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秋泊丰惠桥(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秋泊丰惠桥(散文)


作者:范虞人 童生,81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2发表时间:2021-09-28 12:30:23

【书香】秋泊丰惠桥(散文) 泊,有个基本释义:停留。金秋的一个周日清早,兴冲冲的我,将脚步停留在浙东千年古城的丰惠桥上。我与友人们相约,将在这桥头集合,作古城丰惠一日游。
   清风徐来,拂面而过,牵动着我的思绪。
   以前的金秋,我喜欢走南闯北去旅游,也爱到异国他乡去游走。自从步入人生之秋,凡有帅哥美女再来约我到那遥远的地方去秋游,我总是摇揺头,觉得还不如回丰惠老家走一走。尽管远方有美丽的大草原,有神奇的海底世界和海市蜃楼,还有雄浑的戈壁和沙丘,更有黄河长江吟咏气势磅礴的诗和奔月嫦娥惹得吴刚捧出的酒,但那美不胜收的一切毕竟太大太虚也太远,不是金戈铁马唱大风者或文釆风骚数风流者很难去欣赏、感悟和享受,所以我这凡夫俗子宁愿到丰惠来赏秋,就在熟悉的风物、风情、风俗中将故乡的质朴和纯真尽情收受。
   时间尚早,丰惠桥畔静悄悄,我徘徊在秋天的风里。
   晨光下,有位着白色太极服的汉子从南街健步走来,望着这晨练者仙风道骨般的身影过桥而去,我仿佛一下穿越到宋时的星月下,分明看到了那位上虞县令楼杓——当年的他,曾以县衙年终结存又捐出自己的俸禄,重修了我脚下这座古桥。街河两岸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称修葺一新的桥为“德政桥”。然而,作为父母官的楼杓一句“天以丰岁加惠我民”的谦词,便使官名的“丰惠桥”一直沿用下来,后来千年古城也以桥名作地名,就叫“丰惠”。我想,这丰惠一词本身包含秋收之意。在那农耕时代,收成主要靠农业,没有农作物的丰收,就谈不上丰兆年。金秋,实乃“天以丰岁加惠我民”的关键时节;丰惠,正是勤劳智慧的古城人民对秋收季节的礼赞。
   正值蟹黄鱼肥时节,一个从东小街赶来的卖鱼翁也上桥来面秋醉风;当他担着水盆跨桥北去时,晃动着的盆里的鱼儿好一阵欢蹦乱跳的弄晨写意!遥想它们的祖先,就在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西溪湖畔,被开创神州水库养鱼先河的道商鼻祖范蠡小心投放下水去;那鱼儿繁洐生息,随波逐流向东游,使得这桥下的街河也变得水柔鱼多……
   “古城丰惠我的老家,街河清清伴我长大……”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自己作词的那首《丰惠老家》,“一条条鸬鹚船捕鱼捉虾,河水里流淌童年的梦想……”
   我最初“秋泊”于丰惠桥,还是在小屁孩的时候。
   那年月,母亲老是在迎向大街的丰惠桥脚一角摆摊卖螺蛳。我往往在十时许前去探母尽孝!那小套路无非是装模作样地替母亲擦擦汗、揉揉肩、捶捶背,趁着周围人连声夸我人小心孝,而母亲正乐不可支时,我便果断出手,收取“孝敬服务费”——大抵是笑嘻嘻地往她收钱的那只小木盒中撮出个五分硬币:先花四分买只肉馒头吃,再用剩下一分买截甘蔗来啃。有个秋天上午,我照常又屁颠屁颠地直奔丰惠桥而来,刚拐上桥面,就一眼瞥见了西侧街河上那道独特的风景:水面泊着一条小木船,有个黝黑的渔夫正指挥着一群乌黑的鸬鹚捕鱼。我当即停留了脚步,扑向桥栏,定睛细看。随着“扑通、扑通”几声,那船舷上几只矫健的鸬鹚纷纷下水了,它们收拢翅膀,伸长脖子,用脚蹼奋力划水。其中一只显然发现了鱼儿,径直朝我这边桥下加速划来。我忙翘起小屁股,躬着小背板,俯视河面。那鱼嗅到了危险,一头冲进了桥跨下的水藻中。鸬鹚四下寻找着,见那鱼竟伸出头来窥探,便一下将鱼头吞进嘴里;鱼拼命甩动着尾巴,却不能逃脱。鸬鹚由于被细绳缚着脖子,也难以把鱼吞吃下去,只好游上了船。渔夫利索地挤出鸬鹚喉囊中的鱼儿,它就兴奋地再次钻入水中。后来,鸬鹚们都上了船,分列于两舷,渔夫忙碌地拿些小杂鱼喂给它们,随即划船离去。我意犹未尽地凑近正在桥脚叫卖着的母亲,又故伎重施去撮硬币,不料伸出的手却被捉住了。母亲敛起笑容,目光严厉,以不容违拗的囗吻让我学鸬鹚:不能光顾自己吃,也得有所奉献,做个有用之人!她抬手拍着一只售完螺蛳的空木桶,嘴巴却向东首蔬菜集市上一努,令我去捡菜叶来,装入桶里,带回家去好喂猪。
