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晓荷】冷月映长戈 战马踏烽火(赏析)

编辑推荐 【读名著·传经典】【晓荷】冷月映长戈 战马踏烽火(赏析) ——赏析戚继光《马上作》


作者:亭上秋风 举人,457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7发表时间:2021-09-30 01:05:57
摘要:戚继光诗篇《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读名著·传经典】【晓荷】冷月映长戈  战马踏烽火(赏析) 每年的9月18日10时,全城就会拉响防空警报,旨在提醒国人勿忘国耻。这一天,我的思绪也随着凄厉的警报声陷入沉痛的过往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每到国家危难时刻,就有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生命与热血铸就一道精神的丰碑,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前行路上的灯塔,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芒。
   在璨若星河的英雄中,有一个人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像,他就是名震天下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一个戎马一生,从未打过败仗的“不败战神”。我向来对民族英雄怀有特别深厚的情感,每当我读到戚继光的诗篇,字里行间涌出的热血丹心和报国情怀,我都会被深深打动。他的《马上作》,他的《望阙台》和《登石门驿新城眺望》等诗篇,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将那倭寇横行、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展现在我们面前,还原了戚家军与倭寇奋战的烽火岁月。
   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诗篇《马上作》逆时空穿行,回到那个战争年代,品读将军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赤子之心和热血情怀。
   追溯历史,日本从明朝嘉靖年间(1521-1566)就开始侵略中国了。当时,日本的浪人、武士、商人集结在一起,有组织、有武装、有计划地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日本人生性冷血凶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尸骨遍野,财物被洗劫一空。
   戚继光就生长于这样的年代。他出生于军人世家,因祖上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为建立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明王朝特准许戚家世袭登州卫(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戚继光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兵营里习武、巡防,他看到倭寇在沿海一带烧杀抢掠,祸乱百姓,就在心底立下誓愿,一定要将倭寇剿灭,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他悉心专研兵法,勤练武功,熟读儒家经典,只为有朝一日能将所学报效国家,维护国土安宁。
   戚继光17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就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职务。21岁那年,戚继光参加了山东的武举考试,以卓异的成绩从数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夺得武举人桂冠,不久被提拔为山东都指挥佥事。从此,他就开始了防海抗倭的战斗生涯。
   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他身着戎装,佩戴利剑,登上城楼,遥望苍茫无际的大海,内心波澜起伏,随即吟咏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我平生的志向并非封侯当官,只愿四海安宁,国泰民安。
   数十年来,他率领戚家军征战于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天津沿海一带,哪里有倭寇横行,哪里就有戚家军的猎猎军旗在飘扬。他的诗篇《马上作》就是他转战南北,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我骑着战马,在沿海各地巡视军情,部署战略,从南疆到北地,从白天到黑夜,从酷暑到寒冬,历经万里长途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困苦,战马踏遍烽火地,冷月孤星照我行,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提着长戈在疆场上征战。
   纵观全诗,作者以叙事的笔触,用比喻和铺垫,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开篇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壮阔的场景,拉开空间的序幕和主题,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如身临其境,瞬间沉入到情景中。第二句巧用比喻,借景抒情,同时将征战的时间、地点、景物、心理活动等细节融合在一起,信手拈来,又浑然天成,就像江畔的花,边关的月,随处可见,却不是谁都能写出洒脱不羁的意境。第三句以时间作铺垫,以静写动,让前两句更有厚度,给后一句增添了力度。第四句写出了将军金戈铁马,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涯。整首诗笔法通透,一气呵成,从字里行间奔涌出一股豪迈豁达的雄心壮志,和誓死抗击倭寇的家国情怀,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逐句细品,作者先从环境的描写着手,“南北驱驰”,从南到北,疆域辽阔,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将阔大的空间与视野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古代,战马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常年骑在马上征战,面对凶残的倭寇,时刻都会流血牺牲,其危险可想而知。沿海一带,战线漫长,嗜血残暴、装备精良的倭寇如地狱的恶魔般,大肆掳掠财富,屠杀百姓,所以,驱驰一词表达了战况的危急,驱,驱赶,驰,策马快奔,将军骑着最烈的战马,握着最锋利的长戈,面对最凶残的倭寇,肩负着最重大的责任,为了国家的安宁,百姓的安危,带领戚家军转战南北,一刻也不得懈怠。“报主情”一词,表达了戚继光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无论是对国家、百姓,还是赏识栽培他的恩师,他都以赤胆忠心相待,他要竭尽全力守护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丝毫都不容外敌侵犯。
