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回归】烹饪之路(随笔)

精品 【回归】烹饪之路(随笔)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18发表时间:2021-09-26 09:59:46

【回归】烹饪之路(随笔)
   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视频节目大概就是有关“吃”的话题了,不管你想“吃”还是不想“吃”,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无差别地狂轰滥炸强行灌输。尤其是有关烹饪的内容,从简单地教人做菜,到食材的溯源、采收、加工……到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养生保健的综合讲解,再到全国各地的犄角旮旯,寻找难登大雅之堂濒于失传的民间小吃……最终从满汉全席的盛典开始,直到捏面人、吹糖人为止,把老祖宗留下的中国饮食习俗和文化一网打尽。
   现在的饮食节目大多都是重复播出或重复拍摄再播出,有些摇曳多姿的画面艺术感和技术感很强,走的是蒙太奇的路子,有些是蹩脚纪录片的跟拍手法,不把质朴演绎到庸俗和啰嗦决不罢休。无论怎样拍摄,但殊途同归,就是在游乐中寻找吃,在吃的时候不忘游乐,再让嘉宾和主持人东施效颦地说几句小儿科一样的美食评语:好吃、好吃、太好吃了!弹牙、Q、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解说词多年来居然也是一个让人酸掉牙的旧套路:浇上秘制酱汁,给它轻轻地按摩,然后入沸水洗个澡,三十秒刚刚好。
   这类节目最初的想法大概是想丰富日常生活的内容,让人们得到一些烹饪知识,提高生活的乐趣。后来的一些视频节目越来越滥情,越来越脱离初宗,是以美食内容为借口,极尽能事的渲染繁荣盛世的大美,浮夸跨越时代的幸福,让人们在大快朵颐中不断地“巴适、巴适、舒服、舒服……”然后,进入幻觉,以为能吃到好东西就是快活林的蒋门神——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我总觉得制作这类节目能一石六鸟,既可以全国各地游玩,还能吃到各种美食,或许还能得到商家赞助,编撰者也不需要文化底蕴的门槛,网红主持嘉宾的品味与做派优劣也无所谓,到大街上随便拉几个会说几句“好吃,好吃”的人上场就能做一档声色俱全的节目。
   时间长了,虽然看到这类视频节目有点反胃,但我在黄金时间就找不到更好看的东西,就只能躺在床头随便找一个与“吃”有关的东西看看,或者一心二用——看手机、听电视。长期以往的此类闷罐熏陶,我居然无意识地被成熟了,懂得了许多有关烹饪的相似知识。细想起来,这也是一种幸福人生的必要补充,我不禁为这个美丽创意点赞——鬼点子真多!
   各类媒体不仅播放中式烹饪,偶尔也播出欧式餐饮与中式餐饮比拼的直播,让人觉得中式烹饪就是一流的人间瑰宝,自豪感就挂在漂亮女网红的脸上。其它相关饮食视频就更是如此,以不断重播国内外各地的烹饪节目为重点,由此我见识了满汉全席,法国大餐,日本料理,意式、美式、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各国及地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巧。
   尽管视频内容单调重复,但我结合“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由此却对“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个人的幸福定义。这也可能就是此类节目内容始作俑者的初衷,为了完成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这些好心人可真是操碎了心。
  
   二
   最早关于吃的概念应该非常简单,就是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杂食的人类种群因此就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形成了不同人种的现代人。地域的不同,可吃的植物、动物也就不同,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人类最初的饮食习惯。后来的人们通过各种原因的迁徙行为传播了饮食喜好,如原始部落种群不断扩大,需要另觅新的生存地,战争、难民、水文气象等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这样就把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融合了,逐步形成了现今精彩纷呈,参差不齐的烹饪习俗和文化。
   即使是较为固定和封闭的居住环境,由于在特殊时期交流并引进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也让吃的内容和习惯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胃,也满足了人类生殖繁衍的需要。人类的数量因此不断增长,一直持续到今天,似乎一个地球已不够用,需要在外太空再找一个类地球,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欲追求。经验证明,人类只有吃饱了,喝足了,才会有其它想法,即所谓的饱食思淫欲——欲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原动力。
