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团圆】游山散记(散文)

精品 【摆渡·团圆】游山散记(散文)


作者:沙漠孤月清 举人,338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0发表时间:2021-09-15 13:58:02

【摆渡·团圆】游山散记(散文)
   周六,弟弟邀我去游山。
   他在电话里说,你八月十五前要回大连了,趁这机会,去莲花山转转,我们哥俩照照相,说说话,明早我就去接你。
   我最近忙于社团事务,每天都要埋在文字堆里,连抬头的功夫都没有,自然不太愿意外出。不过,听他这语气,似乎非去不可了。
   我这个弟弟心眼儿直,性子倔,做了一辈子工人,却爱好广泛。年轻时,爱好钓鱼,后来,得了一场重病,就放弃了钓鱼。去年刚退休,又迷上了摄影,买了一架挺高档的照相机,光是那个长焦镜头,就有几千元,每个月还要跑到省会去参加摄影培训。积极性蛮高,就是摄影水平还不敢恭维。看来,此次游山他一定是要在我面前炫耀一下摄影成果了。
   闲暇时游山,是中国人的一种休闲习惯。记得,好像有文学评论家通过分析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爱山,西方人喜水。因为文人写山多于写水,西方文人反之,写水多于写山。绘画也是如此,中国人更多地是画山,即使有水,也是作为点缀,衬托山势。仔细思忖,似乎不无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情。中国人性情内敛温和、稳重隐忍,有山的品质;西方人性格喜动、豪放不羁,也颇具水的品性。在文学艺术上就反映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生命价值追求。
   第二天早晨,弟弟果然来接我,脖子上也果然挂着那台沉甸甸的照相机。
   坐在车上,我瞧着那台照相机,笑着问:“能行?”
   “哥,瞧好吧!”他不好意思地也笑了。
   “瞧好”,是东北话,意思是:看好吧,等着瞧吧。表达一种满满的自信。
  
   二
   出了城市,奥迪SUV沿着公路疾驰,一路向东。不久,车窗外就出现了连绵的山影。
   莲花山,座落在城市的东南方向,属于长白山山脉,是东北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是山峦林立,重岩叠嶂,树木茂密,石怪峰奇。据说,共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形若莲花竞放,灵气挺翘,所以也叫“千朵莲花山”。让莲花山闻名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还有历史悠久的佛道文化。在莲花山佛寺道观或居山巅,或隐山腰,林木掩映之中,随处可见寺庙或观庵的檐角墙影,给这片群山增添了浓郁的宗教文化色调。
   虽然仅仅相距十几里路程,我却很少游览莲花山。回想起来,似乎屈指可数。做教师时领学生秋游来过几次,那是近三十多年前的事,之后,陪同一些领导也来过几次,那是在二十多年前。至于自己,就很少来游山了。之后二十年,飘游在外,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仿佛忘记了家乡还有这么一群山峦。比如那座叫“仙人台”的最高的山峰,拂晓时在峰顶可以看到日出,是游览莲花山必去的著名景点,我也是仅仅登过一次。
   一路上,弟弟给我介绍莲花山近年来的变化,譬如上“仙人台”没那么难了,早就架上了长长的索道,空中电缆车会很快把游人送到峰顶。
   我这才记起,我唯一的那次登上“仙人台”,是沿着山峰的南坡攀登的,没有阶梯,没有路,沿途踏着厚厚的落叶,攀着小树和石块行进。因为赶着看日出,登山是在凌晨三时左右开始的。那时,月亮被高高的山峰遮蔽,暮色深沉,只能跟在前面人摇曳的手电筒灯光后面攀爬,陡峭之处,前面人的脚掌就在自己的头顶。脚步声就是攀爬的方向。回想起来,居然有些后怕。
   弟弟兴致勃勃地又说,南山沟里还有一个新景点,发现了一座天然大佛,从对面的山间望去,那座山峰酷似一尊天造地就的弥勒佛像,身脸俱全,卓然而立,格外逼真。
   其实这些变化我都了解,也更清楚弟弟的心思。他是希望我到处走走看看,别给这次游山留下什么遗憾。
   对这座山我是熟稔的,也是陌生的。
   所谓陌生,在于我登临的次数确实很少,缺乏对这座山更为细腻的感性认知。其实,这不是我不喜欢山,而是我不喜欢攀登,更不喜欢那种旅游式的登攀。在我看来,游山和攀山是两种境界。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山。远远地看,也可以不远不近地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端详山的容貌、姿态,想象它的形体譬喻和寓意,从而领略它所展示的思想风采。远望与登攀的角度不同,感知也不同,登攀具有实践意义,远望具有思想意义;登攀体察的是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径,而远望关注的是峰峦云岫,日月乾坤。
   这似乎与我的性格有关,粗犷有余,细腻不足;大气有余,小节不足。古人评价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如果用这两个人的性情来比较,那么,我注定做不到诸葛亮的缜密细腻,更达不到吕端那么大的心胸格局。
   至于熟稔,是因为相对于莲花山的景致,我更醉心于它的文化,尤其是深厚的佛道文化蕴涵。它赋予这座山峦以人文的灵气和文明的厚重,让林木幽深神秘,让峰岩肃穆神圣,让溪流清冽神异。而我,一直默默地通过各种角度聆听和阅读这些文化,抚摩和感悟这座山峦温暖的本质。
   也正因为如此,当山峦的影子渐渐涌入眼眸时,我心里也涌入一股庄重感,如同这是一次文化的拜谒。
  