   “江花边月”,是展现地理特色的。从南到北,最南方是浙江的宁波、绍兴、台州一带,最北方是山东沿海一带,一个策马奔驰的人,心里想的是怎样快速剿灭倭寇,哪有闲情逸致观花赏月呢?由此可见,戚继光常年在野外宿营,只有在安营扎寨,夜深人静时,才能小憩片刻,放松紧绷的神经,注意到四周的野花,当空的皓月。观赏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对戚继光来说,都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可危险紧张的战斗生涯,并不能掩盖他的诗意,皎洁的月光,盛开的野花,更加让他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边关的月,最是苍凉,最是冷寂,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沉睡,而他,戚继光,还提着战刀在巡视军情,在灯下部署战略。每一场战斗前,他有严格的训练和严谨的布阵;紧张的战斗结束后,再苦再累,他都抽空详细地总结经验,将练兵和治军的方法写成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时至今日,他的兵书对现代战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他所训练的“戚家军”以强悍的战斗力,严明的军纪,爱民亲民的作风,师出必胜的勇猛,成为中国历史上强军的表率。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他超拔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为他有魄力、有胆量、有谋略,深谙“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有着极高的个人修养,所以他从未打过败仗。这个天生就带着使命感而来的将门虎子,有着一剑横空星斗寒的强大气场,每一场战斗下来,都令倭寇闻风丧胆。一个“笑”字,体现了将军胸中自有百万兵的笃定,和不惧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的磊落胸襟。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无论战争有多残酷,战线有多漫长,战况有多繁复,敌人有多凶残,生活有多艰辛,他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将倾的丹心不改,一切尽付一笑中,这气魄,谁与争锋!
   紧接着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看似平淡无奇,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一句“多是横戈马上行”作伏笔。一年重复做一件危险的事,十年如一日餐风露宿,血雨腥风的马上生涯,得有多么强大的信念与韧劲,试问,又有几人能无怨无悔地做到?
   一个“多”字,看似随意,却道尽战争的持久和艰辛、沉重与苍凉,更言明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驱逐倭寇的决心;“横戈”一词,颇具雄霸之气,预示着一切来犯之敌,都将被斩于马下!“马上行”三字,干脆利落,极有动感,一个骁勇善战,横戈立马的将军驰骋疆场的英武形象跃然而出,将一个威武的将军身影永恒地定格在读者心中。
   诗的最高境界不在字面,而在留白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语言质朴天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特别的情感渲染,只有平静淡定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心系国家、情系百姓的将军的战斗生活片段。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诗是一个人灵魂深处迸发的声音,在心为志,出言为诗,戚继光将军的襟怀抱负、学识修养、壮志豪情都浓缩在一首诗里。他于行军打仗的间隙,信手拈来的《马上作》,虽质朴无华,却透出雄壮的气势和挺拔的风骨,将我们带到那冷月映长戈,战马踏烽火的岁月。穿透时光的尘埃,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将军诗人那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和为民情怀。
   热血洒沃土,丹心铸英魂,重读《马上作》,是纪念、是追思,是景仰,不忘来路,方能行远。
  
   写于2021年9月30日原创首发
  

共 31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读一首诗,只了解诗面意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洞悉诗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这篇赏析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开篇,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以每年的9.18国耻日为切入点,将读者带到了历史的深处。追溯最早的抗倭战争,从明朝就开始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笔,从多侧面剖析了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戎马生涯和家国情怀。本赏析从整体到细节,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逐字逐句引导读者去品鉴、去赏读,既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又学习了诗词的创作手法,不愧为是一篇高质量的赏析。精彩好文,文章生动精彩,描写细致细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 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9-30 13:56:1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回复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1-09-30 14:44:00
  感谢小雨老师辛勤编评,敬茶,预祝国庆快乐!
2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10-07 15:58:48
  风从虎,云从龙。初读喔然,再读景然,英雄风骨,志士情怀,让读者凛然称敬。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1-10-08 09:47:56
  感谢老师来访留墨,遥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