   人类的进步,让文化艺术等形而上的价值和美学体系成了一切发明创造的潜推力,使人间更有魅力。然而我们不断发现,政治管理的基本思路十分吊诡,在钻木取火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就是“金字塔”型的社会存在关系,细思极恐。人类思想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有效地平衡欲望,使之有序健康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动物的天生本能十分神奇,如果饮食条件艰难匮乏,就会自动减少繁殖,让有限的食物供养合适数量的后代,以期维持种群不灭。如果是自然环境导致了生存条件的恶劣,动物们就会扩大繁殖规模,以数量取胜,即使是千分之一的存活率,也能保证种群最低生存繁衍的数量要求。所以,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食物和自然环境很重要,这是维持生存必要且必须的基本条件。
   食物的内容和加工技术是人类最初的生存要求,当食物满足了生存的需要,人们有了闲暇的时间,才有了更为精细和奢侈的烹饪手段,美称为烹饪艺术。饮食文化的发达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至少在饮食美学上有一套让世人瞩目的内容。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们都有一些值得赞赏的饮食方式和技巧,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深入实地去研究,以此来对人类不同的文化进行思考和鉴赏。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利用一切机会,鼓励人们把太多的目光集中在那些满汉全席式的宫廷菜肴上,并为此而设定人生的幸福畅想,也是一种特殊价值的行为艺术。
  
   三
   人类的烹饪方式无外乎是烧、烤、熏、蒸、烹、煮、炸、腌、酿……从考古得知,最早的人类就是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像“山顶洞人”一样啃食同类;再进化升级就是以吃烧烤的食物为选择和乐趣,后来会制造器皿了,才有了其它烹饪的技巧。不同的是,游牧民族喜欢大锅,架在空阔的草地上,一次可以煮一只羊,大家围在一起,用随身携带的猎刀分割食之。农耕民族喜欢小锅单炒,一家人坐在那里,用木棍夹起细细嘬之。这两种现象至今在中国烹饪文化里还可以看到,还派生出了中国人最富传奇的文化味觉,烹小鲜不忘治大国,在五谷杂粮里波动帝王心。匹夫情怀,随处显现。
   从行为学考古得知,使用刀叉的饮食方式一定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习惯,使用两根树枝(后来取名为“天圆地方”的筷子)或其它简易方式取食,基本都是农耕民族的遗传习俗。从历史的发展变迁来看,农耕文明虽然很容易被游牧民族打败,但文化也可以使自身的生存方式成为主流,比如传统的中餐。无论中国历史上如何进行拉锯式的游牧农耕征战,最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大多还是用筷子文质彬彬地吃饭,但血液里有了更多的蛮荒之力。但也有例外,欧洲人喜欢用刀叉吃饭,主要还是因为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成了胜利者,野蛮战胜了文明,饮食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不过,野蛮的刀叉经过文明的改造,也变得极致漂亮起来,让人忘记了“刀叉”的原始特征。
   在人类的成长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始终是在对抗中发展,在发展中对抗,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饮食习惯因此也羼杂互融,形成了眼花缭乱,各具特色,万变不离其宗的吃货格调。有一个鲜明的识别标志——游牧民族喜欢烧烤和奶制品,农耕民族喜欢烹、煮、蒸、炸。至于发酵、腌制、干制以及酿造技术,是各民族都会应用的食物加工及保存技巧,这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无意发现的食物另类保存方法,味道还不错,甚至还更刺激,如含酒精的饮料和微臭的发酵食物。
   最强大的部落一定是占据着最好的生存之地,风调雨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可食用植物、动物丰盛,一些部落群体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农耕民族。定居的悠闲生活让农耕文明产生,物质生活基本满足需要,文化艺术因此也就发达起来,人们开始追求过度的享受生活,奢靡腐化就逐渐盛行,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繁荣盛世的中末期。在气候恶劣只长草的游牧地区,大多数时间人们都是在草场迁徙放牧,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在饥寒交迫中度日是免不了的,这就产生了吃苦耐劳、野性十足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具有双重性,他们一方面需要与农耕民族的部落搞好关系,以便在灾年得到救济和支援,保证部落的基本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时刻觊觎风水宝地的富庶生活,一旦风调雨顺草势茂盛,大草原的牛羊马等生活物品丰裕,游牧族就会大规模入侵农耕族,轻者烧杀抢掠,重则取而代之,一些灿烂的文明就会被野蛮吞噬。游牧民族的刀叉烧烤文化取代了琴棋书画的农耕文明,所以欧洲的后来才会有“文艺复兴”,就是怀念以前农耕文明时创造的精美文化艺术。
  
   四