   从此,只要是晴天,几乎是每个上午,总会有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出没于丰惠桥东边沿河那熙熙攘攘的赶集人群中:他就像只潜游河里追寻鱼儿的鸬鹚,总是穿行于买卖蔬菜的板车摊间,四下寻觅——他便是童年的我!虽说捡起的只是人家丢弃的菜叶,但在我稚嫩的心中却是拾起了生活的希望。当我满头大汗地钻出人群,赶到桥脚螺蛳摊边,迎着母亲赞许的眼光,将手捧的一把菜叶放入那只空桶时,兴高釆烈的模样也煞似那上船向渔夫交出嘴中鱼儿的鸬鹚……
   “古城丰惠我的老家,街巷深深伴我成长。一块块青石板铺到云霞,巷弄里哺育青春年华……”站在桥上的我继续哼唱着《丰惠老家》,目光掠过街河,向着西南远眺……
   古老的丰惠桥联通着城中八街四十弄。从桥南沿西小街走去,穿过马家弄,就到十字街。那是个曾经四周环水的偌大的街坊,在它西北角的玉带溪南岸,有户枕水人家。我的人生之舟就是从那个农家小院启航的,以后便在深深的街巷中逐步长大。不过,在我的记忆中,那一块块铺路的青石板,只是拼出老街巷昔日的繁荣和显赫;由于我生不逢时,那石板路面的孔孔眼眼,都诉说着年少的我艰苦生活的每个足迹。然而,在那物质匮乏的岁月,我没有在缺吃少穿中消沉,却在刻苦好学中振起。我每每在绕过三岔港赶往长者山麓的上学途中,默诵着方志敏烈士的《清贫》,借以砥砺自我,战胜困难。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八岁那年,我跨入了决定自己命运的考场,想不到作文题就是写篇《清贫》读后感。于是乎,我文思泉涌,将真情实感倾注笔端。当年金秋,我携带铺盖行李,跨过丰惠桥,来到杭州拱宸桥,求学于浙江广播电视学校……
   已过七点了,友人们还没到,我伫桥凝想着往事。秋去秋又来,已有很多河水在桥下流去了。当年的我秋泊桥上而获得灵感的那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
   1985年金秋,我致力于电视专题《谢晋故乡行》的创作。作为著名上虞乡贤、一代电影大师,谢导回到家乡谢塘时十分激动。我虽在现场抓拍到一组他紧握老乡之手的动人镜头,却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词句解说它,直到周末返回老家的路上,仍在搜肠刮肚地思考着。跨上丰惠桥时,我迎面遇见一位分别几年的初中同学,两人热情握手。话别时,我脑海中竟一下跳跃出谢导还乡那组画面的解说词:“多么熟悉啊!路,是走过的路;人,是相识的人!谢晋投入家乡的怀抱,一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长滿老茧的手啊,让我再抚摸一会儿……”
   我结婚时,妻子向她所在单位借用了一个小套间作新房,恰好位于丰惠桥西南那栋毗邻的两层小楼上。那样,我泊于桥上的次数就更多了。秋风送爽的日子,我喜欢在晚饭后下楼来,或踱步于桥面,或静坐于桥栏,同时构思着电视纪录片脚本。每当思路廓清,灵感上来,便立马上楼去奋笔疾书。我写《壮丽的分娩》:丰惠解放四十年,历史的画卷铺展了古城的沧桑巨变。我写《古城掠影》:巡看丰惠大地,故土的文明锦绣在眼前处处呈现。我写《先驱者之歌》:叶天底纪念馆里的塑像,牵动青春的魂魄。我写《英台故里小百花》:弦上《梁祝》仍绕梁,台上《梁祝》换新装;上虞越剧小百花推陈出新,上演新编《梁祝》,委婉动听的声腔载着愁肠寸断的凄美爱情悲剧,让观众如痴如醉……那一系列作品,后来都编入了我结集出版的《荧海拾贝》一书,并于2000年8月正式发行。曾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的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沈贻炜教授评介它说:“这是一组贴近现实的组歌,那字里行间热土的蒸腾让我感到一片亲情的萦绕。无论是很纪实的片段,还是浓墨挥洒的抒情,都来自作者不能须臾分离的乡恋……”
   是的,乡恋让我迷醉于丰惠这片故土,更让我喜爱秋泊丰惠桥!
