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忠义智勇蔺相如(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忠义智勇蔺相如(赏析) ——驳《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4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76发表时间:2021-10-04 09:55:14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忠义智勇蔺相如(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在传记中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一波三折,又环环相扣的三个故事,运用刻画性格特征、采用形象对比的方法,层层衬染,极力蓄势,塑造了一个忠君爱国、顾全大局、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光彩照人的形象。其中,“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节尤为生动传神,最能体现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读完故事,让人由衷赞叹:蔺相如既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又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可谓“忠义智勇”的伟丈夫。
   但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却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蔺相如完璧之作法是“既畏而复挑其怒也”,故“蔺相如获全于璧,天也”。“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全盘否定蔺相如在整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我也反复研读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现就王世贞的说法提出不同看法:
   首先,按当时的情况,秦的确是“诈赵而胁其璧”,并不是想找借口攻打赵国。后人站在回眸历史的角度当然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但当时,连置身于诸候争斗漩涡中的赵王与诸大臣都难辨端倪,看不清形势,何况是当时还未登上赵国政治舞台的无名小卒蔺相如呢?
   不过,“秦欲璧,赵弗予璧”,并不是“两无所曲直”的。当时的秦国,在六国之中,势力最强大,它野心勃勃,正积极对外扩张,为一统中原作准备。它对西邻赵国,时时蚕食打压。只是,此时秦正全力对付南边的楚国,暂时无暇顾及赵国而已。
   所以,不惹恼秦国,不给它借口侵略赵国,方为上策。蔺相如被举荐,一见赵王,便提出了“宁许以负秦曲”的主张,这是当时条件下一个正确的外交主张,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深远见识。同时,他又自告奋勇出使秦国,并许诺赵王“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寥寥几语,掷地有声,不仅有忠肝义胆的无畏,更有成竹在胸的自信。
   奉璧使秦,凭对秦王的了解,蔺相如早就想好了对付秦王“使诈”的方案。故当他献上和氏璧,发现秦王果真无意偿城时,才会从容自若地上前,说道:“璧有暇,请指示王。”巧妙地要回和氏璧。可在防守森严的秦王宫,取回和氏璧容易,要保全和氏璧却很困难。怎样兑现当初给赵王许下的诺言呢?蔺相如以“头与璧俱碎于柱”威胁秦王,算是掐准了秦王的软肋。
   秦王不怕蔺相如死,但怕和氏璧摔碎:一是舍不得,因其“价值十五城”;二是怕承担罪名,“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一旦摔碎,自己岂不成了毁宝的千古罪人。再说,秦王因失信而导致璧毁人亡的事一旦传扬出去,作为一个大国之君,难道他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所以秦王“固请”,“按图”,“斋戒”,“设九宾”,完全答应了蔺相如提出的要求。
   “狭路相逢勇者胜”,关键时刻,谁出招快,出招准,谁就稳操胜券。秦王的让步,为蔺相如送璧归赵赢得了时间。寸步不让,招招算准,蔺相如可谓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当秦王按蔺相如的要求举行盛大的受璧仪式时,蔺相如早已派人将和氏璧偷偷送回赵国。此时,本应理亏心虚的蔺相如反而镇定自若:秦“未尝有坚明约束”的国君,他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理由,才做出不得已之举,为自己辩解;并以“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请就汤镬”,这种充满诚意和恳切的态度来平息秦王怒火。面对置生死于度外的蔺相如,秦王只好做了个顺水人情,赦免了蔺相如,表现出一个大国之君应有的气度。
   可见,蔺相如能保全自己,保全和氏璧,是凭借他自己的凛然气度和能言善辩折服了秦王。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甚至可以说,秦王之所以赦免蔺相如,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事件正暗合了秦王的心意,蔺相如的做法其实是秦王无奈之下的默许。我们知道,秦的历代国君,都积极向外扩张,目的就是统一六国。文中的秦昭王更是一位雄图大略的君主,他当然更明白肩上的重任。他曾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而绝秦赵之欢。”他不为泄私愤而杀相如,首先想到的就是秦赵关系,可见秦王是时刻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的,绝不会意气用事。
   所以他虽爱和氏璧,但不会糊涂到为了一己之私欲,而将十五城拱手送人的地步。他只是“负其强”,“以诈胁璧”,绝不会“以城易璧”。但半路上杀出个蔺相如,秦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当被迫答应“斋戒”、“设九宾”受璧时,以城易璧似乎已成定局,接受璧,就得割十五城。“一寸山河一寸血”,割城,怎么向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交代?此刻的秦王,也是骑虎难下了。
   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83年,这个时间距离秦统一六国只剩62年。这时的强秦势力强大,东讨西征、横扫六合。作为政治家的秦王难道会没有这样的远见:统一了六国,天下珍宝尽有之,况一和氏璧乎?所以,这时的秦王是宁愿“弃璧”只愿“保城”的,可怎样做才能既保存颜面又不失信于天下呢?蔺相如派人偷偷送璧归赵恰好帮他解了这个围。