   除去农耕和游牧民族,人们还不能忘记海盗。海盗是一个另类群体,他们周游世界,以大海为家,以抢劫为生,如号称“北欧海盗”的维京人,他们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海盗们基本不在人口众多的大陆居住,只是盘踞在某个荒岛或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陆地,大部分时间是在海上伺机抢劫,因此他们的饮食就趋向于农耕民族的习俗,烧烤就不太敢采用,因为怕船失火。但海盗又吸取了各国各民族的饮食方式,并加以改造,以适应海上航行的特殊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结构。许多知名的海盗或被招安,或攻陷了大陆,或失败退回老巢,后来都被富庶的陆地生活同化了,也就把这种海盗式菜谱推广至大陆有关地区,再与大陆固有的菜谱交融,就让饮食文化产生了新内容。
   例如郑成功的祖上就是海盗,盘踞在台湾,后来被明朝招安回到大陆,台湾就被荷兰人占据了。后来游牧族的清军入侵中原农耕族,郑成功家族既然吃了明朝的饭,就要回报明朝皇帝的恩典,就组织了十万乡勇反清复明,失败后无法在大陆继续呆下去,一合计就退回当年当海盗的老巢,赶走了趁明末战乱之机侵占了台湾的荷兰人,就有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清朝灭了明朝后,最后一个明朝的残余势力就是台湾的郑成功,为了消灭隐患,清军最初还联合荷兰人企图消灭郑成功,后来还是与郑家有私仇的施琅带领清军攻陷了台湾,消灭了所谓搞分裂的郑氏家族,统一了清朝全境。郑氏家族的发展演变,可以说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发生剧烈冲突时的一段小插曲,其中还掺杂了复杂的海盗文化,也就让扑朔迷离的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这段历史作为“吃”的一部分自己去研究揣摩,这里不再多述。
   俄罗斯之所以成为欧洲的大国之一,就是源于彼得一世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彼得大帝的世俗改革可以说是全盘西化,他认为俄罗斯人千百年来秉承的东方习俗懒散,造成了俄罗斯的贫穷落后。为了实现把俄罗斯人改造成具有大航海时代生机勃勃的欧式生活,他用了手段很强硬的政策,让人们脱去不利于劳动作战的东方式长袍,换上欧式的短衣长裤,饮食内容也改用欧式风格,并学习欧洲人用刀叉吃饭,不想改变的人就去死,包括自己的儿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的布面油彩画《近卫兵临刑的早晨》,就是俄国画家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于一八八一年创作完成的,它描绘了当时彼得大帝高压政策的全景特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俗生活的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就像清朝建立后蓄发留头,不蓄发不留头一样残酷。
   现在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许多所谓的汉人血液里,流淌着也是民族融合的混杂基因。当今中国的精神文化盛宴,就包含了以“满汉全席”为象征的饮食文化,这是各民族交融后产生的新文明。历史有时就像是一盘随意烹制的菜,加减一点食材和调料,就可以换一个名字和说法,比如“移风易俗”就是一个大课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我年轻的时候情况特殊,那时的节日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曾记得当时还提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就是为贫穷生活贴上一个高大上的标签。烹饪这个词很生疏,人们就是被那时的政治“烹饪文化”裹挟,沉迷于大干、献礼、报喜的激情之中,与今天人们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五
   历史上中国人日常的饮食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人间烟火。太高级别的盛宴与普通庶民无关,那是达官贵人的专享。当然,美食盛宴般的生活也可以是一些底层民众努力奋斗的人生理想——吃皇帝的美食,睡皇帝的女人,出门前呼后拥,说话一言九鼎……为此必须要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卧薪尝胆,铤而走险;或者还要欺下媚上,泯灭良知……
   许多神殿级的教科书就是讲怎样做人做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比如要心怀理想,忍辱负重;看眼色行事,懂得规矩;弄明白吃亏是福,忍一时就风平浪静,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都可以说是传统精神文化酱缸里泡制的饕餮大餐,即使巧言乱德。