   记得我儿子满月的那个金秋日子,丰惠桥似乎也洋溢着喜气,不时有丰收的茧农过桥,他们用扁担挑着或用板车载着一筐筐秋茧,美滋滋赶往茧站去投售。傍晚,桥上欢声笑语,桥下秋水东流,我就在小楼上临河的走廊处自酙自酌: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和情调!把酒临风的我一下豪放起来,便兴然吟咏——
   古老而瑞祥的丰惠
   像一片桑叶
   街河东流
   是一条不死的秋蚕
   古城
   一颗历史留下的蚕茧
   ……
   只听几声耳熟的叫唤,已见友人们来到面前,但我尚未从秋思中回过神来——
   往事越千年
   用心血点燃的薪火
   总在代代相传
   秋蚕缘何不死
   因为桑叶
   永远活嫩新鲜
   ……
   之后,我便乘着诗兴,陪伴友人们去秋游——
   走在老街巷可见悠悠丰惠
   登上长者山能看现实古城
   故乡人民比眼前美景
   更能直接地给我箴言
   只要是秋蚕
   总会结成那一颗蚕茧
   ……
  

共 34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泊,有个基本释义:停留。”不过在我看来,《秋泊丰惠桥》中的泊,更多的可能是行为上的“驻足”,以及心灵上的“留守”和“眷恋”。丰惠桥像极了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这个地方也许是一座山,一条河,一片芳草地,甚至仅仅是一个老树桩,丰惠桥是一个具象的代表,实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抽象化的温柔地。丰惠桥有其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丰惠桥见证以及陪伴了一位“又黑又瘦”的少年的蜕变历史,它看到过这位少年衣食不保的那些日子,更见证了这位少年如凤凰涅槃般的过程,至此,“少年”恰如丰惠桥陪伴过的所有孩子们的一个代表,丰惠桥陪伴着他们度过艰难的日子,再目睹和见证这些少年凤凰展翅而高飞与丰惠桥之上,时日更迭,岁月变迁,丰惠桥如一位坚守在老家门口的石狮子般,斑驳中布满沧桑,更藏着很多无法言说的故事。如今丰惠桥还是那个桥,少年已不再是那个少年,再次踏上丰惠桥,不禁感慨万千,回忆丛生。那些年的温暖故事,以及那些年温柔的人,诸如母亲,诸如桥下匆忙的人群,再比如河面上捕鱼的鸬鹚,那年那些岁月,少年一如捕鱼的鸬鹚,那句“当我满头大汗地钻出人群,赶到桥脚螺蛳摊边,迎着母亲赞许的眼光,将手捧的一把菜叶放入那只空桶时,兴高釆烈的模样也煞似那上船向渔夫交出嘴中鱼儿的鸬鹚……”形象而具体地道出了少年那时如玉般纯洁的内心。成年后的少年以文为媒,笔下的每一行字迹,似乎都与丰惠桥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似乎丰惠桥是一眼不枯的源泉,可以汩汩不断地流出太多值得记录和书写的故事。与友再游丰惠桥“把酒临风的我一下豪放起来,便兴然吟咏”一首饱含浓情的诗歌,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慨叹和感怀!作品没有宏大的场景,也没有过多的铺垫,情感缓缓而来,水到渠成,可以将读者牢牢抓住,更能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共鸣,可以让读者不禁想到属于自己心里深处的那座“丰惠桥”,或是一座山,一棵树,一片草地……优美而朴实的语言,真诚而饱满的情感烘托,让一片是抒情散文从头至尾,如溪水般缓缓流与读者眼下,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9-28 12:32:55
  好久没见范老师佳作,甚是思念!先问候并祝福老师万事如意!兄弟想你了!哈哈
   这篇作品,一如《母亲的手》《石榴娘子》的文风,朴实而温润,耐读耐品,温暖人啊!
   谢谢老师支持书香,问候您!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范虞人        2021-09-28 20:31:52
  感谢雪凌文字老师对拙作的精心编辑和热情留评鼓励,在此捧杯遥敬茶和酒,顺祝秋安!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9-28 19:10:12
  范蠡养过鱼的地方,当有西施浣纱。美丽之地,应有美女尚风,可关于“我”的,只是清苦且有意义的童年故事。丰惠桥——印满童年的记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但“我”仍愿就熟悉的风物、风情、风俗中将故乡的质朴和纯真尽情收受。老师的文让人手不释卷,十分欣赏。问候老师,常莅临书香为盼。祝秋安。
回复2 楼        文友:范虞人        2021-09-28 20:34:11
  感谢天马老师热情留评给我以激励。敬茶,祝秋安笔健!
3 楼        文友:梦姑        2021-09-28 22:02:29
  真是一篇美文,仿佛我也走进了江南水乡,目不暇接,心神飞扬。欣赏如水美文,点赞作者。
4 楼        文友:范虞人        2021-09-29 08:22:40
  感谢梦姑老师点评拙作,给我鼓励!遥祝秋安!
5 楼        文友:范虞人        2021-09-29 08:33:51
  感谢雪凌、天马两位老师的热情鼓励!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