到的是一个传说的背影,留下的却是失望的表情。当然,她们也不配有一首诗、一支曲、一把琵琶、一个传说、以及茫茫草原上的一座伟岸的青冢,陪着她流传千古,深入人心。
   琵琶也可以奏出《十面埋伏》那样杀机四伏的乐曲。可是,那杀机之中,总隐隐有着一股悲悯和遗憾。毕竟十面埋伏的密不透风,是和霸王别姬的生离死别紧密相连的。
   王昭君的家乡我曾经去看过,那是1992年暑天,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刚刚通过全国人大的表决。那时,我去湖北巴东,秭归,看到原汁原味的三峡,和未经“打造”的昭君故里。可惜那时没有琵琶,也没有美丽的哀伤。只有诗歌和青春的冲动。当明月从山峡升起,我们吸着廉价的香烟,喝着啤酒,嘻嘻哈哈地背诵着诗词,说着轶闻笑料,享受着山区的凉爽和静谧,满心憧憬着耳朵里能捕捉到两岸猿声,可是却没有。时至今日,留在记忆中的,似乎只有那夜的风声,还有那个巴东女孩飘然的长发,纤细的身影,倔强不屈的性格。而昭君和琵琶,似乎离我的记忆很远很远。
   窗外,流过秋夜的琵琶声,让我忽然起了一个强烈愿望——什麽时候,能够再去看看昭君的故乡呢?带着琵琶,带着诗酒,带着静谧的心;或者去青冢,带着三峡秋叶,带着《鸿雁》忧伤的曲调,还有那个愿意陪我走天涯的女子,以及关于月夜与爱情的梦想……
  
  
   (经网络检索为原创非首发作品)
  
   注(1)瞿,这个字正确的写法是:口字旁加上一个瞿,读音qu,平声。象声词,表示吹哨子或者蟋蟀的叫声。拼音打字法字库里没有这个字。

共 20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曲琵琶,在这个秋夜勾起思绪万千。如天马行空,醉人心扉。琵琶是中国高雅文化元素,从身姿和音色都能给诗与歌增彩添色。优美的诗歌与琵琶的清越,那种艺术足以穿透岁月和人心,在琵琶的曲调中化为一声叹息,两行清泪。从琵琶联想到王昭君,昭君应该是钟情琵琶,琵琶与昭君性格极为贴切,含蓄婉转又凄美。再联想到三峡王昭君家乡,当今天的人们游历三峡,如何看昭君出塞,一个纤弱女子,一道民族团结课堂,一桩青春凄美的故事……而当今一些人,把钱丢在脂粉里,醉在宝马梦乡里,恐在昭君故里,只能看到背影和失望。再想那次游三峡,开工前原汁原味的三峡,未经“美容”的昭君故里。吸着廉价烟,喝着啤酒,两耳竖起捕捉两岸猿声,一无所获。记忆里只留下夜的风声,女孩的长发飘飘。窗外,流过秋夜的琵琶声,诉说着关于月夜与爱情。散文诗一样优美,联想丰富,语言精美,引古喻今,净化心灵。一篇佳作,情景交融。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09-12 13:12:24
  散文诗一样优美,联想丰富,语言精美,引古喻今,净化心灵。一篇佳作,情景交融。一曲琵琶,在这个秋夜勾起思绪万千。如天马行空,醉人心扉。琵琶是中国高雅文化元素,从身姿和音色都能给诗与歌增彩添色。优美的诗歌与琵琶的清越,那种艺术足以穿透岁月和人心,在琵琶的曲调中化为一声叹息,两行清泪。这是一篇精品之作,非首发不能推荐。欢迎老师原创首发赐稿丁香,感谢老师大力支持!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2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09-12 15:37:48
  老师文笔很优秀,欢迎原创首发稿来到丁香,欢迎加入丁香团队!为联系方便和交流沟通,可加微信:13909105456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2 楼        文友:孙梦秋        2021-09-12 16:52:44
  谢谢
3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21-09-12 17:19:11
  感谢孙梦秋老师投稿丁香,分享精彩佳作。祝您生活愉快,创作愉快!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4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21-09-12 17:21:29
  老师好,因为您的投稿经网络搜索,为原创非首发作品,所以不能做社团推荐和申报精品。敬请谅解。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回复4 楼        文友:孙梦秋        2021-09-18 16:59:54
  谢谢。
   文章确实在微信公众号大地菲方首发。我尊重江山文学的章程。尊重编辑们的劳动。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其他的都无所谓。
5 楼        文友:闰土        2021-09-12 20:25:57
  好文,语言功夫好,描写细腻感人,娓娓道来,受益匪浅。
回复5 楼        文友:孙梦秋        2021-09-18 17:00:30
  谢谢老先生。迅哥儿的纪念日快到了,期待读到你的文字。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