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王昌龄雕像的“迁移”臆想(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王昌龄雕像的“迁移”臆想(散文)


作者:静虚散人 童生,50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6发表时间:2021-09-28 15:36:03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诗家天子”。唐玄宗天宝748年被贬龙标尉,也就是从中央贬到当时还是荒蛮之地的南方小县城“龙标县”,当一个相当于现在县公安局长的龙标尉。
   可以说,王昌龄一生三次被贬,是一路南下,比苏轼稍微好一点,没被贬到琼州(海南),但结局悲惨,无辜被杀。安史之乱期间,他离任龙标尉,经过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而苏轼则不同,是一路被贬,一路自己找乐子,自己做美食,满足自己的胃,十足的美食家,乐哉,悠哉!
   王昌龄晚年的遭遇是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的,但他在龙标县(今洪江市)为南方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黔阳古城,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芙蓉楼和龙启瑞为纪念他书写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篆书合体字石碑、少伯井、王昌龄雕像等等。
   说起王昌龄的雕像,那是爱也不忍,恨也不是!
   王昌龄雕像,高三米多,形象高大,花岗岩雕成。由于雕工粗糙,所以,不受现代建设者们的待见。我估摸着,他们怕雕刻粗糙的王昌龄雕像影响现代化的“市容”,所以几度被“迁移”:
   最初,王昌龄雕像悠闲自在地待在芙蓉楼内,守着那份千年的孤独,虽然孤独的守护芙蓉楼,但好歹还是在自己生前“高端”的办公区。
   后来,开始建设商贸城时,锣鼓声中被隆重地“请”到商贸城的十字路口的转盘中央“站岗”,“降职”为“交警队长”,据说是为了借助其神明镇邪,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可命运似乎和王昌龄雕像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再加上某些官员的嫌弃,于是,王昌龄雕像被“赶”到东门口码头的亭子前,厕所旁,闻着臭烘烘的气味守护沅江河。守河应该比“指挥”交通容易一些吧,可码头附近又是事故不断,隔三差五出问题。这一下,雕像可就惨了,要想找好地方安家落户,可就难啰。
   到最后,实在没辙了,干脆把王昌龄雕像下了岗,移到了黔阳古城钟鼓楼小广场一侧的古樟木树下,厕所旁,还是和厕所相伴。看看,看看,厕所似乎和王昌龄雕像杠上了,哎!刚离开厕所,以为能换一个好地方,那曾想,还是离不开厕所,哎!看来不光活着的人离不开厕所,连雕像也同样离不开,呵呵!我都替王昌龄雕像郁闷了!
   虽然,他在文坛名气很牛逼,“诗家天子”,仅次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不得了吧!但在仕途上却不如意,一路被贬。在做龙标尉的几年里,他勤于政务,把社会治安治理的井井有条,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是成绩斐然!同时他还注重民生,发展经济,美名千古流传!
   他还在龙标县这样的蛮荒之地建造了当时一流的办公楼——芙蓉楼,成为地标建筑。这里风景优美,有参天古树,有曲廊庭榭和碧波荷叶,也有曾经醉酒的竹影扶风,还有各种花草……在这样的地方办公,那是何等的惬意!
   有一年,天大旱,水井干涸,城里严重缺水,人们叫苦不迭。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王昌龄带领大家在古城内寻找水源,挖井取水,终于在一处封火墙边找到泉眼,深挖下去,甘泉汩汩冒出,人们欢声雀跃,由此,解决了燃眉之急。这口井如今依然如故,泉水四季不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口井叫做“少伯井”。王昌龄在龙标县留下了太多的感人故事,我无法一一叙述,但他的事迹,却代代口口相传。
   这样的名人,按道理来说,应该把他好好地供养起来。同时利用他名气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才是,可为何偏偏遭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几度“迁移”,到最后,落得个为古樟树站岗,在厕所旁看护钟鼓楼呢?难道是他在世的时候三次被贬,千年之后,老天爷还不放过他,让他的雕像代替他,仍要重复那不幸的“三贬”经历,让他进入万劫不复的轮回?