   三
   进了山门,我让弟弟随意游览拍照,不必顾及我。弟弟知道我的性格,也没多说,和我约好在无量观下面的石阶旁会面,之后,兀自端着相机朝山里走去。
   山门下面一面墙,石壁墙上镌刻了许多书法作品。我颇感兴趣,逐一重新浏览一遍。多是历代文人墨客赞美莲花山的诗词骚赋,或小楷,或行草,或隶篆,林林总总,书体各异;书法风格更是或古拙浑厚,或隽永俊逸,或驰意洒脱,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欣赏良久,我也不禁随着那一笔一划心旌摇曳,神思驰骋。
   其中有一幅行草楹联,镌刻着“云护钟灵气,松留太古音”十个大字,在朝阳照耀下,格外醒目。这是我一位老领导的手迹,我曾在他身边工作几年,近水楼台先得月,手里收藏了十几幅他的作品,我一直喜欢他那种古拙而灵气的书法风格。只是,他已经不在了。十五六年前,当我在南京玄武城老城墙上眺望北方家乡的时候,他溘然长逝。好在人生不虚,他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书法遗产。
   无意间发现,有几个西方男女也站在书法石壁前指点评论,我不由得意起来。书法是国粹,欣赏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民族审美形式,现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爱好者。一个朋友在国外搞孔子学院,回来后与我们言及外国人对于中国书法文化惊羡和追崇,用了“如醉如痴”四个字来表述。他说话的时候,表情喜不自禁,充满自豪。
   我恋恋不舍离开山门,沿着蜿蜒的坡形柏油路,徐徐朝无量观方向踱去。时间不久,来到“天上天”景区西峰山麓。
   我觅了路对面一块很大的孤石,坐在石壁下面小憩。这段路程不很长,但始终是向上的,难免要耗些体力。
   对面,乱石树丛之间,有一条石板铺就的阶梯,就是上山的路径。眼前,游人们络绎不绝,彼此招呼着拾级而上,正式开始攀山的旅程。由此向上,半山腰就是著名的无量观。
   莲花山宫观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历来有“九宫”、“八观”、“十三茅庵”之说,其中以“无量观”最为著名,居莲花山道观之首,体现了“释道同源,和平共处”的宗教文化。清末民初,军阀割据,战乱频仍,莲花山脚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常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到观内求助,只要观内有,道众便无偿赠与,和山下百姓同甘共苦。十方道友以及周边百姓都称无量观为“大慈大悲的无量观”。所以,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仙佛共存,更是实实在在普济众生的仙佛共在。
   无量观建筑群中,西阁尤为有名。西阁依山而建,背临高耸的峭岩陡壁,面朝深谷幽林,是清代莲花山两大书院之一,古时每到夜晚烛影摇曳,书声不绝,其境幽妙贞静,引人入胜。诚若西阁小蓬莱楹联所题,“西阁客灯伴月明,东瀛仙客乘鸾下”。正面是观音殿,殿内正中守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像,两侧的壁画,描绘了观世音发慈悲救八难的事迹。殿内还塑有子孙娘娘和眼光娘娘的雕像。传说子孙娘娘专司生儿育女,无嗣者求救于她,便可如愿;眼光娘娘则专治眼疾,给人类带来光明。所以,西阁不仅是游人必看的景点,也是许多善男信女的拜谒之地,一直香火不断。
   我举目仰视,阳光中的山林一片黛绿,山风徐徐掠过树林,发出阵阵“飒飒”之声。树冠掩映之中,一座青灰色的塔尖若隐若现,给山林添一种幽然神秘的意境。
   那是葛公塔。葛公,名葛月潭,是当时东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一代才子,道家一代宗师,著名书画家,也是张作霖的幕僚好友,为人善良,每遇灾荒,都会赈济灾民。还在沈阳开办学校,专门招收穷人的孩子读书。一九三四年,葛公羽化,享年八十一岁。由于葛公的名望,张学良等人出资,为他在千山建造了葛公塔。多年前,我曾查阅过一些资料。其实,历史上葛月潭并未在莲花山修行过,只是去世后,坐龛于无量观,后敛入葛公塔内。葛公塔上,雕刻有葛月潭生前所绘兰竹、题字和诗。其诗云:“我有青青草一丛,与蕙为伍正当风。莫笑林池着墨少,已扫烟云飓尺中。”足可见一个道家人“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操守。
   我久久地凝视,那一点苍绿摇曳中的青灰色格外凝重。恍惚间,一件往事浮出记忆。
   大约三十多年前,我刚从师院毕业,在一所中学教书。可谓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极富探究精神。一天下午,几个新老教师在一起闲聊,话题说到葛公塔上,一位老教师随口吟出刻在葛公塔上葛月潭的行草楹联,即“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只是,他把“鹤”字换成了“静”,变成了“天是静家乡”。另一位老教师马上指出其错误。前一位老师自然不服输,两个人争辩起来,面红耳赤。很明显,是前一位老教师错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准确的答案,双方商定马上出发去莲花山,在葛公塔面前见证对错。还约定了一个小小的赌注,输者买五毛钱的糖块,给大家打牙祭,我也被拉着同去作为见证者。于是,几个老师骑着自行车直奔莲花山,蹬了十几里路,大汗淋漓站在葛公塔前。回来时,嘴里含着糖块,一路说笑,很是惬意。
   看似一字之差,里面却包含了很广博的古代文化内涵。既有诗词对仗的用字规则,也有草书书法规则,更有不同思想理念在文学表达上的隐喻。尤其是后者,以“龙”“鹤”对仗,暗喻释道儒三家在哲学思想上的对应和融合,十分契合莲花山的文化氛围。
   这次文化探究行程,也有另一个收获,就是受到了教导处主任的批评,理由是工作时间擅离职守,跑去游山。不过,这对于我们来说,已无关紧要。探究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总是能让人们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
   我沉浸在回味往事的愉悦之中,不知不觉笑了。
  
