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我们村的锣鼓队(散文)

精品 【丹枫】我们村的锣鼓队(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60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9发表时间:2021-09-27 22:29:38
摘要:丹枫原创首发

【丹枫】我们村的锣鼓队(散文)
   我的家乡位于关中平原的中西部,南依秦岭,北邻渭水,是自古以来的丰泽肥沃之地。
   不知从何时起,村里的锣鼓队开始走红,并迅速走出村镇、走向县市,成为名扬四方的一张靓丽名片。
   锣鼓,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在营造节日喜庆气氛的娱乐活动中,以激昂的鼓点、恢弘的气势、铿锵的节奏而深得人们喜爱。
   这种喜爱,如同喜爱自己的民族语言一样,遍布南北东西,囊括五湖四海。
   这种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数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气氛越来越浓,影响越来越深远。不但逢年过节要敲锣打鼓,庙会唱戏要敲锣打鼓,大型庆典要敲锣打鼓,就连商场开业、工程竣工、乔迁新址也要以声势浩大的锣鼓队前来助兴。
   可以说,一支组织得力、技术娴熟、场面宏大的锣鼓队,就是一支时代的歌咏者,他们所敲打出来的铿锵旋律,是激情四射的歌、豪迈粗狂的舞、刚劲奔放的魂和新时代农村奋力前行的诗。
   我们村的锣鼓队,就是一支这样的时代歌咏者。
  
   二
   听年长的人说,村里的锣鼓队,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一个叫窦师林老人从外地引进的。
   也许村里以前没有过锣鼓队,也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很想成立一支锣鼓队。当一套崭新的锣鼓乐器引进村后,立马引起了全村人的关注,围观者络绎不绝,欲学者争先恐后。一时间,锣鼓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成立锣鼓队成了村里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看到人们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村干部经过认真摸排和反复商讨,最后决定由窦师林老人牵头,带领窦颜林、窦凤林、窦克仁、窦克智、窦克详等六七位年富力强的人外出学习。
   一套完整的锣鼓队乐器,主要由鼓、锣、镲、唢呐、鼓板等组成。鼓、锣、镲必不可少,唢呐和鼓板作为辅助乐器,可有可无。乐器数量的配置,完全根据人员的多少来确定,人多者多配,人少者少配。
   我们村引进的锣鼓乐器,只是满足最基本的乐曲演奏。因此,外出学习的几个人,按照分工,每人包学一种演奏技巧,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背诵曲谱,勤打多敲。有的不识字,就用“X”和“O”代替,密密麻麻地写在本子上,认真念,反复记;有的随身准备两根小木棍,走到哪里就敲到哪里;有的干脆用手指当鼓锤和锣锤,对着身边的任何物件边敲打边默记;有的甚至一边吃饭一边还要用筷子敲打碗碟,整天乒乒乓乓,响个不停,完全沉浸在铿锵有力和粗犷豪放的锣鼓声中。
   就这样,他们用了短短两周时间,全部掌握了当时最为流行的锣鼓乐曲,时不时地亮相于村头树下、活动广场。虽然场面较小,演技稚嫩,但个个专注认真、热情奔放,引的全村老少争相观看。
  
