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我家三代铁路人(散文)

精品 【八一】我家三代铁路人(散文)


作者:乌有先生 布衣,46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57发表时间:2021-09-24 12:25:19
摘要:我觉得女儿说得对,我家三代铁路人,好比火车动力“三步曲”,父亲代表蒸汽机车时代,我代表内燃机车时代,她代表电力时代,也就是高铁时代。

【八一】我家三代铁路人(散文) 在我的印象中,铁路制服是父亲一辈子的标配,虽然多次换装,但始终以深蓝为本色。直到女儿参加工作站在我跟前,才感到有些惊讶,什么时候铁路制服变成浅色了?
   “妈,我家三代铁路人,好比火车动力“三步曲”,外公代表蒸汽机车时代,你代表内燃机车时代,我代表电力时代,也就是高铁时代。过去铁路设备设施落后,站车环境不好,要求铁路制服耐脏耐磨耐洗耐穿,面料颜色深,不透气,也不美观。现在就不一样了,高铁环境干净整洁,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穿浅色轻便的制服,与洁净的站车环境协调搭配。在人群中,视觉效果好,旅客一眼就能看到我们。铁路制服跟警服一样,与时俱进,带人性化。”
   我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抚摸身上的制服,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心头五味杂陈,泛起一圈圈涟漪,既有深蓝的怀念,也有浅淡的欣慰,还有藏青色的骄傲。
  
   蒸汽时代:铁路制服油黑发光
  
   我是被父亲半哄半骗从老家带到湘西,伴随着火车汽笛声长大的。年少时,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匆匆忙忙,风雨无阻,很少有时间陪伴我和母亲,甚至跟我们说话都惜字如金,点到为止。
   为了省电,我在家只能用8瓦的白炽灯写作业。母亲常常凑近我“借光”赶针线活,一边缝缝补补,一边念念叨叨。我很不习惯。尤其是从她手中帆布工作服里散发出浓烈的机油味,令我阵阵反胃,总想把母亲从身边赶走。
   母亲尽量讨好我:“马上就好。你爸明天要穿这件衣服上班,不能耽误。”
   “妈,我爸是干啥的?”
   “跑车。”
   “什么叫跑车?”
   “嗯,跑车就是——”母亲被问住了,放下手里的活,想了好久才说:“就是添乘,火车开到哪,你爸就要跟哪,出了事故由他负责。”
   母亲是个文化不高的家庭妇女,能这样解释已经很不错了。我开始心疼父亲起来。难怪他工作服磨得油黑发亮,到处是补丁,下班回家哈欠连天,老是睡不够。原来他上班要拼命奔跑,追赶火车。火车跑多快,他就得跑多快,火车跑多远,他就得跑多远,万一出事故,他要挨板子?这叫什么工作?他追火车干嘛?我在心里连打好几个问号,发誓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挣钱养家,让父亲早点回家歇息。
   一天放学,我忘记带钥匙,母亲又不在家,只好去机务段检修车间找父亲。父亲蹲在车间大门口,用木棍在地上写写划划,跟人交头接耳。阳光下,他身上的铁路制服洗得泛白,上面残留的块状污渍大小、深浅不一,好像我书包里用蓝黑墨水胡乱涂鸦过的作业本。
   车间里闹轰轰的,一派紧张繁忙的阵势。各种不知名的机器设备在运转,金属的撞击声,钉锤的敲打声,齿轮的摩擦声,还夹着响亮的哨子声,工人的吆喝声。
   我连叫几声“爸爸”,他都没听见,走到跟前才发现我,惊讶地问来意,抬腕看一眼手表,说:“快鸣笛了。”意思是,不能提前下班,要等工厂汽笛拉响后才能走。
   “爸,你今天又跟火车一起跑回来的吗?”
   父亲愣住了,没反应过来。“‘跟火车一起跑’是什么意思?”
   “就是跑车呀,听我妈说的。”
   “哈哈哈!”父亲爽朗地大笑起来。
   这时,一个叔叔呼哧呼哧地跑过来,“唐工,腰动拐腰可以出库吗?”
   “腰动拐腰不行,动动拐腰可以。明天拉腰动拐出去跑跑,看看行走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嘚呐!”旋即,又屁颠屁颠地跑了。
   什么?明天还要跑?火车是钢铁大侠,难道父亲的脚板比哪吒的风火轮还跑得快?
   父亲见我站在原地发懵,脑袋一偏,“跟我来。”说完,拉着我走进车间。
   车间里,黑乎乎的蒸汽机车像一头生病的老牛趴在股道沟上,浑身上下冒着热气,又是喘息,又是打喷嚏。工人师傅们都围着它一顿忙乎。
   父亲边走边跟我讲解蒸汽机车作功原理,热能是如何转化成动能的。还打比方说自己是专门给火车治“病”的医生,叫工程师。“跑车”不是徒步跟火车赛跑,而是随机车观察运行情况,诊断故障原因,回来再考虑怎么维修。当时没有现代的精密仪器检测,没有现成的理论作指导,技术人员要跟司机、副司机和司炉密切配合,边实践边摸索,通过“望、闻、问、切”积累经验,制订对策。交流时为了避免口误,借鉴部队军事术语,将阿拉伯数字中的0读“动”,1读“腰”,7读“拐”。这样一来,编号为0071的机车读“动动拐腰”,编号为1078的机车读“腰动拐捌”。
   原来如此!
   从那天开始,我对父亲,对火车,对铁路产生了极大兴趣,经常在父亲书房里找书、翻资料,看不懂就缠着父亲问这问那。
   多年以后,我以父亲为原型,撰写一部反映老一辈子铁路人艰苦奋斗的长篇小说《暗香》,中间涉及好多铁路专业知识,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积累的。
   我的小学同学黄卫红年年免交学杂费,班主任老师说她享受铁路烈士遗孤待遇。我问父亲什么是“铁路烈士遗孤”?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铁道兵修‘三线’开山劈路牺牲不少人,有的夫妻都在爆破事故中双双遇难,尸骨埋在铁路两边山坡上。国家有抚恤政策,不能让烈士后代受委屈,所以享受一些待遇。每次火车经过那些地方,我都要司机拉响汽笛,向修路英雄致敬。不能忘了他们啊。”
   有一天,父亲浑身上下湿漉漉地回来,脸色煞白,牙齿打架。他的徒弟说,今天路上机车出故障,制动不灵,脱轨后冲进路边水塘。师傅险些丢了性命!母亲惊得目瞪口呆,眼泪夺眶而出。父亲什么也没说,晚餐把家里半瓶地瓜酒喝得一滴不剩。第二天穿上补丁打补丁的工作服,又去上班了。
   机车脱轨是怎么冲进水塘的?父亲又是怎样脱险的?我无从知晓,只能事后脑补,现场肯定比奥斯卡灾难大片的镜头还要惊魂。不知道父亲一生有多少这样的经历,不知道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抱着牺牲精神投入铁路建设。但我很清楚,父亲的铁路情怀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渗入我的身体,入骨,入髓。
  