   四
   弟弟回来了,脸上也挂着满足的笑容。只是,他的笑意很快变成讶异的表情。他注视着我痴迷的笑容,连叫了几声“哥”。
   “你咋了?样子傻傻的。”他坐到我身边问。
   “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有趣的往事。”我回答。
   “哥,我一口气上了西阁,拍照不少风景,晚上整理出来发给你。”他拍拍相机说。
   “嗯,你应该多活动。”我点点头。弟弟几年前患了一场很重的胃病,一度连腰都直不起来,整个身体弯成九十度,生活很是艰难。现在恢复得这样好,我心里格外高兴。
   “哥,还想去哪儿?”他举起相机,瞄着对面的山林调焦。粗粗的长焦镜头,在阳光中泛出凝重的黑色。
   “哪儿也不想去了。”我看着长焦镜头说。
   “哥,啥意思?不是白来了吗?”他放下相机,扭头看我。
   “哪能白来呀,哥收获可比你大多了。”
   弟弟疑惑地看着我,摇了摇头嘟囔道:“真搞不懂你们这些文化人,也不知道整天想些什么。”
   是的,还需要游览吗?不需要了。我就在山的怀抱之中,领略到了徐徐山风,飒飒松声,故人的笔墨,青灰的塔影,也觅到了久违的往事和年轻的自己,山给我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我看山,山亦看我。有这种彼此默默的注视,确实足够了。
   其实,关于游山和看山,表面看似乎只是两种行为方式,实际上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思想路径。我无法让弟弟也如我一样,从文化情感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山的内涵。我只期望他能继续攀山,攀更高的山。
   晚上,果然收到弟弟发来的照片,效果很好,进步不小。其中有一帧照的是我。我坐在突兀的孤石下,嘴角牵着一缕微笑,眯起眼睛,凝神望向对面的山峰。
  