   不招人待见,是王昌龄雕像的又一个不幸。由于他在世的时候,仕途上的“三贬”经历,在我们这里,官员们的都认为他是“倒霉官”,所以,从来没有谁愿意去祭奠他,他仍然孤零零地待在参天的古樟木树下。官员们生怕他的“霉运”沾染自己,更是忌惮三分。多么现实,多么势利,这也许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是啊,谁又想让“霉运”缠身,更何况是当官的,他们在仕途上只希望往上爬,怕倒霉,甚至担心被“双规”,沾上牢狱之灾。其实想想,也真替王昌龄感到冤屈,生前不招人待见,一路被贬,死后一千多年,仍然不招人待见,几度“被贬”,遭人冷眼。名人雕像有如此待遇,恐怕是世间少有吧!
   王昌龄雕像的悲惨遭遇,主观因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认为,罪魁祸首应该是雕刻师傅。你看,好端端的一个“诗家天子”,被雕刻师傅整成什么样子:憨厚的脸,表情呆滞;左手紧握卷帛,右手执笔(毛笔在后来被损坏),木讷地站立;衣服纹理不清,粗制滥造,给人以笨拙之感,毫无书生的儒雅气质,更无“天子”气度,活生生的一个呆子模样。哎,欲哭无泪!雕刻师啊,没有那金刚钻,就不要揽那瓷器活,你这一整,让王昌龄死后仍不得安宁,你于心何忍?
   苏轼和王昌龄,同样是多次被贬,但时至今日,他们的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天壤之别。
   苏轼雕像,不管是哪一种,坐也好,站也罢,那都是五官端正,眉宇间英气勃勃,神色怡然,一派大文豪的气势,不管安置在哪里,都是一道风景线,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假如,我们把王昌龄的石像雕成儒雅的书生或雕成眉清目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让人看一眼不想离开,更舍不得忘记的青年才俊形象。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把五官雕得逼真一些,雕得生动传神一些,身形雕得灵动飘逸一些,“诗家天子”气场十足的话,谁还会嫌弃?谁还舍得抛弃?如果这样的话,说不定,王昌龄的雕像就矗立在市中心地带,成为城市的标志!再不济也会镇守芙蓉楼,不至于落得个在古樟木树下“守厕所”,看护钟鼓楼,连个正儿八经的地盘都没有。还好,人们编了个故事:古樟树,少伯栽,樟树上垂挂红丝带。飘扬的红丝带儿,似乎在替王昌龄雕像高唱委屈的歌,给人们留下了种种祈盼。
   哎!我不知道当初的人们雕他的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无法回答,只是觉得,其遭遇实在可怜,太可怜了!
   与其说一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被贬经历让人心生忌惮,让有些人避退三舍,从而使它被遗弃,还不如说是雕刻师傅毁了王昌龄,让王昌龄的雕像至今仍孤独地矗立在厕所旁,古樟树下,远远地看着钟鼓楼,倾听着钟鼓楼上一直没有敲响的钟声……

共 2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着这首诗人人都感到气魄雄浑,大气,边塞战事气氛浓郁。写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汉族,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但是文人命运多蹇,王昌龄也是颠沛流离,他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所以诗的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四杰以后。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可以说王昌龄对祖国文化是大有贡献的,给他竖立雕像是符合情理的,也是应该的,尊重祖国文化首先就要尊重文化人。可是读完散人老师这篇《王昌龄雕像的“迁移”臆想》文章,心里就感到酸涩起来。一个著名文人身前遭受迁徙,刻成的雕像也很粗糙,还要被迁移到一个不很雅致的地方,那些爱护文化的能人“怕雕刻粗糙的王昌龄雕像影响现代化的“市容”,所以几度被“迁移” ,不受现代建设者们的待见。雕像从原来的“孤独的守护芙蓉楼”迁徙到“商贸城的十字路口的转盘中央“站岗”,“降职”为“交警队长”,后来又搬到“黔阳古城钟鼓楼小广场一侧的古樟木树下,厕所旁”这事想起来就叫人心痛。祖国一代著名的文化人竟然落拓到如此,连一尊雕像也没有位置安放了。真不知那些口口声声高喊重视文化的人知道羞耻儿子不?散人老师这篇散文富有文人正气,论事深刻,笔法温柔,读来令人百转惆怅。散文表现作者高度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化名人的美德。希望那些相关的文化单位好好的处理一下对待祖国文化的大事,把王昌龄的雕像妥善安置。好文大家欣赏,鼎力推出!谢谢赐稿!【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9-28 15:36:52
  散文表现作者高度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化名人的美德。希望那些相关的文化单位好好的处理一下对待祖国文化的大事。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1-09-28 15:46:36
  辛苦黄老深情精按,读黄老的编按,也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辛苦了!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