   三
   锣鼓队的成立,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四邻八村,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人们可以在繁重而愉快的生产劳动之余,把对新中国和新农村的赞美、对党的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在喜庆吉祥、锣鼓喧天的铿锵旋律中。
   那时候,锣鼓队虽然不是村村都有,但也绝不是村村皆无,只是规模大小不同,重视程度各异,不像我们村,有专人负责,有组织纪律,更有一支不计得失、勤学苦练、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的锣鼓团队。
   那时候,不管是过大年还是唱大戏,耍社火还是搞游行,都要有锣鼓队来助兴和渲染气氛。而我们村的锣鼓队,在几次活动的展示和比较中,深得大家称赞。它就像一位脱颖而出的优秀运动员,瞬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异常活跃在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场所,尽展风采,尽情舞动。
   慢慢地,锣鼓队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后来的五十余人,而且不断向年轻化方面转变。一些刚刚回村的中学生也纷纷加入进来,为锣鼓队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血液,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一次,我正在上班,一天中午,接到二哥的电话,说是村上的锣鼓队来宝鸡了,问我能否过来。我听了当然高兴,放下电话就骑车赶往车站。
   当我气喘吁吁地来到锣鼓队跟前时,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让我激动不已,我恨不能把对他们的敬重和仰慕之情一字不漏地表达出来。可是,当我一一递给他们香烟的时候,却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知为什么,平日里颇显一般的他们,此刻却是那样的可亲可爱,如久别重逢的故人。任凭我怎样挽留他们去我那里坐坐,休息休息再走,他们却总是说:“不了,下午还有活动。”看得出,他们对这场锣鼓助兴非常重视,宁愿坐在马路边上将就休息,也不愿到处转转,深怕耽搁了下午的活动。
   在锣鼓队的形象展示和自身舒心享受方面,他们永远选择前者。
   锣鼓,已不单单是一种业余活动,而成了他们内提品质、外塑形象的一种乡村文化。
  
   四
   时代嬗变,晷刻渐移,不觉间,锣鼓队的第一代成员已经老去,当年纷纷加入进来的新生力量挑起了锣鼓队的大梁,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加创新,日子更加红火,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锣鼓,就成了人们表达情感、凝聚力量、增加友谊、歌颂美好生活的最佳方式。
   我们村的锣鼓队,就是借着这股强劲的改革东风,乘势而为。他们购置锣鼓、增加人数、统一服装、苦练技能,不但完善、改进、丰富了曲谱的内容,增加了雄浑壮美的音调,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还选拔出富有感召力的指挥人员,作为锣鼓队的灵魂,把握着每一场演出的阴阳顿挫和舒缓快慢,让一个拥有六七十人参加的锣鼓队,在全村老少的齐心协力和积极参与下,像一支战无不胜的急先锋,纵横驰骋于四邻八村,东征西战在城镇县市。他们上汤峪,下杨凌,进眉县、入宝鸡,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他们的舞姿,哪里有邀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有一次,去眉县县城演出,正值元宵佳节,整个街道人烟埠盛,热闹非凡,助兴演出的锣鼓队来了一家又一家,家家威武雄壮,阵容庞大,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可是,当我们村的锣鼓队在闪亮走进人头攒动的大街上时,如神兵天将一般,其队形之整齐,服装之统一,乐器之多样,场面之宏大,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挤进人群,跟随其后,认真倾听那时而激越奋进、时而舒缓平稳、时而雷霆炸惊、时而又和风细雨的阵阵鼓声、锣声和各种各样美妙动听的乐器声。人们或鼓掌,或呐喊、或啧啧称赞,或忘乎所以。尤其是锣鼓队员们那动作娴熟的演技、变化多样的舞姿、充满自信的表情、压倒一切的气势,更赢得了所有在场人们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本因早早结束的一场锣鼓助兴,却在众多商铺、厂家、学校、住户的挽留和邀请下,一直从下午两点,助兴演出到晚上十二点。
   尽管锣鼓队的成员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腿疼,但一想到那一阵阵掌声和一声声赞叹,一想到为村里赢得了荣誉、展示了形象,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似的甜,倦意全无,精神大增。
  