   内燃时代:警服与铁路制服同辉
  
   在青春叛逆期,我跟父亲发生过一次激烈争吵,起因是我撕毁了铁路招工分配《通知书》,不愿意进机务段工厂当学徒。
   我并非怕苦怕累,而是生性好静,怕喧闹,一心想依靠摇“笔杆子”谋生吃饭,工厂那种环境让我无法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读书写字。
   父亲潜意识觉得铁路工作稳定可靠,很多人巴不得能端上“铁饭碗”。他拿我无可奈何,只好妥协,答应我换工种。
   于是,我得意洋洋地参加铁路公安分局招考,顺利地穿上了警服。
   事后,父亲得意地说:“你穿警服照样姓‘铁’,跟我还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嘛。”
   二妹、三妹相继长大,都进入铁路单位,这肯定跟父亲脱不了干系。接下来,我们三姐妹恋爱结婚,对象都在铁路部门工作,这种默契是否受父亲影响,不言而喻。就像路徵的含义一样,全家老小都知道,不用查资料,问别人。
   多年以来,铁路制服是一家人的常服,铁路发展变化、火车调图提速、春运客流涨幅,都是一家人经常交流的话题。
   全国铁路点多线长,素有“高(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大(大联动运作机制)、半(半军事化管理)”之称。通俗一点说,火车轮子每天24小时在运转,一年365天不消停。作为铁路人,必须适应这种工作特性,连生物时钟都得跟上火车轮子的节奏。我对此感触颇深。
   通常情况下,节假日是铁路人财物运输的旺季。父亲与家人聚少离多,早已见怪不怪。我们三姐妹的工作单位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三对夫妻都两地分居,孩子们在各地开枝散叶。对很多人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一家人过年吃团圆饭是一件令人奢望的事,必须经过多次预约才能成功。有时候一个家庭只能派一个代表参加聚会,大家风尘仆仆地赶来,聆听父母千叮咛万叮嘱,抹干净嘴边的油水,又匆匆忙忙去赶路。尽管如此,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当逃兵。种子一旦掉在理解的沃土上,幸福之花向阳盛开,一茬接一茬。
   父亲中风病瘫十二年,母亲怕拖累我们,独自咬牙撑起家庭重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最怕看母亲的眼睛,她老是盯着我问:“你还有多久退休啊?”我揣着明白装糊涂,违心地搪塞她:“快了,等政策放开了,我就提前退休。”临行时,母亲心情又变了,再三嘱咐。“家里有我,你放心吧。”
   于是,我跟母亲常常报喜不报忧。京九铁路南段刚开通时,经常遭遇洪水冲击,路基翻浆冒泥,险象环生。
   有一次,河源地区连降暴雨,铁路被迫中断。铁路总公司向我们单位借调懂摄像的宣传干部参与救援,采集视频资料,给指挥部提供依据。我奉命乘救援列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受灾现场,塌方地点离义合车站不远。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事故全貌,我扛着摄像机深一脚浅一脚进入中心现场,跳下铁路护坡,仰拍已经悬空的钢轨。
   拍完后,发现身体无法动弹,四周泥土松软下陷,双脚拔不出来,泥浆从腿部很快漫到腰间,泥石流从护坡上面一个劲地往下灌冲。如果不尽快离开,很可能被砸伤,或者被活活淹埋。
   我担心手里的录相资料被毁,高高举起摄像机,大声喊道:“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正在附近抢险的施工人员闻讯赶来,接过摄像机,递给我一根圆木桩。“快!快抱住它!”大伙七手八脚,连拖带拽把我救出来。
   我抓紧处理完录相资料,像泥猴一样非常狼狈地站在运转室更衣间,身上多处被石块划开血口子,火辣辣地刺疼,但没有哭。想起父亲当年从水塘里脱险那件事,我也不能认怂。
  