  
   (原创首发)

共 47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游山的乐趣,想必很多人都有所领略,这篇《游山记》,却给我们以独特的感觉。家乡的名山,作者早已对视多年,却很少如常人般经常光顾,因为作者深知“游山”与“攀山”的不同。兄弟相约,不忍心辜负,期间包含着兄弟间如山一样深沉的感情。到了目的地,兄弟俩并没有共同前行,而是各自本着自己的兴趣走自己的路。作者用更多的笔墨描述对山上景物、传说的回顾,回想自己因为这座山与领导、与同事之间的故事,却并没有如常人那样“登顶”,看似一次没能尽兴的行程,但却使作者“觅到了久违的往事和年轻的自己,山给我这么多,已经足够了。”亲近大山,并不一定深入其中,兄弟俩各自完成了这次“游山”的目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找回了曾经共同的感情。文章独辟蹊径,令读者同样有所收获。【摆渡物语编辑:寂寞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91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覃敏善        2021-09-15 14:18:00
  这是一篇很有玩味很耐品的游记,看山,读山,读自己,忆往事,奔未来。沙社长文学功底老道,这很别致的游记散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欣赏学习!
2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9-15 14:44:37
  读沙老师的《游山记》,既领略了莲花山的自然风貌,也领略了老师文字力量。
   游记如何写?读了老师的文章,有了可学习的方向。
3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9-15 14:53:59
  感谢看风编辑深度阅读,加以编按,解读恰切。本来题为《游山记》,后觉不妥,便加了个“散”字,似乎更为妥帖。随记一个过程,未必有什么集中而专一的思想主题,但随行随想,也算另有意旨,散文嘛,妙就妙在这个“散”字上。
4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9-15 15:00:06
  谢敏善、木杉两位老师阅读留评,这文字,完全处于一种无奈,稿件不多,我就弄呗。不过也好,让我不得懒惰,每天都写作业。
5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1-09-15 18:58:27
  老师游山的初衷是出于兄弟情深,而非游人一贯地攀登高峰、抵达超越的快感,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角度去观、思、悟山带来的无边无际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一种对文化的敬仰,对未知的探索,对国粹的崇拜和研究。通过对一个字的实地考察求证,彰显了对文学的负责和执着,也赞誉了释儒道家的思想,互通互融,“普济众生、淡泊明志”不也是我们要追寻的本真吗?此行是探索文化之旅,所以一句点题:“山给了我这么多,已经足够了”似乎也隐喻知足者常乐,弟弟还有人生的巅峰值得攀爬。认知角度不同,对人生的领悟自然不一样。读老师的文是一种享受,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鉴赏,融入宗教文化艺术,可见文学功底不一般,唯有努力向老师学习,才更能领略文章真正的内涵外延。欣赏点赞学习了。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6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1-09-15 21:44:58
  沙漠老师与弟同游山,坐在山的怀抱,观看它的文化背景,领悟它的气质风貌,相逢又相忆,相看两不厌!妙哉!
7 楼        文友:孙丽红        2021-09-18 05:18:44
  学习沙社独特的写作方法。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