   五
   记得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在我们村锣鼓队的辉煌历程中,像这种“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的人和事比比皆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也不管是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还是立身扬名的国家干部,抑或是勤劳辛苦的打工者,只要是我们村的人,都把锣鼓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为锣鼓队的服务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每次活动前期,总有一帮在外工作的人积极联系,奔走相告,利用广泛的人际关系,为锣鼓队的形象展示提供或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每次外出活动,总有一帮人在争先恐后地充当“自愿服务者”,拿鼓架,抱衣服,送吃喝,做杂活,跟随锣鼓队跑前跑后,不辞辛苦;
   每次活动回来,总有一帮年轻媳妇,把穿脏了的锣鼓服,一件件地洗干净,晾晒好,又一件件地叠整齐,收起来。
   记得有一次,锣鼓队在眉县县城助兴,正在儿子家居住的窦玉林老人,一听说村里的锣鼓队来了,高兴地提上大水壶就赶了过来,为大伙沏茶倒水,提供方便,并跟随锣鼓队忙前忙后,不知疲倦,直到大功告成,坐车返回,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默然离开。
   正是有着窦丑龙、窦亚平、窦金平、窦龙会的精心组织和得力领导,有着窦顺林、窦玉才、窦佛堪、窦堪会等人热心保管,每着每一名锣鼓队员的尽心尽力,有着全村老少的大力支持,我们村的锣鼓队越战越勇,名气越来越大,活动也越来越多,只要有邀请,必然前往,只要有比赛,必然参加。
   有一次,正值初夏农忙时节,人们都在准备着第二天的油菜收割。可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西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的邀请函。一向以信誉和形象为重的锣鼓队员,面对集体和个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集体,二话不说,积极参战,圆满完成了庆典助兴活动,受到了西北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也正是锣鼓队成员们的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昂扬斗志和团结一心的团队精神,在上世纪末的五六年中,他们又三上汤峪、五进眉县、两下杨凌、征战宝鸡,用实力赢得了八方赞誉,也用实力获得了全乡镇“锣鼓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至此,锣鼓队犹如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村镇的拜师学艺。
   对此,他们热烈欢迎,从不怠慢,热情接待,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一遍又一遍地实际练习,直到所学者能独立承担起各种各样的助兴活动为止。青化乡青化村的锣鼓队,从乐器配置,到曲谱改进,从队形变换,到敲打舞姿,几乎都是在我们村锣鼓队的精心打造和指导下,快速走上独立表演助兴的行列,成了一支为数不多的后起之秀,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兰的”的良好势头。
   对此,我们村的锣鼓队,并没有停留在既有的水平线上,而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大胆创新曲谱内容,紧贴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表演形式更活,场面更大,花样更新,气势更恢弘,始终立于时代前列,锐挺飙兴,不可阻遏。
   在今年初参加的安康市淮阴县文化局邀请的牡丹园庆典活动中,为进一步提高锣鼓队的品质和形象,村里重新购置了乐器、道具、彩旗、服装,并通过严格的排练和周密的策划,以车辆开道、彩旗飘飘、百面锣鼓、千里出征的强大阵容和磅礴气势,以“九旬老人摔儿携孙,三代精英威武上阵”的动人场面,轰动了淮阴市,征服了众乡临,打出了威望,也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赢得了广泛好评,又一次让我们村的锣鼓队大放光彩、威名远扬。
   铿锵锣鼓催人奋进,盛世华年举国欢腾。
   如今,在共和国七十二岁华诞来临之际,我们村的锣鼓队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积极备战。
   我坚信,我们村的锣鼓队,在今后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能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我更坚信,我们村的这张靓丽的名片,在所有队员的精心打造下,会更加璀璨夺目、光彩照人。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共 42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们的娱乐精神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乡村就有了锣鼓队,但敲锣打鼓也要有团队精神,有纪律性,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细胞。作者的家乡,就有一支锣鼓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后来的几十人,而且还在向年轻化发展,这些正是农民的新觉悟,他们向往新生活,敢于尝试,也敢于去成为一种时代气息的乡村文化!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乡村文化,描写细腻,锣鼓精神,值得传承!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9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9-27 22:35:49
  在我们这儿,也有锣鼓队,婚丧嫁娶都需要。老师用心生活,精神值得学习!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9-27 23:17:44
  谢谢社长老师编辑点评。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9-30 21:57:38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同祝国庆快乐!
梦锁孤音
4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10-02 12:49:36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