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中秋随笔(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中秋随笔(散文)


作者:小全大 布衣,10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3发表时间:2021-09-24 16:38:33
摘要:中秋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秋的礼节礼仪……

【家园】中秋随笔(散文) 《中秋随笔》散文
   作者:赵建全
  
   江南,今年的中秋节之夜,天空出奇的晴朗,月亮挂在空中,皎洁的月光像银色的轻纱披在树梢上,几颗星星,由于皓月的光芒变的暗淡,前几日台风带来的乌云早已躲的没了踪影。月光下傻傻的我,一个人在工地旁的马路上走着,回忆那已经逝去了的中秋记忆……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秋的礼节。自我懂事起,每至中秋节,我奶奶总会收到几个礼包,礼包中肯定会有我最爱吃的五仁月饼。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那是国家最困难的年代,物资匮乏,许多人家平时一日三餐都没法保证,怎么能够还会在中秋奢侈吃到月饼呢。有的,而且不是奇迹,是一种中华文化礼仪的传承。我姑父,听说在最困难的六零年中秋节,都拿了两个月饼,半斤红糖,到我家看我奶奶。江南宜兴小城俗语叫“张节”。我姑父笑呵呵的脸庞至今还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
   江南宜兴是最古老的吴语方言区,如果学习过古汉语,或许会了解宜兴方言如今还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吴语系方言地区。一年“两个节一个年”特别有讲究。两个节分别是端午、中秋;年,就是春节。在我们江南,“张节”和“拜年”是准女婿和女婿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准女婿,你未来的老丈人老丈母收不收你的“张节”礼包,直接关系到同不同意这门亲事。如果不同意,态度好一点的让你拿着礼包回去,门都不让进;态度差的,直接把你的礼包扔到“下场头”(吴语方言:门外,或者更远的地方的意思。)收了“张节”的礼,到中秋节的一天,丈母娘是要留晚辈吃饭的,在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也要杀一只自己养的鸡,买一条鱼,弄点其他的菜,好好的热闹一下。
   在我六岁的那年中秋前夜,一个瘦瘦的年轻人,拿了几个牛皮纸包的礼包,到我们家,我父母笑盈盈的接下了,还泡茶让座,到年底,这位年轻人,就成为了我的大姐夫,我的大姐夫与我大姐一起生活了五十一年,今年七月五日,大姐夫因病逝世,终年七十九岁。由于我在家排行最小,大姐夫在五十多年中待我这个小舅子一直分外爱护,就在他临终前几天,我从上海赶回去看望他,虽然他说话已经很困难,还用手做了个喝酒的动作,关照我要少喝酒,在外工作开车注意安全。在这寂静的夜晚,洁白的月光洒落一地,人在月光中,更增加了许多的思念。
   到九十年代,我也成了别人家的女婿。“张节”“拜年”成为了每年的重要事情。由于我婚后基本上一直和岳父岳母一起生活,“张节”和“拜年”就成为了一种形式,或者说意义大于了形式,只是每到节日,买些时鲜水果与月饼绿豆糕之类的果品回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主要还是我的问题,婚姻出现了一些变故。但是,几经周折,现在我还是和岳父母一起生活。我岳父母都是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退休前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虽然已经都八十过五的年龄,但观念比较豁达,一直对礼数看的很轻,我现在在外地工作,他们反到总是替我操心。
   节前我回了趟家,带了一点上海的月饼回去,我岳母出生在昆山,年轻时在上海医院工作过,念旧、对上海食品还是很喜欢。再带着儿子去买了些水果,就算准备过节了。儿子与外婆外公一起生活,还没有找对象,去年拜了一位师傅学习艺术,两个节一个年也得帮助儿子准备“张节”“拜年”之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师承关系,在我们中华文化千年里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虽然在不经意中,但或许这就是一种传承,中华千年文化礼仪就是这样代代相传。
   仰望夜空,只见深邃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仿佛地上铺了一层淡淡的薄霜……夜深了,我也收住了脚步,往工棚的方向走去。
   2021年中秋夜

共 14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生动,内涵厚重,诉说中秋节的思绪,回忆家乡中秋的礼节礼仪,难忘的童年往事,今年节前回老家拜访亲友,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气氛。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09-24 16:40:04
  优美的散文,叙述生动,内涵厚重,诉说中秋节的思绪,回忆家乡中秋的礼节礼仪,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气氛。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