   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秦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蔺相如才能顺利地“完璧归赵”。如果秦王得璧心切,难道他就不会想到设重兵把守,至少派人严密监视,那样广成传舍恐怕连只鸟也飞不出,何况逃出一个人呢?正因为蔺相如帮了秦王一个大忙,给了秦王一个体面的台阶,秦王自然会做一个顺水人情,赦免了蔺相如。可见,蔺相如能完璧,不是天意,而是人为――这个“人为”就是蔺相如凭借卓越的胆识与智慧,打乱了秦王的全盘计划,逼得秦王不得不忍痛弃璧。而蔺相如在保全和氏璧时,也保全了自己,并暂时保全了赵国,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共 2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一个忠君爱国、顾全大局、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光彩照人的形象。当然,“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节尤为生动传神,最能体现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读完故事,让人由衷赞叹:蔺相如既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又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可谓“忠义智勇”的伟丈夫。而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蔺相如完璧之作法是“既畏而复挑其怒也”,故“蔺相如获全于璧,天也”。“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全盘否定蔺相如在整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作者从秦王当时的心理,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而绝秦赵之欢。”竖起靶子,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论证,逐一驳斥了王世贞的上述观点。得出:蔺相如能完璧,不是天意,而是人为――这个“人为”就是蔺相如凭借超群的胆识与智慧,打乱了秦王的全盘计划,逼得秦王不得不忍痛弃璧。而蔺相如在保全和氏璧时,也保全了自己,并暂时保全了赵国,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愿更多忠义智勇的“蔺相如”涌现神州大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编辑:郭秀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00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1-10-04 09:57:49
  说理透彻,好文共赏!
郭秀玲
回复1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3:48
  谢谢郭老师编按!
2 楼        文友:墨林        2021-10-04 12:58:48
  文章分析解读了蔺相如的外交大智慧,很有说服力!好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回复2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4:20
  谢谢墨林老师来访!谢谢您的鼓励!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0-05 11:49:47
  文章观点鲜明,抽丝剥茧,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结论明确,很有说服力。蔺相如,智慧超群,有胆有识,不畏强权,为赵国赢得了尊严,赢得了一线生机。好文章,祝老师假日愉快!佳作连连。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4:54
  谢谢云彩老师中肯评价!
4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5 21:16:10
  才发现文章已经发表!谢谢郭老师编按,您辛苦了,敬茶一杯!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1-10-06 16:14:38
  拜读绿池朱华老师一篇赏析文章,感触颇深。文字隽永,耐读。 葳蕤拜读点赞,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春草葳蕤
回复5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5:56
  谢谢春草葳蕤老师来访与评价,您的文章隽永优美,我也很喜欢。
6 楼        文友:陶桃        2021-10-06 21:14:35
  分析很精辟,欣赏绿池朱华老师佳作,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美文分享!
回复6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6:42
  谢谢陶桃老师留墨!您的文章优美细腻,我也很喜欢!
7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1-10-07 06:18:37
  思维逻辑清晰,论据充足,欣赏,早安。
小小莲儿
回复7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7:15
  谢谢莲儿老师鼓励!
8 楼        文友:华为        2021-10-07 16:56:53
  好钢用在刀刃上,一个人的大智大勇,非凡智慧,在强秦面前游刃有余,文章分析到位,说理有据,好文!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8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09 11:18:07
  谢谢华为老师来访与评价!您的文章越写约好了,希望常看到您的佳作!
9 楼        文友:庄稼        2021-10-15 20:13:14
  哈哈哈!真好真好(鼓掌)若不是本文,还一直停留在完璧归赵的故事表面上,不曾深层面的思考其中关于两国外交当事人斗智斗勇的背后。阅读文字作品也好,其它形式的作品也好,只看表面是娱乐,能够思考内容涵盖的多元思想才是正宗的享受。这里面的欣赏,在作者老师分析的就很贴切接近史实,而明代王世贞之著说就有些主观性了,不离开社会背景才能体察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才好做到扬抑得法,不做歪曲之谈。我信奉作者老师说的秦王欲全大计有意无意的成全了完璧归赵,让我想到了关羽闯五关斩六将之行。蔺相如有大才略,察言观色,智斗秦王,破其夺宝心计,勇涉险地而后生,不辱王命,不折气节,堪为爱国之士的楷模。感谢作者老师分享对完璧归赵严谨细致的解析,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不被大文豪名气所慑,有自己的冷静思维方式,客观地看待事物,是值得读者学习的,赞!问好作者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1-10-15 23:31:51
  感谢庄稼老师的鼓励与认可!您每次细心阅读拙作,并提出中肯见解,我心存感激!感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