共 61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凡涉及到关乎“吃”的话题,往往会撩拨到人的味蕾,而这篇《烹饪之路》却独辟蹊径,给读者带来别样的看点。文章由一系列的美食节目切入话题,让读者对吃有了新的体验和理解,继而围绕“吃”的理念寻根溯源,阐述了不同的历史渊源决定了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地域习俗产生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如此,将“烹饪”的艺术与世俗的变迁联系起来,将人间的烟火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融海量知识于独到的见识之中,写出了应有的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读者读罢,似乎明白,假如决定人间温饱的食材烹饪是一道简单的工序,那么,见证人类进步的历史烹饪何尝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文章字里行间潜藏深意,其实,无论是物质文化快餐还是精神文化盛宴,它们都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烹饪的真正艺术,当然不是那些给人制造视觉混乱的视频节目,而是所有的人都能踏实合理地生活,所有的生命都能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以此实现人类的自由幸福,并与万物共生共荣!非常感谢作者,这又是一次放逐情怀的写作,作为人间一份子,能读到这样的外象简明内理深邃的作品,明心益智,实乃幸运之至也,特此推荐给诸位文友细品慢赏。【编辑:一窗清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92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1-09-26 10:02:08
  编辑完南山社长这篇文章,我一连吃下五粒葡萄,四枚青枣,三个橘子,两只鸡蛋,一根火腿,这算不算以实际行动回应您的烹饪理念呢?哈哈,开个玩笑,祝老师吃好喝好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9-26 10:19:58
  谢谢清寒朋友的精美编评,你写的编案又快又好,真是思路敏捷,落笔生花,出手不凡,让人赞叹不已。你大快朵颐的样子好看到爆,你的厉害颠覆了我的想象,你的厉害震倒了我的乐高。再次表示感谢,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雪梨之秋        2021-09-26 14:28:58
  由烹饪这个角度讲各名族国家地区饮食特点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9-26 16:47:18
  谢谢雪梨之秋朋友留言,我就是在烹饪之路上胡思乱想。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5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1-09-30 10:29:33
  所谓烹饪,也就是研究吃的方法与技艺。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究其原因,也无非是生活富足的升级,一种追求奢华的表现。“一箪食,一瓢饮”是一种人生态度,而“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表现出更多的是人生的自我约束。但无论如何,圣人也避不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读罢社长南山老哥洋洋洒洒的新作《烹饪之路》,对所谓的中华文化之一的“饮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史,不能否定饮食不单单是简单的饮食,烹饪也不是简单的烹饪,其中融入了太多的人类意识领域的思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烹饪已经融入了礼仪思想,表现出了阶层分化。言归正传,就像南山老哥言中的要害,当下流行的“饮食文化”已经脱离了饮食本质,固定的模式,雷同的介绍,成为了一些节目博人眼球的噱头。如何抛弃造作的外衣,正真正视我们的饮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此引深到我们的写作、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假烹饪者鄙,不足与谋,问好南山老哥。
6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9-30 11:13:15
  上大人的一番话实在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布道。说实话,我是整天胡思乱想,有一点头绪就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看起来像个样子就与大家同乐,如果没有把握就放在那里继续酝酿。这篇文章发表后我又读了几遍,感觉还是不错,今天老朋友能拨冗读此篇烹饪小品,也就证明这篇随笔还可以成立,能让人阅读。闲言少叙,还是说些正经话,能看到朋友出现是最大的快乐,希望朋友好好保重身体,健健康康的生活,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7 楼        文友:闲妹        2021-10-01 10:53:46
  活在世上人离不开吃字,民以食为天,今天国庆更要大吃大喝,祝作者国庆快乐,美文加精。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8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10-01 12:35:06
  谢谢闲妹留评,我是智卑未敢忘忧国,不能大吃大喝,要省下钱来造导弹。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