   高铁时代:铁路制服为祖国添彩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因为女儿工作问题我大伤脑筋。她大学毕业后进入铁路部门动机不纯,以为铁路职工凭一张免票走南闯北很过瘾。直到她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知道铁路管理非常严格,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时刻要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这些对独生子女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她思想上有过动摇,也有过焦虑。问题不解决,我怕她脑袋里飞出个什么妖蛾子来。
   这次出差要路过她工作的地方,想借机会跟她聊一聊。
   刚见面,她就兴冲冲地告诉我,已经获取了国家经济师资格证,现在开始专心攻读外语。
   我故意责怪她:“你现在是工人不是学生,拿证有啥用?”
   “妈,你不懂。”
   “谁说我不懂?铁路对外语要求不高,你原来的基础够用了。当务之急要专心搞好本职工作。”
   “不对。现在高铁都走向世界,修到非洲去了,铁路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我不学好外语怎么适应工作需要?”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是外公的话提醒我了。外公生病的时候我去医院看他,他拉着我的手说:‘我这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一辈子只会修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对高铁一窍不通。还是你比我强,从城市轨道管理专业毕业,又在高铁车站工作,是响当当的铁路专家,真好啊!以后我拜你为师,好好教我,怎么样?’妈,外公退休好多年,病得连路都走不稳,哪里还能跟我学高铁知识?他这样说,分明在暗示一代要比一代强,鼓励我有出息呗。你说,我能让外公失望吗?”
   这丫头,害得我瞎操心!都说隔代亲,这回我信了。
   接着,女儿把自己将来的打算告诉我,有目标有行动,滔滔不绝,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我家第三代铁路人正在茁壮成长,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鼓舞的事!
   惜别女儿,高铁载着我在广袤的大地上风驰电掣。窗外,一道道风景掠过,淡蓝色、浅灰色、纯白色、藏青色,还有黄马褂……格外亲切,分外靓丽。
   此时此刻,车轮与钢轨拥抱,列车与大地亲吻,我和我的祖国通过铁路纽带紧紧连在一起,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奔向遥远的地方。

共 45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外公深蓝制服为代表的蒸汽机车时代,“我”藏蓝制服为代表的内燃机车时代,女儿浅蓝制服所代表的高铁时代。这火车动力的“三部曲”,淌满了一家三代人献身铁路事业的心血与汗水。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从满身油污的蒸汽机房,到干干净净的高铁站,铁路人见证了祖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也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本文以身边点点滴滴的真实案例,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叙述三代人的梦想,有光有热有温度,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虽然征途漫漫,流血流汗,但乘坐在风驰电掣般的高铁上,心情像花儿格外灿烂。好文共赏,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八一,遥祝秋安笔丰!【编辑:郭秀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9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1-09-24 12:29:17
  三代铁路人,共筑一个梦想,这梦想灿烂辉煌。学习致敬!
郭秀玲
2 楼        文友:乌有先生        2021-09-24 14:23:39
  感谢郭老师编辑点评!郭老师文采飞扬,向您学习!
用文字修行,携手日月。
3 楼        文友:墨林        2021-09-24 17:17:13
  中国的发展,就像这列车的加速。文章通过一代代铁路人的奉献经历,以小见大,折射了时代的发展。好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09-24 20:59:50
  文章饱含深情,叙述了三代铁路人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一路走来,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体会深刻,感染力强。好文章学习了,向乌有老师问好致敬!期待老师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乌有先生        2021-09-25 11:03:19
  谢谢墨林、云彩二位老师评论,请多多指教!
用文字修行,携手日月。
6 楼        文友:紫竹聆风        2021-10-17 10:16:19
  欣赏拜读老师精彩佳作,我也是铁路人,当兵转业后入路二十多年,也亲眼目睹了铁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技术已领先世界,我们为铁路骄傲,为中国自豪!向铁路人问好,遥祝秋安!
文字是大海,任我尽情遨游;文字是窗口,让我看到广袤的世界!
7 楼        文友:乌有先生        2021-10-17 21:18:34
  感谢紫竹聆风老师点评。铁路的烙印在我们身上,也在我们心上。祝您金秋安好!
用文字修行,携手日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